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人口和经济发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758834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65.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展经济学人口和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发展经济学人口和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发展经济学人口和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人口和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人口和经济发展(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2章 人口和经济发展 姚 洋 引言 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人口数量、人 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2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基本假设 : 首先,它假设社会中存在一个刚好可以维持个人生存的生 存工资,如果一个人的收入低于生存工资,则他就无法存活 。 第二,只要收入高于生存工资,多余的收入就会被用作人 口的再生产,人口就会开始增长,而且,人口增长速度是多 余收入的增函数。 第三,收入的多寡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由于自然资源是 有限的,收入的增长也是有限的。 3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假设是否成立? 马尔萨斯生活的年代里是比较接近现实的 当时的生活水平不高 在马尔萨斯的时代,人口的增长主要取决于

2、婴儿的营 养状况;给定同样的出生率,较高的收入提高婴儿的 营养水平,从而增加婴儿的成活率,促进人口的增长 当时农业技术并不发达,收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然 资源的多寡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农业技术发生了突飞猛进 的进步,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三个主要假设都不再成立。 4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基本内容 : 如果人均收入高于生存工资: 由第二个假设,人口 由第三个假设,自然资源是有限,劳动力的边际报酬 却是递减的,人均收入 此时,人口仍然在增长,但是速度下降,直到人均收 入下降到等于生存工资为止,此时人口不再增长。 5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基本内容 : 如果人均收入低于生存工资: 由第二个假设,人口

3、 由第三个假设,劳动力的边际报酬却是递增的,人均 收入 人口下降速度减缓,直至回归增长为零的状态。 因此,在短期内,人口增长会呈现出上下波动,但在长期, 人均收入将保持在生存工资的水平上,人口没有增长。我们 说经济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 6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简单的数学模型: 模型设定 nt为一个国家在第 t年的人口数量 wt为该年的人均收入 假定劳动力等于人口 nt 为生存工资, 为自然资源(可以理解为土地)总量 单一生产活动 劳动力的边际产出 为随劳动力数量增 加而边际递减 7 ),( tt nRAFY tt nnRAF /),(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简单的数学模型: 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是人口

4、数量的减函数,表达出了马尔萨斯的第三个 假设。 第 t年的人口增长速度 表达出了马尔萨斯的第一和第二个假设 8 )/(/)1,/( ttttt nRAfnnRFAnw )( wwn tt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简单的数学模型: 将人均收入带入人口增长方程 同时对时间 t求导,得到人口增长率的变化率 9 wnRAfn tt / t t t t t t t n nRnRAf n nRnRAf dt nd )/()/( 2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简单的数学模型: 人口处于增长的状况(即速度大于零),则其速度会不断 下降,直到等于零为止; 反之,如果人口处于下降状态(即速度小于零),则其下降 会减速,直到等于

5、零为止。 这样,人口增长速度在长期将等于零,同时,人均收入等 于生存工资。 10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人口增长 图中的稳态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因为它是一个没有人 口增长、且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存的状态。 11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缺陷 资源约束假设 即使资源的物理总量不变,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将提高产出水 平,从而缓解资源的有效约束 人口增长方程 人口增长不主要取决于婴儿的存活率 (也不再完全取决于人 均收入 ),而是取决于父母的生育计划 12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计划生育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即人口的迅速老化。目前 ,中国 6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 11,中国已 经

6、进入老年化社会。 据估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 60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到总人 口的 30%。 两个因素会弱化老龄化带来的冲击。 一个是退休年龄的提高。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女性为 55岁,男性为 60岁。推迟退休年龄提高劳动力供给, 同时降低领取养老保险的人数。 另一个因素是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可以部分弥补劳动力数量的下降。 13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生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在家庭经济分析一书中(贝克尔, 1987),贝克尔将 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应用到对生育和家庭的研究。 在现代社会,人口增长已经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人们对 生育的选择成为影响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 ,

7、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就有了用武之地。 14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生孩子的边际收益递减 从孩子作为耐用消费品的角度来看,生孩子的边际收益是 下降的,因为孩子像其他耐用消费品一样,对他们的“消费 ”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孩子越多,再生一个孩子所能 带来的效用下降。 从孩子带来未来收入的角度来看,生孩子的边际收益也是 递减的,因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 15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生孩子的边际成本上升 首先,养育更多的孩子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父母的现期 消费就要减少。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较低的消费水平 上,收入的边际效用较高;因此,对孩子投入更多的金钱就 意味着父母由现期消费下降带来的效用损失在边际上

