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上传人:h****7 文档编号:22796793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一物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一物理下册必修二学问点因为高一起先努力,所以前面的学问确定有必需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必需的准备,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坚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二学问点,欢送阅读!高一物理学必修二学问点学问构建:考试的要求:、对所学学问要知道其含义,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干脆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相识”。、能够理解所学学问的确切含义以及和其他学问的联系,能够说明,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定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要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要求:位移、速度、加速度。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物

2、体与质点1、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态对所探究的问题而言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时,为探究问题便利,可忽视其大小和形态,把物体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条件:探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状况完全相同。物体的线度必需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1)物体的形态大小以及物体上各局部运动的差异对所探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2)平动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平动的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状况都完全一样的物体,这样,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状况与整个物体的运动状况一样,可用一个质点来代替整个物体。小贴士:质点没有大小和形态因为它仅仅是一个点,但是质点必需有质量,因为它代表了一个物

3、体,是一个实际物体的志向化的模型。质点的质量就是它所代表的物体的质量。参考系1、参考系的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的物体。2、对参考系的理解:(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例如,肩并肩一起走的两个人,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而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他们却是运动的。(2)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视察结果可能不同。例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3)比拟物体的运动,应当选择同一参考系。(4)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小贴士:只有选择了参考系,说某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物体怎样运动才变得有意义参

4、考系的选择是探究运动的前提是一项根本技能。坐标系1、坐标系物理意义: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从而,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更。2、坐标系分类:(1)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适用于描述质点做直线运动,探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要沿着运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例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位置可用离车站(坐标原点)的距离(坐标)来确定。(2)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适用于质点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例如,运发动推铅球以铅球离手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沿铅球初速方向建立x轴,竖直向下建立y轴,铅球的坐标为铅球离开手后的水平距离和

5、竖直距离。(3)三维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例如,篮球在空中的运动。归纳整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运动学乃至整个力学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概念。质点是为了探究问题的便利而引入的志向化模型。质点的运动是相对的。为了描述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坐标系那么是参考系中各个点的定量表示。本节重点内容是对质点概念的理解以及探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二、时间和位移时间和时刻:时刻的定义: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相对于位置、瞬时速度、等状态量,一般说的“2秒末”,“速度2m/s”都是指时刻。时间的定义: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通常说的“几秒内

6、”,“第几秒”都是指的时间。位移和路程:位移的定义: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变更,是矢量。位移用又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又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的定义:路程是物体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在确定的两点间路程不是确定的,它与物体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位移与路程的关系:位移和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两者都和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系。一般状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的大小。只有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是两者才相等。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瞬时速度、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运动的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是某一时刻的速

7、度,其大小叫速率。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能够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阶段有关系。定义式:v=s/t适用于全部的运动形式。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平均速率是标量。定义式:v=s/t.留意: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相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两者才相等。归纳整理: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之分。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可以用速度来描述。本节重点围绕与速度相关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瞬时速率等概念及相关的公式和应用。四、试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的分类: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

8、器: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在必需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它运用沟通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如下图。2、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运用沟通电源,工作电压是220V.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如下图。主要由脉冲输出开关,正负脉冲输出插座、墨粉纸盘、纸盘轴等构成。3、计时原理:电火花计时装置中有一将正弦式交变电流转化为脉冲式交变电流的装置当计时器接通220V沟通电源时,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和接负极的墨粉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点迹,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

9、S打一个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处理这类问题可接受两种方法:一是与某点相邻的点间距离所对应的时间很短。只有0.02S,故只要测出某点与其相邻点间的距离x,再利用v=x/t求出平均速度,就可用这个平均速度来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二是利用某点左侧的位移与时间(0.02S)的比值求出速度v1,再利用某点右侧的一段位移与时间(0.02S)的比值求出速度v2,利用Va=(v1+v2)/2就可得出a点更精确的瞬时速度。高一物理学必修二学问点一、力学的建立力学的演化以追溯到长远的年头,而物理学的其它分支,直到近几个世纪才有了较大的开展,究其缘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相识规律所确定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

10、首先接触最多的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其中最简洁。最根本的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更,这种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由此我们留意到,力学建立的原动力就是源于人们对机械运动的探究,亦即力学的探究对象就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了解了这些,可以对力学的主脉络有了一条清晰的线索,就是对于物体运动规律的探究。首先要涉及到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变更和时间的关系,继而阐述张力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运动和力启程,推广并建成完整的力学理论。正是要到达上述目的,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就须要不断地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和方法,此间,由“物”及“理”的思维过程和严密的逻辑揄体系,逐步得以完善和表达。明确了以上观点,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及复习过程,不会生

11、硬地承受。机械地照搬,而是自然流畅地水到渠成。让我们走入力学的大门看一看,它的殿堂是怎样的金碧辉煌。静力学探究了物体最简洁的状态:简洁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阐述了解决力学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如受力状况的分析以及处理方式;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正交分解法。应当相识到,这些方法是贯穿于整个力学的,是我们探究机械运动规律的不行缺少的手段。运动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究物体的运动,但并不涉及其运动的缘由。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为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奠定了雄厚的根底,即动力学。至此,从理论上讲各种运动都可以解决。然而,物体的运动终归有困难的问题出现,诸如碰撞。打击以及变力作用等等,这类问题根本无法求解。力学大厦

12、的建立者们,从新的角度对物体的运动规律做了全面的。深化的探讨,提示了力与运动之间新的关系。如力对空间的积累-功,力对时间的积累-冲量,进而获得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个途径-功能关系和动量关系,它们与牛顿运动定律一起,在力学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二、力学概念的引入前面曾经提到过,力学的探究对象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达此目的,我们须要不断地引入许多概念。以运动学局部为例,体会一下力学概念引入的动机及方法,这对力学的复习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让我们探究一下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确定汽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为了能精确地确定汽车的位置,我们可将汽车看作一个点,这样,质点的概念随之引入。同时,参照物的引入那么是水到渠成的,即在参照物上建立一个直线坐标,用一个带有正负号的数值,即可能精确描述汽车的位置。而后由于汽车位置要不断地发生变更,位置的变更-位移亦被引入,至于速度的引入在此就不再赘述。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这类问题可以说比比皆是。因此,只有搞清引入某一概念的真正意图,才能对要探究的问题有深化的了解,才能说真正地驾驭了一个物理概念。而在物理中,引入概念的方法,充分表达了物理学的探究手段,例如:用比值定义物理量。该方法在整个物理学中具有很典型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