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2781079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63 大小:3.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04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3页
2023年04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3页
2023年04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3页
资源描述:

《2023年04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04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3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04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高频考点试卷(共500题)1.机关运动会上,来自3个单位的参赛者正好站成、到共9个方阵,且每个方阵的人都来自同一个单位。已知来自甲单位的人组成了1个方阵,来自乙单位的人组成了6个方阵,且乙单位的参赛者正好是丙单位的2倍。则乙单位有多少名参赛者? A.108 B.136 C.166 D.184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每个方阵人数分别为:1、4、9、16、25、36、

2、49、64、81,丙单位参赛者组成个方阵。乙单位的参赛者正好是丙单位的2倍,代入选项,逐一验证:A项,若乙单位参赛者108人,则丙为54人,验证可知任何两个方阵的人数和都不是54,排除;B项,若乙单位136人,则丙为68人,故64人和4人这两个方阵属于丙,甲方阵人数为,满足条件;C项,若乙单位166人,则丙为83人,验证可知任何两个方阵的人数和都不是83,排除;D项,若乙单位184人,则丙为92人,验证可知任何两个方阵的人数和都不是92,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方阵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n阶方阵的人数为n的平方。1到9阶共9个方阵的人数分别为1、4、9、1

3、6、25、36、49、64、81,全部人数加和为285人,是3的倍数。第三步,甲只有一个方阵,而剩下的人中乙是丙的2倍,丙单位有2个方阵,可知乙与丙人数之和为3的倍数,则根据因子特性可知甲的人数也是3的倍数,只能是9、36或81。代入甲为9人,则丙人数为(2859)392,无法构造两个方阵加和为92。代入甲为36人,则丙人数为(28536)383,无法构造两个方阵加和为83。代入甲为81人,则丙人数为(28581)368,2阶方阵和8阶方阵的人数和为46468,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方阵的人数依次为12、22、32、42、52、62、72、82、92,均为完全平方数。所求为乙

4、单位的人数,应为6个平方数的和,不易直接求解,而丙单位人数是乙单位人数的一半,可组成2个方阵,故可根据选项,由丙单位人数入手进行求解。由题意可知,丙单位的人组成9-1-6=2个方阵,且应为两个完全平方数的和,即乙单位的人数2=两个完全平方数的和,代入选项,只有B项符合。故本题选B。2.下列哪项没有运用热胀冷缩原理? A.医生用水银温度计给病人量体温 B.架设电线时,两个电线杆之间的电线要略有下垂 C.夏季自行车胎不能打太足的气 D.古代人在冬天往岩石缝里灌水,水结冰后膨胀使岩石碎裂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解题。体温计的水银柱、电线杆的电线、自行车的车胎在不同温度下会有膨胀或收缩,

5、岩石中灌进去水温度升高,岩石也不会膨胀,由此可知其并非利用热胀冷缩原理。 D项是因为水变成冰之后体积变大,所以才使岩石碎裂。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热胀冷缩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古代人在冬天往岩石缝里灌水使岩石碎裂,是利用水在低温下会冻结成冰,冰的密度比水小,体积会变大,从而将岩石胀开。这里运用的是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的原理,并没有运用热胀冷缩原理。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D项错误,古代人采用冷冻法破碎岩石,是让水受冻结成冰,由于密度的变化导致体积膨胀使岩石开裂,并没有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法国的候车大厅设有故事自动分发机。上设1、3、5

6、三个图形按钮,分别代表阅读耗时一分钟、三分钟和五分钟的故事,底下设有打印纸出口。按下任意按钮,就会随机打出一张印有故事的小纸条,供旅客在候车时或旅途中阅读,且不收一分钱。所谓故事,并非只是段子,它们中大多数是“风雅”的正规文学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童话等等。据了解,故事自动分发机项目在启动之初,就搜集到4万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且这些作品全部是原创,这在其他国家或许是难以想象的。 从这段文字中无法推出的是: A.故事分发机为原创作品提供了发布平台 B.“免费写,免费看”的模式会持续下去 C.故事自动分发机满足了乘客的文化需求 D.故事分发机契合了法国浓厚的文学氛围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

