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成岩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227936854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 火成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章 火成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章 火成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火成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火成岩(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火成岩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 的主要物质。矿物组成:由一种矿物组成;多种矿物组成。如 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第一节岩浆、岩浆作用和火成岩的概念1、火成岩由两类岩石组成:一类是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岩;另一类是非岩浆作用形成 的,如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花岗岩。火成岩中以岩浆岩为主。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 占地壳总体积的65。2、岩浆1)概念: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慢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 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2)存在位置: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3)组成:一部

2、分是以硅酸盐熔浆为主体;一部分是挥发组分。硅酸盐熔浆在一定条件下凝固后形成各种岩浆岩,挥发性组分主要是水蒸汽和其它气态物质。在岩浆上升、压力减小时可以从岩浆中逸 出形成热水溶液,对于成矿往往起很重要作用。也有极少数岩浆是以碳酸盐和氧化物为主的。3)岩浆的化学成分若以氧化物表示,其主要成分是:SiO、A10、MgO、FeO、Fe 0、22 32 3CaO、NaO、KO. HO等。其中以Si 0?的含量为最大。4)岩浆根据含有Si02的多少可分为酸性岩浆$询265%)、700900C中性岩浆(5265%)、9001000C基性岩浆(45-52%)、1000-1 200C超基性岩浆(45%)、120

3、0C以上SiO %2温度粘性挥发组分压力流动性岩石酸性岩浆65%700-900C大多大小酸性岩中性岩浆5265%900-1000C中性岩基性岩浆4552%1000-1200C基性岩超基性岩 浆65%大小浅小中性岩5265%J基性岩4552%超基性岩45%)小大深大碱性岩:有少数岩石K、Na含量特别大即K2O+Na20含量偏高,而Al和siO,或二者 之一) 的含量偏低、这类岩石称为碱性岩。二、火成岩的矿物成分1、火成岩的重要造岩矿物:组成火成岩的矿物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其中最多的是长石、 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以上石英属于氧化物)、占火成岩矿物总含量的 99%,所以称之为火成岩的

4、重要造岩矿物。1)浅色矿物:其中颜色较浅的,称浅色矿物,因以二氧化硅和钾、钠的铝硅酸盐类为 主,又称硅铝矿物,如石英、长石等;2)暗色矿物:其中颜色较深的,称暗色矿物,因以含铁、镁的硅酸盐类为主,又称铁 镁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2、矿物成分与岩石的物理性质:一般说,岩石从超基性到酸性,铁镁矿物逐渐减少, 而硅铝矿物则逐渐增多,故岩石颜色越来越浅,比重越来越小,岩石从酸性到超基性,铁镁 矿物逐渐增多,而硅铝矿物则逐渐减少,故岩石颜色越来越深,比重越来越大。3、火成岩中的矿物成分是火成岩分类:重要根据之一。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 主要矿物:岩石中含量较多、作为区分岩类依据的

5、矿物,称为主要矿物。如花岗岩类中 的石英和钾长石。次要矿物:岩石中含量较少、对区分岩类不起主要作用,但可作为进一步区分岩石种属 的依据的矿物,称为次要矿物例如,石英在花岗岩类中为主要矿物,而在闪长岩类中则为次 要矿物,其有无并不影响闪长岩的命名问题,但如含有一定数量(5-20),则可据此进一步 分类称之为石英闪长岩。副矿物:岩石中含量很少(一般不超过 1)、对岩石分类不起作用的矿物称为副矿物。 如磁铁矿、磷灰石等。不过,近年对岩石中的副矿物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形态、数量 等对于划分岩石类型、确定岩石时代和揭示含矿规律也具有重要意义。4、矿物的结晶顺序和岩石中矿物组合规律1)鲍温反应系列:1

