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2691673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旅游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旅游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旅游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资源描述:

《旅游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8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旅游心理学 主讲教师:吉慧(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所用教材: 旅游心理学 (张树夫主编) 心理过程 认识(认知)过程 (基础) 包括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核心是思维) 情感过程 (动力)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例如, 满意、愉快、气愤、悲伤等 )。 意志过程 (调控作用) 人在行动中自觉得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卡耐基的一句名言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 15%是由 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 85%要依赖人 际关系、外世技巧。软与硬是相对而言 的。专业的技术是硬本领,善于处理人 际关系的交际本领则是软本领。 情商 情商( EQ)又称 情绪智力 ,

2、指人在情绪、 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最早是美国耶鲁大学 沙络维 提出。 情商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 后天的培 养 相关。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1、概念 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产生的主观体验。 ( 1)客观事物是情绪情感产生的 来源, 是客观事 物引起的。 ( 2)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 基础 。 ( 3)主观体验是情绪情感的 心理内容 。 情绪与情感 ( emotion and feeling ) 1、概念 明确点: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 主观 反映,但它 不是反映事物的属性,而是反映了人与该事物的 关系 。是否满足人的 需要 为中介 ; 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是

3、认识 。 情绪与情感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 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 身受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 种兰花,像阔的老太爷一样,贾府的 焦大,也不爱林妹妹” 鲁迅 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需要的关系 1、概念 明确点: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 主观 反映,但它 不是反映事物的属性,而是反映了人与该事物的 关系 。是否满足人的 需要 为中介 ; 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是 认识 。 情绪与情感 人只有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才能了解主客体 之间的需求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与情感。同 一个事物,由于人们认知上的差异,对它的评估可 能不同。 呼儿将出换美 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愉快 李白

4、将进酒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 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不愉快 范仲淹 苏幕遮 认知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 和基础 情绪与情感 与认知的关系: 1、区别: 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和情感 则以需要为中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 反映。 客观事物并不都能引发人的情绪和情感,只有与人的需 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发人的情绪和情感。 认知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和 情感则是通过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 。 情绪与情感 与认知的关系: 2、联系: 认知对情绪产生起决定性的作用 情绪两极性对认知的影响 “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情绪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 沙

5、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产生实验 希望能综合地考察生理、认知和环境三方面是 否对情绪的产生作出贡献。他们希望在实验中: 诱发被试产生某种生理状态,并诱导他们对自己 的生理状态作出不同的认知解释,然后观察处于 不同环境和认知解释组合下被试的情绪反应。这 样就能分别对 生理、认知和环境 三因素进行控制 ,研究它们对情绪产生的综合作用。 实验过程 第一步: 先给三组大学生被试注射肾 上腺素,使他们处于生理唤醒状态 这是为了使所有被试的生理唤醒状 态相同。 实验过程 第二步: 实验者对三组被试用三种不同的说明来 解释这种药物可能引起的反应。 告诉第一组 被试 注射药物后将产生心悸、手抖、脸发烧等反应, 这些是

6、注射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 告诉第二组 被 试注射药物后将产生双脚麻木、发痒和头痛等现 象,这与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完全不同;告诉 第 三组 被试,药物是温和无害的,而且没有任何副 作用,即不告知这组被试肾上腺素的效果。这个 步骤是诱使三组被试对自己的生理状态作出不同 的认知解释。 实验过程 第三步 :将每组被试各分成两部分,并让两部分 被试分别进入两种实验情境中。其中一个实验情 境能看到一些滑稽表演,是一个愉快的情境;而 另一个实验情境中,强迫被试回答繁琐的问题, 并强加指责,是惹人发怒的情境。这个步骤是使 被试处在不同的环境中。 如果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生理唤醒状态单 独决定的。 三组被试应该产

7、生一样的情绪反应,因为实验 中他们的生理唤醒状态都是一样的; 如果情绪是由环境因素单独决定的。 各组被试应该是在愉快的环境中感到愉快,在 愤怒的环境中产生愤怒。 预测 第二、三组被试在愉快环境中表现出愉快 的情绪,在愤怒的情境中表现出愤怒的情 绪; 第一组被试在两种情境中都比较冷静。 实验结果 在情绪的产生中,生理唤 醒和环境都有影响,但认知过 程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结论 情绪与情感 与认知的关系: 2、联系: 认知对情绪产生起决定性的作用 情绪两极性对认知的影响 “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情绪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与积极的、良好的情绪与情感能提 高认知过程

