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村土地整理项目A实施方案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27027612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577.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合村土地整理项目A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三合村土地整理项目A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三合村土地整理项目A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资源描述:

《三合村土地整理项目A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合村土地整理项目A实施方案(10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合村土地整理项目A目录项目特性表51项目概况51.1 项目背景81.2 项目概述91.3 规划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101.3.1 规划设计目标101.3.2 规划设计原则111.3.3 规划设计依据121.4 项目合法合规性论述151.4.1 项目选址情况151.4.2 与相关规划的融合衔接162项目区调查与分析162.1 自然条件162.1.1 地形地貌162.2.2 气候172.2.3 土壤172.2.4 水文与水资源172.2.5 工程地质182.2.6 生态景观环境182.2.7 天然建筑材料182.2.8 自然灾害182.2 组会经济条件192.2.1 人口与劳动力概况192.2.

2、2 经济概况192.2.3 产业状况192.3 基础设施条件202.3.1 道路交通设施202.3.2 灌溉与排水设施262.3.3 电力设施312.3.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设施312.4 土地利用现状312.4.1 土地利用结构312.4.2 土地权属及经营模式352.4.3 农用地利用现状35244建设用地利用现状352.4.5 其它土地利用现状352.4.6 土地利用程度352.4.7 耕地质量36248土地搀荒、损毁等情况372.5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372.5.1 新增耕地来源372.5.2 新增耕地潜力实现分析372.5.3 新增耕地面积估算392.6 旱改水来源分析502.6

3、.1 旱改水来源502.6.2 旱改水潜力实现分析502.6.3 改造水田面积估算612.7 水资源平衡分析612.7.1 灌溉设计标准622.7.2 可供水量分析622.7.3 需水量分析622.7.4 平衡分析652.8 公众参与652.8.1 公众参与的形式652.8.2 公众参与的过程662.8.3 公众参与的内容672.8.4 公众参与的成果683优劣势分析703.1 优势资源分析703.2 限制性因素分析703.2.1 自然限制因素703.2.2 农业设施限制因素713.2.3 其他限制因素714工程总体布局724.1 土地平整工程724.2 灌溉与排水工程784.3 田间道路工程

4、795效益分析815.1 产出指标分析815.1.1 新增耕地测算815.1.2 新增水田面积计算955.1.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955.1.4 耕地质量分析955.2 成效指标分析985.2.1 组会效益分析985.2.2 生态效益分析995.2.3 经济效益分析1005.3 预期目标实现情况1026保障措施1026.1 土地权属调整1026.1.1 土地权属现状1026.1.2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1036.2 后期管护1066.2.1 管护主体1066.2.2 管护措施1076.2.3 经费措施1086.3 激励机制108项目特性表编号项目单位数量工程位置1涉及行政村三合村2图幅号H49

5、G027002二土地权属1权属调整涉及的总面积hm2109.7005三项目概况1实施规模hm2172.7344整理规模hm2172.7344基本农田整理规模hm2138.18752整理前耕地面积hm2140.2356整理前水田面积hm245.2301整理前旱地面积hm295.00553预计新增耕地hm218.5258新增水田面积hm28.5339其中新增水田hm27.7331其中旱改水hm20.8008新增旱地面积hm210.7927实施前耕地等别9.9实施后耕地等别9.8新增粮食产能公斤202929.30提升粮食产能公斤466.214预计新增耕地率%10.735整理后耕地面积hm2158.7

6、614整理后水田面积hm253.764整理后旱地面积hm2105.79826项目性质整理7项目类型区级8地貌类型低山丘陵9接设工期6个月五工程处二设内容(一)土地平整工程1田块归并面才双2.2524公顷(1)机械除杂ITl211262(2)表土剥离m32976.50(3)表土场内转运m3297.65(4)土方开挖回填m34605.75(5)人工夯筑土坎工程量m3245.51(6)机械夯筑土坎工程量m3946.01编号项目单位数量(7)犁底层(挖方区)11V10214(8)犁底层(填方区)2462(9)机械翻耕hm22.2524(10)机械造浆hm22.2524(三)绞田边hm20.2680(1