6、922 年美国鲍温在实验室观察相当玄武岩熔浆的冷却结晶过程并结 合野外观察,得出玄武岩岩浆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称为鲍温反应 系列。2)演化系列与条件:浅色矿物系列,暗色矿物系列。条件:从高温到低温岩浆结晶过程包括两个并行的演化系列;随着温度下降,在岩浆晚 期此二系列合成单一的不连续反应系列,依次结晶出钾长石、白云母,最后析出石英。3)浅色矿物系列: 结晶顺序:(硅铝矿物)的斜长石的连续固溶体反应系列,即从富钙斜长石向富钠斜长 石演化(也就是从基性斜长石向酸性斜长石演化);实质:在这个系列的演变过程中,矿物晶体格架投有很大改变,只是矿物成分发生连续 的变化,实际上是连续的类

7、质同像过程。4)暗色矿物系列:结晶顺序:(铁镁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即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顺序 结晶;实质:在这个系列演变过程中,前后相邻矿物之间不是成分上的连续过渡,而是岩浆同 早期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新矿物,相邻矿物的结晶格架也发生显著变化。5)鲍温反应系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和共生组合规律, 提供了简易掌握火成岩分类的方法。结晶温度相差很大的矿物不可能共生。6)鲍温反应系列的局限性:天然的岩浆作用过程,不仅受温度条件控制,而且其它条 件如压力、挥发成分、化学成分及其组合比例等也都影响结晶程序。所以,鲍温反应系列 只能代表矿物结晶顺序的一般模式,它不能解释

8、火成岩结晶过程的所有复杂现象。第五节 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一、火成岩的结构 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形状等)及颗粒之 间的相互关系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而言。(一)结晶程度 指岩石中矿物是全部结晶或部分结晶而言(图325)。据此可以分为: 1、全晶质结构 组成岩石的矿物全部结晶,如花岗岩。2、半晶质结构 组成岩石的矿物部分结晶,部分为玻璃质,如流纹岩。 3、玻璃质(非晶质)结构 组成岩石的成分全未结晶,即全部为玻璃质,如黑曜岩。4、影响结晶的因素:结晶程度主要决定于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岩浆成分。 深成岩:往往形成全晶质岩石。冷却时间常为数十万年至100 万年以

9、上。 喷出岩:形成于地表,冷却迅速,往往形成结晶程度较差的岩石。 基性岩浆结晶程度往往比酸性岩浆要好一些。(二)晶粒大小 按照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可以分为:1显晶质结构 用肉眼或放大镜即可看出晶体颗粒。叉分为: 粗粒结构晶粒直径大于 5mm;中粒结构晶粒直径 1-5mm; 细粒结构晶粒直径 0.l-lmm,2. 隐晶质结构晶粒小于0.1mm,岩石呈致密状,矿物颗粒用显微镜才能辨别。3、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晶粒大小也跟岩石形成环境和岩浆成分有关。 深成岩:在结晶过程中冷凝缓慢,结晶时问充分,往往形成颗粒较粗的岩石; 喷出岩:冷凝较快,没有充足时间结晶,常形成隐晶质结构甚至是玻璃质结构。 基性岩

10、的结晶颗粒比酸性岩的要更粗一些。(三)晶粒相对大小 按岩石中矿物颗粒相对太小可以分为:1. 等粒结构 又称粒状结构。是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的粒径大致相等的结构。常见于 深成岩中。2. 斑状结构 岩石中矿物颗粒相差悬殊,较大的颗粒称为斑晶,斑晶与斑晶之间的物 质称为基质,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一般是斑晶结晶较早,晶形较好,而基质部分结晶 较晚,多是熔浆喷出地表或上升至浅处迅速冷凝而成。 斑状结构常为喷出岩或一些浅成岩 所具有(图326A)。3. 似斑状结构类似斑状结构,但斑晶更为粗大(可超过lcm),而基质则多为中、粗 粒显晶质结构。斑晶可以是与基质在相同或近似条件下,因某种成分过剩而形成的;也可

