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023年吉林通化县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考聘用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2781816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66 大小:4.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02月2023年吉林通化县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考聘用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6页
2023年02月2023年吉林通化县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考聘用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6页
2023年02月2023年吉林通化县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考聘用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6页
资源描述:

《2023年02月2023年吉林通化县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考聘用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02月2023年吉林通化县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考聘用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3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02月2023年吉林通化县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考聘用6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高频考点试卷(共500题)1.现在,随着人们对橡胶认识的深入,橡胶技术也_,不论是天然橡胶还是人工合成橡胶,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没有一种原材料像橡胶这样,_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居日用品到体育娱乐制品,从医疗领域到军事工业,都随处可见橡胶制品的影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歌猛进 总括 B.日臻完善 囊括 C.今非昔比 概括 D.革故鼎新 包括参考答案

2、: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所填词语修饰的对象是“技术”,排除不能形容技术的A、D。第三步,再看第二空,由“从到,从到,都随处可见”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橡胶制品覆盖范围很广。第一空,由“随着认识的深入”可知,句意为橡胶技术的发展不断前进、不断完善。“高歌猛进”形容行进中情绪高涨,斗志昂扬。“革故鼎新”意为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二者均不能形容技术,排除A、D。 第二空,由“从到,从到,都随处可见”可知,句意为橡胶制品覆盖范围很广。“囊括”指全包罗在里面。“概括”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总括;也指简单扼要。此处形容橡胶制品覆盖

3、的范围很广,“囊括”填入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修饰“橡胶技术”,根据“不论是天然橡胶还是人工合成橡胶,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可知,橡胶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好。B项“日臻完善”指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C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者均符合文意。A项“高歌猛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与“橡胶技术”搭配不当,排除A项。D项“革故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文段没有体现去除旧的,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冒号表示解释说明,根据冒号后的内容可知,

4、橡胶制品包含的范围很广。B项“囊括”指全部包罗在里面,符合文意。C项“概括”指归纳,总括,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橡胶技术”,根据“随着人们对橡胶认识的深入”“不论是天然橡胶还是人工合成橡胶,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可知,横线处表示橡胶技术不断提高,越来越好。B项“日臻完善”指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C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很大,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高歌猛进”指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侧重形容情绪高涨,与“橡胶技术”搭配不当,排除;D项“革故鼎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文段并未指出去

5、掉旧的,排除。 第二空,冒号进行解释说明,横线处表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橡胶,B项“囊括”指包罗、席卷一切,符合文意,当选。C项“概括”指归纳、总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橡胶改变世界2.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物理学家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160亿年前温度和密度极高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 A.爱因斯坦 B.奥本海默 C.伽莫夫 D.霍金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

6、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A选项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提出者;B选项奥本海默是二战后期美国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被称为“原子弹之父”;D选项霍金是英国物理学家,在黑洞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故正确答案为C。3.一个词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是用这个词去表达其所表达的对象,一种用法是用这个词表达其自身。其中,前一种用法通常表达的就是词语的意义,一般称之为指称用法;后一种用法通常表达的是这个词语的形式,一般称之为自名用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加引号的词属于自名用法的是: A.女性一

7、般喜欢“粉色” B.大象一般生活在“密林”之中 C.“其它”,现在一般都使用“其他” D.“商品”指的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自名用法”,其关键信息如下:用这个词表达其自身;通常表达的是这个词语的形式。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粉色”指具体的一种颜色,表达的是词语的意义,并非“词语本身”,不符合定义;B项:“密林”指代环境中的草木茂盛的地方,表达的是词语的意义,并非“词语本身”,不符合定义;C项:“其它”是物主代词,表达的是“词语本身和形式”,符合定义;D项:“商品”指代能够用来交换的产品,表达的是词

8、语的意义,并非“词语本身”,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明确题干是关于指称用法和自名用法的定义,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要求选择属于自名用法的一项。根据题干定义,自名用法表达的是词语的形式而不是意义。 A项中的“粉色”、B项中的“密林”和D项中的“商品”都表示的是这个词语的实际意义,属于指称用法。 C项,“其它”仅仅表示的是这个词语的形式,不表示其实际意义,属于自名用法。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考查定义。题目考查“自名用法”,所以仅需在题干中阅读“自名用法”的定义。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为“表达其自身”。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中的“粉色”、B项中