7、2)糊田边m343.55(13)人工细部平土hm22.2524(14)外围田坎除杂m23683.03(15)外围田坎边坡修整m23683.03(16)下田坡道土方回填m3261.732旱改水面积0.8008公顷(1)人工除杂m28008(2)表土剥离回填m31601.60(3)表土场内转运n160.16(4)土方开挖回填m31601.60(5)犁底层碾压夯实m24004(6)机械翻耕ITl28008(7)机械造浆m28008(8)人工夯筑田坎方量m3560.56(9)人工糊田坎m341.79(10)人工细部平整hm2().8(X)8(三)地力培肥一二类hm20.80083台面重构面积17.28

8、75公顷(1)机械除杂m2172875(2)表土剥离m317287.50(3)表土场内转运n?1728.75(4)土方开挖移动m350358.49(5)人工夯筑土坎工程量n726.08(6)机械夯筑土坎工程量m32904.304梯田改造面积86.4495公顷(1)田坎整形土方量m311670.57(2)田坎修补土方量m37780.38(3)糊田边n2899.58(4)土地翻耕面积hm286.4495(5)细部平整hm286.4495(6)人工清杂m2162459.10(7)局部归并表土剥离回填m325934.85(8)局部归并表土场内转运n?2593.485(9)局部归并土方移动m351869

9、.70(10)局部归并细部平整hm225.935边角地整治0.291公顷(1)人工除杂m22910编号项目单位数量(2)翻耕11V2910(3)人工平整土方工程量291(4)人工细部平整m229106恢复地类整治2.6193公顷(1)机械除杂m226193(2)机械挖树根棵3274.00(3)表土剥离回填工程量m35238.60(4)表土场内转运量m3523.9(5)土方开挖回填(含边角地)m37857.90(6)土方开挖回填转运m3785.8(7)人工细部平整hm22.6193(8)地力培肥一二类hm22.6193(二)灌溉与力徘水工程1维修0.5*0.5m排水沟m4332新修沉沙曲个43新

10、修田间道D5OO涵管个9(三)田间道路工程1维修3m宽田间道(硬基段)Hl55392新修田间道错车道个123新修田间道回车场个94新修田间道平交口个165新修田间道弯道加宽个196田间道警示牌个177田间道广角镜个13六投资情况1项目预算万元575.242工程施工费万元484.93比例土地平整工程万元199.1241.06%灌溉排水工程万元12.682.61%田间道路工程万元273.1356.32%3设备购置费万元O4其他费用万元73.56前期工作费万元28.25工程监理费万元12竣工验收费万元18.18业主管理费万元15.135不可预见费万元16.75七综合经济指标1年增加净效益万元35.5

11、92农民年人均新增纯收入万元0.03663受益人数人9724静态投资收益率%6.19%编号项目单位数量5静态投资回收期年166预计新增耕地亩均投资元207017规模亩均投资元22201项目概况1.l项目背景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组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要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新举措,是当前推进“三农”工作的新

12、途径。推进组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有统一的科学规划,要有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要有科学的、具体的建设规划。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必须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严守耕地红线,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减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难度日趋加大,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的精神,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13、建立以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通过“算大账的方式,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开州区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十三五”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自然资源工作在新形势下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十三五期间将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绿色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能运、土肥沃、产能高的标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坡耕地改造。在此深刻的组会背景下,结合以往土地整理建设工作,开州区取得的显著成果,为开州区实现“十三五”发展

14、目标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为了加快建设任务的进度,尽早改善全区农村耕地条件,全面推进项目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村产业发展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根据开州区的耕地建设情况及建设要求,将岳溪镇三合村纳入2021年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中,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和耕地条件,特委托重庆四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本方案,以指导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开州区位于东经107。5548-108。54;北纬30。4930”至31。4130”之间,在重庆东北部,西邻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北依大巴山接城口县和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毗云阳县和巫溪县,南近长江邻万州区。岳溪镇位于重庆市开州区西南部,因四周山岳环境,溪沟纵横而得名。岳溪场始建于清