11、以 是在较晚时问经交代作用而形成的。似斑状结构常为 某些深成岩所具有,如似斑状花岗岩 (图 3-26B)。(四)晶粒形状 按岩石中矿物晶体形状发育程度,可以分为;1. 自形晶 晶体发育成应有的形状。2. 半形晶 晶体只发育成应有晶形的一部分。3. 他形晶 晶体不能投育成应有的形状,而是决定于相邻晶体所遗留的空间形状,因 此常是不规则的。影响晶粒形状的因素:晶粒的自形程度主要决定于结晶的先后,在岩浆中早期结晶矿 物常为自形晶,晚期结晶矿物常为他形晶。如在花岗岩中,黑云母和角闪石结晶较早自形程度较好;其次为斜长石和钾长石,多为 半自形;而石英颗粒为他形,不具任何晶面,结晶最晚(图 327)。二、火

12、成岩的构造 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排列和空间分布 等所反映出来的岩 石构成的特征而言。(一)块状构造* 岩石中矿物排列无一定方向,不具任何特殊形象的均匀块体 ,是火成岩(如花岗岩)中最常见的一种构造。(二)流纹构造 因熔浆流动由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隐晶质或玻璃质或拉长气孔等定向排列所形成的流 状构造(图 328),常见于中酸性喷出岩(如流纹岩)中。流纹表示熔岩当时的流动方向。(三)流动构造 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构造,包括流线构造和流面构造。岩石中长条状、柱状矿物 (如角闪石)呈长轴定向排列,叫流线构造,它一般平行于岩浆流动方向;岩石中片状矿物、 板状矿物(如云母、长石)

13、呈层状及带状排列,叫流面构造,它一般平行于岩体的接触面。因 此利用流线和流面可以测定岩浆的流动方向和岩体接触面的产状。(四)气孔构造 熔浆喷出地表,压力骤减,大量气体从中迅速逸出而形成的圆形、椭圆形或管状孔洞, 称气孔构造。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图 3-29)。(五)杏仁构造 岩石中的气孔被以后的矿物质(方解石、石英、玛瑙、玉髓等)所填充,形似杏仁,称 杏仁构造(图 330)。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多分布于熔岩表层。在大规模熔岩流(如玄武岩)中常可见到多层气 孔或杏仁构造,据此可以统计熔岩喷发次数。上述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不仅可以用来判断岩石形成的环境和条件,而且也是火成岩分 类和命名的一种重

14、要依据。第六节 火成岩的分类1、分类依据:之一:根据SiO2的含量划分。2之二:根据岩石的产状。2、岩石类别中的矿物组合规律。指示矿物: 石英为酸性岩的指示矿物。 橄榄石为超基性的指示矿物。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含量逐渐减少,而浅色矿物逐渐增多,故岩石颜色逐 渐由深变浅,而岩石比重逐渐由大变小。学习岩石必须牢固地掌握火成岩分类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只要能辨别出岩石的主要 特征(特别是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即可在表上查对出岩石的名称。第七节 最主要的火成岩注:该节内容在实验室上,选部分常见岩石进行观察。 一、超基性岩类(橄榄岩金伯利岩类)本类岩石分布很少。岩石中SiO2含量低,几乎全部由

15、铁镁矿物组成,如橄榄石和辉石, 基本无长石,石英更不可能出现。岩石颜色较深,比重较大 (3.23.3)。多为小型侵入体 或岩筒(柱状岩体)。*(一)橄榄岩 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多为中、粗粒状结构,部分辉石呈较大斑晶出现。新鲜岩 石近于黑绿色或黑色,但在地表条件下橄榄石极易风化变成蛇纹石,使颜色变浅。如果岩石以橄榄石为主,称纯橄榄岩,呈黄绿色。如果岩石以辉石为主,称辉岩。呈 黑色。(二)苦橄玢岩 以辉石和橄榄右为主,或含少量富钙斜长石,细粒或斑状结构。*(三)金伯利岩 斑状结构,斑晶为橄榄石、金云母、石榴子石等,蛇纹石化显著,偶见辉石;基质为 细粒及隐晶质;常以岩筒(岩颈)、岩脉等形式产出。

