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27597208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86.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铁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铁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铁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铁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3.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目标 24.适用范围 25.工程概况 26. 环水保组织机构 36.1成立环保、水保领导小组 36.2领导小组的职责 46.3岗位环水保职责 57.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137.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规划制度 137.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教育制度 137.3重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因素评价制度 147.4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控制制度 147.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监督检查制度 157.6限期治理制度 167.7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报告和监测制度167.8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67.9奖励处罚制度 168.

2、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实施 178.1环境保护措施 178.2水土保持措施 299. 重难点工程环水保措施 339.1生活活动中的环水保实施措施 339.2施工生产中的环水保实施措施 349.3临时工程的环水保实施措施 3610 文物保护措施 3810.1文物保护的目标 3810.2文物保护管理体系 3810.3文物保护措施 3911.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措施 4012.附表 4212.1大气因素识别表 4212.2噪声因素识别4212.3固体废弃物因素识别 4212.4水因素识别4212.5节能降耗因素识别 4212.6植被保护识别 4212.7环境保护工程完成数量统计表 4212.8水土保持工

3、程完成数量统计表42环水保实施方案1. 编制依据1.1本工程所涉及的地方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 法规。1.2本工程主要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 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 法规1.3本工程涉及的其他相关标准及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环境管理体 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 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

4、标准 GB 38382002、环境标准管理办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4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及湖北指挥部下发的关于环境保护与 水土保持方面的相关规定、会议纪要、通知等文件。2. 编制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环 境保护原则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 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3.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目标根据工程实际,通过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并明确 相应岗位职责,将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工程沿 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得

5、到有效保护,建成具有中国 特色的环保型铁路煤运通道。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 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 规定要求,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目标。4.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中铁十四局集团蒙华铁路MHTJ23标项目部施工全过程中环保、水保工程。5. 工程概况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23标起讫里程DK1213+800DK1287+298.9,正线长度70.65km。其中正线路基长度49.305km,占正线总长度的69.79%, 土石方总方量970万m3;正线桥梁长 度21.345km,占正线总长的30.21%,其

6、中特大桥9座计19.775km、大桥4 座计0.674km、中桥14座计0.897km,框架小桥105座计988.22横延米、 涵洞1 8 2座计4 6 7 4 . 0 5横延米;站场3座:后港站、荆州东站和江陵站。本标段环水保重点工程为长湖特大桥,桥址位于湖北荆门长湖湿地自 然保护区实验区、湖北荆州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桥址西侧为长湖 鲌类国家级水产资源保护区核心区,东侧为天星观古墓群。工点环境敏感 环水保要求高;鱼类繁殖季节(5月 7月)和水鸟繁殖期(4月 6月) 禁止水下作业,有效施工时间短、工期压力大,为全标段控制性及重难点 工程。6. 环水保组织机构为了贯彻执行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

7、及使用指南(GB/T24001 2004), 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保证环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蒙华 铁路MHTJ-23标项目部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我标段成立了以项目经 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保、水保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在办公会和生产调 度会上提出、研究和解决环保问题。为切实做好施工期间环境保护与水土 保持工作,项目部建立了完善、有效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组织机构,详 见“环保、水保管理体系框图”。6.1 成立环保、水保领导小组组 长:刘志波、殷永副组长:尹德学、向建彬组 员:刘强、孙启新、王永、武勇、王浩、王后廷、彭

8、启寅、刘继 远、朱家宽、辛乐清、王学国、周大勇、宿胜、蔡涛蒙华铁路MHTJ 23标项目部环保、水保管理体系思想保障 组织保障工作保障制度保障经济保障措施保障保、人进行环 卜保教育大力宣传 环保重要性, 树立强烈的环 保意识项目部环境保 护领导小组安全环 工程咅M呆部、 p作业队伍作业班组开工前准备施工过程中环 保、水保检查针对性检查国家法律、法 规项目部环保制 度保证环 保措施保、水$经费制定奖罚措施落到实处各种针对 性的环保、水 保措施针对特定 制定相对 施,并根 态信息及 改,把各 施落到实情况 f措据动 时修 项措 :处实现环保、水保目标 一图 6.1-1 环保、水保管理体系框图6.2

9、领导小组的职责(1) 建立健全环水保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制定本标段环水保目标,监 督、检查,验收本项目环水保执行落实情况,对本标段施工环水保工作负 总责。(2)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 严格执行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并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 和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3) 督促本标段项目部各部门、各作业队伍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保护宣传计划,检查各部门及作业队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 训情况。(4) 协调加强与上级领导、业主、监理及地方环境保护、水保部门的联 系,主动接受有关部门及群众的监督、检查。6.3 岗位环水保职责6.3.1 项目部经

10、理环水保责任(1) 项目部经理对所承担管段工程的环水保负全面领导责任。(2)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 保持法等国家有关环水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的 条例、规程、规则和决定以及本公司的规章制度等。(3) 按照项目经理部年度创建安全标准工地的规划要求,健全机构,明 确各部门职责,层层分解指标,实现规划目标要求。(4) 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三同时”制度,把环水保工作列入 日常重要议程上来。(5) 做好领导项目部环水保领导小组的工作,及时对项目经理部的环水 保工作进行布置、总结、奖惩。(6) 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环水保例会,分析环水保情况,对存在问

