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主创新工程建设方案

上传人:只**** 文档编号:227316939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自主创新工程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自主创新工程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自主创新工程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2022年自主创新工程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自主创新工程建设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自主创新工程建设方案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自主创新现状;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科教XX县区”战略,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发展环境逐步改善,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指导思想: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XX县区”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点环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构建科技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

2、导向,以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总体目标: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增强科技进步与持续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到2011年,建成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40个以上,引进开发先进技术30项;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30个;全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增长10%;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组织实施6个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出大开发,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谋求新突破、主攻大项目,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谋求新突破、构筑大平台,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方面谋求新突破、推进大开放,在拓展产学研联合方面谋求新突破、实施大示范,在科技支撑社会发展方面谋求新突破

3、、优化大环境,在提高科技进步贡献份额方面谋求新突破、面规划,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以人为本,大力创新人才服务机制、专利立县,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没、整合资源,不断创新产学研联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创新实施、强化集成联动,形成创新合力、培育创新群体,增强创新活力、营造创新环境,加快创新步伐/注重监测评价,确保创新绩效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

4、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县份、构建和谐社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自主创新现状 科技创新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科教XX县区”战略,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发展环境逐步改善,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科技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奖励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建立并完善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工作摆上了县委、县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了全县综合经济目标考核体系。全县科技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

5、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及科技进步的氛围日趋浓厚,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紧密结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开发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围绕果蔬、木业、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13项,认定国家级星火培训学校2家;认定省级星火龙头企业1家,市级星火龙头企业14家,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产学研联合成为我县科技工作的一大特色,全县科技型企业与国内30余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形成科技资源开放配置与有效利用的良好局面。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通过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

6、智相结合的策略,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全县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1.4万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438人,中级职称的5374人,有中高级职称的企业家6人,县级以上拔尖人才56名,每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8.1人。 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我县知识产权工作在全市各县(市)名列前茅,迈入全省先进行列。荣获科技进步奖27项,组织申报专利2531件,授权专利1357件。2008年9月,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试点县的考核验收,并被确定为省知识产权示XX县区。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突破。高新技术和民营科技企业逐步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围绕高新技术“双倍增”计划,强力

7、推进高新技术在果蔬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方面有了新进展。已认定省高新技术产品21个,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6家,增强了全县经济发展的活力。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围绕果蔬、木业、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实施了良种农业、深加工农产品、发展循环经济三大科技工程,开展了“阳光培训”、“科技富民”科普工程。以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红富士苹果、芦笋无公害示范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制订并实施了红富士苹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等4个省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03万亩,52项农产品获得省级无公害认证。培育了“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等10多个省级知名品牌,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面达

8、98%,养殖业主要品种良种推广率达90,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 工业经济规模更加发展壮大。通过对果蔬、木业、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及70个重点科技项目的支持,强化了对机械铸造、纺织、木业、盐化工等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提高了企业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迅速,达到173个。安德利、旺达等38家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木业加工形成了以吉林森工、天盛木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君乐宝乳业、利华肠衣、泛达山羊板皮等引领了畜牧业的发展壮大;银龙电缆、东大钢构、天虹纺织、瑞盐业、平光制药、胜海铸造等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好,进一步壮大了我县

9、工业经济规模。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明显。新建国家级职业教育学校,成为全县高、中级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和科普宣传中心。在卫生防疫、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广播电视等方面大力推广使用了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特别是以光纤传输技术、数字移动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商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全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网站为主要窗口,整合资源,着力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事业信息化运作体系,科技、教育、卫生、农业、畜牧、统计、电信、电力、水利等部门组建了专业信息平台,形成独具特

10、色的软资源,80%的科技型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管理经营,加速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的步伐。全县建有各类学会、协会(合作社)等373个,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社会事业创新创优。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自主创新推进工程是我县“十一五”期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增强我县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XX县区域经济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县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指导思想。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XX县区”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点环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

11、构建科技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二)总体目标。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增强科技进步与持续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到2011年,建成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40个以上,引进开发先进技术30项;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30个;全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增长10%;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组织实施6个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重点培育和扶持1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形成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增5个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其示范作用,引导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建成科技创新示范