8、的积极性,推动创造,产生 良好的效果;反之,消极的、不良的情 绪与情感会影响认知的积极性,降低记 忆与思维水平,产生不良的认知结果。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研究发现,对于高度焦虑的被试,当积 极和消极实验刺激材料同时呈现时,注意偏向 消极刺激,消极的或令人害怕的实验刺激吸引 了高度焦虑的被试更多的注意。与正常人群比 较,这些高度焦虑人群对负情绪刺激给予更多 的注意,而一般人则更多地注意正性或中性刺 激。 实验一:给被试呈现 12张图片,其中 11张是中性 面孔, 1张是负性面孔;任务:是否存在不同 的图片。实验二:给被试呈现 12张表情面孔, 其中 11张为负情绪面孔, 1张为中

9、性面孔;任 务:是否存在不同类型的图片。记录被试做出 判断需要的反应时间。(实验一检验负情绪面 孔的敏感性,实验二为注意的转移) 实验预测 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研究发现,与一般人群组比较,有 社交焦虑障碍的被试对负情绪面孔更为 敏感,但注意力转移方面与正常人没有 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 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波卫尔发现人们对于童年经历和个人经 历的回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回忆时的情 绪,快活的人所记起的愉快事情要比不愉快的 事物多得多。 如:忧伤心情读小说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后悔理论) 20世纪 80年代,洛麦斯( Loomes&Sgden,19

10、82 )等人提出了后悔理论,用以说明预期情绪在决策 中的作用。该理论假设:如果决策者意识到自己选 择的结果可能不如另一种选择的结果时,就会产生 后悔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愉悦情绪。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后悔理论) 后悔理论认为, 决策者在决策中会力争将后悔降 至最低。 研究发现,如果顾客预先想到购买某种陌 生产品发生故障时的后悔心情时,就更愿意购买熟 悉的产品;如果人们因违规驾驶而导致生命和财产 损失的后悔心情事先得到提醒,他们关于安全驾驶 的态度和信念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情绪与情感 与认知的关系: 2、联系: 认知对情绪产生起决定性的作用 情绪两极性对认知的影响 “情人眼里出

11、西施”、“爱屋及乌” 情绪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 情绪与情感 情绪、情感区别和联系: 1、区别: 从需要看,对需要的满足情绪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与人的 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从发生看,从进化上看情绪代表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人与 动物共有;情感是人才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 产物。 从表现形式看,情绪受情境影响大,不稳定,情感受情境影响小。 较稳定。 情绪反应强烈,外部表现明显,情感反应较深沉,外部 表现不明显。 情绪与情感 情绪、情感区别和联系: 2、联系: 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变化,一般都受 到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

12、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操 是比较复杂 、 理智的 、 高尚的 情感 , 是满 足社会性需要为中心的 , 有组织的情感倾 向 , 是持续发生的 若干情感的统一 。 与 生理需要 没有直接的联系 , 也不发生显 著的身体变化 。 是个人品德的重要因素 。 2、功能 信号功能 动机功能 调节功能 情绪与情感 信号功能 个体可以通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察言观色来了解他人对某人某事的态 度,如一岁左右的婴儿常常通过成人 的表情而选择行动。 情绪与情感功能 信号功能 心理学家研究了英语使用者的交往 现象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 55%的 信息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的, 38%的 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 7

13、% 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 情绪与情感功能 动机功能 当你第一次穿上自己刚买的新衣服时,突 然发现肩缝处开线了,你为什么会飞快地冲 回商店去要退款? “生气” “失望” 情绪与情感功能 调节功能 如恐惧、紧张的情绪会使人产生“应 激反应”,调动全身心的力量来应付险 情 . 情绪与情感功能 调节功能 耶尔克斯 -道森定律表明:情绪情感与认知操作任务难 度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认知操作的任务难度不同,其 最佳操作效果所需的情绪唤醒最佳水平也不同。 情绪与情感功能 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 最佳的操作效果;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中等情绪水 平是最佳操作效果的条件;在简单工作中,高情绪

14、唤 醒水平是保证工作效率的条件。 总之,活动任务越复 杂,情绪的最佳唤醒水平也越低。 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 3、情绪与情感机体变化 情绪和情感是在大脑皮层调节下整个神经系统协 同活动的结果。情绪和情感发生时会伴随着一系列 机体的 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这些生理变化和外部 表现是了解情绪和情感的 客观指标 。 情绪与情感 3、情绪与情感机体变化 机体内部生理变化: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 系统、内、外分泌系统的变化、脑电波 。 机体外部表情变化: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 表情。 情绪与情感 在情绪、情感状态中,人的呼吸系 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 的 频率、深浅、快慢、是否均

