环境地学-文档资料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28256919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0.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地学-文档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环境地学-文档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环境地学-文档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环境地学-文档资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地学-文档资料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0 10 地球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灾害地球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灾害目录目录10.1 自然灾害类型及特征10.2 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10.3 气象水文灾害及其环境影响10.4 土壤与生物灾害及其环境影响10.5 海洋灾害及其环境影响10.6 中国自然灾害特征10.7 思考题与个案分析110.1 自然灾害类型及特征10.1.1 自然灾害的概念 环境科学大辞典中自然灾害的定义是“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群或生物种群受到威胁或损害的现象”。2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环境系统中,并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损失与危害的各种自然过程变异和事件,即那些会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各

2、种灾祸的自然现象的总称。3 从环境地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灾害是由自然环境原因、人为活动原因或二者兼有的原因给人类社会系统带来不利后果的现象,自然灾害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而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是自然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4 根据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在地球环境系统中出现的位置,可以将自然灾害划归为以下类型:天文灾害 地质灾害 气象水文灾害 海洋灾害 土壤生物灾害 环境灾害5 按照自然灾害发生的速率和持续的时间,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突发性灾害和非突发性灾害。前者如地震、山崩、火山爆发、洪灾等;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壤风蚀沙化、土壤盐碱化、旱灾、海岸侵蚀、海水倒灌等;非突发性灾害一般又

3、称为环境灾害或生态灾害。610.1.2 自然灾害的特征 对大量的自然灾害形成与发生研究表明,自然灾害具有以下特征:危害性和并发性 意外性和紧急性 区域性和延滞性 周期性和群发性 复杂性和多因性 710.2 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营力引发的或地质环境(即岩石圈)变异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火山爆发、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810.2.1 火山灾害 火山灾害是由火山活动造成的自然灾害,属于岩石圈内动力驱动的地质灾害。在全球有3个火山集中分布的强烈火山活动地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带;二是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三是洋中脊火山带。9图10-1 全球

4、活火山及地震分布带图式10 根据火山灾害的危害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火山直接灾害、火山(间接)衍生灾害、火山环境灾害。火山爆发的直接致灾方式有火山泥石流、火山碎屑流、火山熔岩流、火山灰云和有毒性气体排放等。1110.2.2 地震灾害 地震是指地壳任何部分的快速颤动,是地壳运动的特殊形式。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从震源到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常以h(km)表示。1213 地震的空间分布与地壳各大板块之间的边界基本一致,集中于以下几个可称之为地震带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地震带 大陆板块内部地震带1410.2.3 滑

5、坡和崩塌 滑坡是指浸湿的土体、岩体或碎屑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它是山地丘陵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按自然类别或与工程的关系,滑坡可以分为自然滑坡、岸坡滑坡、矿山滑坡和路堑滑坡四种。15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快速的下移运动。其形式主要有散落、坠落、翻落等。崩塌与滑坡共同的诱发因素都是重力作用。1610.2.4 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泥石流中泥沙石体积一般占总体积的15以上,最高可达80,其体积密度(容重)一般在1.32.3t/m3之间。17 泥石流多发生在

6、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烈度较大的山区沟谷中以及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沟谷多、坡度陡峭,流域内崩塌滑坡作用频繁,松散物质丰富,在暴雨季节又有充足水源,使土屑饱和达到流塑状态,导致泥石流的形成。1810.3 气象水文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气象水文灾害是指因大气圈的气象要素、天气过程或水圈的水文要素及水文过程的异常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它是当今世界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对大范围生态环境质量破坏较大的自然灾害之一。1910.3.1 旱灾 旱灾是指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农作物体内水分发生亏缺,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在气象学上干旱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

7、候,二是干旱灾害。20 由于旱灾的发生使地表植被干枯死亡,导致农业生产减产或绝收,区域人畜饮水困难。干旱还导致表土干燥裸露,如遇强风就会引发严重的地表扬尘过程,从而损害区域大气质量。21图10-2 北京西郊遭受干旱威胁的玉米田景观2210.3.2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灾。前者是指因大雨、暴雨或大量积雪快速融化而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园林,毁坏农舍、农业设施和交通设施的现象;后者是指由于当年降雨量比常年显著偏多,造成农田积水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现象,区域发生涝灾的频繁程度与该地降水量的变率大小密切相关。23图10-3 1998年湖南岳阳大洪水遥感影像(据国家遥感中心

8、,1999年资料)2410.3.3 沙尘暴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草场退化、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25图10-4 东亚沙尘暴遥感影像图26 沙尘暴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力极强,它能够加速土地荒漠化,造成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威胁人群健康及其生命安全,对交通、通信、供电、农业等产业带来多种负面影响。请同学们集体讨论并列出沙尘暴的具体危害。2710.4 土壤与生物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土壤与生物灾害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致使区域生物圈、土壤圈的物质组成与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主

9、要包括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森林火灾、病虫害、物种灭绝等。2810.4.1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下,干旱区、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包括土壤退化(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等)、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即类似荒漠景观的形成与扩展过程。29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指出: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3031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一是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相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会造成大量生态难

