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宽带无线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指南

上传人:简*** 文档编号:227103003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2.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宽带无线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3年宽带无线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23年宽带无线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宽带无线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宽带无线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指南(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3 年度课题申报指南2023年七月10工程 1: 5G 研发工程说明:国际电联已正式启动 5G 标准争论工作,5G 进入到技术突破及标准争论的关键阶段。国际电联将于 2023 年 6 月完成 5G 愿景,在 2023 年完成 5G 标准征集。3GPP 在 2023 年启动 5G 标准争论工作。重大专项 5G 相关研发课题将与国家 863 任务相连接,支持 863工程的争论成果转化应用到IMT-2023 国际标准中。2023 年,5G 研发工程聚焦在 5G 重点场景、支持重点关键技术方案、关键器件研发,为国际标准化推动做好预备。主要包括: 5G 总

2、体及关键器件、5G 无线技术、5G 网络与应用三个局部。15G 总体及关键器件:针对 3GPP 国际标准争论推动、高性能AD/DA、基站功率放大器等关键器件;25G 无线技术:布局两个典型场景,包括高速广域掩盖、低功耗大连接;三个重点关键技术方案,包括高频段、超密集组网、型多址技术。35G 网络与应用:设臵 5G 无线接入网架构争论,针对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对 5G 技术及组网的争论。一5G 总体及关键器件课题 1-1: 5G 国际标准总体方案争论与推动课题说明:3GPP 将于 2023 年启动 R14 工作,开展 5G 业务和技术需求分析,启动 5G 总体技术方案争论,以支撑 2023 年底

3、 ITU 5G 候选提案征集工作。3GPP 是实质制定 5G 国际标准组织。针对国际启动的 5G 标准争论工程,应加强 5G 总体争论,推动形成 5G 总体技术方案,并开展 3GPP 国际标准推开工作。争论目标:面对国际标准化组织,完成 5G 技术需求争论、形成5G 总体技术方案,进展仿真验证及技术验证,推动5G 国际标准化工作。考核指标:开展面对 3GPP 的 5G 总体技术方案争论、开发 5G 技术系统仿真评估平台,开展仿真评估及技术验证,并制定国际推动策略,开展国际推动。具体指标包括:(1) 提交面对 3GPP 的 5G 业务需求报告、技术性能需求报告和评估方法报告;(2) 依据 3GP

4、P 标准化需求,结合 5G 关键技术成果,提出面对3GPP 的 5G 统一空中接口技术框架,并开展 5G 关键技术兼容和共存分析,提出适用于 5G 典型场景及其组合的技术方案;(3) 结合 3GPP 标准争论需求,开发 5G 关键技术评估仿真平台, 开展 5G 技术仿真争论,对关键技术及系统进展验证,完成对统一空中接口技术框架的测试及演示验证,支撑面对3GPP 的 5G 技术方案争论工作;(4) 提交国际合作和推动策略报告,支撑后续国际电联 5G 国际标准化工作;(5)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20 项,其中国际制造专利不少于5 项;(6) 提交国际标准化提案不少于 40 篇,预期承受文稿 15 篇

5、。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比例: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1 个团队。建议标准化争论机构牵头担当。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7 个。课题 1-2:5G 高性能基站A/D、D/A 转换器试验样片研发课题说明:为适应 5G 产业要求,基站需要大带宽1GHz、高动态范围的高速 A/D、D/A 转换器,需要对此进展重点攻关,突破核心设计及测试技术,形成试验样片,为后续 5G 产业化奠定根底。争论目标:针对 5G 高频宽带应用需求,研发 5G 基站所需的

6、大宽带、高动态范围的高速A/D、D/A 转换器芯片样片。考核指标:完成用于 5G 基站高性能 A/D、D/A 转换器试验样片研发,供给试验样片 100 片以上,具体技术指标包括:(1) 完成用于 5G 基站高性能 A/D、D/A 转换器芯片设计方案;(2) A/D、D/A 转换器的区分率位宽不低于 12 比特,采样率不低于 3Gsps;A/D 转换器的模拟输入带宽不低于 1.5GHz;信噪密度比SNDR不低于 48dBFS; D/A 转换器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不低于50dBc;单通道A/D、D/A 转换器内核局部功耗不高于 500mW;芯片工艺承受 40nm 或 40nm 以下;(3)

7、完成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仿真验证、流片及封装;(4) 完成 A/D、D/A 转换器样片的性能测试和IP 建模;5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 5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3: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3 个团队。鼓舞产学研用相结合,建议系统厂家参与;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课题 1-3:5G 基站宽带高频段功率放大器试验样片研发课题说明:高频段是将来 5G 的核心技术方向,高频射频器件是影响高频段在 5G 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在高频