15、匀 等方面。 呼吸的频率和幅度,可以通过呼吸描记 器以呼吸曲线形式加以记录。 如图: 呼吸系统的变化 1 2 3 4 在各种情绪状态下的呼吸曲线 高兴 消极悲伤 恐惧 愤怒 情绪情感状态中,人的循环系统会发 生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在:心率、血压、 血管的舒张与收缩,心脏的排血量等。 循环系统的变化 愉快时,胃肠蠕动加快,消化 液分泌增加,提高消化系统功能, 胃口好;悲伤、忧郁、紧张时,消 化液分泌减少,消化能力下降,食 欲减退 消化系统的变化 在情绪、情感状态中,内分泌腺会发生变化。在极 度紧张、愤怒时,肾上腺分泌增加,导致血糖、血 压升高,唾液、消化液分泌减少,以及其他腺体活 动的化;恐惧、焦

16、虑时,肾上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 少,排尿次数增加。 外分泌腺主要包括:汗腺和泪腺的变化 内、外分泌系统的变化 3、情绪与情感机体变化 机体内部生理变化: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外 分泌系统的变化、脑电波。 机体外部表情变化: 面部表情、 体姿表情、言语表情。 情绪与情感 面部表情 定义: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 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的各种情绪状态。 眼 眉 嘴 鼻 脸色 例如: 高兴时双眉展外,两眼放光,额角后伸,上唇提升, 所谓“眉开眼笑”;惊奇时,眼睛睁大,口张开,所谓 “目瞪口呆”;忧愁时,眉头紧锁,双目无光,嘴角下 挂,所谓“愁容满面”等等。 面部表情 笑 哭 怒 惊 保

17、罗 艾克曼 ( Paul Ekman 1934.02.15), 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 美国华盛顿。主要研究 脸部表情辨识、情绪与 人际欺骗。全球首席识 谎专家。 面部表情的 研究结果 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 口部对表达快乐和厌恶最重要 眼睛、嘴、前额对表达愤怒情绪最重 要 面部表情可以作为情绪信号的证据 各种不同文化对 happiness, sadness, surprise, anger, disgust, and fear 的分 类有高度的一致性。 实验诱发被试积极、消极情绪时,伴随着相应 的表情。 盲人和婴儿也具有成人一样的表情。 两岁前的婴儿就显露出成年人情绪表达行为的 全部特征,尤其是

18、哭、笑、大笑。 。 来自跨文化的证据 Ekman的系列研究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研究 4 Ekman的研究 1 被试:来自 5种不同文化背景 智力、 阿根廷、巴西、日本、美国的人 材料:一些表情图片 结果:对表情图片的再认没有文化差异 Ekman的研究 2 被试:从未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巴布新几 内亚高地人 研究材料: 3万多米长的部落生活影片 结果: 在影片中未发现任何陌生的面部表情 对影片中的表情解读证明是正确的 Ekman的研究 3 被试:沸耳人 研究材料 白人的表情照片 沸耳人的照片 任务:用每种表情编一个故事 结果:沸耳人编的故事符合表情表达的 情绪。 白人的表情 沸耳人的表情

19、 沸耳人的表情 Ekman的研究 4 被试: 300多的沸耳人 材料:沸耳人的表情照片 任务:讲述一个故事,令被试选择一张 符合故事情节的照片 结果: 喜悦、愤怒、厌恶和悲伤很确定 恐惧和惊奇较难分辨 EKman的 研 究 结 果 人类的面部表情是由基因控制,与生俱 来的; 人类的七种基本面部表情不存在跨文化 差异(愉快、厌恶、悲伤、恐惧、愤怒、 惊奇、轻蔑) 情绪表达的文化多样性 不同文化对于情绪表达具有不同的规范 和标准 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体的需求,重回报、 自由、平等、个人享乐 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集体的需求,重视他人 的赞赏、为了团体利益 集体主义文化下不推崇表达负性情绪 文化对情绪表达影

