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脏康复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2747699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903.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心脏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浅谈心脏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浅谈心脏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浅谈心脏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心脏康复(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心脏康复浅谈心脏康复12020/3/25目录心脏康复的定义心脏康复的发展史现代心脏康复概念心脏康复内容心脏康复的评价2WHO心脏康复定义 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on)要求保证使心脏病人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及社会状况的活动总合,从而使病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社会上重新恢复尽可能正常位置,并能自主生活。3 Rehabilitation 修复;复兴;复职;恢复名誉 国内译为“康复”香港译为“复康”台湾译为“复健”心脏康复定义4心脏康复的发展史1912年,Herrick教授制订了心肌梗死后的治疗处方。30年代后期,Mallory教授对心肌梗死演变的研究结论更加强了AMI严格

2、卧床的规定。要求绝对卧床要求绝对卧床6-86-8周周5v体力活动体力活动 室壁瘤、心力衰竭室壁瘤、心力衰竭 心脏破裂心脏破裂、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v病理学病理学(Mallory,30年代后期年代后期)心肌缺血坏死心肌缺血坏死 稳定的疤痕时间稳定的疤痕时间(6(6周周)v心肌重构心肌重构(MI)梗塞和非梗塞组织的扩展 不适当的体力活动不适当的体力活动 室室壁瘤壁瘤v回顾性调查回顾性调查(Jugdutt等)MI(广泛前壁广泛前壁)运动(过早、反复、高水平运动(过早、反复、高水平)室室壁瘤壁瘤 6 卧床休息的不利影响卧床休息的不利影响v卧床休息卧床休息(1w)(1w)肌肉体积和肌肉体积和肌肉收缩力

3、肌肉收缩力10%-15%10%-15%v卧床休息卧床休息(7-10(7-10天天 )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 循环血容量循环血容量700-800ml700-800ml反射性心动过速反射性心动过速 血粘度血粘度血栓血栓v卧床休息卧床休息(3W)(3W)体力工作能力体力工作能力20%-25%20%-25%v肺容量、肺活量肺容量、肺活量、肺通气功能、肺通气功能v氮和蛋白质负平衡氮和蛋白质负平衡心肌坏死愈合心肌坏死愈合 v长期卧床长期卧床焦虑和压抑焦虑和压抑7q“坐椅子坐椅子”(4040年代,年代,LevineLevine和和LownLown)新的临床实践的开始新的临床实践的开始 理论:下肢下垂理论:

4、下肢下垂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每搏量每搏量心脏作功心脏作功 实际:坐位氧耗量平卧位(早期活动益处抵消)实际:坐位氧耗量平卧位(早期活动益处抵消)q早期活动早期活动(5050年代)年代)AMI 4周周 步行步行3-5min Bid(Newman)14天内天内 (Brummer)q早期分级活动方案早期分级活动方案(6161年,年,CainCain)有效性、安全性有效性、安全性 心脏康复的发展史8心脏康复的发展史1963年WH0成立了心血管病康复专家委员会,肯定了AMI康复疗法;1973年Wenger等首先发表了以运动疗法为基础的AMI康复程序疗法;1991年美国心肺康复学会发表了心脏康复程序指南,20

5、04年美国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程序指南第4版出版;9CRCR心脏康复心脏康复美国心研所WHO现代现代CR涉及医学评价、处方运动、心脏危险因素矫正、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的综合长期程序,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危险,稳定或逆转动脉硬化过程和改善病人的心理和职业状态。使冠心病患者恢复到适当的体力、精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通过自己努力,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生活经有处方的运动经有处方的运动锻炼、医疗教育、锻炼、医疗教育、心理、营养、职心理、营养、职业和社会咨询指业和社会咨询指导导重新获得正常重新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或接近正常活动状态状态的综合方案。的综合方案。现代心脏康复10现代心脏康复医学康复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6、社会心理康复多学科:心血管内科 外科 理疗科多门类:营养医学 运动医学 药物学 心理学 伦理学多形式:保健组织多样性 医疗单位组织康复程序 社区性组织康复程序 家庭形式康复程序11心脏康复的核心心脏康复的核心u患者评估患者评估u血脂管理血脂管理u血压管理血压管理u戒烟戒烟u糖尿病管理糖尿病管理u营养咨询u体重管理u心理社会因素管理u体力活动咨询u运动锻炼 需要由医生、护士、体疗师,营养师、药剂师,临检技师和心理医生共同参与完成现代心脏康复12心脏康复的目标心脏康复的目标 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u控制心脏症状u提高心脏储备u限制心脏病不良影响u提高心理社会和 职业状况u降低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和病死率