8、无线通信应用中,需要突破基站宽带高频段功率放大器芯片研发。考虑到芯片实际应用,需要同时进展连续波信号OP1dB,三阶互调IMD3 等和调制信号实现不低于 64-QAM 调制的测试验证,并需突破低损耗宽带芯片封装技术。争论目标:基于 5G 高频宽带应用需求,研发 5G 基站所需的宽带高频段功率放大器芯片试验样片,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考核指标:研发满足高频 5G 系统需求的功率放大器样片芯片, 供给试验样片 100 片以上,具体技术指标包括:(1) 完成满足高频 5G 系统需求的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核心关键器件的研发并完成封装测试。(2) 具体技术指标包括:9-15GHz:饱和输出功率和功率附加效率:

9、PSAT 27dBm,PAESAT 35%;1dB 压缩点输出功率和功率附加效率:OP1dB 25dBm,PAE1dB25%;增益:G 20dB;大信号-1dB 带宽:BW (OP ) 5GHz-1dB1dB即 OP1dB 在 5GHz 带宽内变化小于 1dB;三阶互调 IMD3:在两个不同的f 下(f=10 和 100MHz)分别进展双音测试, 在输出功率从零到 19dBm 下,同时满足IMD3 -35dBc;输入输出阻抗 50,输入输出回波损耗 10dB;进展 64QAM 调制信号测试,实现 10Gb/s 数据率,在平均输出功率 16dBm下 EVM 24dBm,BW (OP ) 5GHz

10、。-1dB1dB25-30GHz:饱和输出功率和功率附加效率:PSAT 25dBm,PAESAT 30%;1dB 压缩点输出功率和功率附加效率:OP1dB 23dBm,PAE1dB21%;增益:G 20dB;大信号-1dB 带宽:BW (OP ) 5GHz-1dB1dB即 OP1dB 在 5GHz 带宽内变化小于 1dB;三阶互调 IMD3:在两个不同的f 下(f=10 和 100MHz)分别进展双音测试, 在输出功率从零到 17dBm 下,同时满足 IMD3 -35dBc;输入输出阻抗 50,输入输出回波损耗 10dB;进展 64QAM调制信号测试,实现 10Gb/s 数据率,在平均输出功率

11、 14dBm下 EVM 22dBm,BW (OP ) 5GHz。-1dB1dB(3) 完成高集成度宽带高频段功率放大器芯片设计和样片流片;(4) 完成所研发芯片器件的特性测量、建模和仿真;(5)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 5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4: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支持不超过2 个团队。鼓舞产学研用相结合,建议系统厂家参与;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 不超过 5 个。课题 1-4:5G 基站高频宽带射频滤波器试验样片研发课题说明:高频段是将

12、来 5G 的核心技术方向,高频射频器件是影响高频段在 5G 产业化的关键因素。急需突破基站高频宽带射频滤波器研发,推动 5G 高频段通信研发产业化。争论目标:针对 6GHz 以上的 5G 重点候选频段,完成基站高频宽带射频滤波器试验样片研发,实现高频宽带滤波器低插损、小型化、低本钱的技术方案。考核指标:完成 9-15GHz 和 25-30GHz 频段小型化集成滤波器样片 100 片,完成芯片样片设计及验证、牢靠性仿真及验证、封装设计及验证,并供给完整技术报告。具体如下:l 9-15GHzn 通带频率范围: 9-15GHzn 通带内插入损耗:2.5 dBn 回波损耗: 15dBn 带外抑制:30

13、 dB F1-1GHz、F2+1GHzn 尺寸: 20mm x 10mm x 3mml 25-30GHzn 通带频率范围: 25-30GHzn 通带内插入损耗:2dB;n 回波损耗: 15dBn 带外抑制:25dB F1-1GHz、F2+1GHzn 尺寸: 20mm x 10mm x 3mm(3) 完成 5G 基站小型化集成滤波器试验 100 片样片研发;(4) 申请相关专利 5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4: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 个团队

14、。鼓舞产学研用相结合,建议系统厂家参与;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二5G 无线技术课题 1-5:5G 高速连续广域掩盖技术方案与试验系统研发课题说明:连续广域掩盖场景是将来 5G 的主要技术场景之一, 以保证用户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目标,为用户供给无缝的高速业务体验。与 4G 相比,5G 系统设计面临更加严峻挑战,需要在连续广域掩盖场景下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包括小区边缘、高速移动等恶劣环境 100Mbps 以上的用户体验速率。5G 需要引入大量无线技术来提升系统频谱效率,以满足用户体验速率要求。争论目标:面对连续广域掩盖场景用户体验速率指标要求,运用大规模天线阵列、型多址等

15、型无线技术,提出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开展仿真评估及样机开发,满足连续广域掩盖场景下用户体验速率、频谱效率等 5G 性能指标要求。考核指标:针对连续广域掩盖场景,面对 6GHz 以下低频段,提出完整技术方案,完成样机开发,满足随时随地 100Mbps 用户体验速率指标需求。具体考核指标包括:(1) 承受大规模天线阵列、型多址、型调制编码等先进技术,提出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小区下行平均频谱效率不低于 10 bps/Hz/cell,小区上行平均频谱效率不低于 5 bps/Hz/cell,并能够实现 0-120 公里移动条件下 100Mbps 用户体验速率;(2) 搭建仿真平台对系统设计方案进展评估验