7、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由“搜集到4万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且这些作品全部是原创”可知,A项正确;由“供旅客在候车时或旅途中阅读”可知,C项正确;由“这在其他国家或许是难以想象的”可知,D项正确。B项的“会持续下去”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对这一模式前景的预测。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尾句“故事自动分发机项目在启动之初,就搜集到4万篇各种体裁的文

8、学作品,且这些作品全部是原创”,因此A项可由原文推出,排除A项。B项,文段并没有相关信息表明这些搜集到的原创故事是“免费”写出来的,该项属于无中生有。C项对应“供旅客在候车时或旅途中阅读”“故事大多数是风雅的正规文学作品”,因此C项可由原文推出,排除C项。D项对应“故事大多数是风雅的正规文学作品”,“且这些作品全部是原创,这在其他国家或许是难以想象的”,因此D项可由原文推出,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A项,根据“搜集到4万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且这些作品全部是原创”可知,“为原创作品提供了发布平台”表述正确; B项,文段只是介绍了故事自动分发机的情况,并没有表明这种模式以后是否会

9、持续下去,故“会持续下去”无中生有,当选;C项,根据“他们中大多数是风雅发轫正规文学作品”可知,C项“满足了乘客的文化需求”表述正确;D项,根据“这在其他国家或许是难以想象的”,可知D项“契合了法国浓厚的文学氛围”表述正确。此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法国车站现故事自动分发机给旅客“精神零食”4.民间俗语说“龙多不下雨”,“三个和尚没水吃”,从管理学的角度理解,是因为: A.没有领导 B.职责不清 C.人多了不好办事 D.缺乏有效监督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 第二步,“龙多不下雨”,“三个和尚没水吃”,从管理学的角度理解,是因为组织成员多而职责不

10、清,导致各个主体都相会推诿,从而不利于管理结果的实现。B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5.别看王老师日常穿着不修边幅,他其实是很有的人,而且在授课时语言,不带冗余,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品位 简捷 B.品位 简洁 C.品味 简捷 D.品味 简洁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此题为实词填空题。第一空,“品位”意为品质、档次、格调,是名词;“品味”意为鉴赏、玩味、品尝等,是动词。与前文的“不修边幅”相对应,这里应选词性为名词的“品位”,所以排除 C、D 两项。 第二空,“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指简便、简单直截。空格所填

11、词语应与后文的“不带冗余”相对应,这里应选“简洁”。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用于修饰“王老师”。A项和B项“品位”是名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可以用于修饰“王老师”,符合文意。C项和D项“品味”作动词时指品尝、仔细体会、玩味,作名词时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只能用于修饰物,不能用于修饰人,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不带冗余”可知,该空应体现语言“没有多余的内容”的含义。A项“简捷”指简便快捷,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简洁”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6.选出有歧义的一句()。 A.空气的特点是看不见、

12、摸不着,感觉不到,但又无时不在。 B.在国际贸易大厦左边的墙上,贴着一张关于出租汽车的广告。 C.由于地球上有生命,有人类,人类总希望有地球外的文明,总是在进行寻找地球外文明的努力,然而至今毫无结果。 D.大地是白茫茫一片无尽的雪野,你想象一下,那是什么样的景色!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C、D三项均表述正确,排除。 B选项,多个主体对应不清,“大厦左边的墙上”没有明确是大厦之外还是大厦本身左边的墙,故存在歧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7.科学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中很大部分是会过期的,所以理解这一点的人都明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才是科学进步的正道。然而这个过程有时会令

13、人困惑和不安。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A.婴儿该仰睡还是趴着睡,孕妇抽烟喝酒是否安全,答案一代和一代不同 B.医学院的老师会告诉学生,五年内他们所学的知识里有一半都不会适用 C.我一直以为“雷龙”这个名字正确无误,但后来才发现根本没有雷龙 D.吸烟有害健康被大量科学研究和事实所证实,这一结论至今难以改变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科学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中很大部分是会过期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才是科学进步的正道。论据: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举例说明对婴儿应该如何入睡和孕妇是否应该抽烟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很