15、代,民国20年间建镇,在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中,由原跳蹬乡、龙安乡、岳溪镇三个乡镇合并而成。全镇幅员面积181平方千米,辖23个村、1个居委会,230个村民小组,45586(2017)o辖区内最高海拔1340米,最低海拔190米。1.2 项目概述1.2.1 建设地点及范围岳溪镇位于开州区西南部,距开州区人民政府驻地65千米。开州区岳溪镇三合村土地整理项目A,四周与万州区弹子镇、后山镇、桥亭乡、及本区的南门镇、铁桥镇、巫山镇接壤,地理位置在东经10805,OOm10807,04,北纬30。5231305360之间;涉及图幅H49G027002。该项目涉及岳溪镇三合村一组、三合村二组、三合村三组

16、、三合村五组、三合村六组的集体土地。项目区以权属、线状地物或地类界为边界,在图纸上以红线为范围界。1.2.2 建设规模项目区红线面积319.3710hm2,扣除有林地、不可开发的其他草地、村庄、河流水面等不纳入实施的面积,项目建设规模为172.7344hm2o其中耕地面积140.2356hm2(水田45.230IhnR,旱地95.0055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5.2245hm2,交通运输用地面积3.638Ohm2,田坎面积23.6363hm201.2.3 新增耕地拟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预计新增耕地18.5258hm2,其中新增水田面积7.7331hm2,预计新增耕地率为10.73%。该

17、项目投资估算金额575.24万元。125项目类型该项目为区县自筹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1.2.6 地貌类型项目区所在地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项目区海拔在221-932m之间。1.2.7 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项目区范围涉及岳溪镇三合村一组、三合村二组、三合村三组、三合村五组、三合村六组,共计五个组。项目整理规模范围内土地的所有权均属该村集体所有。项目区内土地已经承包到户,由各农户经营,各农户与村集体签定了承包责任书。各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坐落、四至、面积、期限以及相关权利与义务在承包协议书中均有登记。目前,项目区村、各组、各农户之间的土地权属关系清晰、界线分明。整理后土地所有权仍归各组集体所有。项目区

18、土地不存在权属争议。128项目区部门资金配套情况项目区有组会业主投资种植水果,无其他部门资金配套。1.3 规划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131规划设计目标总体目标:以保护耕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前提,改善农业用地粗放、土地利用低效的状态;以充分调查项目区实际情况为基础,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促进耕作安全高效、适度集约化经营;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资源为前提,科学规划和整治,合理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构建农田生态良好,农业设施配套完善,农地利用率提升和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具体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新增耕地18.5258h,其中新增水田面积7.7331hn,预计新增

19、耕地率为10.73%、改造水田面积0.8008h改善和新增排涝面积15.7782hm提升耕地质量面积3.108Ihm2、耕地质量等别提升0.1等、新增粮食产能194987.11公斤、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5等。132规划设计原则本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原则,通过实施工程、生物、农耕、农艺等综合措施,适度、合理改变项目区原有微地貌,以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项目区组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1)与项目区产业规划发展相结合原则。根据岳溪镇对项目区的产业发展规划,结合项目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将项目区的产业规划为以特色效益农业(优质水稻)、特色乡村旅游为主的多元

20、化产业区。结合岳溪镇规划的产业布局,与之相衔接的土地整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与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如配套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2)工程规划布局合理,相互衔接综合考虑项目区现状立地条件及农业生产耕作习惯,依据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布局各项工程,既要保证各项工程设施符合相关行业规范及标准,又要保证符合实际需要和需求。(3)工程建设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工程设计在满足项目区建设要求的前提下,以节约资金、少占耕地为原则,应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4)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满足项目区灌排、生产通行的基础上,尽量因地制宜的保持