11、题提 出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并付诸实施。(7) 每季度末组织一次环水保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定人、定期限、定措施解决。对本单位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迅速采取措施并及时上报。(8) 负责组织编制环水保技术措施计划,报批后,积极组织,按期完成。(9) 充分发挥环水保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作用,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工 作,保证他们专职履行环水保监督工作职责。(10) 发生环水保事故,要立即赶赴现场处理。及时如实报告环水保事 故。6.3.2 项目部生产副经理环水保责任(1) 在项目部经理的领导下,对环水保负直接责任,是项目部环水保的 直接责任人。(2) 组织编制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中的环境、职业健康

12、 技术措施或保证措施,并督促各管区技术主管、技术员或环水保员在施工 前做好环水保交底工作。(3) 督促各管区技术主管在制订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同时制订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4) 负责组织开展环水保专项活动和季节性环水保工作,组织每季度一 次环水保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落实整改部门和责任人。(5) 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各种环水保教育和培训。(6) 负责督促作业队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时制止作业队伍 的违章行为。(7) 支持环保安全部的工作,定期听取环保安全部负责人的汇报并解决 生产中存在的环水保问题。(8) 按照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要求和计划,认真贯彻实施,按期建成安 全标准工地或样板

13、工地。(9) 检查和督促其他领导和职能人员严格履行环水保责任制,定期向环 水保第一责任人汇报环水保情况。(10) 发生事故时,负责现场指挥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保护现场。(11) 不违章指挥,并有权拒绝上级的违章指挥。6.3.3 项目部其他副经理环水保责任(1) 认真执行国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局、公司和本单位有关环水保 的法律、法规、规定、标准规范。结合所主管的业务范围,负责组织制订 相应的环水保措施并贯彻落实。(2) 对主管业务范围内的环水保负领导责任,对环水保第一责任人负 责,协同环水保直接责任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3) 认真做到“三同时”,参加环水保例会和环水

14、保领导小组会议,分 析所主管环水保情况和发展趋势,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措施,认真落实, 并付诸实施。(4) 认真落实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环水保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实 施上级或本单位编制的各项环水保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措施。(5) 参加每季度一次环水保大检查。(6) 经常对所主管的部门或人员进行环水保教育,并督促他们落实环水 保责任制中相应的责任。(7) 负责督促有关部门人员搞好食堂、宿舍、办公楼的环境卫生,防止 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8)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严以律己,纠正违章。接受群众监督,维护职 工合法权益,不违章指挥。6.3.4 项目部书记环水保责任(1) 保证党和国家环水保工作方针、政策、法

15、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与 行政领导共同对单位环水保负责。(2) 把环水保工作列入党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与行政领导研究本单 位环水保情况,根据存在问题,组织制订党支部环水保工作要点,保证企 业实现环水保目标。(3) 抓好环水保思想宣传教育,监督行政领导做好有关专业人员的环水 保培训工作,教育党员和全体职工模范遵守、执行国家、行业及企业的环 水保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4) 组织制订党支部及各委员的环水保职责,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5) 在布置和检查工作时,同时布置和检查环水保工作。支持安全环保 部行使检查监督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6) 把环水保工作作为评比优秀党员的重要条件,把环水保工

16、作和干部 考核结合起来。(7) 参与本单位事故处理权限内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对负有主要责任 或领导责任的党员干部、党员做出党纪处分,协同行政领导做好事故的善 后工作。6.3.5 技术负责人环水保责任(1) 技术负责人对本标段的环水保工作负直接技术领导责任。(2) 认真执行国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单位的环水保法律、 法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上级主管单位技术部门颁发的环水保 技术标准、规范及环水保技术措施。结合工段的生产技术情况,组织制度 实施的具体措施,并负责检查落实。(3) 把环水保技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次研究、规划、布置、总 结、评比施工生产技术工作时,必须同时研究、规

17、划、布置、检查、评比 环水保技术工作,及时研究处理重大环水保技术难题和施工中的环水保技 术问题。(4) 负责组织编制、审定有关技术文件、施工方案、环水保设计(环水 保措施),对较大临时设施的设计文件、验算资料按分级权限负责组织审 核,使用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环水保技术鉴定、验收。(5) 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组织审查设计文件或竣工验收时, 要通知安监、卫生部门和工会组织派人参加。(6) 组织施工技术、科研、安全监察、劳动保护人员,研究推广安全生 产、防尘、防职业病、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技术,开展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科研工作。(7

18、) 组织有关部门对施工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并针对辨识出 的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预防、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8) 组织参建的施工人员进行环水保技术教育,提出预防措施,保证文 明生产。6.3.6 安全环保部环水保责任(1) 安全环保部部在管辖范围内对环水保工作负有监督检查责任。(2) 监督检查本标段工程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有关 环水保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章制度。(3) 参加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并参加工程验收。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和安全技术规程的,应提出限期改正意见,对情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有权制止施工和停止使用。(4) 参加生产会议,对本单位的环水保形势,伤亡事

