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教师培训学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27435667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海市科技教师培训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上海市科技教师培训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上海市科技教师培训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科技教师培训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科技教师培训学案(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海市科技教师培训学案上海市科技教师培训课程上海市科技教师培训课程发达国家科学教育中发达国家科学教育中 STS STS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特点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特点华东师大课题组华东师大课题组 朱朱鋐鋐雄雄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1.STS1.STS教育就是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吗?教育就是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吗?2.STS2.STS教育就是关于科学在技术和社会中的应用的教育教育就是关于科学在技术和社会中的应用的教育吗?吗?3.STS3.STS教育就是关于个人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地位和作教育就是关于个人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教育吗?用的教育吗?4.4.与学科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数学

2、教育等)与学科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数学教育等)相比较,相比较,STSSTS教育具有哪些最明显的特点?教育具有哪些最明显的特点?5.5.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实施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实施STSSTS教育在学科教育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中的渗透?爱因斯坦在科学与社会一爱因斯坦在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指出:文中指出:“科学对于人类事物的影科学对于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响有两种方式.第一中方式是第一中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的程度上间接地生产且在更大的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方式的。第二种是教

3、育方式的它它作用于心灵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如果说,科学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物质如果说,科学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上,那么科学的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那么科学的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这两个层面的作用不是互相独立和割层面上。这两个层面的作用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互相影响和依存的。裂的,而是互相影响和依存的。自自1616世纪以来,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世纪以来,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科学革命,并由此推进了相应的技术革命,产科学革命,并由此推进了相应的技术

4、革命,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16-1716-17世纪)世纪)以哥白尼日心说和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标志以哥白尼日心说和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革命,推动了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的第一次科学革命,推动了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蒸汽动力技术达到实用阶段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以蒸汽动力技术达到实用阶段为标志的技术革命。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征是技术走在科学前面,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征是技术走在科学前面,技术对科学提出新课题;技术对科学提出新课题;例如,蒸汽机效率推动了热力学理论的创立和发例如,蒸汽机效率推动了热力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5、在热力学理论指导下,发明了内燃机。展,在热力学理论指导下,发明了内燃机。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是,社会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是,社会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人类社会开始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人类社会开始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跃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跃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 2)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1818世纪)世纪)以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法拉弟提出电磁感应以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法拉弟提出电磁感应定律到麦克斯韦创建了电磁场理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定律到麦克斯韦创建了电磁场理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革命推动了以电动机和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

6、志学革命推动了以电动机和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其特征是科学走在技术前面,科学其特征是科学走在技术前面,科学导致了电力革命。导致了电力革命。以发展和利用动力为特征,人的机体功能以发展和利用动力为特征,人的机体功能得到了延伸。得到了延伸。其产生的影响是,人类社会由蒸汔时代进其产生的影响是,人类社会由蒸汔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由机械化开始走向电气化。入电气时代,由机械化开始走向电气化。、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1919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世纪初)纪初)以相对论,量子论的创立和对原子结构与基本粒子以相对论,量子论的创立和对原子结构与基本粒子层次的认

7、识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层次的认识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革命推动了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学革命推动了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发展和利用信息为特征,人的脑力以发展和利用信息为特征,人的脑力功能得到了延伸。其影响是,人类由工业功能得到了延伸。其影响是,人类由工业革命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革命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二十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展二十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展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门类齐全的庞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门类齐全的庞

8、大体系。现代科学技术在日益分化的同时,又大体系。现代科学技术在日益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逐渐综合的趋势,从而使科学技术走向出现了逐渐综合的趋势,从而使科学技术走向整体化和系统化。科学对人类的作用无论在物整体化和系统化。科学对人类的作用无论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科学的社会化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和社会的科学化。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避免反映社会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避免反映社会价值和社会观点,科学又越来越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价值和社会观点,科学又越来越渗

9、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上一个世纪个方面。从上一个世纪505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计算机、年代开始,随着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海洋开发、航天技术等科学技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海洋开发、航天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三次技术革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新时代以后,科学技术越来越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命的新时代以后,科学技术越来越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在发达国家中,社会生产力在物质技术方面正向着自在发达国家中,社会生产力在物质技术方面正向着自动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正由动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劳动密集型集型”转向转向“知

10、识密集知识密集”,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变化。磁性纳米粒子标记物磁性纳米粒子标记物许多检验都是通过检测抗许多检验都是通过检测抗体同靶子的结合,从而揭示某体同靶子的结合,从而揭示某种分子或致病生物的存在。当种分子或致病生物的存在。当用磁性纳米粒子标记的抗体同用磁性纳米粒子标记的抗体同表面上表面上(前景所示前景所示)的靶子结合时的靶子结合时,把它们短暂地暴露在磁场下,把它们短暂地暴露在磁场下就能使这些就能使这些“探针探针”共同发射共同发射出强有力的磁信号。与此同时,出强有力的磁信号。与此同时,未同靶子结合的抗体则向四面未同靶子结合的抗体则向四面八方翻腾,因而产生不了一

