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工作计划三篇_1.doc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2729420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工作计划三篇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科学工作计划三篇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科学工作计划三篇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科学工作计划三篇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工作计划三篇_1.doc(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科学工作方案三篇科学工作方案三篇科学工作方案 篇1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稳固与进步,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根本技能进一步纯熟。临近期末,为了有效地进展复习,特制定本方案。一、复习目的1、稳固知识、强化记忆。通过复习,把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展系统的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2、温故知新、拓宽加深。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络,把零散的、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到达横向拓宽知识,纵向深化知识的目的。3、开展才能、综合进步。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示范、指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概括和整理知识

2、的才能、记忆才能、分析p 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学习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有较大进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能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二、复习内容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p 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依存的关系。(3)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p ,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2、第二单元光:(1)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消费和生活中的运用。

3、(2)认识许多光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和热。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3)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3、第三单元地球外表及其变化:(1)认识地球外表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2)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4、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2)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3)认

4、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动手理论,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三、复习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设计控制变量实验。2、难点: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四、保障措施1、加强复习的方案性。我先根据要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订出实在可行的复习方案,详细地写出复习课教案,并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展归类。2、注意复习课的针对性。我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而重点复习那么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难的工程进

5、展重点讲解并着重进展复习性练习。3、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那么,努力使“重复”变为生动积极的“再现”,寓才能培养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切忌老师“垄断”复习课堂。五、复习安排1、知识回忆:分单元内容进展复习(已做好各单元复习ppt)2、专题训练:(1)根底知识训练:侧重一些概念,试验及其结论。(2)解决问题训练。3、测验讲评:出一些综合类试卷,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4、针对练习:查漏补缺,针对学生暴露的一些问题,再一次补充复习。科学工作方案 篇2 一、教学目的:(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互相联络,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

6、部构造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p ,突出了认识事物的构造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简单机械等;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络,如病毒与生命安康、简单机械与运动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历的回忆与运用。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详细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制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二)知识目的1、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2、理解骨骼、肌肉及其作用;理解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的过程;能认识

7、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意识到个人对身体安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理解人类需要那些营养及其来,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理解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使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3、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道路;人光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知道光是颜色的,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理解光的三原色、光的合成;做调色游戏;理解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及光的污染与防治;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和上下;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能区分乐音与噪音,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止方法。4、知道水能溶解

8、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5、知道利用机械可以进步工作效率,理解一些简单机械,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的使用;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间隔 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绘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三)才能培养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展表达、评议和讨论。2、培养学生分析p 、采集和整理信息的才能。比方: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

9、性实验。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方案。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别人交换意见。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互相联络,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p ,突出了认识事物的构造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简单机械等;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络,如病毒与生命安康、简单机械与运动等。探究程度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施行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历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历的回忆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

10、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工程,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外表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络。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络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三、根本教学措施: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老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详细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

11、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承受。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才能,即:动手、动口、动脑。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可以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局部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四、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

12、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梦想五、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理论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科学工作方案 篇3 从本学期开场,学生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示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为更好的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我对本册教材、班级学生情况等方面作了细致地学习或分析p ,制定教学工作方案如下:一、班级根本情况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1人。五年级学生应该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再加上儿童与生俱来的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13、望,他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肯定能表现出浓重的兴趣。二、教材内容概要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外表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那么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8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40课时。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局部: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局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p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依存的关系。第三局部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p

14、,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消费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和热。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地球外表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外表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局部。第一局部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

15、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局部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局部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局部动手理论,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三、本册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好的探究过程。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详细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根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3、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

16、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4、教学中浸透法制教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一条及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法第二条及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与本册教学所涉及的相关法律。四、主要材料清单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放大镜、绿豆种子、塑料种植盒杯、塑料调羹、纸巾、水桶、滴管、大头针或剪刀;蚯蚓、土壤、长方形木盒或塑料盒。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5)2做生态瓶的容器每组一个,可以是大的饮料瓶或色拉油桶、沙子和小石子、小铲、漏网等工具;玻璃水槽每班一个、小鱼假设干,水草假

17、设干。2、第二单元“光”1手电筒、小长方体、纸屏,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空心弯管和直管,小镜子、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2小镜子、凹面镜、凸透镜,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纸袋,温度计;3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短一点的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3、第三单元“地球外表及其变化”1风景照片、中国和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地震、火山地貌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2小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石膏粉、豌豆种子、小碗或盘子,塑料瓶、碎砖块。3新颖潮湿的土壤及枯燥的土壤、牙签、放大镜、去掉上

18、半部的饮料瓶。4小铲子、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接水桶,有植物覆盖的土和无植物覆盖的土、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大盘子、建造家园房屋的材料。4、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小车及配件一套包括装配气球小车的车架附件。2小钩、铁垫圈,车轴套、橡皮筋圈。3气球、气球喷嘴、连接小车部件的螺丝钉、安装小车用的螺丝刀、纸盒子装钩码用,在桌面测摩擦力也用这个盒子、胶带粘小车_用。4测力计、钩码,做“滚珠轴承”的玻璃珠、瓶盖。五、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老师自身的科学教学根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力

19、做一名称职的科学老师。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详细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气氛。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展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5、在“种子与发芽实验”这一环节,让学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一条及第四十六条;在“维护生态平衡”这一环节,浸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在“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这环节,浸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法第二条及第八条等与本册教学有关的法律。六、教学进度表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