19、故情况和保证环水 保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5) 督促有关部门制定环水保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等,并监督检查执 行情况。(6) 经常深入现场检查环水保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对查出的严重环水 保问题填写“监察记录簿”或“监察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对领导违 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并罚款;遇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 有权指令先停止生产或指挥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研 究处理。(7) 参加领导组织的定期和不定期环水保检查。分析研究环水保动态, 总结环水保的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展环水保活动的部署安排。(8) 参加环水保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 提出

20、预防事故的措施,并督促贯彻执行。(9) 根据国家和上级规定,监督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的发放和管理。6.3.7 工程部环水保责任(1) 切实执行国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规定,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2) 对项目经理部环水保工作负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责任。(3) 根据“三同时”制度,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同 时,必须编制环水保设计或环水保技术措施或专项环水保措施方案,经审 查批准后认真贯彻实施。(4) 负责临时设施设计文件的编制或审查 ,并组织现场环水保技术鉴定;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技术复杂工程进行施工生产时,必须提出施工设 计及工艺设计和相应的施工环水

21、保技术措施,层层进行交底。(5) 经常深入现场,检查生产操作、工地布置、生产设备和环水保等方 面存在的问题,随时加以纠正,制止违章作业。(6) 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同时督促检查落实有关环 水保设备、设施及技术部门、机务部门制订的环水保技术措施。(7) 参加环水保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对事故原因提出技术分析,对环 水保隐患和预防事故提出整改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6.3.8 物资设备部环水保责任(1) 按照施工(生产)技术要求和物资供应计划,供应的各种设备和材 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环保要求。(2) 负责督促材料供应商按照施工现场的要求合理堆放材料,严禁乱堆 乱放。(3) 加强对

22、防护用品的管理,对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负责发放劳 动防护用品,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使用。(4) 负责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和物品储运安全。(5) 认真执行国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有关环水保的法律、法规、 规定和起重机械及电器设备及其它机械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有关环保的要 求。(6) 编制施工机械及机电设备的修理计划时,应同时把排污纳入修理计 划,并督促检查落实。(7) 负责督促施工机械、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做好日常的维修及维护保 养工作,防止由于日常维护不到位发生漏油而污染环境。6.3.9 综合部环水保责任(1) 上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大气污染防治的文件,应及时呈送 环水保第一责任人或环水

23、保直接责任人批示,保证有关环水保文件的上传 下达。(2) 协同安全环保部门,做好环水保工作会议的通知及会务工作。(3) 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及食堂饮食卫生,参与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 用品的管理,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4) 负责联系当地环卫部门对生活区、办公区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联 系当地环卫部门对生活区、办公区的污水进行检查。6.3.10 计划部安全生产责任(1) 认真执行国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规定。坚持在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中做到“三同时”。(2) 对改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的工程项目,必须纳入生产 的综合计划,并优先安排。

24、(3) 对劳务合作队伍及外租机械,在签合同时,应同时签订环水保合 同,明确双方在分包工程中的环水保责任。同时核实作业队伍的资质等 证书,做好复印件存档工作。(4) 配合有关部门对作业队伍的环水保情况进行考核、奖惩,并提出、 落实环水保施工要求。6.3.11 财务部环水保责任(1) 在编制财务计划时,负责按计划提供环水保措施、环水保教育培训、 劳动保护用品等经费,并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2) 负责安全生产保证金和事故罚款按时拨付与收缴,专款专用。(3) 环水保的宣传教育、个人防护用品、保健食品、清凉饮料及有关环 水保管理的经费,应按规定支付。7.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本标段建立“三级”

25、检查落实制度,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 实施层抓具体落实。内部建立“包保责任制”,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加 强环保工作的落实。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各参建方责任,分级管 理,层层落实。7.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规划制度项目部施工前对生产区域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环境进行调查,根据 国家、地方政府、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部的办法,结合项目部对环境 保护、水土保持的要求,制定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计划和具体 措施,实现施工范围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7.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教育制度(1) 侧重对工作人员、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专(兼)职管理人员 的培训教育工作。 负责对员工进行中华人

26、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以及地方政府和项目部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规定的学习教育,加强全体员工执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法规,进行水土环水保实施方案 保护的意识。 党政工团共同组织各级管理机构,进行标语、图片、文字宣传,教 育员工树立“爱护施工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从我做 起”的思想。 各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活动要安排具体、目标明确、力争实效, 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7.3 重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因素评价制度 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按施 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工艺流程,共同识别、评价出项

27、目部施工区域的重 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因素。7.4 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控制制度(1)在项目开工前,应根据识别、评价出的重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因素,制定相应管理方案、措施和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效控制重要环 境保护、水土保持因素及重大环境破坏、水土流失。(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策划内容要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 计中,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后组织实施。(3)安全员应针对作业项目特点、作业环境和岗位的环境因素,编制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技术交底,同施工技术交底一并下达至作业班组。(4)对施工场地、作业场所、运输道路、生产设备与设施均应采取有 效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措施。(5)对施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

