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2723946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5.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姓名学号专业:班级_指导教师 _._上课时间年月日实验名称: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地点:实验目的:学会用三线摆测量几种不同形状物体转动惯量仪器、设备和材料:三线摆实验仪、气泡水平仪、游标卡尺、米尺、电子秒表、天平、圆环实验原理:三线摆就是通过测量它的扭转周期和有关的几何参数,而求出任一己知物体的转动惯量。设下圆盘的质量为m,当它绕OO 扭一小角度时,圆盘的位置升高为h,它的势能增加为Ei = mgh1当圆盘回到平衡位置时,E = 0,只有转动动能E二匸J 212 2 0 0如果不考虑摩擦阻力,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匸J o 22oo若扭

2、转的角度足够小,我们可以把下圆盘的运动看作简谐运动,则圆盘的角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一一(2兀8=8 sin t0 J T丿2兀c圆盘的最大角速度为-丁 8oT o各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悬线长为l,上、下圆盘的垂直距离为H,上、下两圆盘上的悬点离各自圆盘中心的距离为r、R。贝 ij扭转前:BC2 = AB2 AC2 = l2 R-r)2当角位移为8 ,下圆盘上某悬点A移动到A,圆盘的上升高度为一一一 (BC - BC )C + BC )h = BC - BC =11iBC + BCZ1、而 BC 2 = A B2 - A C 2 = 12 R2 + r2111 1- 2Rr cos 8

3、)82 Rr (1 cos 8)4 Rr sin22所以:h 一一BC + BCBC + BC11在扭转角度较小时sinBC + BC沁2 H2 21mghRrOmgRr4n 2 HRr9 2即为下圆盘对于OO轴的转动惯量。式中m.R.r.H .T都可 直接测出。如果测量质量为m的待测物体对于OO轴的转动惯量,1只需将该物放在下圆盘上,先算出该物和下圆盘共同对于 OO轴的转动惯量(m + m ) gRrJ = iT 24 兀 2 H1T为两者共同的一个完全扭转周期,于是待测物对于OO轴的转动惯量为1J = J - J10 实验内容1 仪器调整调节三线摆支架底座螺丝,使三线摆自身带的水平仪气泡居

4、中,使支架铅直;将气 泡水平仪置于下圆盘上,用上圆盘上的三个小螺丝调节三悬线长度,使气泡居中,下圆 盘水平。2扭转周期的测量、为了使下圆盘扭转时不出现前后、左右的摆动,不要直接扭转下圆盘,而是轻 轻扭动上圆盘,在线的张力牵动下使下圆盘作往复扭转,角度不要超过5。用电子秒t表测定5 0个完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则周期T = 50。重复3次求出平均值T、将圆环放在下圆盘上相应槽内,按步骤测出两者一起扭转时的周期TJ。3 质量和相关几何参数的测量、用天平称出圆环的质量(下圆盘的质量已标明在其表面上)、用钢卷尺测出上、下圆盘间的垂直距离H;重复三次,求出平均值H ;用游 标卡尺测出下圆盘的直径D,测出圆环

5、的内、外直径D、D 。0 1 2、用游标卡尺分别测出上、J圆盘的三个悬点之间的距离a、b,重复三次,求 J3-朽-出平均值,由r = -a和R = b求出平均值r、r。、将数据填入表格中。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cm测量装置的几何尺寸测量 序数上、下圆盘 间距H /cm上圆盘下圆盘圆环a /cmb /cmD /cmD /cmD /cm101223平均值Hab D 0D 1D 2标准差sHs(a)s(b)仪器:米尺人米尺cm卡尺人卡尺二cm(表格单位:cm)、上圆盘半径_ 1 _上圆盘半径:丫 3 a _ 1 _ 1_测量不确定度:u (r) u (a) 1.32(a)A 73 A V3u(r) u

6、(r)2 + u (r)2 cmAB-测量结果:rr 士u(厂)(士、下圆盘半径下圆盘半径:R 3b cm ,u (r) 0.68空 cmB卡尺cmcmcm-1 _ 1 测量的不确定度:uA(R)3uA(b)寿山公(b)cmu (R) 0.683B卡尺u(R) u (R)2 + u (R)2 A_ B _测量结果:R = R 士 u(R) =(、上下圆盘间距从表得知上、下圆盘间距:H 测量的不确定度:u人(H) = 1.32S(H)=A.cmcmcmcm,u (H)0.683A B米尺cmcmu(H) U (H)2 + u (H)2 =AB测量结果:H = H+u(H)=(cm测项与测 次 待

7、测物三线摆摆动50个周期t/s123平均值t/s标准差s(t)圆盘t =0叫=圆盘加圆环t =1s ()=S转动周期的测量秒表sS 和T i =厂 从表得知三线摆振动周期T0 =iiT 不确定度 u (T) = u (T) =-1.3公(T)=To不确疋度a o 50 a o 50ou(T) = i;u (T)2 + u (T)2 =0a 0 B 0同理求得T1的不确定度叫=S周期测量结果:圆盘T)=T0 土 u(T?= 圆环加圆盘t=T 土 u(Tp=(3、质量的测量(单次测量)S u (T)=0.68玄B 0= S秒表)S)S用天平测出圆盘和圆环的质量,并记录天平的感量(也可由实验室给出)

8、 圆盘质量:m0 =土 kg土kgm =0 圆环质量:m】一4、转动惯量的计算、圆盘的转动惯量圆盘的转动惯量的实验值:测 量 的u(了 );(u(m)丄严(r)1 =, :( L)2 + ()2 +Jmr0o_不确定度:u(J)=()J =0 J 0测量结果:J = J 土u(J)=(0 0 0J =皿亍204兀 2H 0对 不 确 定,u(H)、u(T )2 + ()2 + (2昇)2HTokg- m2)kg-m21 -圆盘的转动惯量的理论值:J0理 = m0D0 =kg/m2kg - m 2J - J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对误差:E =_匹x 100 / =/rJ000理、圆环的转动惯量圆环和圆盘加在一起实验测得它们的转动惯量:了 jmw)娜 T2=kg/rm4兀 2H1圆环的转动惯量实验值:J = J-J0 =kg m2圆环的转动惯量理论值:J1理=8mi(D2 + D2)= kg-m2J-J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对误差:E=1丁 1理x 100=i理实验结果分析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签名:年 月 日物理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专业班级实验日期学号姓名同组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