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与检修12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2809088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3.1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与检修12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与检修12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与检修12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与检修12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与检修12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1-2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2、了解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能力目标:能逻辑清晰地阐述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制定计划的能力;2、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汽车行业工作的职业素养。学习检测教学目标主要内容 学习小结3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动力电池的发展历史和技术现状教学难点: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学习检测教学目标主要内容 学习小结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主要内容1.电池

2、的发展历史2.电机的发展历史3.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4.主流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未来发展解析5.动力电池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学习任务学习检测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学习小结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一、电池的发展历史 1800年代,亚历山大 伏特制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电池,后人称之为伏特电池。1830年,威廉姆斯特金解决了伏特电池的弱电流和极化问题,使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1836年,约翰丹尼尔进一步改进了伏特电池,提高了伏特电池的稳定性,后人称之为丹尼尔电池。它是第一个可长时间持续供电的蓄电池。1859年,法国科学家普兰特加斯东(Plant Gaston)最早发明的一种能够产生较大电流的可重复

3、充电的铅酸电池。1899年Waldmar Jungner发明了Cd-Ni电池;1901年爱迪生发明了Fe-Ni电池;1984年荷兰的飞利浦(Philips)公司成功研制出LaNi5储氢合金,并制备出Ni-MH电池。6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伏特电池的小故事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成为早期电学实验、电报机的电力来源。伏特(左)向拿破仑(右)展示伏打电堆7 新能源汽车动力

4、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丹尼尔电池的小故事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普兰特和他发明的铅酸电池9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一、电池的发展历史1991年,可充电的锂离子蓄电池问世,实验室制成的第一只18650型锂离子电池容量仅为600mAh;1992年,SONY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民用锂离子电池。1995年,日本索尼公司首先研制出100Ah锂离子动力电池并在电动汽车上应用,展示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优越性能,引起了广

5、泛关注。1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二、电动机的发明1740年代,第一个电动马达是由苏格兰僧侣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创建的简单的静电设备。1821年英国人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明电动机实验室模型,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永久磁铁不停地转动,成为电动机发展的雏形。1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二、电动机的发明1827年,匈牙利物理学家安幼思杰德利克(nyosJedlik)开始尝试用电磁线圈进行实验,他的设备已包含今日直流电动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定子,转子和换向器.1835年,美国一位铁匠汤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

6、venport)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能驱动小电车的应用电动机,并在1837年申请了专利。1870年代初期,世界上最早可商品化的电动机由比利时电机工程师Zenobe Theophile Gamme所发明。1888年,美国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应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交流电动机,即为感应电动机。1902年,瑞典工程师丹尼尔森利用特斯拉感应电动机的旋转磁场观念,发明了同步电动机。1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达文波特及其发明的电动机13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 电动汽车的发明早在1830年代,苏格兰发明家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

7、)便成功地将电动机装在一部马车上,1842年又与托马斯戴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合作,打造出世界上第一部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采用不可充电的玻璃封装蓄电池,开创了电动车辆发展和应用的历史。1847年,美国人摩西法莫制造了第一辆以蓄电池为动力可乘坐两人的电动汽车。1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第二阶段 电动汽车的发展1881年11月,法国人古斯塔夫特鲁夫在巴黎展出了一台电动三轮车。加上乘员后总重 量达到了160千克,时速达到了12千米。1882年,威廉姆爱德华阿顿和约翰培理也制成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车上还配备了照明灯。这辆车的总重量提高到了168千

8、克,时速提高到了14.5千米。随后的1890年,威廉姆莫瑞逊在美国制造了一辆能行驶13h、车速为14mile/h的电动汽车。1891年,美国人亨利莫瑞斯制成了第一辆电动四轮车,实现了从三轮向四轮的转变,这是电动车向实用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1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1895年,由亨利莫瑞斯(Henry Morris)和皮德罗沙龙(Pedro Salom)制造的Electrobat,安装了两台驱动电机,能以20mile/h的速度行驶 25mile16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1899年5月,一个名叫卡米勒 杰纳茨(Camille