16、金刚石常存在于此岩中。我国已在辽 宁、山东等省发现多处金伯利岩。二、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 本类岩石在大陆分布广泛,特别是属于喷出岩的玄武岩,相当其他各喷出岩类总量的5 倍以上;而在海洋底几乎全部为玄武岩(上覆海洋沉积物)。主要矿物为富钙斜长石和辉石, 次要矿物有橄榄石和角闪石等,有时含有一定量的磁铁矿,一般具有较强的剩余磁性。岩 石颜色较深,比重较大(2.94)。(一)辉长岩 为基性深成岩,主要矿物是富钙斜长石(灰白或暗灰色,板状、粒状)和辉石,还有少量 橄榄石和角闪石。岩石颜色为黑色或黑灰色,中、粗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常以小规模深成 岩体产出。(二)辉绿岩 为基性浅成岩,近于黑色,或

17、黑灰、灰绿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有时有较大的斜 长石斑晶,呈柱状或板状。矿物成分与辉长岩的相当。多呈岩床、岩墙产出。*(三)玄武岩 是典型的喷出岩,分布最广,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 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玄武岩一词,引自日文。多呈黑、黑灰等色,风化面黄褐或 灰绿色。细粒或隐晶结构,或呈斑状结构,并常有气孔、杏仁等构造。矿物成分同辉长岩。按Si02饱和程度和碱性(Na2O+K2O)强弱。玄武岩可分为两大类;1. 拉斑玄武岩又称亚碱性玄武岩,Si02过饱和或饱和,不舍橄榄石和霞石。2. 碱性玄武岩SiO2不饱和,富碱,含橄榄石和霞石等。目前在深海洋脊,每年大量涌

18、出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类, K20 等含量较低, CaO 含量 较高,又名深海拉斑玄武岩。在洋盆内群岛、岛孤和活动的大陆边缘,亦有大量玄武岩发育。 发育于大陆内部的玄武岩,表现为两种喷发形式:1.裂隙式喷发,往往构成大面积的惩流玄武岩,如分布于中国西南部的峨眉玄武岩, 面积约26万km2,厚度达600-1 500m,形成于晚二叠世,属拉斑玄武岩类。*2.中心式喷发,构成玄武岩火山锥,及其邻近的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岩。中国东部北起 黑龙江,南至海南岛,有数百座火山锥及相邻熔岩流分布,喷出于新生代,以碱性玄武岩为 主,兼有拉斑玄武岩。玄武岩由玄武岩浆结晶形成,根据夏威夷和堪察加火山活动观察,玄武岩浆来

19、自地下 60-90km 深处,并常挟带深源捕虏体,说明玄武岩浆起源于上地幔。玄武岩也是构成月球的主要岩石,称月球玄武岩。 细粒、多孔,主要由辉石、斜长石 和钛铁矿等组成,一般以贫硅、富钛铁为特点。 月球玄武岩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岩石,同位 索年龄距今33-37 亿年。但几乎相当于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三、中性岩类 本类岩石与基性岩相比,浅色矿物逐渐增多,根据其中长石成分等特点可再分为闪长岩 一安山岩类以及正长岩一粗面岩类。(一)闪长岩一安山岩类 本类岩石分布也较广,与基性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喷出岩总量远超过与其成分相当 的深成岩。Si02含量中等,矿物成分以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次要矿物有辉

20、石、黑云母 等,有时可见少量石英。暗色矿物含量为30左右,岩石颜色较基性岩稍浅,比重约为 28。1闪长岩 是中性深成岩。主要矿物为中性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多为中粒结构、块状 构造。基本上无石英;若石英数量为6-10时,称石英闪长岩。一般为灰色、灰绿色。闪 长岩呈独立岩体者多呈岩株、岩床或岩墙产出,但大部分是和花岗岩或辉长岩呈过渡关系。2闪长玢岩 是中性浅成岩。具明显斑状结构,基质为细粒或隐晶结构,斑晶为中性斜 长石及普通角闪石,偶见黑云母。颜色多为灰及灰绿色。常以岩床、岩墙产出或为闪长岩的 边缘相。3安山岩 是中性喷出岩的代表岩石,分布之广仅次于玄武岩,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活 动大陆边缘及岛弧地

