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螺旋CT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h****4 文档编号:22768394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螺旋CT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螺旋CT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螺旋CT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3年螺旋CT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螺旋CT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螺旋CT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胰腺癌病人均行螺旋CT扫描。结果:胰腺癌患者30例,胰头部24例,胰腺体尾部6例。显示肿块影23例,病灶直径大小为1cm2.5cm。结论:现代影像技术尤其是螺旋CT的广泛应用,加上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小胰腺癌尤其小胰头癌的发现有增加的趋势。所谓小胰腺癌系指直径2.Ocm或3.Ocm,多数作者倾向前一标准。螺旋CT扫描是早期胰腺癌检查的最佳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提高生存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螺旋CT ;胰腺癌;临床应用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肿瘤的影像学检查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以往对胰腺疾病的诊断,薄层动态增

2、强 CT扫描被认为是最佳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由于仍受到扫描速度、部分容积效应以及不能多平面立体重建图像的限制,某些胰腺疾病的显示仍不够理想1。螺旋CT的出现克服了上述常规CT的不足或限度,特别是螺旋CT能够在注射造影剂后的胰腺血管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分别进行胰腺CT的快速扫描。对2023年3月2023年8月收治的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30例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胰腺癌患者30例,其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 3480岁,平均年龄62岁。临床表现:17例出现上腹部隐痛,闷胀不适;13例体重减轻,乏力;2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1.2方法 静

3、脉内注射80100ml 60%的含碘造影剂,注射速率为2.53mL/s,我们推荐的扫描延迟时间动脉期为2025 s,从胰头钩突略低平面往上扫完整个胰腺,层厚5mm,螺距l1.5。然后延迟到6070s左右,再以同样方式做胰腺实质期(相当于门静脉期)扫描,并包括整个肝脏区域,若扫描范围很大,胰腺扫描结束后,至肝脏区域,层厚可改为710mm,或让患者换气后,做第二次螺旋扫描,直至膈顶。2 结果胰腺癌患者30例,胰头部24例,胰腺体尾部6例。显示肿块影23例,病灶直径大小为1cm2.5cm。3 讨论螺旋CT被认为是胰腺肿瘤理想和主要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不仅能清晰显示肿瘤形态、密度、轮廓以及血供情

4、况,还能准确了解肿瘤与周围血管、脏器间的关系,以及在门静脉期完成肝脏扫描,显示可能存在的肝脏转移灶,从而为临床肿瘤定性及其分期提供客观而详尽的依据。胰腺癌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其中以胰头癌最为常见,占60%,胰体、胰尾癌占39%左右,全胰腺癌仅占1%。以往对胰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认识不足及影像学检查的限制,临床上发现的胰腺癌大多为中晚期,手术难以切除,仅能作放疗或化疗等姑息性治疗,其5年生存率不到5%。近年来由于对早期胰腺癌临床的深入研究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的出现,使早期胰腺癌(肿瘤直径2.0cm)的发现成为可能,特别是早期胰头癌(包括钩突癌)的发现呈增加趋势。由

5、于胰腺管癌具有围管性浸润和嗜神经生长这两个重要生物学特性,因此,在胰头癌早期就可出现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以及胰腺管扩张,病人感上腹部闷胀、食欲不振和持续性腹痛或腰背痛。事实上,近期大量临床病例分析表明,黄疸的出现往往并非是早期胰头癌的临床表现,这是由于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黄疸2。95%的胰头癌迟早出现黄疸等表现,仅5%的胰头癌(包括早期钩突癌)呈外生性生长,或由于胆总管和主胰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并且两者相距较远,同时胰头肿瘤较小(2.0cm),尚未浸润胆总管下端开口,不引起肝内胆管和胆总管扩张以及胆囊增大,仅表现为持续性腹痛或腰背痛。早期胰体、胰尾癌并不出现黄疸,

6、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腹痛或腰背痛,或早期转移引起的有关临床症状。由于中晚期胰腺癌在腹部CT一书中已有深入详尽的描述,本节主要描述早期胰腺癌在螺旋CT上的有关表现。早期胰腺癌又称小胰腺癌,系指肿瘤直径2.0cm或3.0cm,目前尚未得到统一,大家比较倾向肿瘤直径2.0cm的标准。在螺旋CT平扫时往往呈等密度,仅见胰腺轮廓改变或没有改变,因此,不易在平扫CT图上识别,仅少数小胰腺癌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改变而引起重视,故单纯平扫其漏诊率甚高。平扫图上胰腺癌引起的间接CT征象十分重要:肿瘤远端胰腺可萎缩,胰腺管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或者伴有假性贮留性囊肿形成,如小胰头癌还可见到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以及胆囊增

7、大等。但是极少数外生性生长的胰头癌和(或)钩突癌可以没有肝内胆管、胆总管以及胰腺管的扩张,仅表现为胰头区的直接征象即肿块影。对少数胆总管和主胰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且两者相距较远(1.0cm)的患者,虽无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以及胆囊增大等,但可见小胰头癌所致的胰腺管扩张,主胰腺管扩张有时平扫不明显,增强扫描动脉期或实质期由于正常或萎缩胰腺强化十分明显,而没有强化的胰腺管显示更清晰。对于少数外生性胰体、胰尾癌,尤其是小胰体癌,其肿瘤远端胰腺管可不扩张,当然亦无胰尾的萎缩等改变。胰腺血供十分丰富,胰腺癌相对其胰腺组织来说为乏血管肿瘤,因此在动脉期增强扫描肿瘤主要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病灶,边缘

8、呈规则或不规则的环状强化,这主要是肿瘤边缘血供相对丰富些。实质期(门脉期)扫描仍可为低密度,但其和正常胰腺组织间的密度差异不如动脉期明显,同时肿瘤边缘亦模糊不清。有时实质期扫描可表现为等密度,故实质期不及动脉期扫描易于识别小胰腺癌,所以必须强调动脉期扫描的重要性3。而门脉期扫描的意义更在于了解肝脏是否有转移病灶存在,以及更好显示和了解门脉系统血管有否侵犯。中晚期胰腺癌(肿瘤直径3.0cm)尤其是胰头癌,其CT征象除胰头肿块外,基本上都伴有肝内胆管、胆总管和胰腺管不同程度的扩张,胰体、胰尾萎缩更为常见,伴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胆囊可不增大。至于胰体、胰尾癌,其主要表现仍为肿块影,胰体癌亦可致远端胰腺萎

9、缩和胰腺管扩张,胰尾癌尚可侵犯脾门及其静脉,引起肝外性的门脉高压,即脾静脉分支与胃底和食管下端的静脉相吻合而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无论中晚期胰头还是胰体、胰尾癌,增强扫描肿瘤主要表现为低密度,边缘可有不规则强化,若胰液外渗还可引起假性囊肿形成。因此,无论超声、常规CT、磁共振以及螺旋CT均较易发现或定性。1 曾蒙苏.乳头型壶腹癌螺旋CT双期增强的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23,4:31-35.2 李传福,张晓明,刘松涛,等.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3,35:96.3 凌华威,管永清,丁蓓,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3,36:60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