21、现有合理的农业生产系统,合理选择工程工艺及材质,减轻对农田生态环境系统的干扰。(5)坚持政府决策、公众参与。规划过程中充分听取区、镇、村组、农民等各级意见,使规划更能切合民意,提高公众参与度。133规划设计依据说明项目规划设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技术标准,工程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等。A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25日通过,1987年1月10实施,最新修改2019年8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通过,2014年7月29日颁布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993年7月2日修订,1993年7月2日实施,最新施行

22、日期2013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修订,2002年10月1日实施,最新修正时间2016年7月2B);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2015年1月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通过,新版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3年3月1日施行,新版2018年12月29日修正);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1月8日颁布实施)。B有关行政规章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2)土地整治

23、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7423号);3)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9号);4)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5)312号);5)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程序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12146号);6)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权属调整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渝土整发201616号;7)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5】583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9)中共

24、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11)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5】583号)。C行业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16);2)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8-2013);3)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4)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13);5)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6)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

25、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8)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2013);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18);1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1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1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l2014);16)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试行)(2015);17)重庆市

26、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2015);18)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试行)(2015);19)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渝规资(2020)678号);20)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做好新增耕地核定管理工作的通知(渝规资(2020)995号)。D相关计划、规划、资料1)开州区国民经济和组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开州区(2006-2020年);3)岳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4)重庆市暴雨特征曲线图(2006年版);5)开州区农

27、业资源与区划报告;6)开州区第二次土壤普查图册;7)开州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8)岳溪镇2018年农村经济年报统计表;9)项目区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资料;10)项目区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资料;11)项目区2019年(实测)1:2000正射影像图;12)开州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1.4 项目合法合规性论述1.4.1 项目选址情况通过套合开州区岳溪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退耕还林数据库,本项目建设规模范围不涉及占用天然林地、退耕还林地,不涉及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区,不涉及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湿地、重要水源地及其他法律法规政策禁止布局工程的区域;不涉及台面坡度大于25的耕地,项目红线范

28、围内未实施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符合规资、农业、林业、环保等空间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1.4.2 与相关规划的融合衔接1.4.2.1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项目的实施,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耕地动态平衡,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保障项目区经济组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与开州区岳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目标要求相一致。1.4.2.2 符合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开州区土地整治规划(201&2020年)要求对耕地进行整理,增加耕地面积;对沟渠进行整理,改善灌排设施,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完善农田路网体系,规整田块布局,利于机械化耕作,防止水

29、土流失。本项目区位于开州区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土地整理范围内,它的实施有助于开州区土地整理目标的实现,其规划内容与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要求相一致。2项目区调查与分析2.1 自然条件2.1.1 地质地貌开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北与大巴山山地毗连,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形态受控于地质构造的展布,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脉总体走向与大的构造线方向一致。南部与北部为两大不同的地貌单元,南部地区为川东盆地侵蚀构造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地貌区,以北为大巴山盆周构造溶蚀中山地貌区。境内地层除缺失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下统、石炭系上统、白垩系和第三系外,寒武系上统至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北部地区地层老,南部

30、地区除背斜轴部出露三叠系地层外,几乎全为侏罗系地层。项目区三合村位于任市向斜和明月峡背斜间,出露地层以侏罗系沙溪庙组为主,地貌为低山丘陵。项目区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项目内局部地势坎坷不平,梯田较多,灌排以串排为主。项目区最高点位于三合村一组,最低点位于项目区东南部三合村二组。2.2.2 气候项目区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日照偏少。多年平均日照1463小时,该区多年平均气温在26.4。C左右,秋季较短,雨热同期,适宜作物的生长。多年平均降雨量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约占年降雨量的80%,多暴雨、强度大、历时长,日最大降雨量297毫米(2004年