9、的“密林”和D项中的“商品”,表达的都是词语的实际意义,均属于“指称用法”;而C项中的“其他”表达的是这个词语本身,不是其实际意义,属于“自名用法”。 故正确答案为C。4.给定纸盒外表面如下,下列()能由它折叠而成。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折纸盒。 对题干平面展开图中的各面进行标号,如下图所示: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对应面1、面5,空白面为面2或面4。如果空白面是面2,面1中的斜线在题干中没有通过三个面的公共点,排除;如果空白面为面4,从面4往面1画箭头,如下图所示:面5在箭头右侧,展开图中面5在箭头左侧,排除

10、;B项:面3中斜线的尖角指向面6,但展开图中面3中斜线的尖角指向面4,排除;C项:三个面的相对位置与展开图一致,可以折成;D项:面1和面3是相对面,不能在立体图中同时出现,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5.企业工会督促企业依法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向工会拨缴经费、提供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的必要设施和场所等物质条件。 A.百分之四 B.百分之三 C.百分之二 D.百分之一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企业工会工作知识。 第二步,根据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第四十六条,督促企业依法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经费、提供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的必要设施和场所等物质条件。因此,选择

11、C选项。根据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第四十八条,督促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工会会同企业开展的职工教育培训、劳动保护、劳动竞赛、技术创新、职工疗休养、困难职工补助、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所需费用。根据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第五十条,企业工会经费、财产和企业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企业工会组织合并,其经费财产归合并后的工会所有;工会组织撤销或解散,其经费财产由上级工会处置。6.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农村百姓开着小汽车走亲戚拜年,汽车正日益成为不少农村家庭特别是农村新婚家庭的标配。农村_着汽车消费的巨大潜力。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蕴藏 B.储

12、藏 C.隐藏 D.深藏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横线处与“潜力”搭配,且由“越来越多”以及“汽车正日益成为”可知,横线处表达的是农村有很大的购买汽车的能力,只是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蕴藏”指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符合文意,且“蕴藏潜力”是固定搭配;B项“储藏”指把一样东西长久的保管起来,常搭配具体事物,与“潜力”搭配不当,排除;C项“隐藏”指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强调主动藏起来,文段并无此意,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深藏”指藏得深,侧重强调程度,不符合文意,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7.寓言,通常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

13、人以启示。下列寓言故事与农夫与蛇表达同样道理的是( )。 A.东郭先生 B.南郭先生 C.杯弓蛇影 D.渔夫和金鱼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农夫与蛇出自伊索寓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A项正确,东郭先生中的“东郭先生”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爱人民,但丝毫不应该怜惜狼一样的恶人。B项错误,南郭先生中的“南郭先生”指滥竽充数的人,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C项错误,杯弓蛇影中的“杯弓蛇影”意思

14、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通过调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情的真相,求得正确解决的方法。D项错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好的生活处境并没有错,但关键是要懂得适度,过度贪婪的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农夫与蛇”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都是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此题具备一定的常识就可解题。“农夫与蛇”出自伊索寓言。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A项“东郭先生”出自中山狼传。启示人们不能怜悯狼一样的恶人,滥施同情心反而会

15、被恶人恩将仇报。 B项“南郭先生”出自韩非子。指滥竽充数的人,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启示我们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C项“杯弓蛇影”出自晋书乐广传。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启示我们要注重调查研究,弄清事情真相。 D项“渔夫和金鱼”是普希金写的一则寓言。启示人们做人不要太贪婪。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 第二步,农夫与蛇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东郭先生是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中的主人公。在故事中,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这一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