14、多深信不疑的事情是会过期的,可以支持,排除;B项:举例说明医学院的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在逐渐过期的,可以支持很多深信不疑的事情是会过期的,可以支持,排除;C项:是个人的认知出现了错误,因为根本没有雷龙这个名字,而不是深信不疑的事情过期了,无关选项,排除;D项:吸烟有害健康这一事实一直没有发生改变,举例说明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是没有过期,可以削弱,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论断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题干的内容主要是论点,关键在于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是否会过期,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论点:科学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中很大部分是会过期的,所有

15、理解这一点的人都明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才是科学进步的正道。 A项,答案一代和一代不同,说明深信不疑的事情是会过期的,加强了题干论断,无法质疑。 B项,五年内他们所学的知识里有一半都不会适用,说明深信不疑的事情中很大部分是会过期的,加强了题干论断,无法质疑。 C项,一直以为“雷龙”的名字正确无误,后来才发现根本没有雷龙,说明深信不疑的事情是会过期的,加强了题干论断,无法质疑。 D项,至今难以改变说明知识是不会过期的,没有不断更新,削弱了题干论断,可以质疑。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科学就是不断接近真理

16、的过程,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中很大部分是会过期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才是科学进步的正道。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婴儿该仰睡还是趴着睡,孕妇抽烟喝酒是否安全,答案一代和一代不同,说明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具有加强作用。B项:增加论据。医学院的老师会告诉学生,五年内他们所学的知识里有一半都不会适用,说明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具有加强作用。C项:增加论据。一直以为“雷龙”这个名字正确无误,但后来才发现根本没有雷龙,说明对问题的认识是不断更新的,具有加强作用。D项:增加反向论据。吸烟有害健康被大量科学研究和事实所证实,这一结论至今难以改变,说明知识是不会过期的,没有不断更新,具有削弱作

17、用。因此,选择D选项。8.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在08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因热胀冷缩,任何情况下水的体积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在冬季气温达1的情况下,池塘里水温可能是上热下冷 C.在冬季气温达1的情况下,池塘里水温可能是上冷下热 D.夏季池塘中上层的水可能比下层的水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主要考查物理的热学。第二步,分析选项。由图形可知,在04范围内,水的温度越高,体积越小,密度越大,所以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在48范围内,水的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所以在4以上,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且在冬

18、季气温达1的情况下,温度在04范围内,水的温度越高,体积越小,密度越大,水的重量大,这层水就向下沉,所以从上到下,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形成上冷下热的状态。因此,选择C选项。9.不可能所有的江西人都喜欢辣椒。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最为接近?()。 A.必然有的江西人不喜欢吃辣椒 B.可能所有的江西人都喜欢吃辣椒 C.必然所有的江西人都喜欢吃辣椒 D.可能有的江西人会吃辣椒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有的江西人不喜欢吃辣椒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必然有的江西人不喜欢吃辣椒,当选;B项:可能所有的江西人都喜欢吃辣椒,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项:必然所有的江西人都喜欢吃辣椒与题干是矛盾

19、关系,排除;D项:题干不涉及会不会吃辣椒,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0.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质优价廉”;作为经营者,则强调“优质优价”。尽管两者关注点有所不同,但都说明商品()。 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使用价值比价值更重要 C.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只有通过交换才有使用价值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都关注商品的“质和价”,即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A项错误,所述是商品的含义,没有说明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注点。与题干没有关系。B项错误,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没有哪个是更重要,表述错

20、误。C项正确,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符合题意。D项错误,使用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的,表述有误。故正确答案为C。11.以下诗句哪项提及桂花?()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C.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杜牧所作的江南春,意思是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未提及桂花。B项正确,“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

21、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出自宋代李清照所作的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意思是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的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木犀花,即桂花。C项错误,“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江城子江景,意思是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芙蕖,即荷花。D项错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出自宋代辛弃疾所作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指焰火。故正确答案为B。12.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2、 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D.母鸡下蛋:公鸡打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病从口入指许多疾病是由于吃了不洁净的东西或饮食不规律引起的;祸从口出指说话不谨慎会招致灾祸,二者没有语义关系,考虑成语拆分,“病”和“祸”是并列关系,“入”和“出”是反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比”和“比”是同义关系,“足”和“余”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捡”和“丢”是反义关系,“麻”和“瓜”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耳”和“眼”是并列关系,“虚”和“实”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母”和“公”是并列