11、点八方翻腾,因而产生不了一点磁信号。上述最后这一特性使磁信号。上述最后这一特性使得研究人员无需先将未能同靶得研究人员无需先将未能同靶子结合的子结合的“探针探针“洗去就可以洗去就可以看清检验结果。看清检验结果。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已同已同DNADNA短片段结合的金纳米短片段结合的金纳米粒子可构成一种基础,使检查研粒子可构成一种基础,使检查研究样本中是否存在某种遗传顺序究样本中是否存在某种遗传顺序(黑色所示黑色所示)的结果容易看清的检的结果容易看清的检验成为可行。能同这样一种顺序验成为可行。能同这样一种顺序(红色所示红色所示)的一半互补的的一半互补的DNADNA附在附在溶液中的一组金粒子上,而能同

12、溶液中的一组金粒子上,而能同另一半顺序另一半顺序(蓝色所示蓝色所示)互补的互补的DNADNA则连接在另一组金粒子上。则连接在另一组金粒子上。如果所研究的遗传顺序存在于样如果所研究的遗传顺序存在于样本中,它就会同两组金粒子上的本中,它就会同两组金粒子上的DNADNA触手结合,而把金粒子置于触手结合,而把金粒子置于一张密实的网中。这种团聚作用一张密实的网中。这种团聚作用会使溶液改变颜色由红色变为会使溶液改变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蓝色)。弯曲几纳米的灵巧的悬臂弯曲几纳米的灵巧的悬臂利用小小的悬臂利用小小的悬臂(与原子力显与原子力显微镜所采用的类型相同微镜所采用的类型相同),可检查,可检查出生物样本中是否

13、存在特定的遗出生物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的遗传顺序。每个悬臂的表面都涂有传顺序。每个悬臂的表面都涂有能同某种特定的靶顺序结合的能同某种特定的靶顺序结合的DNADNA。然而,把样本撒在悬臂上。然而,把样本撒在悬臂上。样本中的样本中的DNADNA同靶顺序结台时,同靶顺序结台时,会产生一股表面应力。它能使受会产生一股表面应力。它能使受到影响的悬臂弯曲几纳米到影响的悬臂弯曲几纳米幅幅度虽然不大,但已足以表明,弯度虽然不大,但已足以表明,弯曲的悬臂已找到样本中特定的靶曲的悬臂已找到样本中特定的靶子。子。纳米级半导体纳米级半导体“条形码条形码”充满几种颜色的纳米级半导体充满几种颜色的纳米级半导体(称为称为“量

14、子点量子点“)“)的胶乳球有可能的胶乳球有可能用作任何数量的各种用作任何数量的各种“探针探针”的的独特标记。受到光照射时,胶乳独特标记。受到光照射时,胶乳球会发射出可以分解成特有颜色球会发射出可以分解成特有颜色和强度谱的光,即一种光谱的和强度谱的光,即一种光谱的“条形码条形码”,从而表明自己的身份,从而表明自己的身份(以及与其相连接的以及与其相连接的”探针探针”的身的身份份)。苍蝇机器人苍蝇机器人爱因斯坦机器人爱因斯坦机器人科学技术是一把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双刃剑”,它在造福人,它在造福人类、增进人类文明的同时,却也由于使用不当类、增进人类文明的同时,却也由于使用不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甚至

15、给整个人类文明带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甚至给整个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需要面对由科学技术而引来很大的危害,人们需要面对由科学技术而引起的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政治、战争起的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政治、战争伦理间题等等,而且这些间题日趋复杂和尖锐。伦理间题等等,而且这些间题日趋复杂和尖锐。这样,严峻的现实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这样,严峻的现实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和调整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考和调整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地地球球上上空空臭臭氧氧层层的的浓浓度度十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十倍十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十倍南极冰块融化南极冰块融化今年七月英国暴雨成灾家电造成的“电子烟雾”现

16、代科技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趋势是:科学技术化现代科技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趋势是: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和技术科学化。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而科学的研究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而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需要高技术的装备。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也越来越需要高技术的装备。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科学可以启发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技术可以为学。科学可以启发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技术可以为科学提供科学提供“眼睛眼睛”和和“耳朵耳朵”,又可以激励科学研究,又可以激励科学研究的动机和方向。的动机和方向。(例如,气象研究,人口统计,基因结例如,气象研究,人口统计,基因结构)构)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和历史进程有着重大