16、证;(3) 基于系统设计方案完成样机开发,供给不少于 3 个基站及不少于 10 个测试终端,针对室外连续广域掩盖场景开展性能测试,满足频谱效率、用户体验速率指标要求;(4) 申请制造专利 20 项,其中国际专利不少于 5 项;(5) 完成标准提案 15 项以上。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2: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 个团队。建议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用相结合;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课题 1-6:5G 低功耗大连接技术方案

17、与试验系统研发课题说明:低功耗大连接主要面对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为满足低本钱、低功耗、大连接等 5G 性能需求,需要针对波形和先进调制编码等技术开展深入争论,完成系统方案设计和样机开发,满足 5G 低功耗、低本钱、海量连接物联网场景需求。争论目标:面对低功耗、低本钱、海量连接物联网场景需求,研究适应性关键技术如:型多载波、型多址、先进调制编码等,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设计与仿真评估,并研发试验样机,开展测试验证,满足终端本钱、功耗及网络连接力气指标需求。考核指标:针对物联网终端本钱、功耗及网络连接力气指标要求,结适宜用关键技术争论成果,提出完整解

18、决方案,完成仿真验证与样机开发及测试,具体考核指标包括:(1) 突破适用于 5G 低功耗大连接应用场景的关键技术,并基于关键技术完成整体技术方案,支持 5 万个/MHz/小区的设备连接力气同时处于连接状态),承受高效节能机制,支持终端超低功耗最大耦合损耗 154dB 时,完成单次 200byte数据传输能耗小于 0.8J;休眠状态下漏电流小于 5A,并支持终端超低本钱实现;(2) 搭建仿真平台,对整体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进展性能评估;(3) 完成低功耗大连接技术方案争论报告,对功耗、本钱进展全面分析;(4) 在 20MHz 带宽根底上,完成可模拟 1 百万连接/小区的半实物验证系统,硬件局部至少

19、包含 1 个基站和 10 个终端,其他设备连接可通过软件仿真方式模拟,完成典型低功耗大连接场景的演示验证;(5) 申请制造专利 20 项,其中国际专利不少于 5 项;(6) 完成 3GPP 标准提案 15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2: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 个团队。建议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用相结合;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课题 1-7:5G 高频段通信技术方案与试验系统研发课题说明:为满足将来 5G 千倍容量增长

20、需求,增加带宽是最直接的手段,目前低频段频谱已格外拥挤,而 6GHz 以上高频段频谱资源丰富,频段向高频扩展将是将来移动通信必定的进展趋势。高频段的信号传播特性与传统低频段有很大不同,将会对高频段通信系统设计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需要深入争论高频信号传播特性,并在此根底上形成适合于高频段应用的系统设计方案。争论目标:面对室内和室外局部热点区域,针对 6GHz 以上高频段,开展高频信道测量与建模争论,争论高频段通信关键技术,完成高频段通信系统方案设计与仿真评估,研发试验样机,并开展室内外测试验证。考核指标:(1) 针对 6GHz 以上 5G 重点候选频段如:Ka、Q、E 波段,完成高频信道测量平台

21、研发,提交信道测量结果,完成信道建模;(2) 突破大规模 MIMO 及动态自适应波束赋形、波形、型调制编码及检测算法等核心技术,形成高频段通信系统设计方案;(3) 在带宽 1GHz 条件下,单站峰值速率不低于 10Gbps,掩盖半径 100 米时边缘速率不低于 1Gbps,非视距条件下用户体验速率可达 100Mbps,并支持用户/把握分别的凹凸频组网;(4) 系统单个载波带宽至少 500MHz,单载波小区峰值速率到达10Gbps,单用户单载波峰值速率 2.5Gbps;(5) 小区掩盖范围到达 100m;(6) 完成高频段系统方案及关键技术的仿真评估;(7) 完成高频段试验系统样机研发包括 1

22、个高频基站和 8 个终端,对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进展验证测试;(8) 申请制造专利 20 项,其中国际专利不少于 5 项;(9) 完成 3GPP 标准提案 15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2: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3 个团队。建议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用相结合;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课题 1-8:5G 超密集组网技术与试验系统研发课题说明:热点高容量场景是 5G 的主要技术场景之一,该场景主要面对室内外局部热点区域,为

23、用户供给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网络极高的流量密度要求。其中,超密集组网是在该场景下实现用户体验速率和流量密度等挑战性指标的最有效手段。超密集组网需要在型网络架构、干扰治理与抑制、虚拟小区、接入与回传的联合设计等争论方向上取得突破,并形成完整的超密集组网技术方案。争论目标:面对室内和室外局部热点区域,针对 6GHz 以下频段,对超密集组网场景下的干扰治理与抑制、虚拟小区、接入与回传的联合设计等技术方向开展争论,突破关键技术并形成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完成仿真评估与原型样机的开发与验证,开展超密集组网测试, 满足 5G 热点高容量场景的性能指标要求。考核指标:(1) 突破 6GHz 以下频段超密集

