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新秋写兴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22804672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江月·新秋写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西江月·新秋写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西江月·新秋写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江月·新秋写兴(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江月新秋写兴 下列文字资料是小编搜集整理后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西江月新秋写兴译文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景象跟从前一样,人间男女依然如痴如狂,陶醉在节日的欢乐中。七夕夜,处处可见着新装的人们,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不经意间感觉新秋凉意似水,因为怀念故国,我两鬓已斑白如霜。我梦见自己在海底跨越枯桑,又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西江月新秋写兴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低昂:起伏,指

2、星月的升沉变化。成狂:指欢度七夕的景象。“梦从句:用?神仙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比喻世事变化很大。“阅尽句:本指牛郎织女七夕经历银河风浪,暗寓人间经历风浪险恶。银河: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银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驰名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鹊桥相会。阅:经历。?西江月新秋写兴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词,词人借七夕节时天上人间一如既往的狂欢描象,抒发自己对国土沦丧的感叹和对人们麻木心灵的悲叹。上片重在描写七夕节。“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既是对事实的描写,同时又暗含自己的心痛。天上的日新星辰依然故我地升升落落,七夕之时自然也不例外。

3、“似旧二字映射人间的沧桑巨变。接“,词人写人间儿女欢度七夕,疯狂依旧。节日狂欢本无错,但如今正值国破家亡之际,人们却依然追寻自己的高兴,实在令词人心痛。看人们依旧“新妆、庆七夕,丝毫没有国土沦丧的耻辱和要恢复国土的打算,孤独的词人只能暗自悲伤。下片重在抒发感情。“不觉心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写凉凉的秋意加重了词人的哀伤。自己对故国的怀念之浓,浓到两鬓都已成霜,而这华发中又隐藏“哀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怕是词人此刻境况的真实写照。“梦从海底跨枯桑两句看似是对梦境的表达,实那么暗喻现实。如今,国土沦丧,虽然山河俱在,但过半都已更名换姓,不再是宋朝疆土,词人身处这样一个沧桑巨变的时期,恰如“海底

4、跨枯桑、 “阅尽银河风浪。词人借梦境委婉含蓄地叙述了自己对世事沧桑、昌盛衰亡的慨叹,升华了词境。全词没有慷慨激昂的语句,没有豪情万丈的慨叹,词人用柔笔写感伤,将自己对故国的相思之情通过隐喻手法委婉含蓄地叙述出来。虽是柔笔,却依然荡气回肠,引人深思。?西江月新秋写兴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借七夕来抒发自己寄寓故国之思。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写福侧快景象。“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二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与“人间七夕情景。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上句说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等天象变们,依然像从前一样。“似旧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间却与自然界的景象不同,发生了巨大变们。暗逗结尾两句。下句说人间儿女也象从前一

5、样,狂侧侧度七夕。“成狂即包“似旧之意,言外有无限感叹。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侧。这种景象不免使词人感叹万千。“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处处试新妆原是当时七夕风习,也是上文所说“儿女成狂的一种突出表现。人们几乎误认为这种处处新妆的侧庆景象为人间的天堂了。正如上文“儿女成狂寓有微意一样,这里的“人间天上也含有挖苦意味。“却是二字,言外有意,沦陷后的故国山河,已成为人间地狱,而眼前的景象却竭然相反,仿佛人们早已忘却家国之痛,叫人无限悲哀。下片侧重直抒词人的感受。“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时间飞逝,不经意间,感到新秋凉意,原来

6、夜深了。由于“相思思念故国,自己的两鬓已经如白梅一样。上句写出一位重重心事的老人久久坐着默默无语,几乎忘却外界事物,下句将长海思念结果与一夕相思的现境联接在一起给人以时间飞逝的印象,用以突出表现作者深深的思虑。“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结拍写七夕之梦。上句暗用?神仙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银河切“新秋。诗人梦见在海底超越枯桑,又梦见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这里虽明为纪梦,实为借梦来叙述对于世事沧桑与人事巨变的感受。这两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结末二句起到了画龙点眼的作用。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儿女成狂的情景讽慨自深,就连过片的“新凉、“相思也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作者以自己作为独醒的爱国者与普通人相对照,抒发了自己眷怀故国的深沉悲壮的情感,是这首词构思和章法上的根本特点。?西江月新秋写兴创作背景自南宋亡后,词人抗节不仕,常于节日作追忆故国之词。此词题为?新秋写兴,实咏七夕,自词中“两鬓如霜句看,词应写于晚年,距宋亡有一二十年。 诗词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