28、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制定相应的防范、 控制措施,避免造成水土流失破坏。(6)对使用的外部劳务人员,一律纳入本单位的环境管理范畴,在合环水保实施方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劳务人员遵守环境法规和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要求,积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7.5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监督检查制度(1)按国家、地方政府、行业颁布的法律、法规、标准及项目部的 管理办法进行。(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检查原则上与安全检查同时进行,侧重 于检查所制定的措施、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新的水土流失隐患,各 队确定保护方案上报项目部安全环保部。(3)安全环保部对可能的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源,进行重点监控。(4)日常

29、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要有详实的记录,提出整改建议, 对整改的结果要及时进行验证。(5)积极参加地方政府和上级机关组织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检 查活动,积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管理经验,推动环境保护、水土保 持工作的开展。(6)定期检查每季度末进行一次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检查,由项目经理主持, 相关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实验员、领工员参加。(7)经常性检查a、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员(安全员兼任)每日进行巡回检查。b、其他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检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8)检查报告制度安全员于每月25日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书面形式报项目部安全环保部,以促进环境保护、水土保

30、持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157.6 限期治理制度长湖湿地保护区、当地其他饮用水资源保护区等是环境保护、水土保 持重点地区,要重点监控,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对影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行为限定治理时间、落实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达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的条件或指标。7.7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报告和监测制度特殊地区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项目受地方政府或项目部的监控,队 部应主动与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定期汇报工作,及时办理规定的监测手续7.8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发生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事件,安全员应在事故发生后的1 小时内电 话报告项目部安全环保部,同时采取恰当的措

31、施,控制事件发展。事故发 生后 2 小时向项目部书面报告事故详细情况。事故处理完成后,书面报告 事故的详细情况和处理措施及处理结果。7.9 奖励处罚制度(1)对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中做出贡献的班组和个人给予表彰 奖励,对造成环境破坏、水土流失的班组和责任人员给予经济处罚。奖罚 规定执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写出书面材料,连同有关资料、证 书、文件的复印件报项目部,经审核批准给予奖励;a、获得公司、市、省、部、国家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荣誉称号 的单位、部门、人员。b、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者。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处罚:a、

32、发生水土流失的单位及主要责任者。b、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地方政府通报 批评或处罚的单位。c、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事件,给企业信誉造成重大影响的单位、 责任者。8.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实施8.1 环境保护措施8.1.1 噪音防治措施(1) 各作业队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噪声排放,尤其是特殊作业施 工。必要时,由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组织监测、分析,记录,当监测结果超 过规定的排放指标时,采取控制措施进行降噪,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2) 通用控制措施噪音管理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在可行的情况下,可通过限制作业 时间、限定车速、规范交通模式等实现噪音控制。 除紧急情况

33、外,在施工现场禁止鸣髙音喇叭。 在发动机排气管安装消音器,当噪音超过控制标准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声障。 尽量减少设备在施工现场不必要的空转,以减少噪音。 保持机况良好,减少噪音强度。 让处于噪声超标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听力保护用品。 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3) 特殊作业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时,尽量避免振捣棒空振,或采用低噪音的环保型的振 捣棒。 打桩作业,要采用弹簧替打或加厚桩垫等措施以减少打桩噪声,尽 可能地减少对周边人群和作业人员的影响。 施工机械、车辆运转前,要仔细检查,确保机械、车辆处于良好状 态。 在居民密集区域使用砂轮切割机、磨光机应采用

34、隔音措施并禁止深 夜作业。 改善和保持施工现场的发电机、发动机机况良好,尽可能地勤换班, 减少操作者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必要时佩戴听力保护用品。 模板、脚手架等装拆,应轻取、轻放,禁止乱扔、乱摔,将噪声降 低到最低限度。 木工房作业,在偏僻地方应避免深夜作业;在市区应进行完全封闭 作业。8.1.2 污水控制措施(1) 施工污水的控制 施工现场(包括临时设施)应有设计合理的排水沟,根据具体情况 设置排水口及沉淀池。 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设备装置与最近的地表水接收系统(即排放 至现场之外的水体和现场主要排水系统)的距离不能小于50米。所有来自 混凝土搅拌站的径流应引入一个临时沉淀池。 沉积泥土

35、清理:当泥土沉积达到排水沟、沉淀池的1/3髙度时,要 对泥土进行清理,以保证能正常工作。 除水上作业外,所有临时危险材料储存区域都应与地表水和缓冲区 域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以防止危险材料污染水体。当把危险材料从一个 容器移到另一个容器时,应防止泄漏并保持容器口始终向上。 施工机械修理、维护设备须有防污设备。施工机械设备、车辆的清 洗产生的污水须有控制措施。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泥浆池的维护,防止泥浆外泄。泥 浆要运到指定地点经沉淀达到当地排放标准时才能排放。 冲洗地面的污水必须引流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后方能排放。(2) 生活污水的控制 生活污水排放口必须设置过滤网,定期清理排污管道。

