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22752951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年级《克和千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克和千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克和千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克和千克》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二年级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85-87页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力量。 教学预备 1.课前让每位学生去商场上任选一种物品调查数据,并填好调查表。 2.将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预备8个1角硬币,一些苹果,若干袋盐,试验卡(1)和试验卡(2)。 3.预备天平,盘称。 4.多媒体课

2、件。 教学过程 一、熟悉重量单位克、千克 师:教师这儿有两袋糖果,请你们猜一猜它们是一样重,还是哪一袋重一些? 生1:我认为左边那袋重一些。 生2:我认为右边那袋重一些。 生3:我认为它们是一样重的。 师:谁想上来掂一掂?(找几位学生来掂一掂,全都认为是左边那袋重一些) 师:刚刚大家用眼睛观看得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但通过掂一掂大家的意见就统一了。看来比拟两件物品的轻与重光靠眼睛是不行的,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那么这袋糖究竟有多重呢?你有方法知道吗? 生1:用秤来称。 生2: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 师:这个方法不错。昨天教师请大家回去任选两件物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你们完成了吗?谁想

3、上来汇报?(找几位学生上来汇报) 生1:一块香皂100克。 生2:一支牙膏105克。 生3:一袋大米25千克。 生4:一袋洗衣粉1.7千克。 师:刚刚你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板书:克和千克) 二、熟悉秤 1.提出问题。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重量,但许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方你们桌上所摆的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精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教师课件展现并简洁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生1:在水果店

4、里见过盘秤。 生2:在超市见过电子秤。 生3:我在试验室见过天平。 生4:我在米店见过磅秤。 生5:我在菜市场见过杆秤。 生6:我家里有弹簧秤。 (当学生举例天平常,介绍天平通常用来量比拟轻的物体。) 3.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 我们先来熟悉一种常用的秤盘称。(实物展现) (1)观看秤面,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 在秤面上,指针指向0刻度,下面还有2Kg的字样,Kg就是单位千克,表示假如指针转了一圈,物体的重量是2千克。在一大格的位置标有100g的字样,g就是单位克,表示假如指针指向这,物体的重量是100克。每一大格又分了10小格,那么每一小格表示有多重呢? 生:

5、10克。 (2)称秤练习。称出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 生1:指针过了一大格又八小格,数学课本重180克。 生2:指针离200克的地方还少了两小格,数学课本重180克。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分别用盘秤称出1千克的盐,并填写好试验卡(1)。 2.小组汇报填写结果。 (争论)为什么每个小组称得的1千克盐都是两袋,而1千克的苹果个数却不一样呢? 生:由于每袋盐都一样重,每个苹果的重量却不一样。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把两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有多重。 4.举例。 师:1千克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1公斤,在你的四周能找到用千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生1:我们的体重。

6、师:那你们相互抱一抱吧。(同桌同学相互抱一抱) 师:你们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 生2:一桶矿泉水。 师:一桶矿泉水的重量大约是19千克。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 师:书、盐可以用盘秤称出它们的重量,那1粒黄豆能用盘秤称出它的重量吗? 生:能。 师:试一试吧。 (学生试后发觉很难称出它的重量。) 师:用什么秤才能称出1粒黄豆的重量呢? 生(思索):天平。 师:对,生活中常用天平来称较轻物品的重量,使用的单位是克。 2.简洁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天平称物品前,要先将游码(指着游码)拨回0刻度,再将天平调平衡,也就是使指针指向正中间(演示)。称的时候,刻度朝自己,物品放在左边托盘(取下托

7、盘让学生熟悉),砝码(出示砝码让学生熟悉)放在右边托盘。砝码不适宜时可以拨动游码,砝码上标了重量,砝码的重量加游码的重量就是物品的重量。 3.用天平秤出数学课本的重量。 砝码:100+50+10+10+5=175(克) 游码:3(克) 数学课本重:175+3=178(克) (争论)用盘称和天平,哪种称出的重量更精确? 生:天平。 4.在天平上演示称1克重量的过程。 师:1枚2分的硬币重1克。 5.让学生感受1克的重量。(每人在桌上找到1个2分硬币,把它放在手指上感受它的重量) 师:说一说你对1克的感觉。 生:很轻很轻。 6.举例说一说生活中重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 生1:一枚图钉。 生2:一张纸