23、关系,“蛋”和“鸣”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_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_者,有_作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_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 A.斤斤计较眼观全局短兵相接旗鼓相当 B.步步为营高瞻远瞩短兵相接不相伯仲 C.斤斤计较高瞻远瞩刀兵相见不相伯仲 D.步步为营眼观全局刀兵相见旗鼓相当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应与后文“因小失大”相关,表示过于在意“小”,消极色彩。A项和C项“斤斤计较”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斤斤”为琐碎细小的意思,

24、符合文意。B项和D项“步步为营”指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今比喻做事、行动极其谨慎,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不拘小节”可知空格应填入“顾整体”的含义。A项“眼观全局”即注重大局;C项“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侧重长远的眼光。可知A项符合文意,排除C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其他空格。“短兵相接”比喻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呼应原文的“作生死斗者”;“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对应原文“各自为战”。二者均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14.有两根木材,一根长79厘米,另外一根长99厘米,现在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有剩余,但是每锯一次就会损耗1厘米

25、的木材,那么每小段最长可以是()。 A.19 B.20 C.21 D.22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每小段最长且不许有剩余”可将选项从大到小代入排除: 首先,D项:,不符合,排除。C项:,不符合,排除。B项:,不符合,排除。A项:,这根木材分4段需要锯3次,即余3是损耗的3厘米,同理,余4是损耗4的厘米,因此A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15.某商品原价100元,3月份下降了10%,4月份又开始上涨,5月份上涨到了108.9元,4月份和5月份这两个月该商品的价格每月平均上涨了()个百分点。 A.9.45 B.18.9 C.10.5 D.3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

26、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由题可知,“某商品原价100元,3月份下降了10%”,则3月份的价格为100(110%)90(元),设4月份和5月份这两个月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了x%,根据题意可列式:90(1x%)108.9,解得x%21%,即4月份和5月份这两个月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了21个百分点,则4月份和5月份这两个月该商品的价格每月平均上涨了21210.5(个)百分点。因此,选择C选项。严谨算法应为:设4月份和5月份这两个月该商品的价格每月平均上涨x%,根据题意可列式:90(1x%)108.9,解得x%10%,即4月份和5月份这两个月该商品的价格每月平均上涨了10个百分点。16.关于二氧化硫,下

27、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酸性气体 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具有漂白性 D.密度比空气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二氧化硫,在常温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B项错误,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A项:二氧化硫又称亚硫酸酐,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是硫酸原料气的主要成分,是酸性气体。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的密度是2.86g/L,空气的密度是1.29g

28、/L,所以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7.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为2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方案提出,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因此,本题正确。18.网约车司机李某接到订单驾车赶往目的地时发生事故,致车辆受

29、损,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此前,李某在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商业险,保险单上注明该车为非营运车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李某从事网约车服务,改变了事故车辆的非营运性质 B.李某未将营运车辆性质通知保险公司,客观上造成保险标的危险程度的增加 C.李某有权要求保险公司在商业险额度内承担赔偿责任 D.李某有权要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额度内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四款,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李某在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商业险,保险单上注

30、明该车为非营运车辆,但是李某从事网约车服务,改变了事故车辆的非营运性质,且未将营运车辆性质通知保险公司,客观上造成保险标的危险程度的增加。所以,李某无权要求保险公司在商业险额度内承担赔偿责任。AB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交强险属于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保险制度,即使机动车使用性质改变、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致保险事故发生,交强险也应当予以赔偿。所以李某有权要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额度内承担赔偿责任。19.威慑其实是让假想敌的内心产生恐惧,从而阻止他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但是这种恐惧的根源有两个:第一,对手要认可威慑方所具备的实力,很难想象一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威慑强大的美