24、组网场景下的干扰治理与抑制、虚拟小区、接入与回传的联合设计等关键技术;(2) 基于关键技术争论成果,形成 6GHz 以下频段超密集组网整体技术方案,能够在 200MHz 组网带宽条件下,用户体验速率到达 300Mbps,流量密度到达 3Tbps/km2;(3) 搭建仿真平台,完成技术方案及关键技术的仿真评估;(4) 完成试验样机开发包括 8 个基站和 10 个终端和室内外热点组网测试,满足用户体验速率和流量密度要求;(5) 申请制造专利 20 项,其中国际专利不少于 5 项;(6) 完成 3GPP 标准提案 15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

25、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2: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 个团队。建议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用相结合;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课题 1-9:5G 型多址技术研发与验证课题说明:型多址可有效提升系统频谱效率和用户接入力气,同时有助于降低时延和简化系统实现,并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是 5G 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国内外企业乐观开展适用于 5G 的型多址技术争论,并已提出多种潜在候选技术。5G 国际标准制定启动在即, 迫切需要面对 5G 主要技术需求,完成 5G 型多址技术方案设计,推进 3GPP 标准化

26、,并开展试验验证。争论目标:面对 5G 技术需求,突破型多址关键技术,面对 3GPP 标准化并结合其他关键技术,形成 5G 多址技术方案,并完成试验样机开发和测试验证。考核指标:(1) 面对 5G 主要技术需求,针对型多址技术的码本设计、调制、编码、低简洁度检测算法、信令流程设计等开展争论, 提出完整的型多址技术方案,并完成仿真评估;(2) 开展型多址系统设备样机开发,供给 3 个基站,9 个终端,在组网条件下完成 5G 主要技术场景下的性能测试,与同等配臵的LTE 系统相比,下行小区频谱效率提升30%以上, 上行用户接入力气提升 200%以上小区频谱效率提升 100% 以上;(3) 申请制造

27、专利 20 项,其中国际专利不少于 5 项;(4) 提交 3GPP 标准文稿 15 篇。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2: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 个团队。建议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用相结合。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三5G 网络技术课题 1-10:5G 无线接入网架构与系统研发课题说明:为满足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需求,需要实现灵敏高效的无线资源把握和协作、提升网络智能化及用户体验,为此,5G 迫切需要对型无线接入网架构及关键技术

28、进展研发。争论目标:提出 5G 型无线接入网架构,完成原型系统开发和验证。考核指标:(1) 提出 5G 无线接入网网络架构,形成相应的争论报告;(2) 面对即插即用的灵敏部署与组网,完成支持全功能基站 / 局部功能基站、信令/数据基站的灵敏网络拓扑与功能部署、支持低时延业务本地处理的 5G 型无线接入网架构及协议设计;支持 5G 网络典型业务切片至少 3 种以上如包括1ms 极低时延、百万链接、T 级数据处理量;(3) 面对用户无感知的无线资源高效使用,完成基于统一信令的 4G/5G/WLAN 无线融合机制、多连接传输技术、统一的无线接入网资源治理、无缝的移动性治理、把握承载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

29、的争论;(4) 面对提升用户体验的无线网络的智能化,完成基于用户、业务、终端特性、无线环境和 QoS 等信息感知的网络把握和参数配臵以及差异化效劳等技术方案争论与制定;(5) 基于上述关键技术,完成支持多连接、无缝移动性、智能业务感知的型无线接入网的原型开发及功能验证。原型系统包含 3 个无线网络站点和 3 部终端,业务端到端时延可减低到 10ms 量级,回传链路资源需求可削减 50%以上, 移动性导致的业务中断时延可下降至ms 级;(6) 提交标准化文稿 20 篇,申请制造专利 10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2

30、: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 个团队。建议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用相结合;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课题 1-11:面对高精度室内定位的 5G 技术研发课题说明:在车站、机场、大型商场等室内场所,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对基于位臵的业务推送、应急安全等应用场景格外重要。现有3G/4G 网络无法供给亚米级定位的力气。3GPP、IEEE 802.11 等均启动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标准争论。5G 无线技术满足亚米级定位成为5G 技术争论的一个方向。争论目标:针对 5G 网络室内密集组网环境,开展室内高精度定位关键技

31、术和系统方案争论,研发亚米级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仿真平台和原型验证系统,推动 5G 室内定位技术国际标准化。考核指标:(1) 完成面对高精度室内定位 5G 系统的系统架构、空口定位方案、定位信号设计,完成整体技术方案、关键技术与算法的性能评估;(2) 突破室内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和算法,例如:到达时间差(TDOA技术、到达角度 (AOA)技术、室内定位时间同步技术、混合定位算法等;针对典型室内密集网络环境,提出抑制多径效应、组网干扰、低精度晶振等非抱负因素造成定位性能恶化的技术,实现室内水平和垂直维度的亚米级高精度定位;(3) 研发 5G 亚米级室内定位原型样机与试验验证系统,在典型室内定位场景下