16、爱人民,但丝毫不应该怜惜狼一样的恶人。释义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因此,选择A选项。8.位置高度 A.卧室厨房 B.室内墙壁 C.苏打漂白 D.网球排球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位置”是一个空间范畴,“位置”决定“高度”,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卧室”与“厨房”属于同一套房子的两个独立的空间,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B项:“室内”是一个空间范畴,“室内”空间的大小决定“墙壁”的高度和宽度,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苏打”具有“漂白”的功能,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排除;D项:“网球”与“排球

17、”属于两种不同的球类运动,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9.湿地是与森林和海洋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难以替代。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使用湿地概念的国家,如今至少有25个州已制定了湿地保护方面的法规。经历了“卡特里娜”飓风重创的路易斯安那州,甚至计划花费数百亿美元恢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大片湿地。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像美国这样先破坏后重建的保护方式并不理想,因为湿地一旦遭破坏就很难恢复原样。为此,世界各国已将湿地保护的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成立湿地保护区,并适当在区内发展旅游业,从而使发展和保

18、护相辅相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美国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存在弊端 B.保护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C.成立湿地保护区将促进旅游业发展 D.湿地保护应着眼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分总结构,文段最后两句是主旨句。文段首先介绍了湿地的重要作用,然后以美国为例说明了先破坏后重建的湿地保护方式存在弊端,最后得出结论湿地保护应将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选项中提到“可持续发展”的只有D,故当选。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绍了湿地的重要作用,接着介绍了美国的一些保护湿地的举措。然后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像美国这

19、样先破坏后重建的保护方式并不理想”“湿地一旦遭破坏就很难恢复原样”这样的问题。接着用“为此”引出对策,即文段的主旨句:湿地保护的重点应放在可持续发展上。最后一句话是对主旨句的进一步说明。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10.摘要毕业论文 A.修补渔网出海捕鱼 B.耕田耙地农业种植 C.更换零件线路检修 D.弘扬文化传承经典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摘要”是“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先“修补渔网”再“出海捕鱼”,二者属于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排除;B项:“耕田耙地”是

20、“农业种植”中的环节之一,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先进行“线路检修”发现问题后再“更换零件”,二者属于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排除;D项:“弘扬文化”和“传承经典”都是行为,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1.123456,61234,4612,(),62,2 A.326 B.261 C.246 D.512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前后两项“123456,61234”存在规律:第一项最后一位数字前移变成第一位数字:,再将末尾数字去掉变成第二项61234,以此类推,答案为“2”前移,“1”去掉,即246

21、。因此,选择C选项。12.不少车辆在交通高峰期只有一人使用,极大浪费了有限的道路资源。因此,有人提出设置“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HOV),该车道只允许乘坐2人以上车辆进入,只有驾驶员一人的“单身车”不得在工作日的某些时间段内进入该车道,以此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设想? A.因出发地或目的地不同等原因,单身车主找人合乘不易 B.设置HOV后,增加了车辆的变道难度,容易加剧交通拥堵 C.有些单身车驾驶员可能以遮蔽车窗等手段逃避监管,侵占HOV D.通过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方法,更能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

22、设置“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HOV),该车道只允许乘坐2人以上车辆进入,只有驾驶员一人的“单身车”不得在工作日的某些时间段内进入该车道,以此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论据:无。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预设削弱论点的方式进行削弱,即说明设置“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HOV)不能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的是单身车主找人合乘不易,这些人可能无法使用HOV,与设置HOV能否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无关,无法削弱,排除;B项:该项说的是设置HOV后,反而容易加剧交通拥堵,则设置HOV不能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削弱论点,可以削弱,当选;C项:该项

23、说的是有些单身车驾驶员可能采取手段侵占HOV,与设置HOV能否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无关,无法削弱,排除;D项:该项说的是通过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能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与设置HOV能否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无关,无法削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设想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设想。题干设想为“有人提出”后面的内容。要质疑题干设想,可以说明该设想不可行或者达不到目的。题干设想:设置“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HOV),该车道只允许乘坐2人以上的车辆进入,只有驾驶员一人的“单身车”不得在工作日的某些时间段内进入该车道,以此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

