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2690347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ppt(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直放站及室内分布 系统的优化 GSM网络参数的优化 小区选择 小区选择过程描述 小区选择:移动台开机进入空闲模式时优先选择服务小区的过程 选择小区后首先调谐到该小区的 BCCH上,接收寻呼信息和系统消息 小区选择一般是指开机或脱网时选择服务区的过程 移动台驻留小区的条件 MS解码正确,小区是 PLMN的一部分 小区未被罢止 C10 C1=RxLev-RxLev_Access_Min-MAX(MS_TXPWR_CCH-P),0) 小区选择图例 A B 优先级相同 C1=15 C1=8 小区接入禁止 定义: Cell_Bar_Access 用以表示小区是否允许移动台接入 格式: 0:表示允许接入

2、1:表示不允许接入 设置及影响:该参数仅用于一些特殊场合,一般情况下设为 0 当希望小区只用于切换业务时将该值设为 1 Cell_Bar_Access使用说明 双层网结构:微蜂窝用于用户覆盖,基站用于支持高速移动用 户或切换业务,对于慢速用户不接入。 定义: Cell_Bar_Qualify 用于优先选择某些小区 CBQ=0,优先级为正常; CBQ=1,优先级为较低 当优先级为正常的小区不存在时才转入较低级的小区 小区禁止限制 CBQ的应用 A B A、 B小区话务量较大,此时可将其它小区设为正常, A、 B小区设为较低,以均衡话务量 CBQ的应用 A 微蜂窝 B 为了让 B更多的吸收话务量,

3、 B优先级设为正常, A为 较低,这样 B范围内只要符合小区选择门限, MS将选 B 小区优先级设置 CBQ=0, CBA=1:此时小区只允许做切换业务,不允许 MS直接 接入。这种方法适用于双层网或微蜂窝环境下。一般下层小区用 以叫收话务量而上层网络保证覆盖 CBQ仅影响小区选择,对小区重选不起作用,优化时必须结合 CBQ、 C2一起使用 Rxlev_Access_Min 传送:该电平在系统消息中周期传送 设置及影响:该值可改变覆盖有效范围 设置太高,接入困难,覆盖范围变小;设置太低,可扩大覆盖范围, 但小区边缘通话质量将下降,且会导致上行信号弱,导致功率控制下 MS以最大功率发射,从而增加

4、上行干扰 GSM网络参数的优化 小区重选 小区重选信道质量参数 C2 C2=C1+Cell_Reselct_Offset-TO H(PT-T) CRO:小区重选偏置 TO:临时重选偏置,为 C2增加一个负偏置 取值范围 :20620秒 ,编码 11111保留用于更改 CRO的值 微蜂窝越大 ,PT应越大 小区重选偏置 -CRO CRO是为了鼓励或阻碍 MS优先进入某些小区 取值: 0126( STEP: 2) 当小区业务量很大,一般可设置较小,使得 MS重选到该小区的困难性 增大 业务量较小的区域,可设置较高,鼓励 MS进入小区 业务量一般,建议设置为 0, C2=C1,即不对小区施加影响 对

5、于双频网,一般设为 2030,使 MS尽量选择优先的频段 临时偏置 -TO 当一个小区的 BCCH频点进入 MS的邻小区表后,在计时器 T之内将 计算 C2所要加入的负偏移量 取值: 060( STEP: 10) 取编码 111时为无穷大 该参数的设置主要针对于微蜂窝小区,防止快速移动的 MS进入该小区 避免 MS进入微蜂窝小区又快速离开导致切换不及而掉话 惩罚时间 -PT MS计算 C2时用到的定时计时器 取值: 20620,取值 31时 CRO反号 微蜂窝越大, PT也应设置越大 C2( A) C1( A) C1( B) C2( A) A B 慢速用户 快速用户 C1( B) 惩罚时间结束

6、 GSM网络参数的优化 切换分析 BA分配表 切换过程涉及到二个 BA分配表: BA( BCCH)分配表:包含 PLMN某个区域使用的 BCCH载波,最多 64个载频 BA( SACCH)分配表:在 SACCH信道上通过系统消息 5发送,它向 移动台指示哪个 BCCH用于切换,最多 32个邻小区 当只有 BA( BCCH)没有 BA( SACCH),小区不参与切换判决 焦作联通:小区覆盖案例分析 ANT1-1F 接收东方红基站信号 /6载频 ANT1-2F 接收文化宫基站信号 /6载频 R-9122AC1/6CH R-9122AC1/6CH ANT2-2F ANT3-2F 1/2馈线 8dB/