36、在化粪池处设置规范的沉淀池,适当添加沉淀剂、并进行定期清淤 处理。 禁止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 质量标准,防止热污染危害。(3) 应防止被污染过的雨水未经处理进入雨水排放系统。(4) 对于本项目部无条件完成的监控和测量的任务,必要时可委托当地 环保部门实施监测,并保存好监测结果,作为实施持续改善工作的依据。(5) 在与供方和劳务合作方签订合同前,计划部应将环水保的相关内容 条款加到合同条款内。8.1.3 扬尘控制措施(1) 砂、石、水泥、粉煤灰、土等材料的运输,车辆不能超载,以免抛 撒造成过多扬尘;(2) 施

37、工范围运输便道应注意洒水,避免扬尘。(3) 水泥、粉煤灰入罐(散装)要求装水泥罐车的管道有足够的强度确 保水泥入罐时胶管不破,接头不牢,不发生水泥、粉煤灰严重泄露,污染 大气;同时,水泥罐内不宜装得太满,以减少水泥、粉煤灰对大气污染。(4) 混凝土等拌制,对于楼式搅拌站要经常检查保证水泥、粉煤灰密封 系统完好。(5) 桩头凿除、混凝土表面凿毛及清理:桩头凿除尽可能采用液压炮; 混凝土表面凿毛及清理,现浇、预制构件尽可能采用拉毛处理表面,如因 砼浇注超高要凿掉,则应在凿除时表面浇水,减少粉尘。(6) 涵洞、小桥等构筑物表面修饰:在进行涵洞、小桥等构筑物施工时 尽可能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

38、施,减少砼表面缺陷,避免修饰; 如果砼表面却有缺陷须修饰,应尽快进行,同时避免大风天气,减少扬尘。(7) 金属结构表面锈磨光:应采取防护措施,减少粉尘对作业人员、附 近居民影响,金属结构表面锈磨光后立即油漆,避免再次磨光。8.1.4 光污染控制措施(1)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减少加班加点。(2) 定期检查机械和灯具设备,确保运转正常。(3) 严格控制大光灯的使用数量、照明时间及照射角度,天亮起后必须 关闭灯具。(4) 严格控制电焊和气割行为,在实施电焊和气割过程中应考虑对周围 环境的影响。(5) 经常进行巡视检查,发现有强光对周围居民影响严重的,立即采取 措施整改。(6) 对施工前进场的灯具

39、设备进行检查,杜绝无罩、无防护的设备进场 使用。(7) 对进场的电焊和气割设备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8) 在机械和灯具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杜绝带病或缺少零 部件继续运转的情况。(9) 现场可以挪移的电焊和气割作业,统一到电焊棚进行施工。(10) 现场所有大光灯设备均安装自动限时控制开关。8.1.5 废气控制措施(1)尽可能优先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生产工艺,使 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2) 施工机械按其维护保养规定进行管理,确保其性能满足环保要求。(3) 机动车按相关规定接受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年度检测。(4) 在用机动车不符合污染物排放

40、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5) 经年审后的车辆,司机应经常检查调整部位有无变化。做好车辆每 个月的保养工作并做相关的维护记录。(6) 驾驶车辆人员应经常清洗“三芯”即空气滤芯、汽油滤芯、机油滤 芯,防止排气超标。(7) 司机应妥善保管环保部门经监测下发的尾气排放合格证,并应与驾 驶证同样携带以备检查。(8) 使用汽油的车辆尽可能使用无铅汽油,柴油车使用的柴油则尽可能 添加防止污染的添加剂。(9) 生活废气的控制 生活食堂的油烟排放,应设置过滤网,防止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 环境造成污染 油烟排放过滤网应经常清洗,保持清洁。 在任何地方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 他产生有毒有害

41、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对于本标段需要无条件完成的监控和测量任务,必要时可委托当地 环保部门实施监测。 单位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然性事件,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气体和放 射性物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危害人体健康的,必须立即 采取防治大气污染危害的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和 居民,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 全体员工有责任和义务将重大有害气体污染或异常情况向本部门主 管反映。8.1.6振动环境防止措施为减轻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应结合地形及周围场景合理布局施工现 场;尽可能将产生强振动的施工设备置于振动敏感区30m外;在保证施工 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

42、时间,在居民稠密区限制夜间进行打桩等强 振高噪污染的施工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按照环评报告要求,完成对距 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内的敏感点的拆迁安置,对距离铁路外轨中心线30m 外振动预测超标的敏感点采取搬迁或功能置换措施,做好征地补偿,防 止次生环境问题。8.1.7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路基工程环境保护 粒料拌合场应该设置在取土场附近,取土直接改良,然后运至工地, 减少倒运,减少污染。 改良土为移挖做填的,其拌合场站应该设置在挖土段附近。 拌合场及水泥、石灰、土料场要有挡风措施,作业人员要规范操作, 文明施工,不得乱抛乱撒,避免水泥、石灰、尘土飞扬。水泥等包装袋子 要集中存放。 在居民区

