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获取政权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2812838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李隆基获取政权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李隆基获取政权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李隆基获取政权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李隆基获取政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隆基获取政权(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李隆基获取政权唐玄宗李隆基为相王李旦第三子,通过发动二次军事行动获取政权。(一)第一次:景龙四年(710)六月利用禁军发动政变,杀韦后、安乐、武延秀、上官婉儿,推李旦做皇帝,进奉平王,册皇太子。李隆基与其堂兄李重俊都是利用禁军发动政变,但成败不一,主要原因是力量强弱所致。旧唐书睿宗纪“景龙四年夏六月,中宗崩,韦庶人临朝,引用其党分握政柄,忌帝望实素高,潜谋危害。庚子夜,临淄王讳与太平公主子薛崇简等率兵入北军,诛韦温、纪处讷、宗楚客、武延秀、马秦客、叶静能、赵履温、杨钧等,诸韦武党羽皆诛之。”旧唐书玄宗纪“(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谋之,公主喜,以子崇简从。”1.参与者一:薛崇简:太平公主与前夫薛

2、绍所生,居参与者首列。太平:武曌所出,夫武攸暨,代表部分武氏势力。2.参与者二:李隆基利用武氏势力太平一系,用来对付武氏另一系安乐、武延秀以及刚欲成势力的韦后,其力量还包括禁军左右羽林军之主力万骑。旧唐书玄宗纪“上(李隆基)以庚子夜率幽求等数十人自苑南入,总监钟绍京又率丁匠百余以从,分遣万骑往玄武门杀羽林将军韦播、高嵩,持首而至,众欢叫大集,攻白兽、立德等门,斩关而进,左万骑自左入,右万骑自右入,合于凌烟阁前,时太极殿前有宿卫梓宫万骑,闻噪声,皆披甲应之,韦庶人惶惑走入飞骑营,为乱兵所害。”3.李隆基与太平结盟安乐与太平发生矛盾:通鉴卷208景龙元年(707)七月:“襄阳尉襄阳席豫闻安乐公主求

3、为太女,叹曰:梅福讥切王氏,独何人哉!乃上书请立太子,言甚深切。太平公主欲表为谏官安乐公主及兵部尚书宗楚客日夜谋谮zen相王,使侍御史冉祖雍诬奏相王及太平公主,云与重俊通谋,请收付制狱。”安乐与太平矛盾激烈,欲置太平与相王死地,而安乐猖狂,实由其生母韦后此时势力膨胀,使安乐有恃无恐。(二)第二次:延和元年(712)七月 受睿宗内禅为皇帝,先天二年(713)七月三日杀太平,取得全部政权。1.主要原因:李隆基与太平各自势力不断发展,因为二人都有政治欲望,必然进行交锋。2.李隆基势力:表现:他虽为睿宗第三子,却越过长子成器、次子成义,政变后被睿宗立为皇太子。结果:势力膨胀,逼睿宗内禅,自做皇帝。3.

4、权力受限:李隆基虽坐皇帝宝座,但睿宗与太平欲延续李武政权。旧唐书睿宗纪“八月庚子,帝传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并自决之,其处分事称诰、令。皇帝每日受朝于武德殿,自称曰予。三品已下除授及徒罪并令决之,其处分事称制、敕。”旧唐书太平公主传“(太平)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每预谋议。”“公主频著大勳,益尊重,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所言皆听,荐人或骤历清职,或至南北衙将相,权移人主,军国大政,事必参决,如不朝谒,则宰相就第议其可否。”4.直接交锋旧唐书太平公主传“公主惧玄宗英武,乃连结将相,专谋异计。其时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常元楷、李慈掌禁兵,常私谒