32、如:站点不少于 12 个,站间距不小于25 米,部署区域分布在至少两个相邻楼层,每层至少具有两个隔断,终端数量不少于 4 个,完成定位技术性能测试, 水平、垂直维度的累计概率分布定位误差小于 0.5 米67%;(4)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 15 项,其中国际制造专利不少于 5项;(5) 提交室内定位技术国际标准化提案不少于 10 篇。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比例: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2: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 个团队。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课

33、题 1-12:面对自动驾驶的 5G 关键技术争论与演示课题说明:汽车产业原有技术路线为依靠车辆自身高精度传感系统和预置静态地图实现自动驾驶。5G 与车联网技术融合后,可以翻开车-车协作、车-云协同的维度,借助通信网络的“超视距感知”和 “移动云计算”力气,弥补人工智能与人脑智力的巨大差距。争论目标:争论自动驾驶对 5G 系统的技术需求,提出支持自动驾驶的 5G 系统架构和传输技术方案,完成性能仿真评估;研发支持自动驾驶的 5G 概念系统,集成高精度 3D 地图和自动驾驶应用,构建试验演示平台,完成基于 5G 技术方案的自动驾驶演示。考核指标:(1) 争论3D 地图动态重构和自动驾驶对5G 系统

34、的技术需求和性能指标,提交需求报告;(2) 提出支持低时延、高牢靠、高流量、高移动性的 5G 系统架构和 3D 地图动态增量数据的空口传输技术方案,并进展仿真评估,提交性能仿真评估报告。主要技术指标如下:u 功能:支持“非视距”3D 地图动态增量更的V2C车到云端和 V2V车到车传输;u 移动性:支持 120 公里/小时的车辆移动速度;u 时延:单数据包用户面空口单次传输时延不大于 1ms;u 牢靠性:在屡次重传总时延不大于 10ms 条件下,空口传输牢靠性不低于 99.999%;u 传输速率及流量密度:对于V2C 通信方式单播传输,单车 95% CDF 下行吞吐量不低于 50Mbps;对于V

35、2V 通信方式至少支持点到多点传输模式,每车传输速率不低于10Mbps,V2V 掩盖范围不小于 200m;u 最大车辆密度:低速移动时不低于 2023 辆/公里按道路长度计算,高速移动时不少于 200 辆/公里;(3) 构建外场试验环境,不少于 3 个 5G 概念基站和 5 辆集成 5G概念终端的测试车,1 套核心网,1 套高精度 3D 地图,演示3D 地图动态更和自动驾驶功能,验证基于5G 的“车云端车”3D 地图动态增量数据实时传输力气;(4) 提出标准化文稿不少于 10 篇;(5)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15 项,其中国际制造专利不少于5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36、12 月。经费比例: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2: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前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 2 个团队。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5 个。工程 2: LTE-A 研发和产业化工程说明:2023 年,LTE-A 研发和产业化工程聚焦于“核心芯片和元器件”、“测试仪表及测试平台”、“标准、产品研发及示范网”三方面的薄弱环节,支撑 LTE-A 产业进展及后续关键技术研发、标准和应用工作,保持产业竞争力。一LTE-A 核心芯片和元器件课题 2-1:R12 终端基带和射频芯片研发课题说明:终端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是 LTE-A

37、dvanced 产业链中最重要和薄弱的环节。目前 R12 国际标准已根本完成,为促进我国终端基带和射频芯片尽快完成研发,需加大投入促进产品研发和成熟。争论目标:承受 14/16nm 工艺设计,开发出支持 LTE-Advanced的多模终端基带芯片;承受 28nm 工艺设计,开发出支持 LTE-Advanced的多模终端射频芯片。满足 3GPP R12 和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考核指标:完成 LTE-Advanced/LTE/TD-SCDMA/WCDMA/GSM 多模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研发,其中LTE-Advanced/LTE 满足 3GPP R12 及以前版本的相关标准根本要求。基带芯片主要技术

38、指标如下:(1) 支持 LTE-Advanced、LTE、TD-SCDMA、WCDMA 和GSM 等多个工作模式;(2) 上行和下行峰值数据速率等性能指标满足LTE-Advanced关于 CAT9/CAT10 终端力气的要求;(3) 支持 TDD 与FDD 的模式内和模式间的载波聚合,最大聚合带宽到达 60MHz;(4) 支持 LTE 双连接功能;(5) 上行支持双流 28 MIMO,下行每载波支持 84 MIMO,支持天线模式 2、3、7、8、9、10;(6) 下行支持 256QAM,64QAM,16QAM,QPSK,BPSK 调制方式; 上行支持 64QAM,16QAM,QPSK,BPSK

39、 调制方式;(7) 支持网络关心的干扰消退和抑制 (NAICS);(8)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臵;(9) 支持 CSFB、VoLTE 和 eSRVCC 三种语音通话方式;(10) 支持IPv6,支持ZUC 算法;(11) 芯片半导体工艺线宽在 14/16nm 或以下;(12) 待机功耗、工作功耗等指标需满足手机产业化要求;(13) 供给 1000 片芯片用于LTE-Advanced 终端产业化设计;(14)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 20 项。射频芯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 支持 LTE-Advanced、LTE、TD-SCDMA、WCDMA 和GSM 等多个工作模式;(2) TD-LTE-Advan