31、9月4日),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134.7毫米,极端最高气温42T,极端最低气温4.5,霜期一般为1020天,雾日多为2035天。2.2.3 土壤项目区土壤为侏罗系沙溪庙组紫色砂泥发育形成的灰棕紫泥土、灰棕紫色水稻土。灰棕紫泥土主要有油沙土、半沙半泥土和大眼泥土。土层厚为3060cm,有机质含量为I(M8gkg,全氮为0.581.54gkg,全磷为0.630.98gkg,全钾为17.8027.29gkgo灰棕紫色水稻土有沙田、夹沙田、黄泥田、大眼泥田等,有机质含量为1830gkg,全氮为0.65L67gkg,全磷为0.530.96gkg,全钾为15.6428.65gkg,质地为轻壤土中壤土,

32、偏沙。项目区内坡耕地经过多年耕种,表层土壤熟化,具备一定的耕作基础,结合项目区现有耕地条件、作物产量等综合分析,项目区的耕地是适宜耕作的。2.2.4 水文与水资源项目区内的水资源丰富,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项目区内的水资源在年内时间分配上的不均匀性较为突出,全年降雨的78%都集中在59月的雨季,雨季降雨虽然丰富,但是在季内的集中程度很高,常会出现暴雨情况,因此在区内布置排水网以防止水灾和水土流失具有重大意义。径流年内分配情况与降雨相似,全年径流的75%78%集中在510月,年际变化也较大。根据开州区农业区划中对全区径流的描述,在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124.3mm,年最大降水量约1519.8m

33、m,径流系数K约0.65;10年一遇1小时最大暴雨量为42mm。项目区山坪塘分部较广和数量较多,是项目区的主要水源。2.2.5 工程地质经现场调查及寻访,项目区内地质构造较稳定,无较大规模地质滑坡、泥石流现象。2.2.6 生态景观环境项目区内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洋芋五大作物和其它各种小杂粮作物;经济作物除各种蔬菜外,主要有油菜籽、花生、茶叶等;有相当丰富的林木资源,主要以乔木、灌木为主;经济林木品种较多,其中以柑橘为主。2.2.7 天然建筑材料项目区工程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中,水泥需在梁平区海螺水泥厂购买,特细砂、碎石、块石等材料需要从开州区岳溪镇购买,运距约20km,均为公

34、路运输,且路况较好。2.2.8 自然灾害分析项目区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夺取区内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途径。项目区灾害性天气主要有优旱、倒春寒、暴雨和寒潮。据开县气象资料统计:近20年中,干旱中以优旱和春旱最重,出现伏旱19年,其中中至强度伏旱16年,占旱年的80%;出现春旱8年,占旱年的46.2%。旱期长2045d,对水稻扬花结实影响最大;出现倒春寒频率为80%,共计19次,最多一年发生3次,一般发生在3月下旬4月下旬,引起烂秧、烂种和小麦花而不实,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日雨量在100mm以上的大暴雨共有7次,出现79月,平均34年出现一次,导致土壤冲刷严重,水土流

35、失,塘库垮塌,淹没田土,破坏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20年中出现寒潮有19年,占95%,春季主要影响春播和小春作物的扬花,冬季主要影响牲畜和一些喜温作物的越冬。2.2组会经济条件221人口与劳动力概况项目区总人口972,其中外出务工732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165、22、53人。2.2.2 经济概况项目涉及岳溪岳溪镇三合村一组、三合村二组、三合村三组、三合村五组、三合村六组,共1个村5个组。三合村972人,外出务工732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分别有165、22、53人。人均年纯收入10200元,人均耕地2.16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务工为主,主要产业为蔬菜、经果、

36、旅游。项目区农民在长期的垦殖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比较精细的耕作传统,而且接受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较快,耕作技术水平较高。表222-1组会经济情况统计表镇村总人口劳动力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人亩亩三合村97273221042.16合计97273221042.162.2.3 产业状况1 .第一产业A优质水稻产业项目区水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较大,且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是发展优质水稻的好地方。B生态水果特色产业项目区养殖业主要在三合村有部分农户零散养猪、牛和羊,规模较小。2 .第三产业项目区旅游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各种配套设施不完善,仅靠国土部门的投资很难达到效果,需要其他部门及组会投资同