12、镇5个。 同时,经过3年的努力,全县实现。一是科技创新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撑,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技工程,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和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推广应用一批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二是全县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1%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60%以上,确保县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重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多数骨干企业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四是高新技术

13、产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等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20%以上。全县形成10家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和一批特色高新技术产品。四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以“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为主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以县“人才小高地”为载体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日趋壮大,全县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超10%,规模企业消除零专利。 (三)具体目标 (1)突出大开发,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谋求新突破。 逐步完成高新技术对支柱产业及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重点培育壮大电机、新能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2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支柱产业在全县经济增长中的份额达到50以上

14、。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得到改造,基本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 (2)主攻大项目,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谋求新突破。 坚持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加科技投入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备项目。到2011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项;完成各级各类科技成果10项以上;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年增长20%以上。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应用千头(万亩)以上的标准化种养农业新品种10个。引进、开

15、发、推广农业新技术20项。开发应用农产品加工新技术10项、农业加工新产品20个。(3)构筑大平台,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方面谋求新突破。 以“功能配套、富于活力”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县本级科技创新服务网络,提高镇级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优化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上下协调,充满生机活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2011年,全县形成“2、10、30”的自主创新体系,即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1个高新技术创业园,10个以上市级以上企业工程研究中心,30家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建设和提升5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三农”科技信息服务网覆盖全县所有镇;组织实施

16、产学研结合项目50项以上;引进科技成果项目履约率60%以上;每年组织2次以上大型科普活动,组织科技下乡活动10次,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开展企业专利试点,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 (4)推进大开放,在拓展产学研联合方面谋求新突破。 进一步推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每年组织规模产学研活动2次以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开展与国外经济技术合作。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推动技术升级,注重对引进技术与设备的消化吸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再创新能力,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拥有自已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产学研联合层次,逐步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共享的创新成果平

17、台,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提供服务。 (5)实施大示范,在科技支撑社会发展方面谋求新突破。 加大新农村建设、节能减排、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无公害农业等方面项目的投入比重,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支撑项目,启动实施“科技创新示范镇建设”、“节能减排科技支撑”、“环境污染治理”三大科技示范工程,培育和创建一批科技创新示范镇,实施节能减排及农村水源污染治理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在铸造、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及工业园区组织开展节能降耗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围绕高效清洁燃烧、高效机电节能、余热利用、城市照明、城市建筑节能等领域,开发和推广先进节能技术,组织节能技术应用示范;加强工业废水、废渣、

18、废气处理技术以及城市生活垃圾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清洁生产工艺,开展工业园区废水集中排放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固体废弃物、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农业污染治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应用研究。三年内,开发、推广、应用节能降耗减排新技术10项以上,建成节能减排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企业5家以上。 (6)优化大环境,在提高科技进步贡献份额方面谋求新突破。 加大县财政对科技开发的扶持和引导,县级科技三项费用要达到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2以上。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达到年销售额的5以上,一般企业达2以上。切实加强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各

19、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递增率达到4以上,在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面达到35以上。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提高到25以上。 二、重点任务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规划,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县跨越发展的新任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拓宽思路,注重研究分析国家、省确定的产业技术发展重点,及时了解市场取向热点,调查征集企业技术需求难点,找准技术创新的切入点,编制具有全面性、前瞻性的全县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引导企业高起点、高层次地开展技术创新。一要发展高科技农业,应用生物工程、信息化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开发和推广优

20、质高产、抗逆性动植物新品种,加强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培育和发展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的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建成一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二要积极应用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嫁接改造铸造、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努力打造县传统产业的新优势。三要突出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材料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群,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和规模效益,积极培育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发优势。2011年,全县形成机械、新能源材料、电动车电机等三大高新技术产品群。 (二)以人为本,大力创新人才服务机制。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

21、第一资源。一是重视用好现有人才。二是大力引进各类人才。三是加快培养实用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引导企业通过建立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以自主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配等方式,积极探索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贡献得到一流报酬的人才激励办法,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 (三)多元扶持,构建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有关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的支持,每年精心筛选10项以上科技创新项目,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切实加大县财政对科技的引导投入。通过落实机关干部具体帮扶指导,强化跟踪管理,全程跟进服务等措施,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每年争取上级的项目扶持经费有