40、ced 至少支持Band39/40/41/42;其它制式至少支持国家无委安排的频段;(3) 支持 TDD 与FDD 的模式内和模式间的载波聚合,最大聚合带宽到达 60MHz;(4) 下行每载波支持 4 天线接收,上行支持 2 天线发送;(5) EVM 要求满足 256QAM 和上行 64QAM 的要求;(6) 芯片半导体工艺线宽在 28nm 或以下;(7) 待机功耗、工作功耗等指标需满足手机产业化要求;(8) 供给 1000 片样片用于LTE-Advanced 终端产业化设计;(9)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 10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比例:中心财政投入

41、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1:2。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 2 个团队。企业牵头担当。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 2 家。课题 2-2:机器通信基带芯片研发课题说明:机器通信基带芯片是物联网产业链中最关键和需要推动的环节。为推动我国物联网机器通信芯片研发,促进整个物联网产业链进展,需加大前期投入推动机器通信基带芯片研发。本课题中的机器通信为 3GPP 制定的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标准,在R12 版本已经根本完成。争论目标:承受 28nm 或 28nm 以下工艺设计,开

42、发出支持 MTC 的多模终端基带芯片。物联网 MTC 基带芯片满足 3GPP R12 或更高版本和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考核指标:完成LTE 基带芯片研发,满足 3GPP R12 或更高版本的相关MTC 标准根本要求。芯片厂家供给物联网 MTC 芯片并负责与终端厂商合作最终供给 1000 套物联网 MTC 模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 至少支持 TD-LTE Band39/40/41;(2) 支持 3GPP R12 规定CAT0 或后续更高版本定义类型的终端上下行峰值数据速率等性能指标,符合 3GPP 标准对CAT0 终端的其他各项性能指标要求;(3) 支持 PSMPower Saving M

43、ode功能及与空闲态和连接态的状态转换;(4) 支持 RAN 侧物联网终端接入拥塞把握机制;(5) 支持核心网侧物联网终端接入过载把握机制;(6) 支持 Device-Trigger 机制;(7) 支持 IPv6;(8) 芯片半导体工艺线宽在 28nm 或 28nm 以下;(9) 待机功耗和工作功耗需满足物联网终端产业化要求;(10) 推举支持eSIM 功能;(11) 推举承受基带、射频、电源等模块单芯片方案;(12)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 10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比例: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1:2。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事

44、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 3 个团队。企业牵头担当。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 2 家。课题 2-3:LTE-A 终端开关和功放器件研发课题说明:目前 3GPP R12 国际标准已根本完成,我国终端产品需要尽快完成芯片研发,进一步提升性能和降低本钱,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基于CMOS工艺的LTE-A终端开关和功放集成化芯片, 是满足终端产业化的需要,需加大投入。争论目标:开发基于硅材料的LTE-Advanced终端开关和功放器件,单Die器件支持多通道放射,满足3GPP R12和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 支持多模功放/开关一体化集成,

45、全频段组合。考核指标:完成 TD-LTE/LTE FDD/TD-SCDMA/WCDMA/GSM 等多模终端功放和开关集成研发,其中TD-LTE 和LTE FDD 满足 3GPP R12 及以下版本的相关标准根本要求。供给 1000 片开关和功放集成芯片给终端厂商,用于LTE-Advanced 终端产业化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 LTE-Advanced、LTE 终端开关和功放器件,其单Die 器件支持下行支持 4 天线接收,上行支持 2 天线发送;(2) LTE-Advanced、LTE、TD-SCDMA、WCDMA 和GSM 等多个工作制式的开关和功放集成,形成一体化芯片;(3) TD

46、-LTE-Advanced 至少支持Band39/40/41/42,功放并支持APT/ET;其它制式至少支持国家无委安排的相关频段;(4) 支持 TD-LTE/LTE FDD 上行 2 载波聚合,支持最大聚合带宽40MHz;(5) 支持 TD-LTE/LTE FDD 下行 3 载波聚合,支持最大聚合带宽60MHz;(6) LTE-Advanced 发送EVM 值要求小于或等于 1.5%;(7) LTE E-UTRA ACLR(maximum power)优于-33dBc,其他指标符合 CCSA 和 3GPP 相关标准;(8) 待机功耗和工作功耗需满足产业化要求;(9) 供给 1000 片开关和

47、功放集成器件样片用于LTE-Advanced终端产业化设计;(10)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 5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比例: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1:2。鼓舞地方 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 2 个团队。企业牵头担当。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 4 家。课题 2-4:LTE-A 基站功放、滤波器等器件研发与集成验证课题说明:为促进 TD-LTE-A 系统设备中关键元器件的产业化, 需加大投入支持射频元器件的研发,并通过基站设备的整机集成,提升基站的整体技术