9、Jenatzy)的比利时人驾驶一辆44kW双电动机为动力的后轮驱动的子弹头型电动汽车,创造了时速68mile(110km)的记录,并且续驶里程达到了约290km。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辆时速超过100公里的汽车。17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1900年,BGS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创造了单次充电行驶180mile的最长里程纪录,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得到应用。1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第三阶段 电动汽车的繁荣19世纪末到1920年是电动车发展的一个高峰。据统计,到1890年在全世界4200辆汽车中,有38%为电 动汽车,40%为蒸汽车,22

10、%为内燃机汽车。1900年,美国制造的汽车中,电动汽车为15755辆,蒸汽机汽车为1684辆,而汽油机汽车只有936辆。到了 1911年,就已经有电动出租汽车在巴黎和伦敦的街头 上运营。美国首先实现了早期电动车的商业运营,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国家。19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爱迪生的电动汽车1910年的电动汽车广告2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第四阶段 电动汽车的衰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了石油,使得汽油价格下跌,大大降低了汽油车的使用成本。在18901920年期间,全世界石油生产量增长了10倍。1911年,查尔斯科特林(Char

11、les Kettering)发明了内燃机自动启动技术;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T型车,并开始大批量生产,内燃机汽车的成本大幅度下降,1912年电动车售价1750美元,而汽油车只要650美元。1913年,福特(Ford)建立了内燃机汽车装配流水线,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最终使每工作日每隔10秒钟就有一台T型车驶下生产线。内燃机汽车进入了标准化、大批量生产阶段。亨利-福特以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方式生产汽油车使得汽油车价格更加低廉,使其价格从1909年的850美元降到了1925年的260美元。内燃机汽车应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逐步显现。2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

12、程第五阶段 电动汽车的复苏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日本的石油供给紧张,电动汽车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复苏迹象。1943年,仅仅在日本就有3000多辆电动汽车处于注册状态。20世纪40年代,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只有5060km,最高时速仅为3035kn/h,其性能仅能满足短途、低速运输的需要。进入20世纪60年代,内燃机汽车大批量使用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内燃机汽车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导致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电动汽车由于其良好的环保性能和能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性,重新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13、检测与维修四、主流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未来发展解析 地球上石油资源还能供人类用多久?答案无论是数十年还是百年后,作为非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在地球消失,同时环保压力也迫使取代燃料的大势所趋,因此推广新能源汽车几乎成为现在全球瞩目的战略方针,相对而言,日本汽车企业的混合动力车开发技术和产品水平居世界领先,美国汽车企业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欧洲汽车企业则更关注燃料电池车23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1、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过渡阶段新能源最佳解决方案,其技术特点是:兼具动力性、舒适性与燃油经济性且技术成熟。混合动力指在车辆动力系统中采用两种不同动力源的一种技术,目前更侧重于指油电混合动力。通常降低油耗的方

14、法包括采用小排量发动机、减少怠速运行时间、进行发动机工作点优化、采用辅助能源或者替代能源以及减少摩擦损失和回收制动能量等,辅助发动机的电动马达可以在启动的瞬间产生强大的动力,因此,车主可以享受更强劲的起步、加速,实现较高水平的燃油经济性。2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2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1、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优点:(1)和汽油车一样到加油站加油,不用改变汽车的使用习惯;政府和企业推广这种产品也无须投资新建充电装置或加气站。(2)燃油经济性能高,而且行驶性能优越,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要使用燃油,而且在起步、加速时,由于有电动马达的辅助,所以可以降低油耗,可关停内燃机,由电