31、国;第二,对手还要相信威慑方动用实力来达到目的的决心,换句话说,对手要确认威慑方的意图。如果对手认为威慑方并不具备真实的进攻性意图,那么简单的展示实力或者言语威胁就毫无意义了。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威慑方通过让潜在对手相信自己的实力以达到威慑的目的 B.威慑的目的在于阻止强大对手的攻击并使其产生惧怕 C.威慑方真实明确的意图更能给对手带来恐惧 D.威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威慑方的认知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在文段中找到与各选项相关的表述,然后对比判断。文段首先指出了威慑其实是让假想敌的内心产生恐惧,接着说明了这种恐惧的两个根源,根据其中的

32、“对手要认可威慑方所具备的实力”“对手要确认威慑方真实进攻意图”以及文段的末句可知,威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威慑方的认知。D项与此相符。A项,让潜在对手相信威慑方的实力只是达到威慑目的的条件之一,还需要对手认为威慑方具备真实的进攻性意图,排除。由“威慑其实是让假想敌的内心产生恐惧,从而阻止他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可知,B项表述错误。由题意知,真实的进攻性意图能使对手产生恐惧心理,C项“真实明确的意图”偷换概念,排除。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威慑其实是让假想敌人的内心产生恐惧事情来”,而“让潜在对手相信自己的实力”是让对方产

33、生恐惧的原因,不是威慑的目的,不符合原文,排除A项。B项对应“威慑其实是让假想敌人的内心产生恐惧,从而阻止他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威慑的目的是“阻止他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不符合原文,排除B项。C项对应“如果对手认为威慑方并不具备真实的进攻性意图”,选项把“真实的进攻意图”偷换成“明确的意图”,属于偷换概念,不符合原文,排除C项。D项对应“对手要认可威慑方所具备的实力对手要确认威慑方的意图”,符合原文。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A、B两项均围绕威慑的目的来阐述,而威慑的目的是让假想敌人的内心产生恐惧,从而阻止他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A、B两项表述错误,均排除。 C项偷换概念,能给

34、对手带来恐惧的是“真实的进攻性意图”,而并非仅仅“真实明确的意图”,排除。D项表述正确,两个根源都涉及被威慑方的认知。故正确答案为D。20.2,12,30,56,() A.61 B.90 C.108 D.132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差数列是一个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26834,所求项为563490。因此,选择B选项。21.一项关于肥胖症患者的研究发现,肥胖症患者有60%以上患有抑郁症,由此推理,肥胖症患者由于肥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更易患上抑郁症。以下最能削弱上述论述的一项是: A.抑郁症患者更容易暴饮暴食 B

35、.遗传因素是抑郁症的重要成因 C.许多抑郁症患者并不肥胖 D.我们身边有很多快乐的肥胖者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肥胖症患者由于肥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更易患上抑郁症,即肥胖导致了抑郁症。论据:肥胖症患者有60%以上患有抑郁症。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因果倒置。抑郁症患者的暴饮暴食导致了肥胖,而不是肥胖导致了抑郁症,具有削弱作用。B项:不明确项。遗传因素是抑郁症的重要成因,但无法确定肥胖症患者中受遗传导致抑郁症的比例或人数是多少,因此就无法确定抑郁症到底是遗传导致的还是肥胖导致的,不具有削弱作

36、用。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题干是肥胖导致了抑郁,而此项是抑郁了以后,是不是肥胖,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身边有许多快乐的肥胖症,并未提及肥胖和抑郁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2.科学活动“绳子的妙用”中,教师的提问:绳子有什么作用?”属于()。 A.启发式提问 B.概括性提问 C.发散式提问 D.层叠性提问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课堂提问的类型。 发散式提问是一种具有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提问。这种提问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题干中,教师的提问“绳子有什么作用?”,学生可以不固定

37、思考方向,问题属于发散式提问。C项正确。A项:启发式提问,通常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实验教学而设计的。指教师通过巧设疑问,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反复揣摩,最终彻底理解。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概括性提问是指通过提问,要求学生对课堂中的所学知识与技能或探究的成果进行概括总结性描述。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层叠性提问是将探究问题前后关系连成一条推进线索,在层层深入的问题链中,不断推进幼儿的探索和思考。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3.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销售商有意调低销售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方式。饥饿营销也能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