7、100米 0.8dB/10米 M-4000AP ANT2-1F ANT3-1F ANT4-1F 10dB 5dB 1/2馈线 8dB/100米 5.2dB/130米 7/8馈线 7/8馈线 6dB/150米 1.6dB/20米 上海联通:小区覆盖案例分析 MS列入邻小区表的小区应满足的条件 当 BS收到 MS关于其邻小区的报告后,会根据其参数定 义情况来检查该邻小区是否满足条件,其公式如下: RxLev_NCell(n)RxLevMinCell(n)+MAX(0, Pa) Pa=msTxPwrMaxCell(n)-msTxPwrMax RxLev_NCell(n):邻小区的接收电平 RxLev

8、MinCell(n): 邻小区的最小接入电平, msTxPwrMaxCell(n): 允许邻小区专用信道上发射的最大 功率 msTxPwrMax: MS在该小区专用信道上的最大发射功率 条件说明 只有 RxLev_NCell(n)RxLevMinCell(n)+MAX(0, Pa)满 足时才将邻小区列入切换候选小区表 RxLevMinCell(n)、 msTxPwrMaxCell(n)由小区切换参 数定义 定义 RxLevMinCell(n)时一定要保证它比服务小区的 最小接入电平要大出一些,以使切换的成功率提高, 同时该参数设置时也应考虑 MS的灵敏度,一般 GSM900中设为 -99-98

9、dBm, GSM1800设为 -97- 96dBm 触发切换的原因 触发切换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基于功率预算的切换 基于接收电平的切换(救援性电平切换) 基于接收质量的切换(救援性质量切换) 基于距离的切换 基于话务量的切换 基于功率预算的切换 根据规范, MS应工作在接收电平最高的小区上,当穿越二个小区 时 MS根据接收电平决定是否触发功率预算切换: PBGT-HO_Margin0 PBGT=RxLev_NCell-(RxLev_DL+Pb)+Pa Pb=bsTxPwrMax- bsCurrentTxPwr Pa=Min( msTxPwrMax, MSTxPwr) - Min( msTxPw

10、rMaxCell, MSTxPwr) RxLev_NCell: MS测得的邻小区的接收电平 RxLev_DL: MS测得的服务小区的下行接收电平 bsTxPwrMax : BS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 bsCurrentTxPwr: BS当前的发射功率 MSTxPwr: MS的额定最大发射功率 HO_Margin:切换门限 切换门限 该参数为 BSC在切换中的控制参数,当邻小区的电平高于服务区电 平(切换门限)后触发切换 取值: -2424B, STEP为 1 设置及影响:目的是为了增加和邻小区进行切换的难度,从而 预防乒乓切换,设置过高会导致切换滞后,过低会导致切换效 率降低 只有满足功率预算公式

11、的小区才被列为目标切换小区 切换门限分析 改变切换门限值可以相应增大或减小切换半径,达到均衡话务量的 目的 切换门限是针对邻小区的,可以按每一个小区独立设置 切入边界 小区选择边界 切出半径 切换门限分析 假设: A小区话务量较高, B小区话务很小 为解决拥塞及均衡话务量,此时可降低 A至 B的切换门限,提高 B 至 A的切换门限 这种优化方法实际效果就相当于将服务区边界向 A小区推移,即 缩小了 A的范围,增大了 B的范围 例如 A到 B的切换门限由 HO_Margin=15降低至 HO_Margin=8,则 B 的功率预算只要比 A大 8就可以触发切换 ,相当于 B的切入半径变大, 服务范

12、围变大;同理 B到 A的 HO_Margin由 0变到 8,则 B的功率预 算必须比 A大 8才能切入到 A,相当于 A的切入半径变小。由此可 以把 A的话务量分流给 B,同时控制 B的话务量不流入 A 基于接收电平的切换 在小区切换参数中定义了上下行电平切换门限值 下行链路电平切换门限 L_RxLev_DL_H 上行链路电平切换门限 L_RxLev_UL_H 当 BSC从测量报告中发现上下行电平值低于设定的门限值 ,BSC 将从测量报告中选一个最合适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触发切换 在郊区 ,要降低该值以使切换及时发生 ;在市区等基站集中的区 域要提高该值 接收电平门限 :HO_Margin_Rx