48、指标,在实际网络中进展验证。以此促进基站功放、滤波器,高稳晶振等关键元器件的产业化,通过产业链的协作,实现产业升级。争论目标:以系统设备推动基站关键元器件研发,包括基站功放、滤波器、高稳晶振等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考核指标:争论基于材料的超宽带高效率射频功率放大器、高性能介质滤波器、小型化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供给各 1000 个以上,并基于型功放、滤波器、小型化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等部件研制出符合 TD-LTE-A 网络部署需求的超宽带、高效率、低带外泄露的基站设备,实现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力气。主要指标如下:(1) 超宽带、高效率小基站功放模块,掩盖TD-LTE 主流通信频段:单个功放实现掩盖

49、Band 42 全频段;多载波聚合带宽 100MHz;平均输出功率 5W, 功放效率 45%。要求提高功放管的性能和宽带特性,并解决功放管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抗输入过冲、抗输出驻波比等关键问题。(2) 研制高性能介质填充滤波器,在 Band 39 实现 1885-1915MHz通带,1920MHz 的带外抑制68dBc,1918MHz 的带外抑制48dBc。(3) 研制高稳定、小型化、低功耗、宽温范围的恒温晶体振荡器, 通过高精度控温技术和温度补偿算法、低噪振荡技术,实现恒温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到达3PPb-4085,10MHz 输出相位噪声到达 1KHz:-145dBc/Hz10MHz,封装

50、尺寸相比传统恒温晶体振荡器减小二分之一,功耗相比传统恒温晶体振荡器降低二分之一。(4) 研制承受以上研发的宽频功放、高性能滤波器、小型化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等关键元器件的 1.8GHz(滤波器和晶振) 和 3.5GHz功放和晶振基站产品。研制基站整机各 20 套,支持多系统组网状况下的系统性能验证。(5)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 20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比例: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1:2。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 2 个团队。企业牵头担当。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

51、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 4 家。二LTE-A 测试仪表及测试平台课题 2-5:面对R12 LTE-Advanced 的终端综合测试仪表开发课题说明:全面支持 LTE-Advanced 的多频多模终端是终端进展方向,终端的研发和认证,需要多模终端综合测试仪的支持。目前3GPP R12 国际标准已根本完成,支持面对R12 LTE-Advanced 的终端综合测试仪表研发,将对稳固我国在 LTE 终端测试领域地位,保障产业链完整及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争论目标: 开发出符合 3GPP R12 及行业标准要求的LTE-Advanced 多模终端综合测试仪,支持 TD-LTE-Advanced、LTE

52、FDD-Advanced、TD-SCDMA、WCDMA 和GSM 制式,支持 CAT9、CAT10 LTE 终端力气和射频验证,支持 VoLTE/eSRVCC、CSFB,实现相关制式物理层、高层协议实体等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终端射频指标分析与测量算法。考核指标:(1) 自主研发软硬件系统,优先支撑自主开发的射频模块,供给2 套 LTE-Advanced 多模多频终端综合测试仪表;(2) 单表支持 LTE/LTE-Advanced含FDD 和TDD/TD-SCDMA/WCDMA/GSMGPRS/EDGE制式,其中LTE/LTE-Advanced 支持 3GPP R12 及以下协议版本, TD-SC

53、DMA/WCDMA/GSM 支持 3GPP R9 及以下协议版本;(3) 支持 TD-LTE/LTE FDD 上下行 3CC 载波聚合,支持最大聚合带宽 60MHz;(4) 下行每载波支持 84 MIMO,支持天线模式 2、3、7、8、9、10,上行支持双流 28 MIMO,支持上行天线模式 2;单表供给独立双通道,支持 2 种不同制式终端同时测试;单表支持模式之间的互操作;(5) 支持LTE-Advanced规定CAT9/CAT10 终端的上下行峰值数据速率等性能指标测试,下行峰值速率支持 450Mbps;(6) 下行支持 256QAM 及其它全部的调制方式,上行支持 64QAM 及其它全部

54、调制方式;支持网络关心的干扰消退与抑制;支持 CSFB、VoLTE/eSRVCC;支持IPv6,支持ZUC 算法;支持IEEE802.11 a/b/g/n/ac 测试,分析带宽支持160MHz,支持蓝牙、GNSS、北斗测试;(7) 支持基带芯片IQ 接口,接口速率支持到 10Gbps;(8) 单表支持相关制式下终端射频指标分析与测量,测试精度优于 0.5dB;单表支持多模一站式测量,支持一般校准、快速校准,支持信令和非信令综测;支持非对称时隙配臵;(9) 申请制造专利不少于 5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比例: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1:1。鼓

55、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 2 个团队。企业牵头担当。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 3 家。课题 2-6:TD-LTE-Advanced 协议全都性测试仪开发课题说明: 全面支持 TD-LTE-Advanced/TD-LTE/LTE-Advanced FDD/LTE FDD/TD-SCDMA/WCDMA/GSM 多频多模终端是终端进展方向,能够对多频多模终端进展协议全都性进展测试的系统是多模终端研发的必备测试验证平台。课题目标:研制基于TTCN 的 TD-LTE-Advanced 多模多频终端协议全都性测