38、品附加值的目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饥饿营销手段的是: A.商家对换季产品打折销售 B.某房产商推出新楼盘时,故意调高售价 C.某手机品牌在推出新产品的首天实行限量发售 D.某医院规定专家门诊每天限量挂号30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关键词。 抓住定义主体“商品销售商”、方式“有意调低销售量”、目的“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等几个关键方面。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换季产品打折销售”,为调低销售价而非调低销售量,不符合定义要点,排除;B项“房产商推新楼盘调高售价”,调高售价并没有有意调低销售量,不符合定义

39、要点,排除;C项“某手机品牌推出新产品首天限量发售”,为有意调低销售量,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的营销方式,符合定义,当选;D项“医院专家门诊每天限量挂号”,其中医院并非商品销售商,不符合定义主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方式、目的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饥饿营销的定义要点:商品销售商;有意调低销售量。 A项,对换季产品打折销售,并未体现有意调低销售量,不符合要点。 B项,推出新楼盘时故意调高售价,并未体现有意调低销售量,不符合要点。 C项,推出新产品时首天实行限量发售,即商品销售商有意调低销售量,符合定义。 D项,是医院的规定,而非商

40、品销售商的营销方式,不符合要点。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商品销售商有意调低销售量;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打折销售,是降低售价,而非“调低销售量”,不符合定义;B项:调高售价,并非“调低销售量”,不符合定义;C项:限量发售新产品,属于“有意调低销售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符合定义;D项:医院并非“商品销售商”,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24.3,7,13,21,31,( ) A.38 B.41 C.43 D.49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数列中后项减去前项构成新数列:4、6、8、

41、10、(12),为等差数列,所以未知项为。故正确答案为C。25.希望工程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赵、钱、孙、李中的某一人捐的。经询问,赵说:“不是我捐的”;钱说:“是李捐的”;孙说:“是钱捐的”;李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的真话。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为真?( ) A.赵说的是真话,是孙捐的 B.钱说的是真话,是李捐的 C.李说的是真话,是赵捐的 D.孙说的是真话,是钱捐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关系。 赵:不是赵捐的;钱:是李捐的;孙:是钱捐的;李:李没捐。通过分析发现,和是矛盾关系,两者之中必有一句为真,而

42、由题干可知,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说明肯定为假话。第二步:看其余。根据肯定为假话,可推出款是赵捐的,则钱说的是假话,李说的是真话。故正确答案为C。26.婚姻,就是为了和一个人相濡以沫、共度终生,任何以钱财为目的的爱情和婚姻,都是不正确的。诚然,爱情也是要有块地方来承载的,而婚姻显然也要有个房子来遮风挡雨的,尤其是作为家庭最大财富的房子,还在不断增值的情况下。但是,现在不少人总是抱着某种目的去找对象,而忽视了感情本身。毕竟,婚姻的目的不是为了结束单身生活,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享受承担责任、被人需要的快乐。下列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蜗居年代,寻找婚姻的避风港 B.悲剧:

43、今天结婚,明天离婚 C.裸婚时代,我们拿什么去结婚 D.婚姻:算房产账,更算感情账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婚姻的目的,以及不正确的婚姻观。接下来以当代人们的爱情观举例子,指出人们在婚姻面前忽略了感情。最后提出观点,婚姻的目的应该是“享受承担责任、被人需要的快乐”。文段重点在尾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婚姻的目的是“享受承担责任、被人需要的快乐”,需要两个人都承担责任,而不单单是找到一个避风港,排除。B项,文段重点是婚姻的目的而不是讲述婚姻是一场悲剧,排除。C项,文段没有讲述“裸婚时代”相关内容,排除。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27.关于公

44、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报告是上行文 B.通报是下行文 C.函是平行文 D.意见可以是上行文,也可以是下行文、平行文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行文关系是指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这种关系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从一个单位的对外文件来说,可以按照它们的行文关系、文件的去向,划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行文,如请示、报告等。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行文,如命令(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知、通报、批复等。平行文是指向所属同级机关以及向非同一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中不相隶属的任何级别的机关行文,如:函。意