13、Lev 切换门限的设定 救援性电平切换发生在没有合格的小区做功率预算的切换的区域 , 即功率预算切换比基于电平切换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L_RxLev_DL_H:MS接收电平一旦小于此值就触发电平切换 L_RxLev_UL_H:BS接收电平一旦小于此值就触发电平切换 取值: -48 一般设置 :GSM900:-101-100 GSM1800:-99-98 上下行门限设置必须小于 RxLev_Min(n) 基于信号质量的切换 在小区切换参数中定义了上下行信号质量切换门限值 下行链路质量切换门限 L_RxQual_DL_H 上行链路质量切换门限 L_RxQual_UL_H 当 BSC从测量报告中发现上

14、下行信号质量值低于设定的门限 值 ,BSC将从测量报告中选一个最合适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触发 切换 质量切换门限值 (冗余 ) HO_Margin_RxQual设置可宽松些 ,只要 目标小区的信号电平不是比当前小区差很多 ,就应鼓励进行切换 , 以改善通话的质量 门限值的设定 L_RxQUAL_DL_H:MS接收质量一旦小于此值就触发电平切换 L_RxQUAL_UL_H:BS接收质量一旦小于此值就触发电平切换 取值: -12.8% 一般设置 :MS的移动速度高于 80KM/H或属于非跳频网络 ,设为 4; 相采用跳频或 MS移动速度较低 ,设为 5 对于非跳频网络该值过大会增加切换失败率 ,增大

15、掉话率 ;过小 则会增加无谓的切换 对于跳频网络该值一般设为 6,若同时启用跳频和 DTX,建议取消 质量切换 隔离度问题的深入理解 基 站 施主 天线 主 机 用户 天线 基于距离的切换 为了达到控制基站覆盖范围并减小系统干扰的目的 ,使用距离切换 ,当 BSC 发现 MS汇报的 TA大于规定值时即可触发 注意 :TA设置过小容易引起乒乓效应 ;同时也可将切换门限设为负值以保证 切换 MS最大接入范围 :(MS_RANGE_MAX_HAND) MS和 BS的距离超过该值即发生距离切换 取值为 :134KM 该值应小于通话清除门限 ,否则该值将不起作用 该值一般不小于 2KM 基于话务量的切换

16、 在通话呼叫时先指配 SDCCH,再指配 TCH.如此时本小区无 TCH,则 可根据测量报告的指示接入到最佳邻小区的 TCH上 . 激活此类功能后应将排队功能打开 排队是当系统没有 TCH时将 TCH分配请求放入另一个等候的序 列中 .排队是一种 TCH过饱和的手段 . MS在排队期间仍占用 SDCCH而且向网络进行正常的测量报告 处理过程 GSM网络参数的优化 时延分析 光纤天馈系统案例分析 苏州 MAXTOR 信源:斜塘镇基站第一扇区 3载频( 9km) 天馈系统:一拖一光纤直放站,覆盖整个厂房 故障现象:开通后呼叫成功率很低、呼叫失败时 电平及通话质量下降很快、呼叫中断发生在 MS振 铃

17、之前、 MS测得 TA=38 光纤天馈系统案例分析 苏州 MAXTOR 错误判断:由于光缆绕行布放、融结点等原因造 成时延过大( TA=38,时延距离 20km左右),超 过了光纤直放站的最大覆盖距离(经验值一般不 超过 15km),因此造成呼叫成功率很低。 错误判断的原因:时延过大会导致接入失败而且 同时会造成 RxQual下降、掉话率上升的故障现象。 光纤天馈系统案例分析 苏州 MAXTOR 原因分析:从呼叫 MS听不到振铃便中断可以大致 断定问题出在 Channel Request 到 Alerting 进程之间。 为了准确定位故障,需进行路测。 排除步骤:路测,检查信令流程 起呼前信令

18、及无线参数情况 起呼时信令及无线参数情况 光纤天馈系统案例分析 苏州 MAXTOR 由信令可知:呼叫失败是由于 TCH Assignment Failure引起的。 指配失败的主要由无线消息失败、传输故障、干 扰等原因造成。 在本案例中原基站不存在上述问题,只是在直放 站室内分布系统中出现,由此可以判断基站原先 不存在传输或无线消息故障。 光纤天馈系统案例分析 苏州 MAXTOR 可能的原因一:跳频序列 HSN、 MAIO引起的干扰。 由于信源基站离厂房很远,源基站的 HSN、 MAIO 可能和厂房周边基站的 HSN、 MAIO设置不当而冲 突引起干扰。 经网优查实,信源基站的 HSN、 MA