8、增加, 换言之,生育孩子的边际成本上升。 其次,养育孩子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这意味着父母从事生 产或经营上的时间就会下降。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当时 间投入较少时,其边际报酬较高;因此,对孩子投入更多的 时间就意味着父母现期收入损失在边际上的增加,即生育孩 子的边际成本上升。 16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这样如果要分析生育孩子的数目变化,只需要分析生育 孩子的收益与成本即可。 17 孩子数 目 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0MU 0MC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影响生育选择的因素 父母的收入水平 父母收入水平越高,则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越高 父母收入水平对养育孩子的边际收益的影响却可能是 不确定的。 一种理论认为

9、,中国之所以没有能够在清代发展起来 ,就是因为地主将地租都用到生养更多的孩子上,而 不是投资到工商业。 18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影响生育选择的因素 社会的总体收入水平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人力资本的回报 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社会更加倾向于采用更密集地 使用人力资本的技术,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回报。此 时,家庭的一个理性选择是少生孩子,同时增加对孩 子的教育投资。 贝克尔把这个现象概括为“数量质量权衡” 19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影响生育选择的因素 父母的教育水平 较高的教育水平一方面提高父母生育孩子的成本,另 一方面降低他们生育孩子的收益。 教育不仅提高一个人的收入潜力,而且改变他的世界 观,特别地,教

10、育让父母看到了生育孩子之外获得快 乐的途径。 20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影响生育选择的因素 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劳动参与 如果母亲不参与劳动市场,而是呆在家里,则她就更 可能把乐趣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而提高养育孩子对她 的边际效用; 另一方面,不参与劳动市场,则她的时间机会成本就 很低,从而降低养育孩子对她的边际成本; 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结果是,如果母亲不走出家庭到外 面去工作,则一个家庭更倾向于多生育孩子。 21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影响生育选择的因素 社会保障的健全程度 既然生育孩子的目的之一是获得未来的收入流,因此 ,如果养老和医疗保险比较健全,则生育孩子的边际 回报就会下降。 22 贝克尔的人口

11、理论 影响生育选择的因素 社会习俗和地理环境的限制 一些社会习俗鼓励多生育孩子。比如,在中国不发达 农村地区,至今还流传这多子多福的传统,而且,孩 子、特别是男孩的多寡仍然影响家庭的社会地位。 宗教也对生育有显著的影响,如天主教反对节育和堕 胎。 地理环境主要是通过影响父母的眼界和机会来影响他 们生育子女的意愿的。在一个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人 们的眼界较窄,机会也少,从而生育孩子的意愿较高 。 23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经济成长阶段和生育率 -早期阶段 收入水平很低,没有社会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家庭 会通过多生育子女以换取更多的未来收入,并提供养 老保障;换言之,早期生育孩子的边际收益较高。 另一

12、方面,由于教育回报低,家庭不会过多地投资子 女的教育,因而养育孩子的花费也较少,同时,父母 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也不高;所以,在早期社会中, 生育孩子的边际成本很低。 24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25 孩子数 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0MU 0MC 1MC 2MC 1MU 2MU 2n 0 n 1n 成熟阶段 中期阶段 早期阶段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经济成长阶段和生育率 -中期阶段 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水平提高,但这主要来自物质 资本投入的增加,而不是人力资本的提高,同时,社 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由此带来的影响表现在 两个方面。 首先,生育子女的边际收益提高,因为劳动力的回报 增加,但人力资本的回

13、报没有变化或增加很少。 其次,生育子女的边际成本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量 并不大。 26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27 孩子数 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0MU 0MC 1MC 2MC 1MU 2MU 2n 0 n 1n 成熟阶段 中期阶段 早期阶段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经济成长阶段和生育率 -成熟阶段 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人力资本回报增加,社会保障体 制不断健全。首先,生育子女的边际收益提高,因为 劳动力的回报增加,但人力资本的回报没有变化或增 加很少。 此时,养育孩子的边际收益下降,同时边际成本上升 ,父母在数量质量权衡中会倾向于选择质量,而降 低生育孩子的数量。 28 贝克尔的人口理论 29 孩子数 边