17、的影响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和历史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反之,技术的决策会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价值的影响。反之,技术的决策会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价值的影响。技术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越紧密。科学与技术的界技术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越紧密。科学与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1.STS1.STS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1.1 1.1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看: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看:科学科学技术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社会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社会科学化科学科学技术技术科学技术化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技术科学化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看:从科学与

18、技术的关系看:-从科学研究本身的模式看从科学研究本身的模式看研究领域研究领域的发展性的发展性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领域的领域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内容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手段的手段物质世界的科学精精神神世世界界的的科科学学客客观观世世界界的的科科学学主主观观世世界界的的科科学学现现实实世世界界的的科科学学虚虚拟拟世世界界的的科科学学研究理论研究理论的完整性的完整性层次层次理论理论过程过程的的动力学动力学理论理论物质物质结构结构理论理论结构结构功能功能理论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的综合性简单性简单性复杂性复杂性学科科学学科科学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分析性科学分析性科学综合性科学综合性科学线性科学线性科

19、学非线性科学非线性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信息的全球性研究信息的全球性(网络时代)(网络时代)时间上的传递和变化时间上的传递和变化空间上的延伸和共享空间上的延伸和共享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研究计算机研究从科学包含的价值和提供的世界图景看从科学包含的价值和提供的世界图景看在科学价值上,从重视知识价值走向更重视方法在科学价值上,从重视知识价值走向更重视方法和情感价值;和情感价值;在科学观念上,从传统的机械的,简单的,人和在科学观念上,从传统的机械的,简单的,人和自然对立的时钟式的确定论的实在世界观走向现代的,自然对立的时钟式的确定论的实在世界观走向现代的,复杂的,人和自然和

20、谐的自组织的不确定的生态型的复杂的,人和自然和谐的自组织的不确定的生态型的整体的世界观。整体的世界观。在世界图景上,从以线性,平衡,可逆的世界图在世界图景上,从以线性,平衡,可逆的世界图景走向非线性,非平衡,不可逆的世界图景。景走向非线性,非平衡,不可逆的世界图景。科学家面临的科学家面临的2222个难题之一(与信息有关)个难题之一(与信息有关)传统计算的极限是什么?传统计算的极限是什么?科学家面临的科学家面临的2222个难题之一个难题之一(与信息有关)(与信息有关)如何从大量生物学数据中得到生命体如何从大量生物学数据中得到生命体的全息?的全息?科学家面临的科学家面临的2222个难题之一(与信息

21、有关)个难题之一(与信息有关)记忆是如何存取的?记忆是如何存取的?科学家面临的科学家面临的2222个难题之一个难题之一 -在量子和不确定层次下还有基本原理吗?在量子和不确定层次下还有基本原理吗?科学家面临的科学家面临的2222个难题之一个难题之一-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可以统一起来吗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可以统一起来吗科学家面临的科学家面临的2222个难题之一(与宇宙有关)个难题之一(与宇宙有关)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科学家面临的科学家面临的2222个难题之一(与宇宙有关)个难题之一(与宇宙有关)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科学家面临的科学家面临的2222个难

22、题之一(与宇宙有关)个难题之一(与宇宙有关)我们的地球将变得多热?我们的地球将变得多热?1.2 1.2 当前科学教育提出的主要问题当前科学教育提出的主要问题1 1如何看待科学教育中传授知识与全面提高如何看待科学教育中传授知识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系。科学教育需要传授科学知识,但是科学科学教育需要传授科学知识,但是科学教育更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尽管教育更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尽管在口头上都会承认,这两者之间不是割裂的,在口头上都会承认,这两者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密切联系的。但是在科学教学过程而是互相密切联系的。但是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

23、。中却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2 2如何看待按照教材教知识和利用教材展示过程,点如何看待按照教材教知识和利用教材展示过程,点拨方法的关系拨方法的关系 与其他学科教育情况类似,在科学教育中仍然存与其他学科教育情况类似,在科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究竟是在着究竟是“只教教材上的知识只教教材上的知识”还是还是“用教材引导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点拨方法学生学习知识,点拨方法”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我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我们的科学教材往往只写入了知识性的结论以及与教科们的科学教材往往只写入了知识性的结论以及与教科书中提到的科学成就紧密相关的部分科学家的部分工书中提到的科学成就紧密相关的部分科学家的部分工作,

24、而忽略了科学家所走的弯路和所犯的错误;也很作,而忽略了科学家所走的弯路和所犯的错误;也很少写入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发展过程。少写入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发展过程。3 3 如何看待如何看待“读科学书读科学书”的学习方式和的学习方式和“做做科学事科学事”的学习方式的关系的学习方式的关系 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时是只采取读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时是只采取读“读科学书读科学书”的学习方式,还是同时采取的学习方式,还是同时采取“读科学书读科学书“和和“做科学做科学事事”结合的学习方式?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观。结合的学习方式?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观。只读只读“读科学书读科学书”的教育在教学目标上表现为,