37、时配套。2.3基础设施条件2.3.1 道路交通设施项目区骨干道路交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局部田间道体系还有待完善。除贯穿整个项目区的几条主干田间道目前现状为水泥路外,其余大部分田间道多为碎石道路,但因项目区重点打造旅游业,其余部分主要田间道已经由交委纳入规划,本项目因资金有限,只对部分农户较多以及产业配套道路和需要形成路网的田间道进行整治。生产路方面已经有部分扶贫项目以及业主对项目区的多数生产路进行了整治,但由于基础条件过差,还有部分生产路需要整治,本次对这部分生产路进行整治,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另外对位于坡改梯区域和条田整治的生产路进行整改,以进一步完善田间道路网络,提高道路的通达性。(a)对外

38、交通项目区距开州城区约65公里,距岳溪镇政府驻地约20公里。项目区对外交通较好:TJDKTJDl0、TJD20为项目区对外的主要道路。主要对外道路照片(b)对内交通项目区对内交通是以TJDKTJD6、TJDI0、TJDlLTJD17为骨架,呈树枝状路网贯穿项目区,再在树枝状路网上呈树枝状通往各个院子,构成项目区的主要交通网络,共计25条田间道,总长约17.3km,田间道基本通达各个院落或大片耕作区,内部路网已初步形成。项目区现有田间道的路况方面,总体来说,项目区大部分能满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出行,但部分居民较多以及产业道路仍为碎石路面或土质路面,路面多有坑洼现象,路面宽为3.04.5m0主要对内

39、道路照片表3.L11项目区公路及田间道现状表编号道路特性路面情况路宽(In)在项目区内的位置在项目区内的长度(m)走向道路等级备注TJDl混凝土4.5三合村一组至六组3408东-西田间道路面、路基状况好,有良好的日常维护TJD2混凝土3三合村一组490南-北田间道路面、路基状况好,有良好的日常维护TJD3泥结碎石3三合村一组220南北田间道碎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JD4泥结碎石3三合村一组285南北田间道碎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JD5泥结碎石3三合村一组490南北田间道碎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

40、JD6泥结碎石4.5三合村一组至二组1950南北田间道交委纳入维修TJD7泥结碎石3三合村二组500东-西田间道碎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JD8泥结碎石3三合村二组148东-西田间道碎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JD9泥结碎石3三合村二组260南-北田间道路面、路基状况好,有良好的日常维护TJDlO混凝土4.5三合村二组至村办公室2400东-西田间道路面、路基状况好,有良好的日常维护TJDll泥结碎石3三合村二组225东-西田间道碎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JD12泥结碎石3三合村三组465南-北田间道碎

41、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JDl3泥结碎石3三合村五组167南-北田间道碎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JD14泥结碎石3三合村五组275南-北田间道碎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JD15泥结碎石3三合村五组265南-北田间道碎石路基,周围农户较多,为项目区主要交通网要道,需要维修TJD16泥结碎石3三合村五组165南-北田间道路面、路基状况好,有良好的日常维护编号道路特性路面情况路宽(In)在项目区内的位置在项目区内的长度(m)走向道路等级备注TJD17混凝土4.5三合村五组至六组2100南-北田间道路面、路

42、基状况好,有良好的日常维护TJD18混凝土4三合村五组920东-西田间道路面、路基状况好,有良好的日常维护TJD19泥结碎石3三合村五组365东-西田间道路面坑洼不平整,周围农户较多,需要维修TJD20混凝土3.5三合村五组1025东西田间道路面、路基状况好,有良好的日常维护TJD21混凝土3三合村五组246东-西田间道路面、路基状况好,有良好的日常维护TJD22泥结碎石4三合村六组335东-西田间道路面坑洼不平整,周围农户较多,需要维修TJD23泥结碎石3三合村一组178南-北田间道路面坑洼不平整,周围农户较多,需要维修TJD24泥结碎石3三合村一组230南北田间道路面坑洼不平整,周围农户较