14、际收益 /边际成本 0MU 0MC 1MC 2MC 1MU 2MU 2n 0 n 1n 成熟阶段 中期阶段 早期阶段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就出生率而言,这三个阶段对应于前面的三个经济发展阶 段。 在死亡率方面, 第一阶段的高死亡率和这一阶段很差的营养状况和医疗水 平有关。由于营养差,婴儿的死亡率就很高,成人生病的 概率也高,而很低的医疗水平降低了治愈疾病的可能性。 到了第二阶段,收入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从而婴儿 存活率提高,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 到第三阶段,死亡率的下降主要来源于预期寿命的提高, 因此下降缓慢,甚至停止下降。 30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可以看到,英国经历了人口转

15、型的完整的三个阶段。 大体上而言, 1790年之前为第一阶段,此时英国还没 有进入工业革命的高潮期,收入水平很低; 1791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二阶段,此时英国经 历了工业革命的高潮期,成为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 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第三阶段,此时英国进入稳定 增长时期。 31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死亡率的下降 :中国是后发国家,可以从先发国家那里直 接学习医疗技术和控制死亡率的方法,因此它们的死亡率 可以快速下降。 32 年份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9 印度 126.2 112.8 103.2 94.4 83.8 77.

16、0 67.6 57.2 50.3 中国 82.8 64.2 46.1 36.7 36.8 36.4 29.8 21.5 16.6 中国和印度零岁人口死亡率对比: 1970-2009( )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 对经济增长而言,第二阶段后半段的人口结构相对于其它 两个阶段具有优势。在这个阶段,劳动人口相对于被抚养人 口更丰富,从而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 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人口红利的指标是劳动人口比和它的倒 数,人口抚养比。 劳动人口指的是大于 15岁、低于 65岁的人口,被抚养人口 指的是 16岁以下和 65岁以上的人口。 劳动人口比是劳动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之间的比例, 33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

17、利 人口红利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 ,可能的原因 原因一:抚养负担轻 当劳动人口比例较大时,老人和孩子的抚养负担相对 较轻,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而不是消 费上。 原因二:劳动力供给 劳动人口比例高的国家的劳动力供给比较充沛。 中国过去 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 沛的劳动力供给。一方面,从 1979年到 2010年,劳动 人口比持续上升,劳动力总量增长迅速;另一方面, 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 34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 ,可能的原因 原因三:创造力 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五篇重要论文是在他 26岁的时候。 从个人来讲,一个人年纪大了之后头脑中就

18、会出现一 些固化的东西,创造力就会下降,不像年轻人没有约 束,创造力比较高。 35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 ,可能的原因 原因四:储蓄。 一般认为,正当壮年的人口的国家储蓄率比较高。 年轻时收入比较低,但由于预期壮年时生产率提高, 因此要借贷;壮年时生产率达到顶峰,可以偿还年轻 时的债务,并为老年储蓄;最后,老年时只消费,不 生产。 这样,一个人一生大体可以保持相同水平的消费。从 个体推及整个人口,一个处于壮年,即劳动人口比例 较高的社会的居民储蓄率会比较高,经济增长也会比 较快。 36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之后,中国的抚养比迅速下降, 到 20

19、00-05年间,中国的抚养比降低到 43.6%,而印度的抚 养比为 61.8%。 随着抚养比的下降,两国的国民储蓄率都同步上升,由此 也带动了两国投资率的上升。 人口红利的增加可以部分解释两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 37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证据 根据 Bloom等人的研究( Bloom et al, 2007),人口红利 可以解释东亚经济奇迹的四分之一 国内学者蔡昉和王德文( Cai and Wang, 2005)利用省际 数据的研究表明,人口红利也可以解释 1982-2000年间中国 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 38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人口结构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出口和

20、进口。 随着劳动人口比例的增加,一个国家的产出将增加,从而 增加出口;另一方面,劳动人口比例增加也导致一国收入 的增长,从而提高该国的进口。 田巍等人( 2011):如果出口国的劳动人口比提高百分之 一,则该国的出口增加 2.81%;如果进口国的劳动人口比 提高百分之一,则该国的进口增加 1.88%。 39 人口转型和人口红利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 出口,从 2001年到 2010年,中国出口增长了 4.9倍 利用田巍等人的结果,我们可以计算人口红利对中国出口 增长的贡献率。按照田巍等人的定义,中国的劳动人口比 在 2001-2010年年上升了 5.88%。 利用他们得到的 2000-2006年时间段的结果,我们可以得 到, 2001-2010年期间人口红利的上升导致中国出口增长 56.9%,占出口增长的 11.6%。 4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