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项目六PPT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2808527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6.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项目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项目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项目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项目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项目六PPT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项目六 测量螺纹任务一 测量普通螺纹 能读懂零件图上的普通螺纹标记;会查表确定普通螺纹的中径公差;能选择合适的量具测量普通螺纹并判断其合格性;学会对普通螺纹量具的维护保养;会填写检测报告单并能处理测量数据;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普通螺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螺纹量规、螺纹千分尺的使用规范意识,养成爱护量具的良好习惯。看视频,思考:螺纹加工按图纸怎样的尺寸等要求进行?加工完成后如何测量、检验?测量图所示螺纹轴中的普通(三角形)螺纹并判断其是否合格。一、认识普通螺纹的标记你认识M201.5-5g6g-L 这个螺纹标记吗?普通螺纹的标记M 20 1.5-5g6g -L旋合长度代号中径

2、、顶径公差带代号螺距公称直径螺纹特征代号识读:M241.5-6g M201.5-5g6g-L 表示公称直径为20 mm,螺距为1.5 mm,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分别为5g、6g,长旋合长度的细牙普通右旋外螺纹。表示公称直径为24 mm,螺距为1.5 mm,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均为6g,中等旋合长度的细牙普通右旋外螺纹。二、螺纹测量方法1.综合测量法1 1)量具:)量具:螺纹量规2 2)适用:)适用:保证可旋合性的螺纹3 3)特点:)特点:只能来评定内、外螺纹的合格性,不能测出实际参数的具体数值;检验效率高,在大批量生产中广泛应用。学一学通规和止规通常成对使用螺纹量规 螺纹环规(用于检测外螺纹)

3、螺纹塞规(用于检测内螺纹)认一认通规标有“T”或“GO”止规标有“Z”或NO GO”T:螺牙较多Z:螺牙较少1)表示该螺纹塞规用于测量螺纹大径为8 mm(螺距为1.25 mm),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为7H 的粗牙普通内螺纹。表示螺纹环规止规,用于测量螺纹大径为16 mm,螺距为1.5 mm,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为6g 的细牙普通外螺纹。M16M161.56g T 1.56g T?2)M8 7H M8 7H?2.单项测量法螺纹千分尺测量测量特点:螺纹千分尺一般用来测量普通螺纹的中径适用:单件小批量生产,较低精度的外螺纹。二、螺纹测量方法方法一 用螺纹量规测量普通螺纹零件检测任务单一、任务准备 准

4、备被测零件、M241.5-6g螺纹量规、擦拭用的干净棉布、棕刷、笔、零件检测任务单等物品。二、清理 用棕刷或气枪清理被测外螺纹上的污物,将螺纹环规用棉布擦干净。三、测量 把螺纹环规放正,用通规T与外螺纹旋合,再用止规检验。1)螺纹环规与外螺纹工件旋合时,注意不要歪斜,如图所示。2)检验中,应尽量避免长期用手捏着量规进行工作;不可用其他金属物撞击塞规螺纹部分。3)用通规、止规测量螺纹时,用手拧动环规的力要适当,不允许强行拧紧,以免损坏量规。4)通规检验时,螺纹环规应能顺利旋入,并通过工件全部外螺纹。而用止规检验时,不能通过工件的外螺纹,则说明工件合格。5)止规检验时,允许与工件螺纹部分旋合,但旋

5、合量不应超过两个螺距;对于三个或少于三个螺距的工件,不应完全旋合通过。注意四、填写 将检测任务单填写完整。五、整理 测量完毕,将螺纹量规喷上防锈油并放回盒内。方法二 用螺纹千分尺测量普通螺纹零件检测任务单一、任务准备 准备被测零件、螺纹千分尺、擦拭用的干净棉布、棕刷、笔、零件检测任务单等物品。二、清理用气枪或棕刷清理被测外螺纹上的污物,如图所示。三、测量1)根据图样上M241.5-6g 查螺纹中径的公称尺寸并计算上下极限尺寸。查中径公称尺寸:普通螺纹基本尺寸附录523.026 mm查极限偏差:查附录6 内外螺纹的基本偏差,应为上极限偏差es=-0.032 mm附录6 内外螺纹的基本偏差三、测量

6、1)根据图样上M241.5-6g 查螺纹中径的公称尺寸并计算上下极限尺寸。-0.032mm根据螺纹标注,查附录7 外螺纹中径公差Td2,查得Td2=0.150mm附录7 外螺纹中径公差三、测量1)根据图样上M241.5-6g 查螺纹中径的公称尺寸并计算上下极限尺寸。0.150mm计算该螺纹的下极限偏差ei=es-Td2 =-0.032mm-0.150mm =-0.182mm三、测量1)根据图样上M241.5-6g 查螺纹中径的公称尺寸并计算上下极限尺寸。结论:中径尺寸为 即中径上极限尺寸为22.994 mm,下极限尺寸为22.844 mm(千分尺测量结果介于这两个值之间几=即为合格)。3)校对