22、所增长;二是确保科技项目的实施效果。 (四)专利立县,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和企业,组织实施一批专利产业化项目。一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企业的专利意识,引导企业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长抓不懈。二要加大对专利的资助和扶持力度。设立县专利扶持专项资金,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申请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扶持标准,突出扶持发明专利和重大专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三要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有重点地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开发和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培育和创造自主知

23、识产权,还要保护和用好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企业产品专利数据库,支持、帮助企业维护专利合法权益。 (五)构建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没。 一是建设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县高新技术创业园,使之成为科技项目中试转化、公共检测、科技培训、信息网络和创新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完善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大专院校、科技型企业和各类科技人才带项目、带成果入园孵化,重点开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大对入驻企业的服务力度,制定扶持政策,为企业的入孵和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力争多入驻、快孵化、早毕业、快转化,实现引进、孵化、毕业、再引进的良性循环。二是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充

24、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各类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科技经纪人队伍,以发挥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同时,重点建设科技信息网,面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综合信息咨询服务。三是扶持发展一批开放式行业技术协会。在组织同行业各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资源共享等方面,合理配置自主创新资源,集成行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紧密衔接、运转通畅的创新模式。四是积极优化科技信息网络中心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各类信息、最新成果,有针对性地传递给有关企业,加速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的信息传递、合作与沟通。加快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快捷高效、务实

25、有序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五是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企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专门的科研开发机构,引导鼓励发展各类民营科研机构。 (六)整合资源,不断创新产学研联合机制。 产学研联合是推进技术创新最现实、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要立足“引进、消化、吸收、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来锻炼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队伍,通过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战略,调查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包括当前的技术难题、希望合作开发的项目和产品等,提高产学研合作的针对性。确保每年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新项目、新产品10项以上,建立产

26、学研联合体20家以上。着重建好“两个库”,通过定期搜集企业技术需求,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各类先进技术成果,建立科技成果资源库。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创新实施。 成立县自主创新推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策划、审议、评估、协调创新推进工程重大事宜,定期商议创新推进工程重大事项,研究解决创新推进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机制,县政府将继续和各镇及有关部门签订科技进步目标责任状。各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把组织实施自主创新推进工程作为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联系人,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二)强化集成联动,形成创新合力。 健全和完善自主创新

27、推进工程实施协调机制,加强各镇、各有关部门的参与和分工合作。项目遴选要注重横向、纵向的结合,在充分征集了解本地重大科技需求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全县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广泛咨询和听取专家意见,按照轻重缓急确定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各镇、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统一组织,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创新推进工程的实施。 (三)培育创新群体,增强创新活力。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激励机制。依托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和重大项目,把人才、项目和基地有机结合,培养拔尖人才和创新型科研团队。加强项目实施与能力建设的有机衔接,将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作为项目目标的

28、重要考核内容。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注重培养引进能够承担国家和省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专家,造就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四)拓宽经费渠道,提供创新保障。 发挥公共财政的杠杆功能,通过拨款、担保、税收等各种措施,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财政科技投入导向,重点加强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服务,加快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机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利用股份制融资等多种手段筹集发展

29、资金,扩大和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五)营造创新环境,加快创新步伐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改进科技公共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手段,减少办事环节,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能,营造公开规范、高效快捷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落实国家、省、市、县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创业活动。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宣传自主创新的典型,强化科研道德诚信体系建设,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 (六)注重监测评价,确保创新绩效。 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跟踪问效机制,强化项目过程跟踪、结题验收和创新绩效考评以及验收后的跟踪评估,推行计划项目评估制度,发挥专家作用,形成专业监督机制,

30、确保创新绩效实现。加强创新计划实施情况的统计、分析、总结及实施过程的检查、监督、指导,及时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创新计划的信息发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创新计划。加强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完善创新计划工作的督查和评价制度,对实施创新计划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内容总结(1)自主创新工程建设方案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自主创新现状(2)其中,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科教XX县区”战略,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3)一、自主创新现状 科技创新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科教XX县区”战略,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4)加强创新计划的信息发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创新计划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