24、拥堵。 A项,指出因出发地或目的地不同等原因,单身车主找人合乘不易,不能说明题干设想无法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不能质疑题干设想。B项,指出设置HOV后,增加了车辆的变道难度,容易加剧交通拥堵,说明设置HOV这一方法并不会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反而容易加剧交通拥堵,质疑了题干设想。C项,指出有些单身车驾驶员可能以遮蔽车窗等手段逃避监管,侵占HOV,不能说明题干设想无法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不能质疑题干设想。D项,指出通过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方法,更能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不能说明题干设想无法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不能质疑题干设想。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

25、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有人提出设置“HOV”,该车道只允许乘坐2人以上车辆进入,只有驾驶员一人的“单身车”不得在工作日的某些时间段内进入该车道,以此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单身车主找人合乘的难易程度,与论点讨论HOV能否缓解交通拥堵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解释了设置HOV后,反而容易加剧交通拥堵的原因,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有些单身车驾驶员可能侵占HOV,与论点讨论HOV能否缓解交通拥堵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

26、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有其他方法缓解交通拥堵,与论点讨论HOV能否缓解交通拥堵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13.事业单位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事业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知识。 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开展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符合其宗旨和业务范围的活动。事业单位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事业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因此,本题

27、正确。14.某高校的有关负责人说:“总的来说,现在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这种现象十分明显,因为现在课余时间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工作岗位的学生越来越少了。”上述的论断是建立在下列哪项假设的基础上? A.现在大学生的家庭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B.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方面,要求勤工俭学的越来越少 C.课余时间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工作树位岗位是学生家庭是否困难的一个重要标志 D.现在学校给学生的各种奖学金不断增多,学生可以不需要勤工俭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现在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比以

28、前有了很大的改观。论据:现在课余时间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工作岗位的学生越来越少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加强论点。大学生家庭收入提高,可以说明现在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有了改观,加强了题干论点,但不是得出题干论断的假设。B项:增加反向论据。勤工俭学的减少是因为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而非是家庭困难情况改观,具有削弱作用。C项:建立联系。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岗位是衡量学生家庭是否困难的重要标志,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奖学金增多导致勤工俭学的需要减少,与论点家庭困难情况改观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5.在今天南京的清凉山西部,有一段石壁叫鬼脸城,

29、一般认为是古代石头城的遗址,但作为六朝古迹的石头城,却可能不在这里。据专家考证,早在六朝以前,江水就已经逐渐向西迁移。211年,孙权将东吴的政治中心从京口迁到秣陵,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次年营建了石头城,东吴大将周瑜曾在石头城操练水兵。这个石头城或应在今天定淮门旁边的四望山上,地势靠近长江。清凉山也叫石头山,不过,它的得名却迟至五代十国,由于江水不断向西迁徙,杨行密所建立的吴国就把石头城迁到了清凉山。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历史上的石头城曾多次搬迁 B.孙权营建的石头城靠近长江 C.清凉山是由杨行密所命名的 D.石头城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

30、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杨行密所建立的吴国就把石头城迁到了清凉山”,由此可知,“石头城”仅经历一次搬迁,而不是多次,属于偷换数量,不符合原文。B项对应“211年,这个石头城或应在今天定淮门旁边的四望山上,地势靠近长江”,符合原文。C项对应“清凉山也叫石头山,它的得名却迟至五代十国”,由此可知“清凉山得名于五代十国”,而不是杨行密命名,属于偷换概念,不符合原文。D项对应“次年孙权营建了石头城”,由此可知石头城始建于三国时期,不是五代十国时期,不符合原文。因此,选择B选项。16.如图,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使对折后半圆弧的中点M与圆心O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31、()。 A. B. C. 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对折后半圆弧的中点M与圆心O重合,可知MO与AB垂直,且交点C是MO和AB的中点,则,。,则,。故正确答案为D。17.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植物糖分转变成的脂肪酸衍生物就是生物柴油 B.大肠杆菌生存环境对脂肪酸衍生物分子生成机制有影响 C.细菌分解糖分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脂肪酸衍生物 D.目前生物柴油的商用生产尚处于研究阶段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为细节理解题。 D项表述正确,由文章最后一句“如果研究取得成功,生物柴油将会突然从一个传奇变成切实可行的商用燃料”可以推断得出,当选;A项错误,由文章第二段中的“大肠杆菌能