43、集中居住和靠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应该严格控制 噪声大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必要时可采取隔声罩、声屏障等 临时降噪措施,将施工场地的噪声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范围之内。 应对人口稠密地区的施工场地、施工道路进行硬化或洒水等措施, 控制扬尘。 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运输或堆放必须遮盖或适当洒水湿 润,运输时可采用帆布、盖套或类似遮盖物覆盖。 路基地基处理施工强夯施工前应对周围构筑物进行调查,合理确定 夯能和作业时间,避免振动过大影响周围构筑物的安全。(2) 站场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 对打桩机类的强振动施工机械的施工要加强控制和管理,同时施工 中各种振动性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避

44、免夜间施工扰民。在建筑结构 较差、等级较低的陈旧房屋附近施工,应尽量使用低振动设备,或避免振 动性作业,减少工程施工对地表结构物的影响。 应确保使用的运输、装卸、挖掘等施工机械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使 用清洁燃料,保证其尾气达标排放。 站场施工应按照平整一块,压实一块,当天平整,当天压实的原则, 避免长时间暴露松散土层。(3) 桥涵工程环境保护 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桥梁基础,钻孔施工过程将产生大量的泥浆和钻 渣,钻孔施工前应修建泥浆池及沉淀池,泥浆经沉淀后循环使用。剩余泥 浆和钻渣需采用泥浆车集中外运至指定地点,不得随意遗弃或倾倒入河流、 水体。 河床、河道中所有的临时防护工程,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及

45、时拆 除。 合理安排桥梁基础的施工时间,宜安排在旱季施工。 桥梁钻孔桩基础在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旋 挖钻施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水上作业时应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严禁向水体随意丢弃。(4) 施工场地环境保护 施工场地包括钢筋加工场、制梁场、材料场、拌合站及其他施工临 时占用的场地。 材料场、拌合站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场地应选择在远离人口密集 区(直线距离应大于300米),并最好位于人口密集区的下风向。 制梁场、拌合站等产生较大噪声污染的施工场地应尽量远离居民区、 学校、医院等敏感区,施工场界距敏感区的距离应大于200 米,并将噪声 级较高的施工机械布置在远离噪声敏

46、感区的一侧。 施工场地可能因工艺原因会产生部分生产污水,这些污水主要是机 械、模具冲洗产生的高悬浮物污水,这部分污水排放前应设沉淀池进行处 理,经沉淀后也可以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用水量。 对于砂、石和石灰等散装建筑材料,装、卸时尽量降低落差,并提 前进行洒水湿润,防止扬尘。 废弃的建筑泥土、包装材料、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出现场,防止引 起扬尘和影响环境卫生。 对于水泥、粉煤灰、石灰、矿渣等细颗粒散体材料的运输、储存要 遮盖或封闭,防止和减少飞扬。 进出场地的运输车辆经常清洁,装料量要适宜,基本做到不带泥进 入场地、不洒料、不扬尘。 场内锅炉采用消烟节能性能好的锅炉,使烟尘降至最低限度。 工程完成

47、后进行拆除场内设施时,应适当洒水,且严禁凌空随意抛 洒拆除的建筑垃圾,防止扬尘。存放油料的库房地面采用混凝土地面进行防渗处理,机械车辆和设 备维修地点采用铺油毡进行防渗处理。场内临时食堂的污水排放时,设置简易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 污染。场内临时厕所,设置化粪池,化粪池采取防渗漏措施。(5) 施工便道环境保护 临时施工道路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噪 声、水土流失及扬尘等污染。 施工便道的修建应尽量绕避水源、文物遗址、旅游区、村庄、学校、 医院等环境敏感区,无法绕避时应采取道路硬化、洒水等措施,以控制扬 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对于不再使用的便道,占用农田的在施工结束后要复垦

48、,恢复其使 用功能;对于占用荒坡、荒地的要通过植物措施恢复其植被。 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及时洒 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 运输车辆经过村庄、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时,应降低速度,控 制鸣笛,以减少噪声污染。夜间在居民区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业,无法 避免时应找当地政府或居委会、村委会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6) 取土场环境保护 贯彻集中、就近取土原则,优先利用既有取土场及其它企业的可利 用弃土。 土丘、荒坡地段的取土场,取土后应进行开挖区坡面规整、底面整 平清理及种草、植树等绿化治理。 对于山包等无表层熟土的取土场,计划取土后复耕的熟土来源

49、可以 考虑利用附近路基挖方产生的表层熟土。 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优先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尽可能的减少 取土量,减小弃土的产生。 取土前应对取土场树木、苗木进行考察,对国家明令禁止砍伐的苗 木要上报当地林业部门,经林业部门审批同意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施工。 按设计位置取土,取土坑要求坑底平顺,边坡整齐,完工后边坡植 草绿化,坑底复耕或植树绿化;运土过程中要求车箱(料斗)完好且装料 适当,防止运料沿途散落;主要运输道路要求定时洒水并加强养护,防止 扬尘污染路边农作物和居民区。(7)弃土场环境保护 弃土场选址应非常重视场地的地形地貌条件,尽量选择地形低洼、 汇水面积较小、不会有较大流量径流汇集冲刷的

