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23说课材料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801473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4.0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规划23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土地规划23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土地规划23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土地规划23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规划23说课材料(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土地规划23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土地地租地价理论土地所有者剩余生产物不占有土地 的生产者地租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源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及其与使用权的分离源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及其与使用权的分离。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经营较优土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I:由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位置优劣决定 级差地租II:由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引起垄断地租:垄断地租:因垄断优质土地、生产稀有产品并垄断产品价 格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土地地租地价理论土地价格土

2、地价格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地租地租地租地租/利息率利息率利息率利息率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总体因素:总体因素:总体因素:总体因素: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化状况、社会安定状况、国家政策、土地投机等。区域因素:区域因素:区域因素:区域因素:区域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发展、人口密度、治安、环境质量等。个别因素:个别因素:个别因素:个别因素:位置、形状、方向、面积、地势、临街状况等。形成特点:形成特点:形成特点:形成特点:不包括生产成本因素。只受人们对土地的需求的影响 (人口密度、产业兴衰)。具有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值的可能性。定价较难

3、,且不可能规格化。北京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土地地租地价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地租地价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地租地价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地租地价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有助于合理规划各业用地有助于合理规划各业用地有助于合理规划各业用地有助于合理规划各业用地,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实现实现实现“地尽其力地尽其力地尽其力地尽其力”.”.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可以引起级差地租形成条件可以引起级差地租形成条件可以引起级差地租形成条件可以引起级差地租形成条件 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

4、的变化.运用地价调节机制运用地价调节机制运用地价调节机制运用地价调节机制,进行土地宏观管理进行土地宏观管理进行土地宏观管理进行土地宏观管理,保障土保障土保障土保障土 地利用按规划执行地利用按规划执行地利用按规划执行地利用按规划执行.土地区位理论区位及区位类型区位及区位类型区位及区位类型区位及区位类型 区位决策合理性区位决策合理性标准:准:(1)最低运输费用和最低生产成本;(2)最大市场区域和最大利润;(3)最低购置价格;(4)最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最理想的环境。经济因素因素 运输条件;劳动成本;原材料费用;市场区域;贸易关系等社会政治因素社会政治因素 城市规划;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国家保护政策;

5、城市基础设施;就业岗位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土地自然特性;矿产质量;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等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影响区域选择的因素.土地区位理论区位论区位论区位论区位论: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 的组合的理论。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 纪,自19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 四个代表性的区位论:土地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8261826,关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孤立国,关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孤立国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19091909,工业区位论工业区

6、位论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19331933,南德的中心地,南德的中心地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19401940,经济区位论经济区位论 土地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土地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R=m(V-E)mrsS.Dunn 地租函数地租函数:土地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贡献及应用: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贡献及应用:区位论的鼻祖,“经济和社会科学中确立了空间思维的第一人。”微观空间:以农户或农村聚落为中心中观空间:以市场为中心 19

7、82,华熙成,上海市郊区农业 1991,王秀清,京津石三角区农业宏观空间:以整个国家或大的地域为中心土地区位理论第一地带:温室、花卉第二地带: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第三地带:奶酪制品、肉用牛羊、饲料、纤维用亚麻第四地带:普通农业地带第五地带:面包用谷物、油用亚麻第六地带:牧场第七地带:森林土地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区位因子:一般与特殊 地域与集聚(分散)自然技术与社会文化土地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运输费用指向论土地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

8、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遍在原料(UM)偏在原料(RM)纯粹原料 减重原料 (PM)(GVM)(RM产品重量)产品重量区位重量区位重量区位重量区位重量原料指数原料指数原料指数原料指数RM/产品重量土地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土地区位理论劳动费用指向论劳动费用指向论劳动费用指向论劳动费用指向论 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劳动费指数劳动费指数劳动费指数劳动费指数劳动费/产品重量劳动系数劳动系数劳动系数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重量土地区位理论工业集聚论工业集聚论工业集聚论工业集聚论 经营规模的扩大多种企

9、业的空间集中集聚节约额 运费(劳动费)指向的费用节约额集聚集聚集聚集聚分散分散分散分散土地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的贡献: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的贡献:所应用的抽象和演绎的方法,以及所提出的理论体系,为工业区位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基础。是最小费用区位论的代表之一,与最大利润区位论一同形成了区位研究的两大流派。其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土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货物的供给范围上限r、下限r:下限上限土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

10、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中心地的等级性:土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中心地的等级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4个222个65个325个20600个市区非农人口2.57亿非农人口1.5 亿土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区位理论中心地结构中心地结构中心地结构中心地结构 认为对周围地区承担中心服务职能的中心地应位于于最接近所属地区的地点,在正常情况下应当位于正六角形服务区域的中央。土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空间

11、系统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空间系统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空间系统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空间系统基于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K=3)土地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空间系统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空间系统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空间系统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空间系统基于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K=4)基于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K=7)土地区位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土地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 .综合考虑较多的因素和内容,实现总体空间区位最优。.区位决策的客体还包括了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和陆游业等第三产业设施。.通过揭示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数量关

12、系和动态变化趋势,实现最佳区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原理土地资源的可拓性发散性:“一物多征,一征多物”。(提供多种可选方案)可扩性:与其他物质结合而改变性质和用途,并产生价值 的增值。(提高利用效率)相关性:引起相关单元的特征和用途变化,并产生价值的 增值。(约束条件)共轭性: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总量和利用结构 利用现状和潜力、正效益和负效益 (关键问题)生态学 经济学Ecology Economics景观生态学(1937)生态经济学 Landscape Ecology Ecolomics地生态学 Geoecology 土地生态经济学 Geoecolomics土地生态经

13、济理论土地生态经济理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人口资源物资环境资金科技生态经济平衡与调控的原则:生态经济平衡与调控的原则:生态经济平衡与调控的原则:生态经济平衡与调控的原则: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稳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点。.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价值增值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 能力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实质实质实质实质:实现公平发展: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保证持续发展: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强调

14、共同发展:全球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要求要求要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古代:古代: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人类活动受制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受制于自然环境 近代近代 :征服自然论征服自然论 过分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过分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 现代:现代:人地协调论人地协调论 提高生产和更新能力.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经济利益最大.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人均财富的持续增长.提高提高提高提高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保持性:保持性:保持一定数量,且结构合理,质量不断提高的 各类土地资源.生产性:生产性:土地资源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不断提高.经济性:经济性:型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安全性:安全性:降低土地利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可接受性:可接受性:土地资源的利用能够被社会接受,体现公平 和效率.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动态平衡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指标控制原则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