25、的教育在教学目标上表现为,首先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上的内容,然后通过解题偏重首先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上的内容,然后通过解题偏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提出问题并解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通过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通过“做科学事做科学事”,使学生,使学生将科学原理变为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将科学原理变为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养。只读只读“读科学书读科学书”的教育导致的结果是的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学学生虽然学习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但是学生不会生虽然学习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但是学生不会问,不敢问,即使提出的问题大多是:这个习问,不敢问,

26、即使提出的问题大多是:这个习题怎么解?学习这个定律有什么用?等的问题,题怎么解?学习这个定律有什么用?等的问题,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缺乏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缺乏好奇心和探究欲,不是漠不关心就是束手无策;没有形成是漠不关心就是束手无策;没有形成“爱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态度和的情感、态度和“用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能力,的意识、能力,更谈不上体验科学探究所蕴含的无限乐趣。更谈不上体验科学探究所蕴含的无限乐趣。1.3 1.3 科学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科学教育理念科学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科学教育理念1 1树立合理的科学观树立合理的科学观 a a)科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不等同于确定真理;)科学知识具

27、有不确定性,不等同于确定真理;b b)在观察和推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观察和推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简单的归纳方法或单纯的观察不是形成科学理论的通道;简单的归纳方法或单纯的观察不是形成科学理论的通道;c c)没有一种认识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错误和幻觉影响。)没有一种认识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错误和幻觉影响。e e)新的科学理论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和认识世界)新的科学理论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和认识世界的先进科学思想方法的先进科学思想方法;f f)科学家是他们研究的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科学家是他们研究的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并非处于与他们对立的地位上。并非处于与他们对立的地位上。2

28、2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总目标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素养就是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科学素养就是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和理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和过程的知识和理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体验有关的能够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体验有关的问题。他们能够描述、解释和预言自然现象。问题。他们能够描述、解释和预言自然现象。”“科学素养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人的科学素养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人的一生中科学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而不一生中科学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和深

29、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of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of EducationEducation(教育的国际大百科全书)给出了以(教育的国际大百科全书)给出了以下的定义:下的定义:(1 1)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2 2)具有把有关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具有把有关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景中的能力;生活情景中的能力;(3 3)具有实施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具有实施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4 4)理解科学性质的一般原理和

30、)理解科学性质的一般原理和关于科学技术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于科学技术于社会的相互作用。(5 5)具有明智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具有对与)具有明智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具有对与科学有关事物的兴趣。科学有关事物的兴趣。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包括4 4个核心因素:个核心因素:在这四个因素中,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在这四个因素中,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间题是要达到的结果,而前生活及社会间题是要达到的结果,而前3 3个因素个因素是达到这一结果的必要条件。是达到这一结果的必要条件。1 1)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和过程;)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和过程;2 2)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

31、)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3 3)树立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树立科学的精神和态度;4 4)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课程的目标规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课程的目标规范在四个维度上范在四个维度上: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

32、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素养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科学素养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的总目标、科学教育的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的总目标、科学教育的目的,还关涉到学生的年龄、社会的需要、科目的,还关涉到学生的年龄、社会的需要、科学文化价值、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学生的志学文化价值、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学生的志向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向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步探索。3 3建立建立“科学科学-技术技术-社会社会”整合整合的课程观的课程观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突出了科学、技

33、术和社会一体化的重要性,力图实现科学教育课程的整合。一体化的重要性,力图实现科学教育课程的整合。为什么要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整合的课程观呢为什么要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整合的课程观呢?一方面,它反映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与关联。?一方面,它反映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与关联。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要求人们更重视人类与客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要求人们更重视人类与客观世界的相互协调和适应,以保持人类有一个可持续观世界的相互协调和适应,以保持人类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整合另一方面,强调科学、

34、技术和社会的整合对中小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中小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作风作风”、“意识意识”和和“观念观念”比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在学生的比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在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占有更优先的位置。科学素养中占有更优先的位置。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对这一部分的关系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参与社内容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关键。会决策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35、的关键。”如何实施科学如何实施科学技术技术社会课程整合的课程观?社会课程整合的课程观?以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为以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为中心中心,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科技问题为学科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科技问题为学科内容,内容,以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为一个有机以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为一个有机整体整体,以培养学生作为合格公民所必须的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作为合格公民所必须的科学素养为为目标目标。4 4 建立以探究为科学教育重点和核心建立以探究为科学教育重点和核心的教学观的教学观 以探究为核心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对科学教育以探究为核心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对科学教育的共同要求