32、把植物糖分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一种与肥皂类似的化学物质,是一种行得通的燃料的好前体”可知,脂肪酸衍生物并不是生物柴油,只是一种“燃料前体”,排除;B项为强干扰项,其中“大肠杆菌的生存环境”在文段中没有提到,第三段只是提到“在实验室的环境下进行观察研究”,是否存在影响文段没有给出确定的信息,排除;C项错误,由第二段开头的“这种细菌可能”可知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章第二段“大肠杆菌能把植物糖分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一种与肥皂类似的化学物质,是一种行得通的燃料的好前体”,由此可知“脂肪酸衍生物”是一种“

33、燃料的好前体”,而非“生物柴油”,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原文。B项中“大肠杆菌生存环境”文段并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原文。C项对应文章第二段“大肠杆菌能把植物糖分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文段并没有提到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说法过于绝对,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原文。D项对应最后一段“如果研究取得成功,生物柴油将会突然从一个传奇转变成切实可行的商用燃料”,说明生物柴油商用尚处于研究阶段,符合原文。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解答思路是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文,然后对比判断。由第二段“大肠杆菌能把植物糖分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一种与肥皂类似的化学物质,是一种行得通的燃料的好前体”

34、可知,脂肪酸衍生物并不是生物柴油,A项错误。 B项的“大肠杆菌生存环境”文章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C项的“一定会产生”表述绝对,与文意不符,排除。 由最后一段“如果研究取得成功,生物柴油将会突然从一个传奇转变成切实可行的商用燃料”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D。18.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和属性类。图形均由内部十字形及外部边框组成,数字规律明显,考虑数量类。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图形由外部

35、线条和十字形组成,分开考虑数量。第一段外部线条数为3、4、5,呈等差数列;第二段外部线条数为7、6,问号处应有5条线,排除B项、D项。继续观察内部十字形,第一段十字形个数分别为5、4、3,第二段前两个图内部十字形个数分别为3、5,问号处应为4个,即十字形呈乱序规律,排除A项,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19.如果一个国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维持不变,其居民收入提高,那么恩格尔系数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食物属于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价格维持不变,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也不变。

36、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居民收入提高,则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变小,恩格尔系数降低。故正确答案为B。20.愧疚救赎心理指的是对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时,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从而减轻自己的负罪感。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涉及愧疚救赎心理? A.早年家庭条件不好,女儿吃了不少苦,现在条件好了,妈妈常常逼迫女儿吃这吃那 B.看到不少老人、儿童孤苦伶仃,晓华决心从事国际慈善事业,救助世界上的困苦者 C.小陈开车遇堵,等待慢行时看手机,和旁边插队的车辆撞在一起,小陈认为对方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D.小黄随手扔在路边的香蕉皮绊倒了路过的张大娘,小黄本想扶起她,但转念一想,觉得都

37、怪她自己走路不仔细,自己没必要多管闲事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减轻自己的负罪感。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条件好了,妈妈常常逼迫女儿吃这吃那,并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也不符合“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不符合定义;B项:晓华决心从事国际慈善事业,救助世界上的困苦者,并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也不符合“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不符合定义;C项:和旁边插队的车辆撞在一起,小陈认为对方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并不是“

38、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不符合定义;D项:小黄随手扔在路边的香蕉皮绊倒了路过的张大娘,符合“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怪她自己走路不仔细,符合“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自己没必要多管闲事,符合“减轻自己的负罪感”,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21.2亿年前,在恐龙统治地球之时,一小撮夜行性的远古爬行动物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一条生存策略,并最终走向了大脑的进化之路。科学家从与原始哺乳动物极其类似的远古爬行动物的头骨化石中得出结论,正是嗅觉的发展促进了远古爬行动物大脑的进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许多早期哺乳动物由于自然选择进化出了更小的身体