21、带。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名。呈斑状结构,斑晶以 中性斜长石及普通角闪石为主,或偶见黑云母及辉石;基质多为隐晶结构。有时斑晶定向排 列,有明显流线构造,或具气孔、杏仁构造。新鲜岩石多为灰、灰绿、紫红等色。深色安山 岩与玄武岩不易肉眼区分,若斑晶中多角闪石或见有黑云母,可定为安山岩。安山岩常以块 状熔岩流等产出。关于安山岩的成因有分异说(玄武岩浆分异的产物)和同化说(玄武岩浆与花岗岩质大 陆壳同化的结果)等。但根据板块构造说,认为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时,洋壳及其 上覆沉积物受高温、高压影响,经部分熔融可形成安山岩浆;或认为大洋沉积物中的水,及 水化大洋壳中的水,当大洋壳俯冲到

22、一定深度时水分脱出,使地幔富水,富水地幔部分融 熔,也能形成安山岩浆。实验资料证明,当压力为1-1.5XlO9Pa时,富水橄榄岩部分融熔 即可产生安山质熔体。这种安山岩成因观点现已被多数人所接受。(二)正长岩一粗面岩类本类岩石分布较步。SiO2含量为55-65%,浅色矿物主要为钾长石(60 65%)、富钠 斜长石(10-15) ;暗色矿物主要为普通角闪石及黑云母(共占20以下) ,基本不含石英。 比重2.7左右。这类岩石是介于酸性和中性之间的过渡类型,也是中性到碱性之间的过渡类 型,故又称为半碱性岩类。1正长岩 属于中性或半碱性深成岩类。主要矿物为钾长石及角闪石、黑云母等。颜色 浅淡,一般为肉

23、红色、灰黄色或灰白色。中粒结构,类似花岗岩类。但不见石英颗粒,或微 含一点。常以小型岩体产出,有时见于大岩体的边缘部分。2正长斑岩 相当于正长岩的浅成岩相,部分为喷出岩相。斑状结构,斑晶以内红色或 淡黄色正长石为主,或有角闪石斑晶基质致密,多由正长石微晶组成。岩石颜色多为淡红、 灰白等色。常以岩脉等产出。3粗面岩 成分与正长岩相当的喷出岩相。一般为灰白或粉红色。斑状结构,斑晶以正 长石为主;基质细粒致密多孔,断口粗糙不平,因此得名。分布不广,多为粗短熔岩流。四、酸性岩类(花岗岩一流纹岩类)本类岩石无论从体积或面积讲,在火成岩中都居首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花岗岩类(中、基性岩类与此相反,喷出岩分布

24、最广)。SiO2含量高,呈过饱和状态,故出现大量石英。在2 矿物组成上,浅色矿物石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等占绝对优势 (90%左右);暗色矿物以 黑云母为主,其次为角闪石(约共占10%左右)。因此岩石颜色浅淡,比重亦略小(2.6-2.7)。 因酸性熔浆粘度较大,温度也较低,冷凝迅速,故其喷出岩中常见玻璃质。*(一)花岗岩 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其分布面积占所有侵入岩面积的 80%以上。主要由钾长石、 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通常钾长石多于斜长石,石英可达 20% 以上。如果钾长石与斜长石约略相等,称石英二长岩。如果斜长石多于钾长石,且暗色矿物 增多,称花岗闪长岩。钾长石主

25、要为正长石,多呈半自形板状、柱状,肉红或淡黄色;斜长石主为富钠的酸性 斜长石,自形程度比正长石好,白、灰白等色,在岩石断口上可见长石的平坦的解理面。石 英为不规则他形颗粒,断口不平坦,烟灰色,玻璃光泽。暗色矿物自形程度较高,黑云母呈 小六角片状或鳞片状,光泽强,硬度小;普通角闪石多呈柱状,光泽弱,硬度较大。此类岩石多为肉红色、灰白色、略具黑色斑点。具典型的半自形等粒结构者,称为花 岗结构。根据晶粒大小,又可分为粗粒、中粒和细粒花岗岩。有的具似斑状结构,斑晶主为 钾长石,直径可达lcm以上,称斑状花岗岩。根据暗色矿物种类,又可分别称为黑云母花岗 岩、角闪花岗岩等。花岗岩是多种成因的,其两种基本形

