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_作文后进生转化的契机

上传人:wkd****90 文档编号:226938183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新_作文后进生转化的契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_作文后进生转化的契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_作文后进生转化的契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创新_作文后进生转化的契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_作文后进生转化的契机(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创新,作文后进生转化的契机洪江市红岩乡中心学校姚黎广大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后进生的转化。而写作上的后进生就更让语文教师们头疼了。因为作文能力的形成,作文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作文差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尽管教师在他们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结果还是写作文时学生望题兴叹,改作文时教师望文兴叹。笔者认为:一个主要原因,还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二十一世纪兴起的创新教育,旨在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对教育观念、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基层的教师而言,创新教育的价值之一,就是使面向全体学生成为可能,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契机。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

2、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单纯训练学生发明创造的技巧教育,而是全方位地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培养少数尖子学生的英才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是只重结果上的创新特征的教育,而是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上的创新特征的教育。如何利用“创新”这一契机转化作文后进生呢?我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一、教学复式化教育实践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大小,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线上。由于平时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考试要求,使一部分学习不得法、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及少数智力迟钝的同

3、学,在经过多层级的落伍后,成了“老大难”。低一层级知识还没掌握,又被迫在高一层级进行学习,几年书读下来,不但知识没学好,还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教师却期望他们在自己任教的一期或一年中,赶超班级行进水平,这近乎“天方夜谭”。这正如一个生命垂危的伤病员,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在几天之内让他恢复得和常人一般。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他们和发展正常的普通学生同等对待,“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只会使他们放弃努力。我们必须找到他们知识、能力的底线,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合他们的要求。我在接手每一个新班后,通过调查了解及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将学生的作文水平分为“作文一级”“作文二级”和“作

4、文三级”三个档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升级”。在平时的写作中三类学生区别对待,进行复式教学同时出几类不同层次的文题,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进行指导,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跃进一步,真正写出东西来。在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中,以自上而下的学习过程为主。常见的写作训练程序是这样的:通过分析范文,学习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前的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小型练习集体讨论和总结提高全面写作实践批改讲评。学生还未动笔,教师就一再强调必须如何如何,不要怎样怎样,这对于畏惧作文的后进生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美国的唐纳德格雷夫斯教授认为: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活动,只要有思想就一定会表达出来。同时他还认为,可以先

5、写作,然后阅读,先通过写作促进阅读,然后再互相促进、提高。基于这种认识,现在有很多学校的写作训练程序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写作实践结合范文学习写作方法讨论文章草稿、明确修改意见重新改写批改、讲评。这一程序对后进生就尤其有效,让他们在毫无束缚、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动笔作文,然后尽量给予肯定的评价,使之感受到作文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正是鼓舞学生继续奋进的动力。二、评价肯定化后进生动笔了,作文交上来了,老师们尽职尽责地将其错误一一勾划出来,唯恐漏掉了一个语法毛病、一个错词错字。最后,学生成果变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作文本发下去,学生早就料到如此,最多看一眼分数,叹一口气。那满纸血样的红迹,使

6、他们对作文的厌倦又增加了三分。在这样的作文训练中,后进生们品尝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得到的不是自尊,而是自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确实,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后进生的自尊。我在批改后进生的作文时,一改传统改错为主的做法,变改错为指出闪光点。学生作文,只要是自己写出的就是一次写作实践,无论其得失如何,都是他的一次思维整理的成果。也许他们达不到当次习作的要求,但只要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有所

7、进步,教师就要肯定,尤其要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不要吝啬分数,不要舍不得赞赏。讲评时,优先评析作,择优打印赏析,择优广播,这会使学生产生如作家发表处女作般的兴奋。坚持以肯定为主的改评,就会不断淡化学生心理障碍,强化作文兴趣,使他们的作文水平达到教学要求,个别甚至能步入优秀行列。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改变评价导向,更新评价观念,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三、理由实用化在初步树立了后进生的作文自信心之后,有一段巩固稳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趁热打铁,以多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信

8、息,能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紧张的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效果。一直以来的作文教学只是为作文而作文,重形式、轻内容;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忽视写作实用性的发挥。就像让大孩子玩“过家家”游戏,既然知道自己做的“饭菜”是假的,根本就不能吃,对游戏自然就是勉强为之,毫无兴致。而如果是让他们去野炊,哪怕是从没做过饭菜的同学也会兴奋不已,跃跃欲试。所以,写作前首先要让学生弄清写作的理由和目的,并使他们对这个理由感兴趣。在写作教学中,我总是先设置某种情境,使写作具有实用的理由,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并且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背景资源进行立体型作文,真正做到

9、言之有物。我们常说“言为心声。”那么心声来自何处?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一)、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适当安排一些家务劳动。例如完成作文记一次家务劳动,他们如果没有亲自钉过一次纽扣,洗过一次碗,做过一顿饭,无可非议便会随意编造,空话连篇。在作文教学的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亲自参与生活,锻炼自立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做上一顿香喷喷的菜肴;爸爸劳累的日子,替他洗净汗渍斑斑的衬衣;

10、利用节假日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这样不但锻炼了其自立能力,而且丰富了情感,为写作开辟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二)、从生活环境入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教育家徐特立历来主张,作文要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生作文,老师先要自己明白为什么作,作文不是为考试,作文不是为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作文就是说话,用笔来说话。”比如我们广阔的农村,有着与城市绝然不同的天地,有着取之不尽的素材。随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保护,时代赋予了作文教学更多崭新的题材,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体验生活,就能加工创造出优秀习作。比如,从传统的节日中寻找题材;从平时的农活中寻找题材;从乡村的发展中找题材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布置种植专业户的子女写我家的柑橘、怎样鉴别西瓜的生熟、想让你种的葡萄又大又甜吗布置养殖专业户的子女写怎样让鸡多生蛋、我家的最后让他们相互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还提高了社会活动能力,增强了后进生的自尊。可见,从实用性出发,学生才能真正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写作兴趣才能永葆不衰。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只要我们抓住了“创新”这一契机,从实际出发,关注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后进生,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就一定会取得崭新的成就。(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