56、试仪表,至少支持 TD-LTE-Advanced 协议、TD-LTE 协议、LTE-A FDD 协议、 LTE FDD 协议、 TD-SCDMA 协议、WCDMA 协议和 GSM协议共7 种制式的多小区环境模拟及终端的协议全都性测试,并能够进展产业化,满足多模终端的测试需求。考核指标:(1) 供给两套 TD-LTE-Advanced 终端协议全都性测试仪表,仪表支 持 TD-LTE-Advanced/LTE-FDD-Advanced/TD-LTE/LTE FDD/TD-SCDMA/ WCDMA/ GSM 多小区模拟;(2) 仪表支持 36.101 规定的全部 LTE 频段和系统带宽配臵,并至少

57、支持如下频段:TD-SCDMA:Band 34/39;WCDMA:Band 1/2/5/8;GSM/GPRS/EDGE:Band 2/3/5/8。仪表支持带内和带 外 载 波 聚 合 、 eICIC 、 MDT 等 功 能 。 仪 表 支 持LTE/LTE-Advanced 3GPP R12 及以下协议版本, 支持TD-SCDMA/WCDMA/GSM R9 及以下协议版本等,支持业内主要应用技术标准;(3) 仪表支持相关制式下小区重选、切换、重建立、重定向、随机接入、测量上报等空口信令流程,支持 TD-LTE/FDD LTE 和 WCDMA/TD-SCDMA/GSM 之间的互操作,支持数据业务

58、在TD-LTE 和TD-SCDMA 网络间的RRC 重定向、切换和重选,在TD-LTE 和 GSM 网络间的 RRC 重定向和重选,在 LTE FDD 和WCDMA 网络间的RRC 重定向、切换和重选,在 TD-LTE 和 LTE FDD 网络间的 RRC 重定向、切换和重选,以及话音业务由TD-LTE 向WCDMA、TD-SCDMA 和GSM 的 CS Fallback,由 LTE FDD 向WCDMA 的CS Fallback 回落,支持SRVCC 和VoLTE;(4) 测试标准支持协议标准:以 2023 年 12 月底前在GCF 立项的3GPP R12 及之前版本为准,定期更以支持 3G

59、PP RAN5/GCF 认可的终端全都性测试标准的最版本;支持 LTE 相关系统内及系统间测试例, LTE-Advanced 系统内及系统间测试例, 全部测试例的 80%以上与两家不同终端芯片平台调试通过, 并通过 GCF 或其他国际组织验证认可;(5) 支持LTE 多模多频及LTE-Advanced TTCN 测试集的开发工作;(6) 申请制造专利 2 项以上。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预算: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 2:1。鼓舞地方财政乐观投入。本课题拟承受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心财政支持方式。申报方式: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 2 个团队。企业牵头

60、担当, 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不超过 3 个。课题 2-7:TD-LTE 宽带集群B-TrunC测试平台研发课题说明: B-TrunC 标准是国内创的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于 2023 年 2 月发文确定了宽带数字集群专网系统所使用 1.4GHz 及 1.8GHz 的频率,相关产品正在开展研发。为了促进 B-TrunC 产业链进展,在研发推动过程中需要搭建符合B-TrunC 标准和频率规定的测试环境,构建测试仪表。争论目标:研发符合 B-TrunC 标准和频率标准的终端综合测试仪, 支持B-TrunC 测试标准和频率规定的终端接口协议、功能和性能的综合

61、测试;构建终端与网络设备互联互通的测试环境,进展互操作测试。考核指标:1、B-TrunC 产品互联互通测试环境(1) 遵循 B-TrunC 宽带集群标准和频率标准;(2) 至少具备 2 家以上标准的LTE 宽带集群测试系统,每家宽带集群标准系统至少能够与 2 家以上设备商的终端互通;(3) 每家宽带集群标准系统应包括 3 个终端、2 套基站、1 套核心网和业务平台,具备标准定义的开放接口的协议解析工具,支持时延性能指标测试;(4) 开展与终端与系统的互联互通测试,供给测试报告。2、B-TrunC 终端综测仪1遵循 B-TrunC 宽带集群标准;2支持 1447-1467MHz 和 1785-1805MHz 频段;(3) 支持 B-TrunC 测试标准规定的终端空中接口、集群呼叫信令协议测试;(4) 支持终端集群语音、多媒体集群调度、集群数据业务和补充业务,以及宽带数据传输的功能和性能的综合测试;(5) 单表可模拟至少 2 个小区;(6) 支持通过 TTCN 测试例灵敏配臵各协议层功能,供给开放接口支持编写各协议层的TTCN 测试例;(7) 支持测试信息分析呈现、log 记录和消息过滤功能;(8) 申请制造专利 2 项。实施期限: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经费比例:中心财政投入与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