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227936860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1.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地球上的水(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高考目标导航】考纲展示名师解读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 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 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 发展的意义1. 以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的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调 等)切入,考查水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及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2. 以区域图、水资源分布及利用图表为背景,考查水资 源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 以我国或国外主要航海事件(如赴南极科考)为切入 点,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 以区域图、模式图为背景,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叵扣数材夯实基砒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 水的存在

2、形式(1)水圈:由气态、液态和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是一个 但的圈层。2. 陆地水体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3. 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的关系。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 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的过程。2. 水循环类型及环节(1)类型:图中A表示循环,又称大循环;B为海上内循环;C为循环。(2)环节:图中a为蒸发,b为, c为降水,d为,e为,f为地下径流,g为,h为蒸 发(或蒸腾)。维持了全球水的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和传输的作用3 意义心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I不断塑造着特别提示:海上内循环是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3、方式;陆地内循环水量小,但也能使陆地淡水得 到更新补充,对干旱地区尤为重要;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是陆地淡水得以补充和更新的最重 要途径。4.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修筑水库,开凿运河、 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 状况的变化。【问题思考】1. 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为何还会出现水资源危机?2. “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成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3. 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探究点一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及

4、其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民网2008年8月12日电: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中心对青海湖监测对比结果 显示,今年青海湖的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46.38平方千米,较2004年增加了 131.69平方千 米,是面积增大以来增加幅度最大的一年。青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1)它与下面三幅图中的哪幅图所示的湖泊水循环性质相似?八=導高线河疏湖泊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2) 试推测近几年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反思归纳】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水位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

5、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_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 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 河”,只存在补给的情况。探究点二水循环及其意义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9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 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一周年的日子。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1) 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 和,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和。(2) 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和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反思归纳】三

6、类水循环比较水循环类型发生领域水循环环节作用海陆间循环海洋与陆地之间蒸发、降水、下渗、地下径流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得以更新,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陆地内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蒸发、等数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精題精餘规范答题携带水量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 有着重要意义一、选择题(2011三明月考)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据 此回答13题。1. 该河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下渗蒸发降水减少灌溉等引用(3) 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A.B.C.D.2.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A.雨水B.冰雪融水

7、C.地下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3. 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2011阜新期末)下面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小讥1“ !1 Ri I. i 1门讣 Mim I 閑粉、T ITWlW1 t. | & i L4. 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 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5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海陆间大循环B.跨流域调水C.

8、水库D.地下水补给湖水(2010.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济南市“趵突泉”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89题。10d术同时期醐岸建1963年1973$200呻乍得捌澈域3 0B8 mQ刪泊-W边界- I誉-山舷苍程_ h河覘龊地8. 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9.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 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2009广东地理)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

9、1011题。6. 根据水循环原理知识,判断下列所述正确的是()A. 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B. 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C. 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D. 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7. 前些年,趵突泉一度断流,但自2003年趵突泉实现复涌以来,趵突泉已实现连续多年持人工降水(自然循环2)地下水排水辂水续喷涌的局面。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最关键的因素是()A.区域降水增加 B.城市环境改善C.南水北调工程D.地下水位上升10.图中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

10、.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11.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用水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2009广东地理)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资料一见下图。IftTL立山制iiJiidS山地向 日荒漠平匝曰河汛 G3W 口抄述巴丹青林潍痕24 “周边环塩示意图资料二 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 500mm,广泛分 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1

11、km2的湖泊有5 个,严冬也不结冰。资料三 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 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资料四 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考占n八、题号错因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呻归纳探究_匚zzb EXINGUINA TANJIU陆地水体的补给1. 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褲汞面丰水期地下水位、枯水期 潜水面一误区警示:(1)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

12、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的荆江 河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2) 湖泊水与河流水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湖泊的位置。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全年都是湖泊 水补给河流水;而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水起调蓄作用,洪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人造水库的防洪作用就体现了这一原理。2.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补给补给主要影我国主要类型季节响因素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多雨降水量的多少、普遍,尤以东部流量/(nf.s)降水量/mm 蘿补给季节季节变化和年

13、际 变化季风区最为典型潮:品湍:才11I 1I1F _12 34 5 6 7 8 9101112月份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 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流量/(nfs“)700-1b40)-V300f200-pJ ,吧:一J1 V 1 1 T 1 1 ? 1 1 T 11 2 3 4 5 6 7 8 9101112月份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 如下。【练后反思】永久性 积雪和 冰川融 水补给主要 在夏 季太阳辐射、气温 变化、积雪和冰 川储量西北和青藏咼原 地区流量如200d气温/c1 2 3 4 5 6 7 S 910111

