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原子的位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758870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02.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原子物理学(原子的位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原子物理学(原子的位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原子物理学(原子的位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原子物理学(原子的位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物理学(原子的位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原 子 物 理 学 第一章 原子的位型 : 卢瑟福原子模型 第二章 原子的量子态 : 玻尔模型 第三章 原子的精细结构 : 电子自旋 第四章 多电子原子 :泡利原理 第五章 X射线 第六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第一章 原子的位型 : 卢瑟福原子模型 1-1 背景知识 1-2 卢瑟福模型的提出 1-3 卢瑟福散射 公式 1-4 卢瑟福公式 的实验验证 1-5 行星模型的意义及困难 1-1 背景知识 1. 电子的发现 2. 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3. 原子的大小 H A ,B + + - C D E P 1 P 2 汤姆逊阴极射线实验 实验装置 阴极射线 (C)狭缝 (A,B)金属板 (D,E)荧光屏 D

2、,E加电场 射线 P1 P2 阴极射线带负电 再 加磁场 射线 P2 P1 Hev=Ee v=E/H 去掉 电场 射线半径 r mv2/r= Hev e/m=v/Hr 1-1-1 电子 的发现 E H 1-1-2 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1) 密立根油滴实验 (1) 测得电子电量为: e = 1.6 10-19 C (库仑 ) 电子质量 me = 9.1 10-31 kg 密立根首次发现了 电荷的量子化 电荷只能是 e 的整数倍 若知 H+(质子 ) 的荷质比 p e m 1 1836 e p m m 1-1-2 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2) 密立根油滴实验 (2) 原子呈中性 , 原子中具有带负电的

3、电子 , 必定有带正电的物质 (对于氢原子 , 这 种带正电荷的物质称为 质子 ) 原子 = 正电物质 + 负电物质 + 不带电物质 1-1-2 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3) 原子质量单位 u 1u 1个 12C 原子质量 /12 原子质量 MA u = 原子量 u = A u 克1066.1 克112 克12 24 . AA NN 1-1-3 原子的大小 原子半径 一个原子体积 = = 一 个 原子的质量 / 原子质量密度 = 原子半径 r = 数量级: r 10-10 m = 1 34 3 r / AAN 31) N4 A3( A 1-2 卢瑟福模型的提出 1. 原子正负电荷如何分布 ? 2.

4、 粒子散射实验 3. 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 1-2-1 原子正负电荷如何分布 ? (1) 汤姆逊原子模型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内 , 电子镶嵌在其中 ( 同心球壳上 ) 。 卢瑟福的核型结构模型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 作轨道运动的电子组成 粒子散射实验: 探测器 粒子 金原子 1-2-2 粒子散射实验 (1) 实验装置 1-2-2 粒子散射实验 (2) 实验结果: 绝大多数 粒 子 散射角 : 2 - 3 1/8000的 粒子散射角: 90 奇怪 相当于炮弹被一张纸反弹回来一样 ! 1-2-3 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 (1) 带正电物质散射(汤氏模型) (1) 原子的正电荷 Ze对入

5、射的 粒子 (2e)产生的力 2 2 0 2 3 0 12 4 12 4 Ze rR r F Ze r r R R R r 原子半径 带正电物质散射(汤氏模型) (2) 正电荷 Ze对 粒子 (2e)的最大力 散射角 动量的变化 力乘以粒子在 原子度过的时间 2R/v 1-2-3 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 (2) 2 2 0 12 4 ZeF R p p p p p 1-2-3 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 (3) 带正电物质散射(汤氏模型) (3) 相对动量的变化 2 0 2 51.44f 2 /( 4 )2/ 1 2 2 /0 .1nm 3 10 r a d ( m MeV MeV ) Z e Rp FR

6、 v p m v mv ZZ EE E R 2 04 e 1-2-3 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 (4) 带正电物质散射(汤氏模型) (4) 电子对 粒子的偏转的贡献( 对头撞 ) (1) 动量 、 动能守恒 2 2 2 0 1 0 1 1 1 1, 2 2 2e e e em v m v m v m v m v m v 入射的 粒子 散射后的 粒子 散射后的电子 00 0 22 2 e e m v m vvv m m m 0 1 02e e ep m v m v m v m v 2 2 2 01 1 1 1 2 2 2 eem v m v m v 01 eem v m v m v 2 2 201()

7、 eem v v m v 20 1 0 1( ) ( ) eem v v v v m v 01() eem v v m v 201()e e e em v v v m v 01() ev v v 02 e e mvv mm 1-2-3 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 (5) 带正电物质散射(汤氏模型) (5) 电子对 粒子的偏转的贡献( 对头撞 ) (2) 0 1 0 0 2e e ep m v m v m v m v p m v 0 4 0 22 11 00 040 eem v m m v m p p 电子引起 粒子的偏转角非常小 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1-2-3 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 (6) 带正电物

