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作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27096482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密闭空间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密闭空间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密闭空间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密闭空间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闭空间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密闭空间作业密闭空间(confinedspace)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常见的有:1. 封闭、半封闭设备:船舱、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2. 地下密闭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矿井、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3. 地上密闭空间: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粮仓、烟道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密闭空间的职业中毒原因:1. 空间出现缺氧;2. 窒息性或刺激性气体的积存:空气中此类有害

2、物质的浓度超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引起职业中毒;3. 由于工作活动而引起的其他问题,如:含有过量的挥发性溶剂蒸气及其他任何含有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IDLH)的环境条件。密闭空间职业中毒预后:1.死亡2. 丧失能力(工伤残废)3. 损坏自救能力(无法从许可空间逃生)4. 造成损伤或引起急性疾病密闭空间气体燃烧或爆炸意外:在密闭空间中遇到的可燃气体和蒸气可能来自几个方面。地下管道间泄漏(电缆管道和城市煤气管道间)、容器内部残存、细菌分解、工作产物等等。常见的可燃气体包括:甲烷、天然气、氢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不论是在进入密闭空间时以及在进入工作后,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可燃气体和蒸

3、气。当它们的浓度足够时,许多物质的蒸气和气体都变成了可燃性危险气体,如果此时遇到火源并提供一定的能量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在密闭空间中的火源可能包括:产生热量的工作活动、打火工具、光源、电动工具、电子仪器甚至静电。发生燃烧或爆炸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气体中必须含有适量的氧气;2.适量的燃气(超过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3.火源;4.足够的分子能量维持火链反应。这四个条件一般被称为“火四边体”。如果这四个其中的任何一个没有或不足,燃烧就不可能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测量爆炸性气体的时候一定要检测氧气浓度的原因。常见的窒息性气体:1. 单纯窒息性气体: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毒理:在高浓度下使空气氧分压降低

4、,致使机体动脉血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发生窒息。2. 化学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和硫化氢等。毒理: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三价铁结合,干扰细胞色素电子传递,使细胞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摄取和利用血液中的氧,引起细胞内窒息,导致呼吸和循环中枢损害;高浓度、大剂量摄入,引起呼吸和心脏骤停,发生”闪电样“死亡。密闭空间有毒气体作用表现刺激性气体:1. 急性刺激作用;2. 中毒性肺水肿;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窒息性气体:1.缺氧表现;2.脑水肿;3. 其他:皮肤粘膜密闭空间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immediatelydangerous

5、tolifeorhealthconcentrations,IDLH)指在此条件下对生命立即或延迟产生威胁,或能导致永久性健康损害,或影响作业者在无助情况下从密闭空间逃生。某些物质对人产生一过性的短时影响,甚至很严重,受害者未经医疗救治而感觉正常,但在接触这些物质后12-72小时可能突然产生致命后果,如氟烃类化合物。GB/T18664附录B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密闭空间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

6、ermExposureLimit,PC-STEL)指个别化学品于15分钟內,在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如化学品浓度超过0EL-TWA,但仍然低于STEL,则暴露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而且每日不应超过四次。若工作需要须多次暴露于这浓度中,每次暴露于该度之时间须相隔最少60分钟。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e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PC-TWA)是指在每星期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之情況下,化学品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基本上,在这个浓度下,即使工人每天暴露于有关化学品之中,其健康均不会受损。密闭空间作业的许可管理对密闭空间作业实施许可应当满

7、足以下条件:1. 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2. 应用具有报警装置并经检定合格的检测设备对许可的密闭空间进行检测评价;检测顺序及项目应包括:2.1测氧含量。正常时氧含量为18%22%,缺氧的密闭空间应符合GB8958-规定,短时间作业时必须采取机械通风。2.2测爆。密闭空间空气中可燃性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0%。对油轮船舶的拆修,以及油箱、油罐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2.3测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的浓度,须低于GBZ2-2002所规定的浓度要求。如果高于此要求,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当密闭空间内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粉