15、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3)动力性优于同排量的单纯内燃机汽车,特别是在起步加速时,电动机可以有效地弥补内燃机低转速扭矩力不足的弱点 (4)减少车内的机械噪音、低速或怠速时采用电动机工作。26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1、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缺点:(1)产品定价过高,电动机和内燃机两套动力系统的造价远比一套动力系统的成本高。(2)长时间高速或匀速行驶不省油。因为混合动力车燃油消耗上的优势主要依靠势能积蓄电力节能,换句话说,混合动力车在行驶中越是频繁制动减速、或频繁地起步停车就会相对更为节能。而如果处于长时间匀速行驶,其节能效果就会相应降低。从混动程度分类,主要可以分为轻/微混动、中度混

16、动、全混动三种方式,完全是根据电力与燃油参与的比重来划分的,其中全混动模式是重点。27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2、混动双模技术 现阶段前景最好的新能源技术,其技术特点是:集纯电动+油电混动于一身、属于混动技术升级版。双模混动技术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有的油电混合技术上增加了可充电功能,形成由电机和电机配合发动机向车辆输出动力的两种驱动模式,不仅降低了油耗及排放,更极大的提高了动力和操控性能,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源补充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双动力混合系统,成为现阶段最有前景的新能源技术,至少相比单纯的油电混动系统,在短途中完全可实现纯电动行驶,实现零污染零排放。28 新能源汽车

17、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2、混动双模技术在售代表车型:比亚迪秦、雪佛兰Volt、插电式普锐斯。比亚迪秦,市场售价:18.98万-20.98万(最高补贴7万元)。29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2、混动双模技术优点:在油电混合动力的前提下,增加插电式功能,短途中完全可实现纯电动零污染零排放行驶,相比普通混动车型,可享受国家3.5万的新能源补贴政策,部分地区最高可达7万元。缺点:目前技术并不完善,充电设施少,实际使用还是以内燃机为主,同时进口车型价格昂贵,自主品牌价格有优势但品牌影响力不足。比亚迪秦和雪佛兰Volt两个代表,在应用中并不相同,特别是在电池能量耗尽的情况下,秦更多的依赖燃油发动机

18、去行驶,而Volt发动机更多扮演的是充电增程的作用,多数情况下发动机并不参与行驶工作,而不是像其他派系的产品那样,直接变成燃油车。3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3、纯电动技术 门槛较低,新能源方案/电池续航决定发展,其技术特点是:噪声低、无污染、结构简单、扭矩大、成本低但续航是难题。在售代表车型:特斯拉MODEL S、比亚迪E6、北汽E150ev。目前人们所说的电动汽车多是指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从外形看,电动汽车与日常汽车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动力源及其驱动系统,即纯电

19、动汽车的电动机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蓄电池相当于原来的油箱。3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3、纯电动技术代表车型解析:特斯拉Model s,市场售价:73.4万-85.25万。特斯拉Model S单次充电可持续行驶480公里,最高时速超过200公里,百公里加速4.4秒。3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3、纯电动技术优点:零排放,在行驶中无废气排出,不污染环境,比燃油机机驱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要高,扭矩性能远超燃油机,同时省去了发动机、变速器、油箱、冷却和排气系统,所以结构较简单,行驶中并没有噪音,政府补贴支持。缺点:电池技术瓶颈,巡航里程较短,电池存在寿命问题,充电地点稀少且充电

20、时间较长。新能源汽车经历了几年的纯电动热之后,当前进入一个迷茫期,纯电动的续航里程、价格、充电时间等几座大山依旧是技术难点,令消费者很难接受现在的技术状态,长途行驶无法满足正常应用,同时燃油价格下降使消费者降低购买热情。但不可否认,但各国对环境的保护政策成为众多汽车厂商发展的动力。33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4、氢燃料电池技术 未来或可成为新能源最终发展趋势,其技术特点是:保养费用低/使用低成本/可靠性高/无污染/加注快。相比充电续航困难的纯电动汽车,燃料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又一发展方向。目前我们可看到的基本上以天然气为主,采用内燃技术,尽管节油