10、民;二是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的失衡、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3210.4.2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指因雷电作用、煤炭自燃以及人为原因导致的森林被燃烧,并且在失去人为控制情况下,火点在森林内自由蔓延或扩展,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着火现象。33 森林火灾可以产生多种危害:一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二是烧毁林木植被,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破坏森林结构及其价值,破坏林业资源;三是影响森林区土壤性状,强化土壤侵蚀从而影响相邻区域的环境质量。34图10-5 2007年8月希腊发生山林大火景观(据 农业病虫害 农业病虫害是指对农作物(含蔬菜)、森林、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农产品储存有危害的虫害

11、、草害和病害。同学能否说出虫害、草害和病害的具体差异?36图10-6 墨西哥的蝗虫大灾害景观(据 遭受虫害的蔬菜景观3810.5 海洋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海洋灾害是指因海水异常运动或海洋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它主要发生在海洋和沿海地区,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台风、海啸、赤潮、海雾、厄尔尼诺、海岸侵蚀、海岸崩塌、海底火山喷发、海底滑坡等。3910.5.1 台风灾害 台风是指北太平洋西部的强烈热带气旋。中国中央气象局规定:最大风力达6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其中最大风力6至7级者称为弱台风;8至11级者称为台风;12级以上者称为强台风。40 台风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四种:风灾 雨涝灾 台风暴潮灾

12、 强风、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及其巨大洪流,可 催毁地面基础设施,导致许多环境污染物的 泄漏和扩散,也会造成巨大严重的环境污染41 2006年8月10日在浙江苍南沿海登陆的超强台风“桑美”,其登陆时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为920hPa,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60m/s,新安站过程雨量高达100.9 mm。“桑美”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桑美”使浙江省共转移989 937人,沿海地区回港避风船只共34 313艘。42图10-8 2007年8月2日在中北美登陆的飓风“安迪”影像(据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2007年资料)4310.5.2 海啸与风暴潮灾害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海

13、底滑坡与塌陷等活动引起的波长可达数百千米、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洋巨浪。44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气压骤变等所引起的海水面异常变化,使沿岸一定范围出现显著的增水或减水,亦称之为气象海啸或风暴海啸。4510.5.3 赤潮灾害 赤潮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或聚集,并在单位水体中达到一定的生物量且引起表层海水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46赤潮生物体长与形成赤潮所需生物密度比较47图10-9 1999年中国渤海海域赤潮的遥感监测(据科技部863项目组,1999年资料)48 赤潮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

14、要有赤潮生物的存在;二是要有适宜赤潮生物快速繁殖和聚集的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海水中N、P等的富集、海水温度、盐度、微量养分以及维生素类物质等。4910.6 中国自然灾害特征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气候复杂多变、地形起伏巨大、人口众多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5010.6.1 自然灾害对社会危害严重 请同学们从中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中国自然灾害对社会危害严重的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5110.6.2 灾害种类多,各灾害的危险性均在增长 中国各种自然灾害中,损失最重的是洪涝灾害。中国是世界上洪水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10的国土面积、5

15、亿人口、0.33108 hm2耕地、100余座大中城市、全国70的工农业总产值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5210.6.3 灾害链发性和群发性强,群灾共聚危害严重 中国境内的许多自然灾害,尤其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往往诱发出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53 在众多的灾害链中,影响和危害较大的有:台风灾害链;寒潮灾害链;暴雨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多种自然灾害在某些地区集中出现,形成灾害群,进一步增强了灾害的严重性。这一点是发挥环境地学优势,加强综合减灾规划,制定有效的防灾、避灾、减灾和救灾措施的主要依据。5410.6.4 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危害程度 自然灾害的危害方式和破

16、坏效应主要表现为危害人群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破坏各项产业设施,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破坏资源、环境,消弱区域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55 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破坏方式复杂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破坏人群生命健康、危害人们正常生活 破坏各种财产和生产生活设施,造成严重的 损失,危害社会经济正常发展 破坏资源、环境,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5610.7 思考题与个案分析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征。2.试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3.自然灾害包括哪些类型?试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各 种自然灾害与生存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关性。574.有人认为: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不都是危害。由

17、于大 气沙尘粒子存在,部分抵消了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所 造成的全球变暖。沙尘中还有大量钙等碱性颗粒,它 可中和酸雨。另外,沙尘可大量吸收工业烟囱和汽车 尾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加上沙尘减弱阳光,降低气温,因而城市中出现沙尘天气时是不会出现光 化学烟雾的。试运用环境地学的原理和时空差异性,分析这种观点的科学性。585.据有关资料,1998年长江洪水的显著特点有:第一,洪水流量和洪水量均不算最大,但在沿江许多河段的 水位却明显偏高。第二,长江洪水高水位维持的时间 特别长,大范围内高出警戒水位以上的时间长达60多 天。第三,长江洪峰过后,水位又迟迟不降,即水位 回落十分缓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从自然因素和 人类活动因素两方面说明其原因。5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