8、。(顺手撕下一张作业本纸,用天平称出重量,发觉比1克重,一小张纸的重量才是1克。) 生3:一枚1角的硬币。(拿出两个不同大小的1角硬币,发觉大的那个重量有2克,小的那个才重1克。) 师:这些都说明1克的重量怎么样? 生:特别轻。 7.将10个2分的硬币放在手上,感受10克的重量。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重量单位,大家猜一下多少个1克会是1千克呢?(小组争论) 生:1000个克是1千克。 师:你是怎么猜测出来的? 生1:我从盘秤的刻度上看出来的。 生2:我看到一包盐上标的净含量是500克,刚刚又称了一千克的盐有两包,就是500+500=1000克,我就才1千克等于100

9、0克。 师:满1000克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比拟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来表示。 六.动手实践 (1)桌面上陈设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准就在表中填谁猜的重量,并填写试验卡(2)。 (2)比一比哪个小组猜得最准。 每组选一名代表,用适宜的秤来称出你们组选的物品的精确重量。 展现表格,评比出估量得最精确的小组。 七、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李奶奶从市场买了很多东西,用上今日学到的学问,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生1:李奶奶买了500克鱼。 生2:李奶奶买了1千克苹果,还买了2千克鸡蛋。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1:李奶奶买的苹果比鸡蛋少多少千克? 生2:李奶奶买的鸡蛋比鱼

10、重多少千克? (指名答复) 八、引导学生进展小结与质疑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1:我知道了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千克和克作单位。 生2:我知道了1千克=1000克。 生3:我知道了比拟重的物体常用千克作单位。 生4:我知道千克比克重。(争论:他的.说法对吗?) 生5:我会用秤称东西的重量了。 生6:我熟悉了一些秤。 生7:我知道比拟轻的物体可以用克作单位。 (板书学生的答复) 九、练习 (课件出示) (1)第88页练习十八第1题(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第88页练习十八第2题(写出体重) (3)连线 西瓜100克 便利面5千克 (4)推断 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小胖今年

11、7岁,约重2千克。()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十、思索 课件出示:一头大象,假如用克或千克来表示这头大象的重量适宜吗?如不适宜那用什么单位比拟适宜呢?我们以后再学。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表示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比拟重的物体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比拟轻的物体通常用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 二年级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在详细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觉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展简洁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估一

12、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会以1克和1千克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培育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的力量,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熟悉质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教学难点: 知道1千克1000克,会依据物体的实际质量,选择适宜的质量单位。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1角硬币若干、黄豆、玉米、红豆、较轻积木若干、电池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 1、师出示课件:(1)我的体重是30米。 (2)妈妈买的水果重2分钟。 请小朋友们观看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2、指名答复后,出示“关于克和千克你了解多少?”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熟悉克和千克 小组汇

13、报搜集到的学问 2、知道1千克1000克 小组汇报,并用实例讲解。 3、感受1克有多重。 小组汇报,使同学们亲身感受1克有多重。 4、熟悉各种称物品的秤。 在小组汇报中,展现同学们带来的秤,并介绍用法。 5、实际动手操作,先估量再称重。 小组合作,教师巡察指导。 小组汇报、沟通。 三、综合运用 1、选择适宜的单位,圈一圈。 指名答复,全班订正。 2、将物品与适当的重量连一连。 指名答复,全班订正。 3、糊涂的明明 通过明明的一封信,找出关于克和千克的学问,看一看明明糊涂在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大家共享一下。 作业布置: 教材第105页第3题 教材第106页第8题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克g500克500克1000克 千克kg1千克1000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