8、质散射(汤氏模型) (6) 粒子对金的散射角 一次散射的散射角 重复散射也不会产生大角度 重复散射为随机 , 平均之后不会朝一个方向 特别不会稳定地朝某一方向散射 汤姆逊原子模型与实验不符 ! 5 M e VE Z=79 5 4 33 10 r a d 10 r a d 10 r a dp Z Z p E E 310 rad 1-3 卢瑟福散射 公式 1.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 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1-3-1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 (1) 远离靶核的入射能量 E,电荷 Z1e的带电粒子与电 荷 Z2e的靶核散射 瞄准距离 碰撞参数 散射角 1-3-1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 (2) 库仑散射公式

9、ct g22ab 2 12 04 Z Z ea E 库仑散射因子 1-3-1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 (3) 假定: 1. 单次散射 2. 点电荷 , 库仑相互作用 3. 核外电子的作用可略 4. 靶原子核静止 ( 靶核重 , 晶体结构牢固 ) 1-3-1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 (4) 推导库仑散射公式 2 012 2 0 d 4d Z Z e v F m a r m rt 2 d dm r Lt 中心力 角动量守恒 2 012 2 0 d 4d d d Z Z e vrm rt 22 001 2 1 2 002 1 d d d 44 d d Z Z e Z Z e vr L t r mr 1-3-

10、1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 (5) 2 012 0 d; 4 Z Z ed v r L d fi ufiv v v v v e 22 ;11 22 i f i fE m v m v v v v 2 si n 2fiv v v 1-3-1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 (6) 0 0 ( c os sin ) d 2 c os 2 sin c os22r d i jj i ue 1-3-1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 (7) 22 1 2 1 2 00 11s in c o s c o s 2 4 2 4 2 Z Z e Z Z ev L mvb ct g22ab 2 12 04 Z Z ea E 2 2 E mv

11、b ; b ; b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1) 粒子 : b b + db - d 粒子 :bb+db 圆环 面积 -d空心 圆锥体 粒子打 在环上的 几率 ?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2) 靶 (薄箔 )厚 t, 面积 A, 数密度 n, 质量密度 环 面积 粒子打在环上的几率 2 | |b d b 2 2 4 2 | | 2 1 c o t c s c 2 2 2 2 2 2 s i n 1 6 s i n 2 b d b a a d AA ad A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3) 空心圆锥体的立体角 d 2 2 si n ; 2 si n d s r rd ds

12、dd r 2 4 2 | | 16 si n 2 b db a d A A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4) 薄箔内有许多 环 : 核 环 ; 薄箔体积 : At; 薄箔 环数 : Atn 粒子打在 Atn环上 ,散射角 相同 一个 粒子打在 薄箔 上被散射到 -d 的几率 2 4 () 1 6 s in 2 ad ntd Ap A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5) N个 粒子打在 薄箔 上测量到 -d 的 粒子数 微分截面 (卢瑟福公式 ) 2 22 12 44 0 1 441 6 si n si n 22 Z Z ea N dd d N n A t n tN EA 2 2 12 4

13、0 11 44 s ( i 2 ) n () C Z Z edN Nn td E d d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6) 微分截面的物理意义 对于单位面积内每个靶原子核 ,单位入射粒子 ,单位 立体角内的散射粒子数 微分截面有面积的量纲 ,表示 粒子 散射到 方向 单 位立体角内每个原子的 有效散射 截面 微分截面的单位 : (m2/sr)(米 2/球面度 ) 截面的单位 : 靶恩 (靶 , b): 微分截面的单位 : b/sr 2 2 12 40 ( ) 1 1 () 44 sin 2 C Z Z ed d N d Nn td E 2 8 2 3 1 21 1 0 , 1 1 0 mb

14、 m m b 1-4 卢瑟福公式 的实验验证 1. 盖革 马斯顿实验 2. 原子核大小的估计 1-4-1 盖革 马斯顿实验 (1) 同一 (粒子源 , 散射体 ) 同一 (粒子源 ,材料的散射体 ,散射角 ) 同一 (散射体 ,散射角 ) 同一 (粒子源 ,散射角 , nt) 22 12 40 ( ) 1 1 () 44 sin 2 C Z Z ed d N d Nn td E 4 1 , si n 2 dN d dN t d 2 1dN dE 2 2 dN Z d 1-4-1 盖革 马斯顿实验 (2) 盖革 马斯顿实验 证实了上述规律 1-4-2 原子核大小的估计 (1) 2 2 2 0 0

15、 0 121 24 1 2 m mm m mv mv Z Z e E m v v r rLb m 22 2 2 212 0 ;024m m m mZ Z eLr r r a r bm E E 2 2 22 2012 20 0 , 14 2 2 m v bZ Z e ab E m m v 1-4-2 原子核大小的估计 (2) 求解 22 0 mmr ar b 22 2 2 2 4 ,0 2 4 1 ( 1 1 c ot ) 2 2 2 2 1 ( 1 ) 2 sin 2 mm m a a b rr a a b a r a a 18 0 1. 20 f mmra co t22ab 1-5 行星模型的意义及困难 意义: 确定了原子的 核式结构 , 原子内部十分稀疏 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 黑箱方法 不足 : 原子 稳定性 (加速运动 辐射 ) 原子 同一性 (原子与太阳系 ,初始条件 ) 原子 再生性 (原子与太阳系 , 相互作用后复原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