19、IO和周边站 (外跨塘站)没有冲突。 光纤天馈系统案例分析 苏州 MAXTOR 可能的原因二:基站采用互为分集技术, TCH载 频板也有发射功能,而耦合信源只接了 Tx端。 从故障现象看,当 TCH指配后 Rxlev下降很快,初 步认为载频板故障或载频信号根本没有进入分布 系统。 经查询 Motorola工程师,证实了该 BTS设备采用的 正是互为分集技术。 光纤天馈系统案例分析 苏州 MAXTOR 解决办法:将二个端口分别用大功率耦合器撮信 号并用微蜂窝电桥合路后接入分布系统,经测试, 故障排除。 讨论一:上述问题与分集接收的不同 讨论二:时延和覆盖区域大小的深入分析(开射 频跳频时对覆盖区

20、的影响) 讨论三: TCH Assignment Command 引入直放站对搜索窗的影响 搜索窗宽度 SRCH-A: 2 (DB-R+DR+ DR-m )- DB-m SRCH-A( 单边 ) : 113chips 对应的距离差: 27.5km 移动台 BTS 施主路径时延 直放站覆盖区时延 基站覆盖区时延 D B-m D R-m D R D B-R 直放站 十堰松树岭光纤直放站案例 一台光纤直放站中继端机和一台远端机,覆盖松树岭水 库管理区 中继端机至远端机光缆长 16公里 很小区覆盖范围内 MS才能接入,其余范围无法接入 十堰松树岭光纤直放站案例 Search_Win_A=13对应的覆盖

21、范围为 27.6Km 光缆造成的时延是空间的 1.5 倍,因此 16公里的光缆近 算成空间时延距离为 24公里 直放站的引入相当于引入了一条多径,这条多径由三部 分组成:光缆的距离、直放站的时延折算成的空间距离、 MS到 RPT的空间距离 直放站时延为 5uS,折算成距离为 1.5 公里 十堰松树岭光纤直放站案例 上述部分之和 Search_Win_A(距离) 可得最大覆盖范围约为: 2.1 公里 原因:光缆造成的时延过大 建议:将 Search_Win_A设为 14,其对应的距离为 39,可 扩大直放站的覆盖范围,但同时应提高 T-ADD等参数, 以免搜索时间过长、降低切换性能等。 CDMA

22、网络参数的优化 接入参数的优化 信源:宏蜂窝 天馈系统:无源天馈系统 故障现象:接入很慢或接入失败 上海联通恒基大厦室内分布系统 接入过程分析 接入参数的优化 PAM_SZ 该参数定义接入试探序列前缀的帧的最大长度。前缀帧的长度为 1+PAM_SZ 范围: 015,默认值: 3 该值太大会导致接入时间变长 该值太小会导致 BTS接收不到 MS的接入探测 该值和初始发射功率的设置存在着折衷 接入参数的优化 MAX_CAP_SZ 该参数定义接入试探序列实体帧的最大长度。消息帧的长度为 3+MAX_CAP_SZ 范围: 07,默认值: 2 该值太大会导致消息实体过长,挤占接入信道;增加了接入时间 该

23、值太小会导致 MS始呼时信息不足 接入参数的优化 PAM_SZ_SEQ 该参数定义 MS在一次请求类接入尝试中请求试探序列的最大数目 ,若超过该 MS该值仍未收到基站的响应, MS接入失败并返回初始态。 范围: 015,默认值: 2 该值太大会导致一次接入尝试中重复探测序列过多,影响接入信 道的容量 该值太小会导致接入的成功率降低 接入参数的优化 MAX_REQ_SEQ 该参数定义 MS在一次请求类接入尝试中请求试探序列的最大数目 ,若超过该 MS该值仍未收到基站的响应, MS接入失败并返回初始态。 范围: 015,默认值: 2 该值太大会导致一次接入尝试中重复探测序列过多,影响接入信 道的容