36、,也是科学教育的重点和核心。的共同要求,也是科学教育的重点和核心。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7-97-9年级)指出:年级)指出:“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4 1.4 当前科学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当前科学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1.1.当前科学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有:当前科学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有:新一轮的以科学

37、技术社会为旗帜的科技教育改革新一轮的以科学技术社会为旗帜的科技教育改革运动诞生了。运动诞生了。STSSTS教育正是人们在科学发展和科学教育教育正是人们在科学发展和科学教育的背景下中寻找的一种对这些迫切问题的回答。的背景下中寻找的一种对这些迫切问题的回答。如何改进和重构科学教育的体系?如何改进和重构科学教育的体系?如何理解社会和文化变化带来的挑战?如何理解社会和文化变化带来的挑战?如何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教育的核心观念?如何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教育的核心观念?如何建构科学技术和社会整合一体化的科学教育?如何建构科学技术和社会整合一体化的科学教育?如何用新的科学教育图景去指导人们设计科学技术如

38、何用新的科学教育图景去指导人们设计科学技术的学习与个人科学素养发展相统一的新途径?的学习与个人科学素养发展相统一的新途径?2.2.什么是什么是STSSTS教育教育?所谓所谓STSSTS,通常指英文的,通常指英文的SCIENCESCIENCE,TECHNOLOGY TECHNOLOGY AND SOCIETYAND SOCIETY,即,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之简写对于之简写对于STSSTS常见的观点,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常见的观点,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我国研究我国研究STSSTS的有些学者曾对的有些学者曾对STSSTS给出的狭义定义给出的狭义定义如下:如下:“STS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

39、、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把科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一个渗透价值的复杂社会事业,研究作为社会子系学技术看作是一个渗透价值的复杂社会事业,研究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统的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之间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要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在整体上的性质、特点、的互动关系;还要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在整体上的性质、特点、结构和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结构和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

40、展的动力学机制”由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就是由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就是STSSTS教育。教育。因此,因此,STSSTS教育实质上就是引导人们去认教育实质上就是引导人们去认识当今时代里科学、技术、社会乃至观念、识当今时代里科学、技术、社会乃至观念、意识、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去研究并掌意识、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去研究并掌握如何对这些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控,以保握如何对这些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控,以保证地球系统的演化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证地球系统的演化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使人类文明得以长期稳定的一种教育。使人类文明得以长期稳定的一种教育。在在19951995年问世的美国国家教育标准的年问世的美国国家教育标准的“科

41、学内容标准科学内容标准”中,中,STSSTS内容最明显地体现在内容最明显地体现在其中其中“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从个人和社会视角所从个人和社会视角所见的科学见的科学”,以及,以及“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科学的历史和本质”这几这几部分里这几部分内容的目标,是要为学生提部分里这几部分内容的目标,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并采取行动的供一种理解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并采取行动的手段,帮助学生培养决策能力,同时,也是让手段,帮助学生培养决策能力,同时,也是让学生通过历史来理解科学,理解科学是一个处学生通过历史来理解科学,理解科学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事业,借以阐明科学探究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事

42、业,借以阐明科学探究的不同侧面、科学的人性侧面以及科学在各种文不同侧面、科学的人性侧面以及科学在各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化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更深刻的背景上看,所谓将从更深刻的背景上看,所谓将STSSTS引引入基础科学教育,实际上是国际范围内对入基础科学教育,实际上是国际范围内对于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于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两种文化”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STSSTS内容被引入内容被引入到科学教育中,事实上也就是以一种人文到科学教育中,事实上也就是以一种人文的视角来更全面地审视和理解科学的视角来更全面地审视和理解科学 从一些国外重要的科学教育标准,或类似于标准从

43、一些国外重要的科学教育标准,或类似于标准的大纲或要求等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的大纲或要求等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一些被一些被强调的强调的STSSTS教育的十个目标它们分别是:教育的十个目标它们分别是:对对于于科科学学方方法法的的培培养养,对对于于科科学学态态度度的的培培养养,对对于于科科学学思思维维习习惯惯的的培培养养,对对于于科科学学观观的的培培养养,对对于于科科学学与与技技术术之之差差别别的的认认识识,对对于于科科学学(主主要要是是技技术术)在在社社会会生生活活方方面面的的影影响响,对对于于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内内容容之之具具体体应应用用的的认认识识,对对于于人人与与自自然然的的关关系

44、系、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概概念念,以以及及科科学学(主主要要是是技技术术)的的环环境境影影响响的的认认识识,通通过过对对科科学学史史的的学学习习,加加深深对对科科学学之之本本质质的的理理解解,对对于于社社会会责责任任感感的的培培养养,对对于于在在理理解解科科学学技技术术之之本本质质的的基基础础上上做做出出合合理理决决策策之之能能力力的的培培养养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中引入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中引入STSSTS内容,绝内容,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科学知识诉诸具体的实际应用,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科学知识诉诸具体的实际应用,而是有着更深刻的理论和观念的寓意而是有着更深刻的理论和观念的寓意 STS STS教育理

