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2808582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茶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茶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茶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茶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茶文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茶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茶叶。2.通过单元的探究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一些中国的茶文化(茶与健康、科学饮茶、中国茶的分布、茶叶用途等等)。过程与方法:1.通过内容讲解、任务引领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2.让学生初步掌握利用资料、文献等进行研究的方法。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的详细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通过对茶艺和茶道精神的领会,培养学生追求饮茶之人“廉、美、和、静”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茶的种类和功能;茶的其他物质

2、文化、行为文化难点: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课堂问题导入:问题“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人的开门七件事是什么吗?”引入课堂知识。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知识同学回答后,总结“对,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另外我国古代文人也有七件宝,是琴棋书画诗酒茶。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对一般百姓生活,还是读书的文人,有一样东西都是少不了的,那就是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茶有关的文化知识”二、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本节课主要知识知识点一:了解我国茶的种植、饮用历史及茶的功能教师活动:引用古代经典有关茶的记录,讲述我国茶的历史,茶的功能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还知道

3、哪些有关茶的记录,功能还有哪些。主要内容:1.茶的历史:战国时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并记述了茶的药效和作用,“荼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2.茶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茶多酚(降血压、防癌、保护心血管等)儿茶素(天然的抗氧化剂,对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作用明显)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可提高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的分辨率,并能利尿,消除支气管及胆管痉挛)芬芳类物质(芳香开窍,抗毒消炎,利肺排痰)知识点二:掌握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教师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其内容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并回

4、答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主要内容: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物态文化:茶叶的栽培、加工、保存以及茶具、水茶事物件等制度文化:从古到今,行政管理阶层都对茶叶的生产、加工、贸易、消费,有明确的标准和律条行为文化:茶叶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服、茶艺的形式表现出来心态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应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在品茶所追求的意境,所油然而生的联想,对人生价值深层次的顿悟,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礼仪和韵味,以及反映茶叶加工、品饮情趣的文艺作品等,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知识点三:掌握茶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名茶教师活动:结合茶的图片,讲解主要茶的类

5、型,其制作工艺区别,名茶代表。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浙江省有哪些名茶?主要内容:我国茶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1、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龙井)、烘青绿茶(黄山毛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清绿茶(滇绿)。 2、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

6、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3、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4、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知识点四: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联系教师活动:用VCD播放我国传统茶艺表演,总结茶艺表演的顺序,讲解茶艺、茶道的内涵学生活动:观赏茶艺表演的VCD,体验茶文化的魅力,思考并回答茶艺与茶道之间的联系主要内容:茶道:以茶为载体的生活礼仪,是陶冶心情的一种方式,是以沏茶、赏茶、饮茶等美心修德传承礼节的和美仪式。茶艺:制茶、泡茶的表演艺术,是发展个性、顿悟人伦的方式知识点五:了解其他茶文化教师活动:用PPT介绍其他与茶有关的文化,包括喜爱饮茶的名人、对联、诗歌学生活动:继续体验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四、教学总结教师结合上述教学内容的讲解,总结本节学习要点。五、课后实践布置同学自发结成学习小组参观台州市主要的茶楼,茶商店,在实践中继续体验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