43、多,需要维修TJD25泥结碎石3三合村六组180南-北田间道路面坑洼不平整,周围农户较多,需要维修合计17292注:表中的TJD代表田间道,即TJDI代表田间道1。C)项目区内部主要生产路由于传统的耕作习惯,项目区内的生产路多沿着原有田坎自然形成。以上述田间道为框架,有众多的生产路与之相连,区内共计52条生产路,总长约15.92km,现状为0.6mLOm的土路及混凝土路,泥质路面生产路遇到暴雨天气,泥泞难行,不利于生产活动的开展,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项目区内坡耕地较多,便于坡耕地耕作的生产路网布设不够完善,已经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另外项目区产业发展对生产路的质和量要求都非常高,现有土质生

44、产路已不适应现阶段生产要求。项目区生产路现状见表3.1.1-2:表3.1.1-2项目区主要生产路现状表编号路宽(m)长度(m)路面材质位置使用情况SCLl0.6620土路三合村一组良好SCL20.6190土路三合村一组良好SCL3().8110土路三合村一组良好SCL40.8185土路三合村一组良好SCL5().8226土路三合村一组良好SCL61399混凝土三合村一组良好SCL71199混凝土三合村一组良好SCL81133混凝土三合村二组良好SCL91276混凝土三合村二组良好SCLlO0.8229混凝土三合村二组良好SCLll1196混凝土三合村二组良好SCL121143混凝土三合村二组良

45、好SCLl31210混凝土三合村二组良好SCLM1504混凝土三合村二组良好SCL150.6328土路三合村二组良好SCL161110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171702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180.6291土路三合村三组良好SCL191338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200.8180土路三合村三组良好SCL210.6220土路三合村三组良好SCL221340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231838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240.61049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25193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编号5E(m)长度(m)路面材质位置使用情况SCL261144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271

46、578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281332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291158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300.8187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311781混凝土三合村三组良好SCL320.8216混凝土三合村五组良好SCL330.8751混凝土三合村五组良好SCL340.8379混凝土三合村五组良好SCL350.6366土路三合村五组良好SCL360.8202混凝土三合村五组良好SCL37().8145土路三合村五组良好SCL380.8244混凝土三合村五组良好SCL390.8203混凝土三合村五组良好SCL400.8154混凝土三合村五组良好SCL410.6381土路三合村五组良好S

47、CL420.6215土路三合村五组良好SCL431140混凝土三合村五组良好SCL440.8377土路三合村五组良好SCU50.6280土路三合村五组良好SCL461153土路三合村五组良好SCL470.6124土路三合村五组良好SCL480.6301土路三合村六组良好SCL490.872混凝土三合村六组良好SCL501244混凝土三合村六组良好SCL510.6246土路三合村六组良好SCL520.6174土路三合村六组良好合计15918注:表中的SCL代表生产路,即SCLl代表生产路1。灌溉与排水设施1.灌排骨干设施项目区为低山丘陵地貌,水田以梯田、垮田形式分布丘陵之间,项目区内有4条自然冲

48、沟。2 .水源设施a)山坪塘项目区属于丘陵地貌,项目区内有大小山坪塘60口,山坪塘水面面积为4.76hm2,47口山坪塘的总蓄水量达9.43万?。这些山坪塘广泛分布于项目区各地,山坪塘在近两年实施的其他部门项目中整治为混凝土坝。山坪塘目前均能正常投入农业生产使用。表3.1.2-1项目区内山坪塘基本表序号位置水面面积(m?)塘坎材质塘坝高(m)可蓄水深度(m)蓄水量(n?)现状情况SPTl三合村一组751混凝土32.51877.5能正常蓄水SPT2三合村一组426混凝土2.52852能正常蓄水SPT3三合村一组466混凝土2.52932能正常蓄水SPT4三合村一组862混凝土2.521724能正