45、念是一种观念形态,不像化学教教育理念是一种观念形态,不像化学教育,物理教育那样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育,物理教育那样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有确定的所有确定的所指指.STS STS教育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文化背景教育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潮,一开始人们对它的理解就有一定下产生的思潮,一开始人们对它的理解就有一定的偏差,并在实践中又不断地修正更新;对不同的偏差,并在实践中又不断地修正更新;对不同的人来说,的人来说,STSSTS教育意味着不同的事物。教育意味着不同的事物。例如,例如,STSSTS教育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是科学教育的核心;(YagerYager)STS STS教育是激发学

46、生学习科学动机的因素;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动机的因素;(KromhoutKromhout)STS STS教育是为学习知识,过程以及达到职教育是为学习知识,过程以及达到职业目标提供学习的背景;(业目标提供学习的背景;(BybeeBybee)STS STS教育提供了科学认识的不同方式;教育提供了科学认识的不同方式;(SolomonSolomon)不管什么观点,对不管什么观点,对STSSTS教育的界定总是从三教育的界定总是从三个角度上考虑的。个角度上考虑的。科学科学 学生学生 技术技术 社会社会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人工建构环境人工建构环境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STSTS教育是教育是STSSTS在教育上的

47、映射,是对当代在教育上的映射,是对当代科学教育的一种理性反思,是对传统理科课程科学教育的一种理性反思,是对传统理科课程挑战的一种应然回答。挑战的一种应然回答。STS STS教育把社会因素纳入到科学教育中,并教育把社会因素纳入到科学教育中,并将其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科学、技术、将其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科学、技术、社会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并充分地展现社会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并充分地展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体现了保持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体现了保持学科知识结构与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关学科知识结构与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关系间必要的张力。系间必要的张力。STS

48、STS教育是一种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学校教育。它的教育是一种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学校教育。它的提出和研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反映了新时代对人才提出和研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反映了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的要求。STSSTS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全面理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全面理解。无论是从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无论是从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课程的结构、内容课程的结构、内容与组织等,与组织等,STSSTS教育都体现了一种开放的思想和体系。教育都体现了一种开放的思想和体系。STSSTS教育具有综合、开放、动态、发展的特点,体现了教育具有综合、开放、动态、发展的特点,体现了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

49、式。以人为本、关注情景,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以人为本、关注情景,强调互动交往,调互动交往,STSSTS教育的整个过程表现了建构主义教教育的整个过程表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内涵。育理论的丰富内涵。3.3.西方发达国家的西方发达国家的STSSTS教育教育-美国的美国的STSSTS教育发展和现状。教育发展和现状。在在STSSTS教育发展较为普遍的美国,经过了长教育发展较为普遍的美国,经过了长达达200200年的辩论,年的辩论,STSSTS教育才作为一门普通的学教育才作为一门普通的学科进入教育领域。早在科进入教育领域。早在18611861年,美国波士顿市年,美国波士顿市民的一个协会就曾为一个科

50、学民的一个协会就曾为一个科学技术技术社会课社会课程规定一个理论基础、课程目的和教学策略。程规定一个理论基础、课程目的和教学策略。其后,其后,STSSTS思想曾消失过一个时期。思想曾消失过一个时期。19131913年年STSSTS思想又重新出现。思想又重新出现。STSSTS教育首先是在理工科大学教育首先是在理工科大学发展起来的。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许多著名大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许多著名大学先后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学先后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STSSTS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专门开展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专门开展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中心在

51、研究的基础上向本系的研究。这些研究中心在研究的基础上向本科生和研究主开设科生和研究主开设STSSTS课程。课程。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STSSTS研究中心,汇集了许多研究中心,汇集了许多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用学科交叉的、比较的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用学科交叉的、比较的历史和哲学的观点,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由之引起历史和哲学的观点,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由之引起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开没了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开没了“科学技术的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研究”,“技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技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美国的科技政美国的科技政策策”等近等近7070门门STSSTS课程。课

52、程。美国自美国自19691969年在康奈尔大学制定第一个以年在康奈尔大学制定第一个以STSSTS命名的计划以来,对命名的计划以来,对STSSTS的研究先后历经了的研究先后历经了三个阶段,产生了大批新的三个阶段,产生了大批新的STSSTS计划,许多大计划,许多大学设立了固定的专业、研究中心,成立了国家学设立了固定的专业、研究中心,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协会科学、技术和社会协会(NASTS)(NASTS),开办了一些,开办了一些专业杂志和许多通讯,对专业杂志和许多通讯,对STSSTS的研究也由数量的研究也由数量扩展转向内涵的深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扩展转向内涵的深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社会