7、现代心脏康复13心脏康复的安全性v危险性分层理论(临床、分级运动试验)危险性分层理论(临床、分级运动试验)低低危危患患者者:无无需需ECGECG监测监测 中危患者:间间断断性性ECGECG监测监测 高危患者:连连续续性性ECGECG监测监测v重要危险因素重要危险因素 (与运动有关与运动有关)年龄、心脏病病情、运动强度年龄、心脏病病情、运动强度 14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概念:概念:1MET=耗氧量耗氧量3.5ml/(kgmin)。安静坐位安静坐位能量消耗为基础能量消耗为基础,是一种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是一种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运动强

8、度的重要指标。例如人在静坐时例如人在静坐时METMET约为约为1.01.0,速度为,速度为9.6km/h9.6km/h的跑步的跑步METMET约为约为10.010.0等。等。用途:用途:确定运动强度确定运动强度 评定康复心脏功能水平评定康复心脏功能水平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特点:不受不受受体阻滞的影响受体阻滞的影响 运动试验与日常生活中能量供需关系定量联系运动试验与日常生活中能量供需关系定量联系 15危危险险分分层层运动或恢复期运动或恢复期症状及心电图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改变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再血管化后再血管化后并发症并发症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左心室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分数功能储备功

9、能储备(METs)血肌钙血肌钙蛋白浓蛋白浓度度低危运动或恢复期无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缺血改变无休息或运动引起的复杂心律失常AMI溶栓血管再通,PCI后或CABG后血管再通且无合并症无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等)50%7.0正常中危中度运动(5-6.9METs)或恢复期出现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缺血改变休息或运动时未出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AMI,PCI或CABG后无合并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无严重心理障碍40-49%5.0-7.0正常高危低水平运动(5.0METs)或恢复期出现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缺血改变休息或运动时出现的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AMI、PCI或CABG后合并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严重心理障碍7.0ME

10、Ts(缺血发作缺血发作3 3周后)周后)v 无心肌缺血无心肌缺血v 无左心功能不全无左心功能不全v 无严重心律无严重心律失常18中 危 患 者v 7.0 METs(缺血发作缺血发作3 3周后)周后)v 心绞痛或运动时心绞痛或运动时STST段压低段压低1-2mm 1-2mm v 运动时再灌注或室壁运动障碍运动时再灌注或室壁运动障碍v 充血性心衰病史充血性心衰病史v 轻度但非严重左心功能不全轻度但非严重左心功能不全v 心室晚电位阳性心室晚电位阳性v 非持续室性心律失常非持续室性心律失常v 不能自我监测或遵守运动处方不能自我监测或遵守运动处方19 严重左心功能不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15mmHg15m

11、mHg)缺血缺血STST段压低段压低2mm2mm 低量级运动诱发心肌缺血低量级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运动后持续缺血运动后持续缺血 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自发、诱发)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自发、诱发)高 危 患 者20心脏康复的适应证v冠心病(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 PTCAPTCA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v各种心脏病术后(心瓣膜置换、心脏(心瓣膜置换、心脏移植)移植)v心功能不全(各种心脏病,临床稳定)(各种心脏病,临床稳定)v原发性高血压v高脂血症v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1心脏康复的内容v 个体化的运动个体化的运动 v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v 心理康复心理康复