20、响的研究 被试:来自两种文化背景的大学生 个人主义文化:美国 集体主义文化:哥斯达黎加 研究任务: 向情绪引发者表达自己的积极和消极情绪 时,被试的舒适度如何。 结果: 积极情绪没有差异,负面情绪有差异。 面部表情具有生存价值的证据( 1988) 研究者的假设: 愤怒等面部表情能对危险起警示作用,所 以愤怒表情比愉快更容易识别。 研究材料:两类照片 一人表情愤怒,其余表情是愉快的 一人表情愉快,其余表情是愤怒的 被试的任务: 找出照片中具有不同表情的人。 面部表情具有生存价值的证据( 1988) 研究结果 从愤怒表情中找愉快表情的速度的平均时 间为 1.45秒; 从愉快表情中找愤怒表情的速度为

21、 0.91秒 随照片中人数的增加,寻找愉快表情的时 间也相应增加,但寻找愤怒表情的时间并 没有增加。 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除面部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表 情动作,包括 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 两种。 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具有: 信息量大(视觉信息占 87)、比较可靠、表现 力强。 Ekman等人的研究 面部是言语信息信息的最好传达者,脚和腿是 最坏的传达者 身体姿势甚至比面部表情更能泄露真实信息。 人们注意去学习对面部表情的控制,而对身体的控 制很少注意。 说谎时在体态上的表现 一些典型的体态言语 只表现出一部分 耸肩只耸一半 体态言语增多 说谎时在体态上的表现 说谎时手势减少 手势帮

22、助语言的表达,或不知道如何表达; 手势在极度愤怒、恐惧、激动、痛苦、兴奋时出 现; 说谎时没有很强的情绪投入,所以手势减少 需要句句斟酌时也会有较少的手势 说谎时在体态上的表现 控制性的小动作增多 挠、挖、抓、握、划、按、摩擦等行为 借助一些工具、铅笔、打火机、夹子等等、 咬嘴唇、舌顶面颊、绞头发、脚打拍子 注意: 控制性的小动作准确的说是 内心不安 的 表现,未必是说谎,跟个体差异有很大 关系) 但若控制性小动作 一会增加,一会减少, 则更是说谎的更可靠表现。 言语表情 是情绪和情感在语言的音调、节奏利速度 等方面的表现。如: 人在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声音缓慢,愤 怒时声音大而且严厉。 “

23、啊”字表达的情绪 天啊 !这是什么世道啊? 啊 !放火的人竟然是他 ! 啊 !啊 !我一定遵命。 啊 !终于盼来这一天了 ! 啊 !那么说,你真的答应了 4、种类 情绪的种类: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 度和持续性,可将情绪状态分为 心境、激情和应激。 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活 动感。 情绪与情感 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 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具有弥散 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 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 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如: 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 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 情绪状态。 在

24、激情状态下,主体往往伴 随明显的生理和外部表情变化,如心跳 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大发雷霍, 暴跳如雷。 如: 暴怒、恐惧、绝望、狂喜等 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 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种类 情绪的种类: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 度和持续性,可将情绪状态分为 心境、激情和应激。 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活 动感。 情绪与情感 道德感 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 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果自 己或他人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便会产 生肯定的道德体验,如敬佩、爱慕、赞 赏、欣慰等;不符合时,便产生否定的 道德体验,如厌恶、羞愧、憎恨等。 理

25、智感 是人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例 如,科学家在创造发明过程中的 喜悦感 和成功感 ,人们在认识某些不解现象时 的疑惑感等。理智感与人的认知活动、 求知欲、认识兴趣以及价值观密切联系。 人的认知活动越深刻,求知欲望越强烈, 追求真理的情趣越浓厚,则人的理智情 感也就越深厚。 美感 美感是人们在感知和欣赏事物时所体验到的优 美的情感。它是人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一定的 美的评价标准,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类。 凡是符合个人美的需要的对象都能引起美的体 验,如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对艺术作品的鉴赏等。 心理过程 认识(认知)过程 (基

26、础) 包括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核心是思维) 情感过程 (动力)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例如, 满意、愉快、气愤、悲伤等 )。 意志过程 (调控作用) 人在行动中自觉得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小孩与软糖的故事 10个四岁的小孩, 集中 在一个房间,发给每个小 孩两颗糖。 二十年后,他考察了 这些 孩子后发现 :当年坐在那里没有吃糖的小孩事业都成功了 ,而把糖吃掉的小孩几乎都没有成功。 “如果我没有回来之前。哪个小朋友吃 掉这两颗糖,我回来就不再给他糖了;如果你没 有吃掉这两颗糖,那么我回来时就再奖励两颗糖 给你。” 情绪与情感 与认知的关系: 2、联系: 认知对情绪产生起决定性的作用 情绪两极性对认知的影响 “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情绪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