21、且环保,但始终效率不高且携带容量并不大,无法满足长途需求,此时氢燃料电池诞生,燃料电池无需燃烧即可从氢中提取化学能源,其原理类似于电解的反向作用:通过电化处理将两种气体合成水,并产生电流,在这个过程中,燃料电池释放出水蒸汽和热量。3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4、氢燃料电池技术代表车型:丰田宣布旗下首款氢燃料电池车Mirai于2014年12月15日上市。3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4、氢燃料电池技术优点: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且加注快缺点:氢气的储存和采集技术无法一时普及,制作成本较高本质上讲,燃料电池动力车并没有内燃机的参与,算是一种全新电动车,配有一个可充氢气的燃料箱,没

22、有笨重的电池,且功率比内燃机高3到4倍,它解决了长期困扰电池动力车的两大难题:续航里程有限和充电时间过长。最新数字显示,一箱氢气可供燃料电池动力车行驶480公里,而充满一箱氢气只需5分钟。和电池动力车一样,它被归为“零排放汽车”。36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五、动力电池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1、电动汽车上使用的主流动力电池:电池类型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比能量/(Wh/kg)35电动汽车上使用的主流动力电池556070120比功率/(W/kg)1301701701000以上循环寿命/次400600500以上1000以上1000以上优点技术成熟、廉价、可靠性高比能量较高、寿命长

23、、耐过充放性好比能量高、寿命长比能量高、寿命长缺点比能量低、耐过充放性差镉有毒、有记忆效应、价格较高、高温充电性差价格高、高温充电性差价高、存在一定安全性问题37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2、锂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车用动力源方面,主要有四种技术路线: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和铝空气电池。其中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和氢燃料电池都已得到了应用,而铝空气电池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能源补给方面,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但是需要外部充电,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则需要外部氢气加注,铝空气电池则需要补充铝板和电解液。就目前来看,锂离子电池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要占据主要发展

24、空间的。3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2、锂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技术路线优势劣势应用氢燃料电池比能量高,功率密度高环保无污染系统复杂,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氢燃料电池环保性能高,适合于客车和重载卡车等商用车,且具有行驶里程长的特点锂电池比能量高,循环性能,无记忆效应,环保无污染初期购置成本高,充电时间长用于300公里以内的短途纯电动汽车超级电容功率密度高,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太低续航里程太短,不能作为电动汽车的主电源,大多作为辅助电源,用于快速启动装置和制动能量回收装置铝空气电池价格便宜,能量密度高,质量轻,体积小存在空气电极极化和氢氧化铝沉降等问题,功率密度低目前处于实验室阶

25、段39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2、锂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计划明确了动力电池的发展规划,2020年,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2025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3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目前我国锂电池生产企业的单体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在150Wh/kg以上,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00W h/kg以上。4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3、充满活力的新型动力电池技术-物理电池 物理电池是依靠物理变化来提供、储存电能的电池统称,如“瞬间充满电的超级电容”、“比功率达5000-10000W/kg的飞轮电池”等都属于物理

26、电池家族的成员。(1)超级电容 超级电容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与电池之间的电源元件,功率密度高达300-500W/kg,是普通电池的5-10倍。(2)飞轮电池 飞轮技术将制动所收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将能量贮存于一个飞轮之中。在加速过程中,该能量将转移至前轮,在加速的同时减少内燃机的燃油消耗。4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学习小结学习检测学习小结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次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一、电池的发展历史1、原电池 2、铅酸电池 3、镍氢电池 4、锂电池二、电机的发展历史1、法拉第电机 2、直流电机 3、感应电机 4、同步电机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 电动汽车发展的五个阶段四、主流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未来发展解析(重点)五、动力电池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难点)4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学习检测学习小结 学习检测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1.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仍存在哪些问题?2.哪些类型的动力电池适合电动汽车使用?3.电动汽车充电速度如何?如何提高电动汽车充电效率?4.未来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如何?5.对比分析各类动力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寻找最环保的汽车。思考题思考题43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Thank You今天你有收获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