14、2月份湖泊水 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 水位的咼低关系普遍流量/(帯0)200- .叫一f.JU12 3 4 5 6 7 8 9101112月份地下水 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 水位的咼低关系普遍方法技巧: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际 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夏季为汛期, 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 地中海气候区。(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 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

15、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对应演练1(2012 课标全国文综,45)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 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o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地B.地C.地D.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地形等高线/m潜水等水位线/m o钻孑L或井(1)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箭头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B.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C.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20米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山脊和山谷(2)要获得充足的地

16、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为()A. B. C. D.思维过程: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且由高水位指向低水 位;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地面高度(等高线数值 为15米)减去潜水位(数值为10米),即5米;图中Q点的潜 水位为10米,地面高度为20米;因图中等高线数值不 是很大(200米以下),更为关键的是图中给岀了比例尺, 所以应是平原地形* 地形等高-潜水等水位线/m o钻孔或井潜水位等值线的判读【典例】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完成下列问题。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分布可判断,图中地为 地下水汇集区,地位于潜水分水岭,潜水补给不充足, 故首先排除,又因为地潜水汇水面积包括和地 的潜水汇水面

17、积,故在地打井最佳答案:(1) A (2) B 方法技巧潜水位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就是潜水位等值线。其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53、一/ ,53北b月平方千米)。读图回答34题。(1)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潜水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的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 水埋藏深度。(2)确定潜水的流向、流速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等潜水位线密集处,地面 坡度大,潜水流速快,反之则慢。(3)判断河流流向及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一般情况,沿河流流向,越向下,地势越低,潜水面应越低。等高线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 线凸向相反;在等潜水位线图上,潜水流向垂直等

18、潜水位线从高值处指向低值处a、b两图的潜 水位数值都是由北向南逐渐减小,所以两河的流向应该都是自北向南;然后画出潜水的流向,很 容易判断出a图中河流水面的高度低于两岸的潜水面,潜水补给河水,而b图则相反(如下图)。(4)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 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水位线 平行。体验高考:2014新课标全国卷II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 发的部分

19、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6 .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2014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 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图5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 图。读图回答1112题。11.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沼泽水12. 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

20、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2014福建卷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73.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4.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答案课前准备区固 连续 不规则 土壤水水源相互补给 岩石圈 生物圈连续运动海陆间陆地内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降水动态平衡转化 地表形态 问题思考1. 自然原因: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比重极小;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原 因:工农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需

21、水量增加,使水资源的数量减少;生产、生活排放 废弃物增多,以及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污染了河流和湖泊,使水资源的质量下降;水资源 浪费严重。2. 大气降水。海陆间水循环。3. 地表径流(建水库,跨流域调水);降水(人工降水);下渗(破坏植被等);陆地水的 蒸发(围湖造田等)。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 Ao (2)导致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有:年降水量偏多;湖面蒸发量可能有所减少; 全球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退耕还湖,生态恢复,使入湖水量增加。反思归纳高于低于调蓄河流水地下水探究点二蒸发降水甲乙(或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2) 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3

22、) 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4) 人类利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反思归纳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水资源植物蒸腾凝结降水少蒸发降水最大课后练习区1. D 2. B 3.A 4. C 5. A 6. C 7. D 8. D 9. B 10. B 11.D13. (1)固定的。判断依据: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整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2)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3)各种可能(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周边地表水;本地降水。主要深层断裂带的地下 水。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相吻合, 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

23、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 边补给是主要补给源;本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排除本地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解析(1)本地的沙山是固定的。这从资料三中可以找出判断依据:考察队员在沙山中发现了 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沙丘内部含水量较高,也有利于抑制沙山的移动。(2) 该湖泊位于38N以北的高原地区,从气候条件上看,湖水冬季不可能不结冰,因而只能与湖盆 独特的地质条件有关,而且材料主要包括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补给和降水补给,从资料的分析可 以看出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地下水补给。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6. A 解析内流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降水后形成的径流量

24、相对较少,并主要以蒸发和蒸 腾的形式返回大气,因而内流河的绿水比例相对外流河更大些。四条河流中,只有塔里木河属于 内流河,所以A项正确。7.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生产性绿水是指被植物蒸腾的部分,因而在四个选项中,覆膜 种植农作物可以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髙最多。11. C 解析主要考查河流补给来源。结合图中降雨量可知,该区域降水较少,位于我国 较干旱的西北地区。该区域的河流夏季补给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12. B 解析主要考查区域特征。结合上题分析,该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山麓地区水资源 较丰富,草类茂盛,地表风沙多;柑橘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耗牛生活在青藏髙原上。3. A 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南部、东南部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东部、偏北部冰 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偏南部流域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故A项正确。 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作用导致,故B、C、D项错误。4. C 解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依靠髙山冰雪融水,冰川面积减小, 河流的流量将减少,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故C项正确。冰川 面积减小,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缩小,故A、B、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