8、尘时,所使用的器具应达到防爆的要求。当有害物质浓度大于IDLH浓度、或虽经通风但有毒气体浓度仍高于GBZ2-2002所规定的要求,或缺氧时,应当按照GB/T18555-2002要求选择和佩戴呼吸性防护用品。呼吸器具的正确使用1. 用人单位应当只允许健康状况适宜佩戴呼吸器具者使用呼吸器具进入密闭空间及进行有关的工作。2. 根据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间的长短、消耗、最长工作周期、估计逃生所须的时间及其它因素,选择适合的呼吸器具和相应的报警器具。3. 呼吸器具所供应的空气质量应符合最新国家标准。4. 供气式呼吸器的供气流量应保证面罩内保持正气压。5. 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空气在输送过程中受到污染:5.1空气

9、呼吸器具应依照制造商的指示,进行保养。5.2空气气源应避免导入已受污染的空气。供气质量应适合呼吸,不容许直接使用工业用途的气源。5.3所有在密闭空间使用的呼吸器具,应当保持良好状态。密闭空间的空气气体监测操作规程监测时,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空气不大流通的地方,需要采取分层测量的方法,每相隔约1.2m左右,读取一组数据。首先测量的是氧气的浓度,其次是爆炸性气体(包括沼气)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对监测结果作出综合分析,提出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和控制措施考虑到实际工作,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检测必须在人员进入密闭空间之前进行,而且要在密闭空间外进行非接触检测。此时,就必须选择带有内置采样泵的多气体检测仪。因为

10、密闭空间中不同部位(上、中、下)的气体分布和气体种类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一般意义上的可燃气体的比重较轻,它们大部分分布于密闭空间的上部;而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比重差不多,一般分布于密闭空间的中部;而象硫化氢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较重气体则存在于密闭空间的下部,此时就需要通过吸气泵在外面对空间内的各个阶层进行连续检测。密闭空间气体风险评估氧气:生理安全警戒下限值19.5%(缺氧情况)、上限值23.5%(超氧情况)。爆炸性气体:以不超出10%最低爆炸燃点(LEL)为可接受风险。其他有毒的气体:可参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002),作为风险评估指标。密闭空间内作业产生气体:如使用有机溶剂来

11、清除油污,使用油漆作维修保养,进行气体焊接、电焊、火焰切割等作业时,空间内可以迅速充满大量有毒的气体或污染物。适当的空气监测仪器,可以提供预警,明示撤离现场或及早改善环境的需要,以便减少危害,预防意外。此外,在密闭空间内,不应使用内燃机来提供动力,避免产生如一氧化碳的毒气。呼吸防护用品常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分为过滤式(净化式)和隔绝式(供气式)两种类型。过滤式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劳动环境(即环境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和低浓度毒污染环境使用,一般不能用于密闭空间作业人员的防护。隔离式呼吸器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由呼吸器自身供气(空气或氧气),或从清洁环境中引入空气维持条件限制。按供

12、气形式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类型。自给式呼吸器自备气源,属携带型,人体的正常呼吸。可在缺氧、尘毒严重污染、情况不明的有生命危险的作业场所使用,一般不受环境限制。根据气源的不同又分为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和化学氧呼吸器;长管式呼吸器又称长管面具,得借助肺力或机械动力经气管引入空气,属固定型,又分为送风式和自吸式两类,只适用于定岗作业和流动范围小的作业。呼吸器的原则在选择呼吸防护用品时应考虑有害化学品的性质、作业场所污染物可能达到的最高浓度、作业场所的氧含量、使用者的面型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我国目前选择呼吸器的原则比较粗,一般是根据作业场所的氧含量是否高于18%确定选用过滤式还是隔离式,根据作业场所有害物的性质和最高浓度确定选用全面罩还是半面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