53、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1971 1971年和年和19831983年,美国科学教协会先后过年,美国科学教协会先后过列关科学列关科学技术技术社会的情况报告书,后一报社会的情况报告书,后一报告书名为科学告书名为科学技术技术社会:社会:8080年代的科学年代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技术技术社会逐渐在中等教育中社会逐渐在中等教育中流行。肯定科学教育比较权威的文件是美国流行。肯定科学教育比较权威的文件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RCNRC,19961996),它确认),它确认STSSTS方法是适合用于科学大纲的。方法是适合用于科学大纲的。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内容与在美国

54、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内容与“在个人和社会观点中的科学在个人和社会观点中的科学”联系的一些联系的一些STSSTS题题目中,包括以下目中,包括以下4848个有关科学技术社会的个有关科学技术社会的一些问题、难题和题目一些问题、难题和题目:人口和人口增长人口和人口增长污染污染与科学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社会问题(克隆人、胎儿技术相联系的社会问题(克隆人、胎儿组织移植、自由和管制)组织移植、自由和管制)寿命延长寿命延长绿色革命以及设计绿色革命以及设计未来的需要未来的需要世界饥饿和贫困世界饥饿和贫困露天开矿露天开矿砍伐森林砍伐森林人类基因研究项目人类基因研究项目国外政策中的科学和技术国外政策中的科学和技术地球

55、资源保护地球资源保护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化石燃料化石燃料食物和农业政策食物和农业政策海洋资源利用海洋资源利用食物链中的有毒物质食物链中的有毒物质水力的水闸构造水力的水闸构造太阳能太阳能作为能源的风作为能源的风作为能源的生命体作为能源的生命体矿物资源的保护和减少矿物资源的保护和减少资源勘探和开采资源勘探和开采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有毒废物弃置有毒废物弃置辐射照射辐射照射天气、气候变更利用天气、气候变更利用土壤侵蚀土壤侵蚀野生生物灭绝野生生物灭绝武器和备战武器和备战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核能核能地热能地热能潮汐能潮汐能合成燃料合成燃料蓄水层管理蓄水层管理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弃置固体废物

56、弃置噪声污染噪声污染臭氧耗竭臭氧耗竭土地使用土地使用森林使用森林使用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沙漠化沙漠化野生生物习惯性消灭野生生物习惯性消灭健康卫生政策健康卫生政策住房政策住房政策运输政策运输政策-英国的英国的STSSTS教育发展和现状。教育发展和现状。在在STSSTS教育也较普遍的英国,教育也较普遍的英国,19811981年就出版年就出版了一个完全致力于了一个完全致力于STSSTS的供第六学级使用的学校的供第六学级使用的学校课程社会中的科学。原适用于大学和工学课程社会中的科学。原适用于大学和工学院的院的“在一个社会背景中的科学(在一个社会背景中的科学(SISCONSISCON)课程课程”于于1981

57、1981年进入了中学年进入了中学.20 20世纪世纪8080年代,英国科学教育协会决定,年代,英国科学教育协会决定,在学生中扩展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在学生中扩展社会中的科学技术(SATISSATIS)这)这个项目,自个项目,自19861986年起编写了供年起编写了供8 81414岁、岁、14141616岁和岁和16161919岁学生用的岁学生用的教材。教材。英国的英国的STS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1 1 表明知识是有用的。表明知识是有用的。2 2 表明科学并不仅仅限于学校的实验室里,而是表明科学并不仅仅限于学校的实验室里,而是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3.3.表明科学

58、与人有关。表明科学与人有关。4 4 激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方面的兴趣。激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方面的兴趣。5 5 提高对科学和技术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的认识,提高对科学和技术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的认识,包括好的和坏的。包括好的和坏的。6 6 提高对工业作用的认识,了解它的经济基础,提高对工业作用的认识,了解它的经济基础,它是如何工作的,它在财富创造中充当什么角色。它是如何工作的,它在财富创造中充当什么角色。7 7 说明需要考虑技术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将环说明需要考虑技术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将环境危害减至最低限度。境危害减至最低限度。8 8 表明生物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探究领域,而

59、是表明生物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探究领域,而是与其它学科如地理学、经济学和历史等相互影响的。与其它学科如地理学、经济学和历史等相互影响的。9 9 说明现实生活中的决定常常是不得不建立在相互说明现实生活中的决定常常是不得不建立在相互矛盾或不充分的知识的基础之上,那些决定包括着一矛盾或不充分的知识的基础之上,那些决定包括着一些妥协办法,而且并不总能获得些妥协办法,而且并不总能获得“正确正确”的答案。的答案。1010 鼓励学生们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辨认,同时去听,鼓励学生们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辨认,同时去听,并判断别人的争论。并判断别人的争论。1111 鼓励学生们在一个科学的论题范围内,和其他同鼓励学生们