12、22如何制定有效安全的运动处方如何制定有效安全的运动处方制定原则制定原则专业性安全个体化有效23根据运动耐量制定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中,最重要的是制定适合患者自身情况运动处方中,最重要的是制定适合患者自身情况的运动强度的运动强度 合适的运动强度:合适的运动强度:运动耐量的运动耐量的50-80%50-80%体能差的患者,运动强度设定为体能差的患者,运动强度设定为50%50%,随着体能改善,随着体能改善,逐步增加运动强度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体能好的患者,运动强度应设为80%24各种活动的能量消耗METs水平25运动处方要素构成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26运 动 形 式 通常以有氧耐力运动项目为主

13、,以循环抗阻力量训练为辅。耐力性运动: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或健身车、游泳、有氧运动操及太极拳等项目对冠心病患者较为常用。抗阻力量训练:弹力带训练。27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康复目标、评估及危险分层结果而量身定制。通常冠心病患者有氧运动强度一般取在峰值摄氧量的40%-80%之间。运 动 强 度 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要素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要素28通常为10-60分钟,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但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的整理运动。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可从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30-60分钟的运动时间。对于提高心肺功能耐力和峰值摄氧量来说,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计

14、划可收到与高强度、短时间相近的效果。运 动 时 间 29通常每周3-5次,根据患者综合情况和习惯也可以增加到每周5-7次,最低不少于每周3次,低于3次,对心肺功能的改善作用会不明显。运 动 频 率 30包括三部分,即热身部分、锻炼部分和整理部分。热身部分:约5-10分钟,采用低水平的有氧运动。锻炼部分:是运动处方的核心部分整理部分:约5-10分钟 有氧运动方案的组成1 12 23热身部分锻炼部分整理部分31抗阻运动及其他训练u阻抗训练:用力时呼气,避免憋气柔韧性阻抗运动的时期选择:PCI术后至少3周,且应在连续2周有监护的有氧训练之后进行心肌梗死或CABG术后至少5周,且应在连续4周有监护的有

15、氧训练之后进行每次8-10个肌群,每周2次方法:哑铃或杠铃、运动器械以及弹力带u柔韧训练:每一个部位拉伸时间6-15秒,有牵拉感觉同时不感觉疼痛,总时间10分钟左右,每周2-3次u平衡训练321、循序渐进,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切忌在初次活动时即达到负荷量。2、告知患者避免参加的运动项目、训练时自我观察的指标以及当指标出现异常时运动终止的标准,教会患者识别不适和预警症状并及时咨询或就诊。3、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注意勿运动过量并适当延长热身及整理活动的时间。4、如果已知患者的缺血阈值,则制定的运动强度所对应的HR应低于该缺血阈值10bpm为安全靶心率。5、要根据患者锻炼的情况定期评估和调整,从而保

16、证运动处方与患者的病情不断相适应。运动治疗实施中的注意事项33强调整体治疗强调整体治疗强调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强调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戒戒 烟烟 修正饮食修正饮食 调节血脂调节血脂 个体化运动个体化运动 消除紧张情绪等(病人及家属)消除紧张情绪等(病人及家属)34心脏康复疗法最有效的方式v 运运 动动 疗疗 法法v 心心 理理 疗疗 法法 联联 合合 应应 用用v 健健 康康 教教 育育 v基础:心脏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基础:心脏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35心脏康复研究切入点心脏康复研究切入点u 步行试验步行试验u 生活质量生活质量u 心脏储备心脏储备u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u 职业康复?职业康复?u降低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和病死率 长期目标心脏康复效果评价36“康复应当是人人感兴趣的事,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干的康复应当是人人感兴趣的事,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干的事。事。”“康复,只是那些受过高度专业技术训练的人员所能胜康复,只是那些受过高度专业技术训练的人员所能胜任的工作,这些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康复成了他任的工作,这些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康复成了他们自己的事业。们自己的事业。”37谢谢聆听3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