24、量 该值太小会导致接入的成功率降低 接入参数的优化 MAX_RSP_SEQ 该参数定义 MS在一次响应类接入尝试中请求试探序列的最大数目 ,若超过该 MS该值仍未收到基站的响应, MS接入失败并返回初始态。 范围: 015,默认值: 2 该值太大会导致一次接入尝试中重复探测序列过多,影响接入信 道的容量 该值太小会导致接入的成功率降低 接入参数的优化 ACC_TMO 该参数定义 MS等待回执确认信号的最大时间。 MS向 BTS发送试探 序列后等待一段时间 TA, TA就是由该参数决定的。二者之间的关系: TA=( 2+ACC_TMO) *80ms 范围: 015,默认值: 3 该值太大会导致第

25、二个探测序列的发生时间变长,从而接入过程 变慢 该值太小会导致第一个序列还未得到 BTS的确认就发送第二个序 列,从而导致一些没有必要的序列发送,造成接入负荷变重或接入信道 碰撞 接入参数的优化 PROBE_PN_RAN 该参数用以供 HASH函数生成接入信道发送延迟量 RN,单位 chip。 RN的数值在 02 PROBE_PN_RAN-1之间。 范围: 09,默认值: 0 该值太大会导致呼叫建立的时延过大 该值太小会导致 MS在接入时碰撞的可能性;可能会导致 BTS分 不出二个 MS的接入请求。尤其是在微蜂窝中这二种可能性会加大 接入参数的优化 PROBE_BKOFF 在一个探测试探中,

26、MS在前一个探测序列未被 BTS收到后将要发后 一个探测序列, MS在等待 TA后还要延时 RT才发送后一个探测序列。该 参数确定了 RT的大小。 RT为 01+PROBE_BKOFF 范围: 015,默认值: 0 该值太大会导致后一个探测序列发送变慢,增加了接入时间 该值太小会导致序列发送的时间间隔变小,从而增加接入碰撞的 可能性 接入参数的优化 BKOFF MS在前一个探测序列未被 BTS收到后将要发后一个探测序列, MS 在等待 RS后后一个探测序列。该参数确定了 RS的大小。 RS为 01+BKOFF 范围: 015,默认值: 1 该值太大会导致后一个探测序列发送变慢,增加了接入时间

27、该值太小会导致序列发送的时间间隔变小,从而增加接入碰撞的 可能性 功率参数的优化 Parameter Range Default Recommended Description nom_pwr -8 to +7 dB 0 0 Nominal transmit power offset init_pwr -16 to +15 dB 0 0 Initial power offset for access pwr_step 0 - 7 dB 4 4 Power increase step size num_step 0 - 15 5 5 Max number of access probes in

28、a sequence rfer 0.2-3.0% 1% 1% Target reverse frame error rate pnom 3.5-8.0 6.5 6.5 Initial Eb/No setpoint (dB) pmin 3.0-5.8 3.5 3.5 Minimum Eb/No setpoint (dB) pmax 5.5-5.9 8.5 8.5 Maximum Eb/No setpoint (dB) up_frr 0-6000 3072 3072 Setpoint Increase down_frr N/A N/A N/A Setpoint decrease 功率参数的优化 I

29、NIT_PWR 该参数是 MS在接续过程中每个接续信号的发射功率修正因子,接 入信道开环探测平均输出功率: -73+NOM_PWR+INIT_PWR+PWR_STEP dBm 范围: -1615,默认值: 5 该值太大会导致反向链路的阻塞,降低接入信道的性能 该值太小会导致初始功率太小, MS必须发送多个试探才能接入 功率参数的优化 NOM_PWR 该参数是 MS在接续过程中补偿前向链路不平衡的发射功率修正因 子,接入信道开环探测平均输出功率: -73+NOM_PWR+INIT_PWR+PWR_STEP dBm 范围: -87,默认值: 0 该值太大会导致初始功率过高,从而增加了干扰 该值太小会导致初始功率太小而不被检测到 该值只有在前后和反向链路不平衡时才使用 功率参数的优化 PWR_STEP 该参数是 MS在接续过程中后续接入试探序列发射功率的增加步长 范围: 07,默认值: 3 该值太大会导致接入可能性增大,但会在反向链路上产生干扰 该值太小会导致后一个试探功率增加不明显,需要产生更多的探 测才能接入,增加了信道的负荷并导致接入的碰撞 CDMA网络参数的优化 信源选择的优化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