45、见具有多向性,既可以上行,也可以是下行、平行。 故正确答案为ABCD。28.疑似可控是指对于甲、乙两个不相关的事件,错误地认为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或者主动性选择可以实现甲事件对乙事件的影响或者建立甲事件和乙事件之间的关联性。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疑似可控? A.小陈选择妻子生日买彩票比较有意义,结果意外中奖了,他认为这是妻子给他带来了好运 B.小赵从国外回来,拿出包装精美的维生素含片对患糖尿病的母亲说在海外高价购到了特效药,结果母亲吃了一段时间后,病情真的好转了 C.久旱盼雨的老李三日来天天沐浴更衣后祷告老天爷降雨,结果第四天还没有下雨,他感到非常失望 D.早晨出门时听到几只喜鹊在门口喳喳叫

46、,他觉得今天可能有好事,结果刚到单位就有同事告诉他对方同意签合同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甲、乙两个不相关的事件;错误地认为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或者主动性选择可以实现甲事件对乙事件的影响或者建立甲事件和乙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陈中奖是意外,认为是妻子带来的好运,未体现“主观努力或主观选择”,不符合定义;B项:病情好转未体现“主观努力或主观选择”,不符合定义;C项:老李认为沐浴更衣可以降雨,符合“错误地认为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或者主动性选择可以实现甲事件对乙事件的影响或者建立甲事件和乙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符合定义;D项

47、:对方同意签合同,没有体现“主观努力或主观选择”,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拓展文案29.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与转化定律。()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守恒的定律,表达式为Q=U+W。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与转化定律。 故表述正确。30.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下列属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是: A.某病人在医院进行大手术后,出现了一定的感染,两天后突然发生

48、多个器官衰竭等状况,不得不转入ICU B.冬季到了,很多人相继出现发热、咳嗽、呼吸不顺等症状 C.省医院某病人入院时检查有慢性肾衰竭,入院不久肝脏等器官也开始出现衰竭现象,医院加紧了对该病人的治疗 D.小李在一次感染后检查发现肝、肺等器官出现病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在家休养、锻炼,最后恢复了健康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某病人在医院进行大手术后,出现了一定的感染,属于“在严

49、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两天后突然发生多个器官衰竭等状况,不得不转入ICU,属于“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符合定义;B项:相继出现发热、咳嗽、呼吸不顺等症状,但并未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并未提及,不符合定义;C项:入院时检查有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并非“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不符合定义;D项:现肝、肺等器官出现病变,并非“衰竭”,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31.以下为给定的立体图形,下列哪个选项是可以折叠成该立体图形的外表面?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

50、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选择折叠成该立体图形的外表面图形。第二步,辨析选项。如图所示,A、C、D三项中加粗线条在立体图形中为公共边,但在展开图中无法重合,排除;B项,左右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和矩形长边均可以重合,为公共边,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32.3370的得数小数点后第406位上的数字是几? A.1 B.2 C.4 D.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33700.4714285714285,观察结果,除小数点后第一位“4”,剩余部分是以“714285”六个数为一个周期的循环,故第406位为(4061)6673。第三

51、步,第406位上的数字为“714285”的第3位,即4。因此,选择C选项。33.单独完成了某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分别需10小时、15小时、20小时,开始三人一起干,后因工作需要,甲中途调走了,结果共用了6小时完成了这项工作。那么,甲实际工作了()小时。 A.2 B.4 C.5 D.3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工作总量为60,则甲、乙、丙的效率分别为6、4、3。由题意可知,乙和丙共工作6小时,完成工作量(43)642,余下工作由甲做完,需(6042)63(小时)。因此,选择D选项。34.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5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限为2448小时 B.出现跨省份群体性、不明流行疾病应发布黄色预警 C.确诊属于食物中毒引起呕吐的,应立即为病人止吐 D.出现毒物外泄时,应封存所有可疑物品并留存样品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重点学习“报告与信息发布”和“应急处理”两章的内容。 A项错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其公布的报告时限为12小时。 B项错误。出现跨省份群体性、不明流行疾病应发布红色预警。 C项错误。确诊属于食物中毒引起呕吐的,应立即为病人催吐。 D项正确。出现毒物外泄时,应封存所有可疑物品并留存样品以备化验分