50、地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及有关地方法规,严禁将工 程弃土(碴)弃于河道管理范围之内,确因工程需要,在河滩附近设置弃 土场或用弃碴加固河堤的,其工程设计必须满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和技术 要求。 弃土场的工程防护措施应先于弃土实施,以充分发挥防护措施的效 用。 弃土场弃土结束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场地进行平整修复,或复 耕为耕地,或植树、种草绿化,以期尽快恢复其水土保持功能。 弃碴场的确定,虽然大部分弃碴场设计已作规定,开工前要求施工 单位实地踏勘,选定地点并经当地环水保部门同意,以免引起纠纷和发生 意外的费用。 严禁向河谷倾倒弃碴,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弃碴,应经严格测 定后,依据含

51、量或浓度确定处理措施。施工过程中杜绝向设计的专用弃碴地以外的地点倾倒弃碴。8.1.8 驻地环境保护措施(1) 生活区设置严格按审批的用地数量控制用地范围,严禁超范围用 地。(2) 生活区的设置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生活、利于生产、保护植被的 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选址,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设置要合理、紧 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农田的占用和对林地植被的损坏。(3) 生活区的设置要相对集中,设置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废水净化 池、化粪池,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定期清理,避免生活垃圾污染环境。(4) 生活区临建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对周围林木和花草及农作物护工 作,严禁砍伐、踩踏和破坏用地范围外的林地植被

52、。(5) 各种排水系统和排污设施须满足排水、排污要求,污水必须经沉 淀池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6) 生活区场地采取硬化处理,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定期洒水,防止扬 尘。(7) 在驻地生活区设置便于定期清理的厕所和垃圾箱,经常性专人清理 打扫,以防蚊、蝇滋生,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环境 保持营地和施工现场清洁卫生。(8) 加强对全体职工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 意识。(9) 生活用水需经水质检测,满足饮用水的标准要求。(10) 工程完工后,要对驻地场地施工垃圾进行认真清理,并收集运至指 定的位置处理或就地掩埋。生活区所占用的土地要做好复垦和生态环境的 恢复

53、工作。8.2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 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特编制如下 措施。8.2.1水土保持内容(1)水环境保护 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避免对原地层造成较大的破坏,保障当地居民的 生活用水;废水排放前要经过处理并排放到远离居民生活用水区,并由环 保协调部定期联系当地环保监督部门对水质进行检验,确保当地水质不被 污染。(2) 生态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将结合设计图纸,对现场 各种材料拌和站的设置、弃碴场的选择、施工便道的设置等进行进一步的 调查,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减少植被破坏,少占耕地”

54、为原则,合 理规划临时用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用地。8.2.2水土保持具体措施(1) 路基工程水土保持 在施工前应对周围的地形作出勘察,了解工程周围的汇水面积、走 向,对由于施工可能造成改变汇水面积、水流作出预测,采取提前疏导、 改向、加固等措施保护自然条件不被破坏,减少降水漫流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 施工前,首先完善施工段的截排水系统,并与附近既有排水系统顺 接。 施工组织时,路基工程宜安排在旱季。 路基工程挖方应弃至设计指定的弃土场或利用路段。 路基工程的水土保持重点在边坡防护,施工应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 完成路基边坡防护措施,施工一段防护一段,开挖一片防护一片,避免长 时间裸露土质边坡。

55、(2) 站场工程水土保持 站场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站场土石方的挖填数量决定着站场工程环 境影响和水土流失的轻重,土石方工程完成后,应及时平整、绿化,不得 大面积、长时间预留裸露松散土面。 及时按照设计要求,实施站场路基边坡的工程和植物防护,避免站 场边坡的水土流失。 按照设计要求,全面、及时实施站场范围内的排水系统,尽早构建 站场范围内的完善的排水系统,有利于降水的合理疏导,减轻降水冲刷的 不良影响。(3) 桥涵工程水土保持 随时清运桥梁基坑的弃土,确保基坑弃土不被雨水及地面表径流冲 刷,保证河道泄洪畅通。 筑岛施工或修建临时丁坝,必须得到当地水利部门的批准,并需采 用编织砂袋或干砌片石等措施对

56、筑岛和丁坝护面。 对不可避免的河道及河岸的开挖工程,要明确并严格控制开挖界限, 不得随意扩大开挖范围。 排水涵洞施工前应先修建临时性排水渠,使既有排水系统保持通畅, 涵洞施工结束,再将既有排水系统与涵洞连通。 施工中及时按照设计要求对锥体填方进行防护(一般为浆砌片石), 防止雨水冲刷。(4) 施工场地水土保持 施工场地的修建应避免长时间、大面积地暴露松散土面,场地开挖 或填筑后,应及时压实、硬化,暂时不宜硬化的闲置场地,应撒草籽绿化 对修建施工场地而形成的土质边坡,应对边坡进行必要的防护,可 以采取浆砌片石、干砌片石等工程措施,也可以采取撒草籽、铺草皮等植 物措施。 修建施工场地应对场地内的排