7、零位:将两测量头擦干净,然后旋转微分筒,两测量头与校验棒贴合,观察刻线是否对准零位,若不对零,应及时调整对零,如下图所示。三、测量2)选择螺纹千分尺及测量头 根据中径基本尺寸23.062mm选择2550 mm规格的螺纹千分尺;根据被测外螺纹的螺距1.5 mm,选择一对合适的测量头。4)测量时,将被测螺纹放入两测量头之间,找正中径部位,旋转测力装置发出两、三下声音后,记录测量数值,如图所示。5)分别在两个任意截面测量中径,测量所得的值即为螺纹的实际中径。三、测量四、填写将检测任务单填写完整。五、整理 将螺纹千分尺两测量头卸下擦净,放入盒中规定位置,用干净棉布擦净螺纹千分尺,涂上防锈油,放入量具盒

8、,并置于干燥处根据任务实施过程,将完成任务情况记入表中,完成任务评价。普通螺纹检测任务评价二、其他几种测量方法二、其他几种测量方法1.大径的测量:大径公差较大,一般用游标卡尺测量。2.螺距的测量2)用钢直尺、游标卡尺 测量螺距。1)用螺距规测量螺距6 螺距螺距P=6mm/4=1.5mm 4个完整螺纹3.中径的测量二、其他几种测量方法二、其他几种测量方法精度较高的螺纹,可以用三针法测量中径M。项目六 测量螺纹任务二 测量梯形螺纹 能读懂零件图上的梯形螺纹标记;会查表确定梯形螺纹的中径极限尺寸;会用三针法测量梯形螺纹并判断其合格性;学会对梯形螺纹量具的维护保养;会填写检测报告单并能处理测量数据;学

9、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梯形螺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梯形螺纹量规、公法线千分尺的使用规范意识,养成爱护量具的良好习惯。图中螺纹轴除了普通螺纹外还有什么螺纹?生产中怎么测量?一、认识梯形螺纹的标记Tr 4214(P7)LH-7e-L旋合长度代号公称直径螺纹特征代号导程螺距旋向中径公差带代号Tr4214(P7)LH-7e-L 表示公称直径为42 mm,导程为14 mm,螺距为7 mm(双线),左旋(右旋不标注),中径公差带代号为7e,长旋合长度(中等旋合长度为N,一般不标;短旋合长度标为S)的梯形外螺纹。Tr366-7e 表示公称直径为36mm,导程为6mm,中径公差带代号为7e,中

10、等旋合长度的梯形外螺纹。二、三针法测量梯形螺纹 测量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梯形螺纹时,一般用公法线千分尺,采用三针测量法测量。公法线千分尺三针法测量单针放在对面两根量针所处的中间牙槽内M 值的计算公式为三、梯形螺纹中径 M 的计算式中 d2螺纹中径;d0量针直径;P 螺纹螺距。最佳的量针直径d0为d 0佳=0.518P想一想:d2如何查得?零件检测任务单一、任务准备 准备被测零件、公法线千分尺、擦拭用的干净棉布、棕刷、零件检测任务单。二、清理1)根据梯形螺纹的公称直径36mm,选用2550 mm的公法线千分尺,如图所示。2)将量具和被测螺纹清理干净,校正公法线千分尺的零位,如图所示。三、测量1)根

11、据图样上被测外螺纹的公称直径36 mm螺距6 mm和精度等级7e,查出螺纹中径的极限偏差,并计算螺纹中径的公称尺寸和上下极限尺寸。2)根据梯形螺纹的螺距6mm,根据最佳量针直径d0佳=0.518P,选用最佳量针d0=3.108 mm。3)将三根量针放入梯形螺纹牙槽中,旋转公法线千分尺的微分筒,使两端测头与三针接触,读出尺寸M。5)尺寸合格性判断。方法一:根据计算出的M 极限尺寸判断。方法二:计算出实测中径d2进行判断。四、填写将检测任务单填写完整。三、测量五、整理测量结束,将量具擦拭干净并放回盒内。4)用公法线千分尺在两个任意截面上测出尺寸M,逐次记录数据。根据任务实施过程,将完成任务情况记入表中,完成任务评价。梯形螺纹检测任务评价 本项目主要介绍了普通螺纹和梯形螺纹的测量方法、步骤。会使用常用的螺纹测量工具测量螺纹是机械加工和检测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应该能读懂零件图上的普通螺纹和梯形螺纹的标记;会查附录并能通过简单计算确定普通螺纹的中径公差;会用螺纹量规、螺纹千分尺测量普通螺纹;会用三针法测量梯形螺纹;对实际零件进行检测后,能够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进行合格性判断。在学习测量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量具的使用、维护、保养注意事项,注重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