5、公主。”旧唐书睿宗纪“(玄宗先天二年713)秋七月甲子,太平公主与仆射窦怀贞、侍中岑曦、中书令萧至忠、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等谋逆,事觉,皇帝率兵诛之,穷其党羽,太子少保薛稷、左散骑常侍贾膺福、右羽林将军李慈、李钦等皆诛之。翌日,太上皇诰曰: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后军国刑政一事以上,并取皇帝处分。”5.取胜原因:李隆基势力非李武政权所能遏止,太平所赖外朝与禁军,亦非能左右政局。外朝:以宰相为首外朝势力,自长孙无忌、褚遂良之后,已大权旁落,如张柬之等虽借李武家族力量成功发动政变,但仍受困于武三思。羽林:太平公主所掌羽林长官常元楷、李慈等早被架空,如韦氏集团中羽林将军韦播、高嵩等人一样。6.政变结果:此次

6、政变,不仅迫使太上皇交出全部权力,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皇帝,而且把太平为代表的武氏家族残余势力彻底消灭,重新恢复李氏政权。(三)唐玄宗控制政局措施玄宗朝政治走势:唐玄宗自景云三年八月即位,改元先天,先天二年七月剪除太平公主,三年改元开元,开元经历二十九年,改为天宝,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爆发安史之乱,十五年(756)七月肃宗李亨自立灵武,八月玄宗逊位,唐玄宗在位长达45年之久,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盛唐时期。盛世政治保障:唐玄宗汲取教训,严加控制皇子和后妃,防止皇子夺位、皇后干政,保证中枢政局稳定,为李唐王朝全盛时期到来,提供最基本的政治保障。李唐全盛时期:“隋虽统一南北,而为时甚短,又经隋末之扰

7、乱,社会经济之进步亦为之停顿,直至唐高宗武则天之世,生养休息约经半世纪之久,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约再历半世纪,至玄宗之时,则进展之程度几达最高度,而旧日北朝之区域自西晋永嘉乱后其社会经济之发达未有盛于此时者。”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安抚皇室诸人残酷政争认识:他深知曾祖李世民是以高祖第二子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皇帝,他自身亦是以睿宗第三子身份,通过诛杀韦后和安乐,把睿宗扶上皇帝宝座,借功超越睿宗长子成器成为皇太子,进而成为皇帝。安抚兄弟:旧唐书睿宗诸子传“玄宗兄弟圣历初出閤,列第于东都积善坊,五人分院同居,号五王宅。大足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亦号五王宅。及先天后,兴庆是龙潜旧邸,因以为官。

8、(宁王)宪于胜业东南角赐宅岐王范于安兴坊东南赐宅,薛王业于胜业西北角赐宅,邸第相望,环于宫侧。”兄弟友悌:安分守己。“玄宗于兴庆宫西南置楼玄宗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谑,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诸王每日于侧门朝见,归宅之后,即奏乐纵饮,击毬斗鸡,或近郊从禽,或别墅追赏,不绝于岁月矣。游践之所,中使相望,以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故人无间然。”大哥宁王宪:“玄宗既笃于昆季,虽有谗言交构其间,而友爱如初。宪尤恭谨畏慎,未曾干议时政及与人结交,玄宗尤加信重之。”岐王范:“范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士无贵贱,皆尽礼接待,与阎朝隐、刘庭琦、张谔、郑繇篇题唱和,又多聚书画古迹,为时所称

9、。”杀鸡骇猴、旨在警示:“时上禁约王公,不令与外人交结。驸马都尉裴虚己坐与(岐王)范游燕,兼私挟谶纬之书,配徙岭外。万年尉刘庭琦、太祝张谔皆坐与范饮酒赋诗,黜庭琦为雅州司户,谔为山茌丞。然上未尝间范,恩情如初,谓左右曰:我兄弟友爱天至,必无异意,祗是趋竞之辈强相托附耳,我终不以纤芥之故责及兄弟也。”“(开元)十三年(725),上尝不豫,(薛王)业妃弟内直郎韦宾与殿中监皇甫恂私议修咎。事发,玄宗令仗杀韦宾,左迁皇甫恂为锦州刺史。妃惶惧,降服待罪,业亦不敢入谒。上遽令召之,业至阶下,逡巡请罪,上降阶就执其手曰:吾若有心猜阻兄弟者,天地神明,所共咎罪。乃欢燕久之,仍慰谕妃,令复其位。”唐玄宗虽没直接