57、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根据地形等条 件合理将降水引流至天然排水沟渠,避免降水漫流、汇集对场地周围产生 冲刷。 场地清理所剥离的表层土,对需要复耕的应予以保存,对不需复耕 的及时清运出场。(5) 施工营地水土保持 施工营地的修建要做好场地平整、地面硬化、环境绿化等工作台, 保持营地内排水系统的畅通,并与既有排水系统相连通,避免裸露大面积 的松散土层。(6) 施工便道水土保持 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以节约用地,少占农田,有利 用环境保护,不破坏文物古迹,减少植被、林地破坏为首要原则,尽量利 用现有道路,若无现成道路可利用,则应严格控制施工道路修筑边界。 施工便道土石方工程本着移挖做填、充分

58、利用的原则进行合理调配, 以节约用地,减少弃土(渣)和地表植被破坏,避免水土流失。 施工中应避免形成髙陡边坡,弃土(渣)场选择低洼地、不易受河 流、沟渠等地表流经冲刷的荒地。 在易产生水土流失的特殊地质路段,尽量避免雨季施工;路基开挖 后及时进行支挡防护,以防止边坡坍塌、水土流失。 新建或改建施工便道时,均应修筑便道两侧排水系统,保证地面径 流的畅通,减少边坡冲刷,防止水土流失。 对新建或改建施工便道两侧裸露的土质路基边坡应采用必要的防护 措施进行防护。(7) 取土场水土保持 取土场应选取荒坡或低产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尽量减少对地 表植被的毁坏。 取土场位置的选择应取得当地政府、水土保护主

59、管部门的配合,在 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结合当地水利、农田建设规划、环境建 设规划,通过协商确定。 规划复耕的取土场,取土前应先将表层熟土推置一旁,熟土堆应采 取围挡、覆盖措施加以保护,取土后再推回摊平。并应根据临时堆放处的 地形等条件,合理设置诸如土袋围堰等临时防护措施。 取土时如农田灌溉系统被损坏,应进行补偿修复,对地表径流产生扰动时,应对其堤岸采取防冲刷措施,并应及时清理水道,防止淤积。(8)弃土场水土保持 弃土场选址应避免占用耕地、良田,宜选择荒坡、荒地等植被稀疏 的场所,以减少对植被的毁坏。 对于上游或周围汇水面积较大的弃土场,应在其上游或周围设置适 宜的截水沟槽,防治径流对

60、弃土场的冲刷。 弃碴时分层堆放,加固弃碴堆放坡脚以确保弃碴体的确定,同时做好弃土场周围的挡渣结构,防止水土流失造成环境污染。9. 重难点工程环水保措施长湖特大桥穿越湖北荆门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湖北荆州长湖 湿地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桥位东侧为长湖鲌类国家级水产资源保护区核 心区,西侧为天星观古墓群。工点环境敏感、环水保要求高,为标段环水 保重点监控工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如下:9.1 生活活动中的环水保实施措施(1) 为保护长湖区域内各种野生动植物,禁止在此区域内擅自猎狩和采 摘,维护湖区内生态平衡。(2) 一些含有化学制剂或者化学污染的物体(如手机电池),要妥善保 管,不得丢弃于生活区及

61、施工场地。(3) 要慎重使用明火,在树木繁多或者植被茂盛区域应禁止使用,防止 点燃树木,引起火灾,而对动植物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4) 夜晚对光源的使用应合理控制,避免灯光对湖区内野生动物尤其是 一些鲌类的鱼卵产生影响。(5) 长湖区域内严禁使用各类杀虫剂、农药等,防止对湖区内各种动植 物造成伤害。9.2 施工生产中的环水保实施措施(1) 施工弃土、废料要及时妥善处理,运土汽车应加篷布,以防扬尘。 淤泥渣土外运应按地方法规采用专用车辆运输,并尽快运到淤泥渣土排放 场,严禁乱取乱弃,破坏环境,严禁弃土堵塞河道。(2) 施工期间噪声应满足建筑施工场地环境噪声排放等级(GB12523-2011)的要

62、求,为减少工程施工噪音、震动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一下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开居民居民休息时间;限制夜 间进行强噪声、震动污染严重的作业,并做到文明施工;施工车辆,特别 是重型车辆的运行途径,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噪 声源相对集中;施工机械尽量采用液压设备。(3)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施工临时用地,完 工后要恢复本来面貌,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既有路、绿化及植被,在施工结 束后应恢复完好。(4) 施工时须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条例执行。(5) 施工过程中保护区内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红线施工,严禁扩大施工范围。路基桥梁基础 施工应尽可能减小土地扰动面积,减少植被的破坏。 严禁保护区范围内设置取弃土(渣)场和施工场地营地等,工程弃 土(渣)应运至保护区外处置。施工便道应尽可能利用既有道路,新建施 工便道在工程结束应及时恢复原地貌。 桥梁水中墩基础开挖和围堰下沉应尽量选择枯水期以及避开保护区 鱼类繁殖季节(每年5月7月)和水鸟繁殖期(4月6月),施工时也 应尽量缩短和控制作业时间。 改善优化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