39、,而它们的脑却未能按比例缩小 B.研究人员分析了爬行动物犬齿龙类化石,其与早期哺乳动物摩根兽亲缘关系很近,但摩根兽的大脑比犬齿龙要大一半,其中处理嗅觉的区域明显增大 C.早期夜行性哺乳动物进化出更大的脑是为了促进它们的听觉,因为视觉在夜晚并不能起到很大作用 D.研究表明,与现存哺乳动物关系最近的巨颅兽,其大脑容量和鼻腔所占空间都要比早期爬行动物大一些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选项,即需补充论据加强题干结论。题干中的论点较为明显,抓住关键信息“嗅觉的发展”和“大脑的进化”之间的联系即可解题。题干论点:嗅觉的发展促进了远古爬行动物大脑的进化。 A项,题干讨论的是嗅觉与大

40、脑的关系,该项说的是体型与大脑的关系,属于无关项。 B项,哺乳动物相对于爬行动物更高等,而他们处理嗅觉的区域明显增大,支持了大脑的进化与嗅觉发展有关。 C项,题干讨论的是嗅觉与大脑的关系,该项说的是听觉与大脑的关系,属于无关项。 D项,题干讨论的是嗅觉与大脑的关系,该项说的是大脑容量和鼻腔所占空间,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正是嗅觉的发展促进了远古爬行动物大脑的进化。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论点是说“嗅觉”对于“大脑进化”的意义,而选项是“身体和脑部”变化,论题不一致,排除

41、。B项:增加论据。哺乳动物相对于爬行动物更高等,而他们处理嗅觉的区域大,所以支持了大脑的进化与嗅觉发展有关,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论点是“嗅觉”对进化的意义,而选项探讨“听觉”,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论点是“嗅觉”,而选项是“鼻腔所占空间”,后者越大并不代表“嗅觉”越好,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正是嗅觉的发展促进了远古爬行动物的大脑的进化。论据:无明显论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讨论的是更小的身体与大脑比例之间的关系,跟嗅觉的发展是否促进大脑进化无关,属无关选项,排除;B项:对比了亲缘关系很近的爬行动物

42、犬齿龙和早期哺乳动物摩根兽的化石,发现摩根兽的大脑比犬齿龙大,且处理嗅觉的区域也明显增大,说明大脑的进化与嗅觉的发展有关,支持了论点,当选;C项:讨论的是听觉与大脑进化的关系,跟嗅觉无关,属无关选项,排除;D项:鼻腔所占空间大并不代表处理嗅觉的能力强,选项偷换了概念,无法支持论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

43、虑。第一行图形中都有圆形,第二行图形中都有三角形,第三行前两个图形中都有平行四边形,所以问号处应选择含有平行四边形的选项,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23.研究人员对人的“头骨突起”进行了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调查对象包括1200名年龄在18岁至86岁的普通人群,研究发现,颅骨底部出现骨质突起的情况在年轻人中比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尤其是在18岁至30岁年龄组的男性当中,研究者认为,一些人颅骨底部出现的奇怪的“头骨突起”与他们长时间弯下脖子看智能手机时的奇怪角度有关。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的是: A.网上销售的塑形枕头深受“头骨突起”的年轻消费者欢迎 B.该研究样本人群是随机抽

44、取,它的结论适用于普通人群 C.研究人员对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头骨突起的分析过程存在瑕疵 D.研究者并未对调查对象每日弯下脖子看智能手机的时间进行记录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一些人颅骨底部出现的奇怪的“头骨突起”与他们长时间弯下脖子看智能手机时的奇怪角度有关。论据:研究发现颅骨底部出现骨质突起的情况在年轻人中比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尤其是在18岁至30岁年龄组的男性当中。本题论据说的是“头骨突起”的现象在年轻人中比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论点是在分析“头骨突起”产生的原因,论点论据都是围绕“头骨突起”这一话题展开的,二者话题一致,所以削弱可以优先考虑削弱论点。第二步:逐一