10、拿诸兄弟开刀,但无论是惩处与岐王范交结诸人,还是严厉处罚诸王之姻亲,都旨在警示诸王,使他们安分守己。监制皇子、皇孙:兴建“十王宅”、“百孙院”旧唐书玄宗诸子传卷107:“先天之后,皇子幼则居内,东封年(开元十三年,725),以渐长成,乃于安国寺东附苑城同为大宅,分院居,为十王宅,令中官押之。于夹城中起居,每日家令进膳,又引词学工书之人入教,谓之侍读。十王,谓庆、忠、棣、鄂、荣、光、仪、颍、永、延、济,盖举全数。其后盛、仪、寿、陈、丰、恒、凉六王又就封,入内宅。”“二十五年(737),鄂、光得罪,忠继大统,天宝中庆、棣又殁,唯荣、仪等十四王居院。而府幕列于外坊,时通名起居而已。外诸孙成长,又于十

11、宅外置百孙院。每岁幸华清宫,宫侧亦有十王院、百孙院。宫人每院四百,百孙院三四十人。又于宫中置维城库,诸王月俸物约之而给用。诸孙纳妃、嫁女,亦就十宅中。太子不居于东宫,但居于乘舆所幸之别院,太子亦分院而居。婚嫁则同亲王、公主,在于崇仁之礼院。”圈合监控:“十王宅”、“百孙院”实际是一种圈养监护政策;“中官押之”,由中官监视看护,进膳、起居、婚嫁皆受节制;诸王“府幕列于外坊”:控制诸王私力发展;对太子控制严密:从居所至婚嫁皆与诸王同。惩处所谓不安分子:新唐书玄宗诸子传:“太子瑛,始王真定,进王郢,开元三年(715)立为皇太子。初,瑛王母(赵丽妃)以倡进,善歌舞,帝在潞得幸,鄂、光二王母(皇甫德仪、

12、刘才人)亦帝为临淄王时以色选。及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爱与诸子绝等,而太子、二王以母失职,颇怏怏。惠妃女咸宜公主婿杨洄揣妃旨,伺太子短,哗为丑语。惠妃诉于帝,且泣,帝大怒,召宰相议废之,中书令张九龄谏,太子不得废。俄而九龄罢,李林甫专国,数称寿王美以揠ya妃意。二十五年(737),洄复构瑛、(鄂王)繇、(光王)琚与太子妃之兄薛璛异谋,惠妃使人诡召太子、二王,曰:宫中有贼,请介以入。太子从之,惠妃白帝曰:太子、二王谋反,甲而来。帝使中人视之,如言,遽召宰相林甫议,答曰: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帝意决,乃诏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同恶均罪,并废为庶人,璛赐死。瑛、瑶、琚寻遇害,天下冤之,号三庶人。

13、”旧唐书玄宗诸子传“先是琰妃韦氏有过,琰怒之,不敢奏闻,乃斥于别室,宠二孺人,孺人又不相协。至十一载,孺人乃密求巫者,书符置于琰履中以求媚。琰与监院中官有隙,中官闻其事,密奏于玄宗,云琰厌魅圣躬,玄宗使人掩其履而获之。玄宗大怒,引琰诘责之,及推问之,竟孺人也。玄宗犹疑琰知情,怒未解,太子已下皆为请,命囚于鹰狗坊中,绝朝请,忧惧而死。”据以上史料,无论是太子瑛等谋反是否真有其事,还是琰对“厌魅圣躬”知情与否,一旦触及唐玄宗政治中枢神经,必然痛下杀手。产生效果:玄宗以后对皇子们防微杜渐措施已成为李唐王朝的一种国策,皇子间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治斗争鲜有发生。新唐书十一宗诸子传“唐自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