49、常蓄水SPT5三合村一组1217混凝土2.522434能正常蓄水SPT6三合村一组2383混凝土2.524766能正常蓄水SPT7三合村一组179混凝土21.5268.5能正常蓄水SPT8三合村一组1218混凝土32.53045能正常蓄水SPT9三合村一组850混凝土21.51275能正常蓄水SPTlO三合村一组456混凝土21.5684能正常蓄水SPTll三合村二组1944混凝土2.523888能正常蓄水SPT12三合村二组2112混凝土2.524224能正常蓄水SPT13三合村一组1006混凝土2.522012能正常蓄水SPT14三合村一组1933混凝土32.54832.5能正常蓄水SPT

50、15三合村一组415土坎2.52830能正常蓄水SPT16三合村一组1037混凝土2.522074能正常蓄水SPT17三合村三组431土坎21.5646.5能正常蓄水SPT18三合村三组630混凝土2.521260能正常蓄水SPT19三合村三组1342混凝土2.522684能正常蓄水SPT20三合村二组479混凝土21.5718.5能正常蓄水SPT21三合村二组619混凝土21.5928.5能正常蓄水序号位置水面面积(m?)塘坎材质塘坝高(m)可蓄水深度(m)蓄水量(m3)现状情况SPT22三合村二组717混凝土2.521434能正常蓄水SPT23三合村二组70()混凝土2.521400能正常

51、蓄水SPT24三合村二组897混凝土2.521794能正常蓄水SPT25三合村二组626混凝土21.5939能正常蓄水SPT26三合村二组1099混凝土2.522198能正常蓄水SPT27三合村五组701混凝土2.521402能正常蓄水SPT28三合村五组726士坎21.51089能正常蓄水SPT29三合村五组589混凝土2.521178能正常蓄水SPT30三合村五组832混凝土2.521664能正常蓄水SPT31三合村五组467混凝土2.52934能正常蓄水SPT32三合村五组752混凝土2.521504能正常蓄水SPT33三合村五组93混凝土21.5139.5能正常蓄水SPT34三合村五组

52、224混凝土21.5336能正常蓄水SPT35三合村五组803混凝土21.51204.5能正常蓄水SPT36三合村五组2153混凝土2.524306能正常蓄水SPT37三合村六组2786混凝土2.525572能正常蓄水SPT38三合村六组575混凝土2.521150能正常蓄水SPT39三合村六组1456混凝土2.522912能正常蓄水SPT40三合村六组742混凝土2.521484能正常蓄水SPT41三合村六组525混凝土2.521050能正常蓄水SPT42三合村六组342混凝土21.5513能正常蓄水SPT43三合村六组2062混凝土2.524124能正常蓄水SPT44三合村六组793混凝土

53、32.51982.5能正常蓄水序号位置水面面积(m?)塘坎材质塘坝高(m)可蓄水深度(m)蓄水量(m3)现状情况SPT45三合村六组488混凝土2.52976能正常蓄水SPT46三合村六组140混凝土21.5210能正常蓄水SPT47三合村六组86混凝土1.5186能正常蓄水SPT48三合村六组43混凝土21.564.5能正常蓄水SPT49三合村六组60混凝土21.590能正常蓄水SPT50三合村六组561混凝土2.521122能正常蓄水SPT51三合村六组206混凝土21.5309能正常蓄水SPT52三合村六组962混凝土2.521924能正常蓄水SPT53三合村六组667混凝土2.521334能正常蓄水SPT54三合村六组545混凝土2.521090能正常蓄水SPT55三合村六组375混凝土2.52750能正常蓄水SPT56三合村六组97混凝土21.5145.5能正常蓄水SPT57三合村六组279混凝土21.5418.5能正常蓄水SPT58三合村六组38()混凝土32.5950能正常蓄水SPT59三合村六组97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