45、分析选项。A项:指出塑形枕头受到“头骨突起”的年轻消费者欢迎,是在强调部分头骨突起人群的购物偏好,但论点是在分析“头骨突起”产生的具体原因,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B项:指出研究样本选取很科学,结论具有普适性,进一步说明了结论成立的科学性,为加强项,无法削弱,排除;C项:指出研究中对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头骨突起的分析过程存在瑕疵,即论据中的研究过程是存在瑕疵的,削弱论据,可以削弱,保留;D项:指出研究者并未记录样本人员弯下脖子看智能手机的具体时间,即该研究并未统计过用不良姿势看智能手机的时长,而论点却说头骨突起与长期用不良姿势看智能手机有关,直接削弱了论点,可以削弱,保留。比较C、D两项,D项

46、削弱论点的力度大于C项的削弱论据,且C项只说明研究是存在瑕疵的,但具体是什么瑕疵表述并不明确,故D项更为合适。故正确答案为D。24.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可推出问号处最合理的答案是( )。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题干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从左到右观察,每幅图中均有三角形的面,所以考虑整体求同,问号处应该选择带有三角形的面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25.默读电视新闻、广告和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更多信息;你

47、鄙视某杂志的价值原则,仍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它,如果电视节目出现这种情况,你就看不下去,赶紧换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不同意的观点上,就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实际上对一切东西的质疑都将更为稀少。把两个书面记录摆在一起看,很容易发现不一致处,甚至能很容易地辨别信息之间权威程度的差别;比较两个视频报道就比较麻烦了,在被要求从两个互相冲突的电视报道中加以选择时,观众要么依靠直觉,要么依靠他在观看之前相信的东西。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A.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有助于思考 B.信息接受途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 C.电视有可能使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D.喜欢阅读的人比爱看电视的人更冷静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

48、:文段第一句通过对默读文稿和观看电视节目作对比,指出读比看能记住更多的信息。紧接着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指代前文,作者提出观点,认为看电视的时候人们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对问题的质疑会变少,即思考较少。最后通过“书面记录”和“视频”作比较,来为前面的观点作解释说明。所以整个文段为“分-总-分”结构,作者主要想说的是:读文本比看电视更有利于思考,对应A项。 B 项,“信息接受途径”概念范围扩大,文段仅强调读和看,排除;C 项,“形成错误价值观”文段中未提及,排除;D 项,“更冷静”为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通过对“默读文稿”和“观看电视”做了对比,告诉

49、我们“默读文稿”可以看得时间更久,记住更多的信息,第二句话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对第一句做出总结,作者认为看电视的时候人们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对问题的质疑会变少,也就是思考会减少,第三句话用“书面记录”和“视频”的比较详细解释了第二句话的观点。文段的结构为“分总分”结构,重点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阅读文字记录要比观看视频更能激发人们对问题的思考。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列举了不同比较的情况,归纳这些部分的共同点。文段通过对比阅读文本和看电视两种情况下人的不

50、同表现,说明看电视时人们不愿把时间花在不认同的观点上,因此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即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项表述过于笼统,未具体说明如何影响。C、D两项从文段无法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A。26.宋朝的朱熹,曾经给论语做过注释,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使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由于语言不通,朱熹对论语的注释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 B.不同的语言,方言

51、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地区,语义语音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 D.孔子、颜回和子路讲的方言和朱熹讲的方言是完全不同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以朱熹听不懂孔子与弟子的谈话为例,说明不同时代的语言之间存在差异,接着通过介绍方言的形成,说明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区也会产生差异。文段为分分结构,主要论述了语言会随时代和地区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征,C项为同义替换,当选。 A项,“注释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B项,“不同的语言”与文段“同一种语言”表述不一致,偷换概念,排除;D项,对应文段例子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7.某学校

52、入学考试,确定了录取分数线。在报考的学生中,只有被录取,录取者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高6分,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其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低15分,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80分,推知录取分数线是: A.80 B.84 C.88 D.9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根据只有被录取,赋值总人数为3,则被录取人数为1,未录取人数为2。设分数线为x,则被录取的平均分为x6,未被录取的平均分为x15。第三步,根据总分不变可列方程得(x6)1(x15)2803,解得x88。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第二步,设录取分数线为