14、师,幼者或不出閤,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对皇子们防微杜渐,利弊两有之,这一政策在李唐王朝中期,确实起到稳定政局的作用,但到晚唐时期,即李唐王朝处于衰落阶段,则“不能为王室轩轾”。2.对后妃防微杜渐在整个初唐阶段,皇后干政事情层出不穷,先是武曌“临朝称制”,继而韦后又“临朝摄政”。因而唐玄宗结取教训,一旦发现自己皇后事涉不轨,就断然处置。王皇后旧唐书后妃玄宗废后王氏传:“上为临淄王时,纳后为妃,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先天元年为皇后。后兄守一以后无子,常惧有废立,导以符厌之事。有左道僧明悟为祭南北斗,刻霹雳木书天地字及上讳,合而佩之

15、,且祝曰:佩此有子,当与则天皇后为比。事发,上亲究之皆验。开元十二年(724)秋七月己卯下制曰:皇后王氏,天命不祐,华而不实,造起狱讼,朋扇朝廷,见无将之心,有可讳之恶,焉得敬承宗庙,母仪天下,可废为庶人,别院安置。守一赐死。其年十月庶人卒。”武惠妃旧唐书后妃玄宗贞顺皇后武氏传“武氏,则天从父兄子恒安王攸止女也。攸止卒后,后尚幼,随例入宫,上即位,渐承恩宠。及王庶人废后,特赐号为惠妃,宫中礼秩,一同皇后。所生母杨氏封为郑国夫人,同母弟忠累迁国子祭酒,信秘书监。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十二月薨,年四十余。下制曰:玉衣之庆,不及于生前,象服之荣,徒增于身后,可赠贞顺皇后,宜令所司择日册命。葬于敬陵

16、。时庆王琮等请制齐衰之服,有司请以忌日废务,上皆不许之。立庙于京中昊天观南。”嫔妃之制:唐初因袭隋制,皇后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开元中有所变革,在皇后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三位,亦正一品。武惠妃在嫔妃中位居极品,而且“宫中礼秩,一同皇后”,但唐玄宗在其生前并没有加正位于她,即封她为后。原因在于唐玄宗有鉴于先朝武、韦以至于自己王皇后事情,故意采取的一种防微杜渐的特殊措施。杨玉环杨贵妃生平、入宫时机 旧唐书玄宗杨贵妃传“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后庭数千无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

17、宜蒙召见。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既进见,玄宗大悦。”新唐书杨贵妃传“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庭无当帝意者,或言妃资质天挺,宜充后掖,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诏训女,而太真得幸。”得幸情况:旧唐书杨贵妃传“不期岁,礼遇如惠妃。太真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杨虽得幸玄宗,“礼数实同皇后”,但她和前任一样,仅是给皇后待遇而非立后,说明不立专宠者为后,已成为不让武后、韦后复生而特意采取一种措施。世俗之见:有色眼镜“天

18、宝之乱”因宠爱杨贵妃生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最后两句“惩尤物,窒乱阶”,把杨贵妃比作夏桀之妹喜、商纣之妲己、周幽王之褒姒、晋献公之骊姬。旧唐书杨贵妃传“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国夫人之号,长曰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天宝初,进册贵妃,妃父玄琰累赠太尉齐国公,母封凉国夫人,叔玄珪光禄卿,再从兄铦鸿胪卿,锜侍御史。每有请托,府县承迎,峻如诏敕,四方贿遗,其门如市。开元以来,豪贵雄盛,无如杨氏之比。”“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镕造又数百人,杨、益、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以奉贵妃献贺,因致擢居显位”常见情况:不会动摇统治根基宠妃贵戚高度奢侈贪婪,兄辈居无关紧要官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