60、在一个科学的论题范围内,和其他同学讨论自己的观点。学讨论自己的观点。1212 提供对一些技能进行实践的机会,包括阅读和理提供对一些技能进行实践的机会,包括阅读和理解,数据收集和分析,信息检索,问题解决,戏剧活动解,数据收集和分析,信息检索,问题解决,戏剧活动和交际等技能。和交际等技能。英国科学协会设计了英国科学协会设计了“社会中的科学社会中的科学”项目,出项目,出版了系列读物版了系列读物;汲取新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开汲取新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开发了高等教育的发了高等教育的STSSTS课程一一课程一一“社会范围的科学社会范围的科学(SISCON);(SISCON);提出了提出了SAT

61、ISSATIS计划并撰写成书。计划并撰写成书。英国的一些名牌大学英国的一些名牌大学8080年代以来陆续开设了年代以来陆续开设了STSSTS课课程,如程,如“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检会中的科学检会中的科学”等。开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揭示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技术知设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揭示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把所学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局限性,知识融汇贯通;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局限性,认识科学知识能够有利于或有容于社会和环境等。认识科学知识能够有利于或有容

62、于社会和环境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其他发达国家的STSSTS教育。教育。加拿大的加拿大的STSSTS科学课程在科学课程在19721972年拉开了研究与开年拉开了研究与开发的序幕发的序幕,至今已走过了近至今已走过了近3030多年的历程。多年的历程。1997 1997年年,加拿大出台了第一个国家科学教育纲要加拿大出台了第一个国家科学教育纲要科学学习目标公共纲要(科学学习目标公共纲要(the Common Framework the Common Framework of ScienceLearning Outcomes,of ScienceLearning Outcomes,加拿大教育管理委员加拿大

63、教育管理委员会编制会编制,1997),1997)。它的制订不仅代表着一种新的。它的制订不仅代表着一种新的STSSTS科学科学教育范型的建立教育范型的建立旨在通过科学旨在通过科学技术技术社会社会环境环境(STSE)(STSE)教育提高加拿大公民的科学素养教育提高加拿大公民的科学素养;同时也标同时也标志着加拿大志着加拿大STSSTS科学课程研究与开发水平达到了顶峰。科学课程研究与开发水平达到了顶峰。在吸收关于科学教育的一些最新主张基础上,加在吸收关于科学教育的一些最新主张基础上,加拿大开展了从拿大开展了从STSSTS政策、目标到课程研究、实施与教学政策、目标到课程研究、实施与教学评价等一项完备的工

64、程。组织出版了专门用于刊登有评价等一项完备的工程。组织出版了专门用于刊登有关计划及其实施中问题等内容,名为关计划及其实施中问题等内容,名为Science PlusScience Plus的的刊物。人们预言刊物。人们预言,就象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就象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6Research Council)1996年制订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年制订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在美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一样标准在美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一样,科学学习目标公科学学习目标公共纲要将会对加拿大的科学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共纲要将会对加拿大的科学教育产生

65、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影响。此外,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在高此外,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在高等院校设立了固定的专业、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英国、等院校设立了固定的专业、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还有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的完整德国和澳大利亚还有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的完整体系。体系。1980 1980年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年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VICSV)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澳大利亚莫尔文专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澳大利亚莫尔文专题讨论会上,代表们一致认为,讨论会上,代表们一致认为,科学和社会问题科学和社会问题必须渗透进现行的理科课程里,要达到必须渗透

66、进现行的理科课程里,要达到1010到到2020的程度。的程度。在会上,一个供参考的意见是,在会上,一个供参考的意见是,要把科学、要把科学、技术和社会看作技术和社会看作“一个对今日学生进行理科想一个对今日学生进行理科想教育最合适的方法教育最合适的方法”,并且,对,并且,对“具有科学上具有科学上读写能力的市民是首要的读写能力的市民是首要的”。这里,科学、技这里,科学、技术和社会就是指基础教育范围内的理科教育。术和社会就是指基础教育范围内的理科教育。由此可见,国际教育界已经把注意力转向由此可见,国际教育界已经把注意力转向了基础教育,许多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纷纷开了基础教育,许多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纷纷开设了设了STSSTS课程。课程。例如,英国例如,英国“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SATLSSATLS)和)和“学校中的学校中的社会范围的理科社会范围的理科”(SCLSCONSCLSCON)这两个项目,供)这两个项目,供1616一一1818岁岁的学生使用,并设计作为专门化的理科和其它学科的补充。的学生使用,并设计作为专门化的理科和其它学科的补充。又如,在美国有供相同的年龄群使用的又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