53、析中毒物质。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 第二步,当出现毒物外泄时,有关单位应当封存所有可疑物品并留存样品以便送相关机构检测。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A项错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限为12小时;B项错误,出现跨省份群体性、不明流行疾病应发布红色预警;C项正确,出现毒物外泄时,应封存所有可疑物品,交封存样品;D项错误,确诊属于食物中毒引起呕吐的,应立即为病人催吐。 故正确答案为C。35.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1)电子计算机;(2)量子力学;(3)航天器;(4)转基因水稻。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1)(2)(3)(4

54、) B.(2)(1)(3)(4) C.(2)(3)(4)(1) D.(1)(2)(4)(3)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知识。 第二步,(1)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2)量子力学是在20世纪初由马克斯普朗克、尼尔斯玻尔、沃纳海森堡、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康普顿等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3)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4)转基因工程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所以正确排序是(2)(1)(3)(4)。因此,选择B选项。36.下列诗句中所提到的花对应错误的是: A.雪虐风饕愈凛然,

55、花中气节最高坚梅花 B.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紫薇花 C.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牡丹花 D.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菊花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该句出自宋代陆游的落梅,意思是梅花在狂风大雪中更显得凛然不可犯,它是花中气节最高尚最坚定的一个。冬季百花凋谢,只有梅花傲然开放,因此由“雪虐风饕”可知诗句描写的是梅花。B项错误,该句出自五代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意思是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残,西风从绿波之间吹起,使人愁绪满怀。“菡萏”是荷花的别称,因此诗句描写的是荷花。C项正确,该句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意思是一定要将整

56、个洛阳城的花朵都看尽了,继而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洛城即洛阳,洛阳盛产牡丹,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故诗句所写洛城花指牡丹花。D项正确,该句出自清代曹雪芹的残菊,意思是菊花残落后仅有残留的香气,金黄的花朵颜色暗淡,枝叶破败散落。“淡泊”指花的颜色消退,“金淡泊”意思是金黄色的花颜色渐渐消退。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出自五代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意思是: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描写的是荷花,而非紫薇花。B项对应错误。因此

57、,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主要考查古诗词中所描写的花,考生可用关键词法和排除法作答。根据诗句中的“雪虐”“气节最高坚”可判断其描写的是梅花,排除A。B项对应的紫薇花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可先跳过。根据“洛城花”可推断其描写的是洛阳的名花,结合常识可知洛阳牡丹花最出名,排除C。根据“金”可推断花的颜色是金色,其描写的是菊花,排除D。由此可推断B项为当选项。 A项对应正确。“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落梅,意为大雪纷飞,狂风怒号,苍茫大地上只有梅花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傲雪独放。该项提到的是梅花。B项对应错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出自南唐词人李璟的

58、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意为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残,西风从绿波之间吹起,使人愁绪满怀。菡萏是荷花的别称。该项提到的是荷花。C项对应正确。“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意为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该项提到的是牡丹花。洛城,一般指洛阳。洛城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D项对应正确。“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残菊,意为花蒂还留有残香,只是秋菊金黄的颜色已经浅淡消退,花枝上也已经没有完整的叶子,叶子的翠色也衰残凋敝。该项提到的是菊花。故本题选B。37.人类增强就是利用生物医学技术、智能技术、神经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使健康人类的机体功能或能力超出其正常范围,从而使人类的体貌、寿命、人格、认知和行为等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具有全新能力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目的是显著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人类增强的是: A.演员赵某用药剂延缓衰老 B.医生建议老张去做心脏搭桥手术 C.医生将传感器植入老陈大脑提高其记忆力 D.小王为了增加自己的身高服用类增高药物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方式: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使健康人类机体功能或能力超出正常范围,使人类的体貌、寿命、人格、认知和行为等能力发生根本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