53、x,故录取者平均分为x6,没有录取的学生平均分为x15。由于只有被录取,故录取者与未录取者的比为12,则有:,即,解方程得x88。因此,选择C选项。28.,(), A. B. C.82 D.81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 第二步,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成规律。整数部分:100,(81),64,49,36,是幂次数列,幂次分析为10,(9),8,7,6。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0(1)9。指数是2的常数数列,所求项整数部分为981;分数部分:将分数约分为,(),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求项分数部分为。则所求项为。因此,选择C选项。29.KU1T6

54、6T1UK A.LK9E33E9LK B.GD4B33B4DG C.FV5B85B8VF D.DG3B43D4BG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字母间逻辑关系。 第一个字母和第十个字母相同,第二个字母和第九个字母相同,第三个字母和第八个字母相同,第四个字母和第七个字母相同,第五个字母和第六个字母相同。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第一个字母与第十个字母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所有字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第三个字母与第八个字母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第一个字母与第十个字母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0.5b66c A.d

55、22r8 B.6ebbf C.s65qq D.7a99s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每个位置上的字符分别为:数字、字母、2个相同的数字、字母。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1号位置上的是字母,排除;B项:3号位置上的是字母,排除;C项:1号位置上的是字母,排除;D项:每个位置上的字符分别为:数字、字母、2个相同的数字、字母,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31.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出土了“不知名漆器”,据考证,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的圭表。“不知名漆器”打开后顺着南北方向摆放,利用其北侧立耳在正午时投下的影

56、子,就能指示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的到来。这种类型圭表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经测算,汝阴侯墓圭表的适用纬度恰恰就在汉代长安到汝阴侯国一带。这架圭表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四个节气日影所在的位置不是用刻度表示,而是暗含在木块和漆器上的一些特殊图案和位置中。关于这架圭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指示二十四节气 B.使用年代不详 C.适用于特定地理位置 D.表上标有详细的时间刻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原文,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能指示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的到来”,文段是“四节气”,而不是“二十四节气”,属于偷换数量,错误。B项对应“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

57、早且具有确定年代的圭表”,年代是确定的,属于曲解文意,错误。C项对应“这种类型圭表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符合文意,正确。D项对应“不是用刻度表示,而是暗含在木块和漆器上的一些特殊图案和位置中”,“标有详细的时间刻度”属于曲解文意,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32.将于2019年6月1日起施行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中,职级是指公务员的: A.等级序列 B.领导级别 C.薪酬等级 D.待遇级别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知识。 第二步,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第二条第二款,本规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

58、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因此,选择A选项。33.尽管目前科学家对暗物质还了解不多,不过,正在进行的探索,或许将成为人类解开一个宏大谜题的_。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不仅有望弄清暗物质自身的神秘构成,更有机会借此_到大爆炸的宏伟一刻,彻底解开万物起源之谜。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钥匙 追溯 B.线索 返回 C.关键 重回 D.前奏 回溯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无法排除选项。 第二空,本题的破题点是“大爆炸的宏伟一刻”,是个时间点。A项 “追溯”指探寻事物本质,不符合句意,排除。B项“返回”指回到某地,不符合句意,排除。C

59、项“重回”指重新回到,与第二空“到”语义重复,故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词汇拓展:追溯:比喻回首或钩沉往事,探寻本质或源泉。返回:回到原来的地方。重回:重新回到。回溯:回顾、回忆。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缺词语的语义。第二步,本题从第二空入手可较快锁定答案。先观察第二空,排除不合常理的B、C。第三步,观察第一空,依据题意,排除程度过重的A。先看第二空,“返回”“重回”到大爆炸的宏伟一刻明显不合常理,排除B、C。“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回溯”指探寻本质或源泉。两者均可与“解开万物起源之谜”相对应,填入符合题意。再看第一空,由前文中“目前科学家对暗物质还了解不多”“一个宏大谜题”可知,正在进行的探索不太可能一下就解开万物起源之谜,“钥匙”填入句中程度过重,排除A。“前奏”比喻事物的先声。符合文段语境。故本题选D。3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