26、式是岩浆侵入和花岗岩化。1侵入花岗岩,指由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其岩浆来源一般认为有两种途径,结晶 分异和部分熔融。结晶分异理论认为玄武岩质岩浆通过结晶分异可形成花岗岩质岩浆。实验 证明,由玄武质岩浆可以得出花岗质岩浆,但数量只有 5%。这表明由玄武岩浆分异而形成 花岗岩是存在的,但数量是极少的。部分融熔理论,1958年美国岩石学家o. F塔特尔曾作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如在 地表以下20km深处,温度达到630C,水分压力达到4X10印a,固态陆壳物质即开始部分 融熔,形成花岗质岩浆。1974年,澳大利亚B. w查普尔等把花岗岩类划分为I型和s型。 I型花岗岩是由未经风化的火成岩部分融熔形

27、成,通常是准铝质的;s型花岗岩是由沉积岩 部分融熔形成,通常是过铝质的。我国岩石学家徐克勤等(1984)根据花岗岩的起源物质,将 花岗岩划分为幔源型、同熔型和陆壳改造型三种成因类型。吴利仁(1985)将花岗岩(和相应 火山岩)划分为幔源型(M型)、幔壳(陆壳)馄舍型(MC型)和壳源型(c型)。2. 花岗岩化花岗岩,指非岩浆成因的交代花岗岩。这种花岗岩分布很广,在前寒纪地 盾区和不同时代的褶皱带中均有分布。这种成因的花岗岩将在变质岩部分谈到。(二)花岗斑岩相当于酸性浅成岩类。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等,基质较细;斑 晶所占面积往往大于基质面积。多分布于花岗岩体的边缘部分,有时成独

28、立岩体出现。(三)流纹岩是典型的酸性喷出岩类。成分与花岗岩相当。颜色常为灰白、粉红、浅紫等色。斑状结 构,斑晶主为钾长石、石英等,基质为隐晶质或部分玻璃质;有时为隐晶无斑结构,常有流 纹构造。相当于花岗闪长岩的喷出岩,斑晶以斜长石及石英为主,称为英安岩五、脉岩类在岩体边缘或围岩裂隙中,常见有与深成岩体有一定成分和成因联系的岩脉、岩墙等, 其构成岩石通称为脉岩类,大体相当于浅成岩类。(一)伟晶岩是具有伟晶结构的浅色脉岩。其中分布最广、经济意义最大的(常含有稀有元素)是伟晶 花岗岩。其主要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不同之点是暗色矿物含量较步(有时出现黑云母), 矿物颗粒非常粗大,粒径可以从数厘米到数米

29、。有时具有石英和长石穿插的结构,称文像结 构(图 3-31)。伟晶岩多以脉体或透镜体产于母岩及其围岩中,并常富集成长石、石英、云 母、宝石及各种稀有元素矿床。(二)细晶岩是具有细粒结构的浅色脉岩。其中分布最广的是花岗细晶岩。主妻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钾 长石,不含或步含暗色矿物-具他形细粒等粒结构,岩石颜色浅淡。多在花岗岩边缘部分呈 岩脉产出。(三)煌斑岩是深色脉岩的总称。主要由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间有长石。通常为 粒状结构,岩石颜色较深,黑或黑褐色。根据矿物成分可分为云煌岩(以黑云母为主)、闪辉 煌斑岩(以角闪石、辉石为主)等。六、火山玻璃岩类 指由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迅速冷却来不及结晶而形成的一种玻璃质结构岩石。因酸性 熔浆粘度大、温度低,在迅速冷却条件下更容易形成玻璃质,所以火山玻璃岩以酸性为主(一)黑曜岩 是一种酸性火山玻璃岩。黑色或红黑色,具光滑的及标准的贝壳状断口,边缘微透明 *(二)浮岩是一种多气孔的玻璃质岩石。状似炉渣,颜色浅淡,多为白色,灰白色,质轻(比重 0.3 一 0.4。 ) 可浮于水。典型的浮岩多产于酸性熔岩的上部或火山碎屑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