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快题设计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688855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8.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园林景观快题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园林景观快题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园林景观快题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快题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快题设计(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园林 设计景观快题设计 Part 1 园设基本介绍Part 2 园设基本要素Part 3 设计素材积累Part 4 审题 一、园设一般类型:1.居住区绿地 2.商业区绿地 3.校园绿地 4.自然式公园 5.滨水区的处理 6.风景旅游区岛屿 7.城市街头开敞空间 8.展览展示园比例 1:300 1:500 1;1000Part 1 园设基本介绍 往年题目涵盖范围绿地性质 出题年份城市绿地公园 2000 2002 2004 2006 2007居住区绿地 2001 2008校园景观绿地 2003 2005 2009 2010 二、园设图纸内容:平面图立面图or剖面图分析图效果图:两点透视,鸟瞰图设计

2、说明 三、园设得分点:1.满足基本功能要求 (出入口的设计、交通流线的通畅、集散场地的需求等等)2.充分利用场地现状条件(地形、水体、周边环境)3.设计上的满足审美需求(和谐、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 (什么是形式美)Eg. 构图有主有次 简洁大方 4.设计内容丰富、植物配置丰富(群树、列植、孤植、草花)5.鸟瞰表现较好 6.分析图表达清晰7.细节完整(停车场、厕所、原有建筑、指北针、图名图纸完整)8.手绘线条娴熟 图纸色彩清晰 层次分明 鸟瞰透视准确 四、园设6小时时间控制:1.审题(非常重要 30分钟左右)(可以画个大概的泡泡图)2.平面铅笔草图(30分钟)(路网 框架设计)3.平面线稿(

3、180分钟)(节点设计)4.鸟瞰图线稿其他(90分钟)6.检查(20分钟)(设计说明 分析图 指北针 图片) Part 2 园设基本要素 交通系统 地形系统 景观结构系统 种植系统 1.交通系统园路1.1 园路的作用1.2 类型1.3 布局设计 园林道路简称园路,是园林的脉络,是联系各景点的纽带,是构成园林景色的组成部分。 1.1 园路的作用: 1、组织交通:园路担负着与城市道路的联系,集散人流、车流,还应满足日常园林养护管理的交通要求。 2、引导游览:根据游人不同需要组织不同程度的游览,对园林景观的展现起着组织作用,使游人在最短的时间、路程,看到应看的景色。 3、组织空间,构成景色:园路起到

4、分景和组织空间的作用。它的线形和铺装,可与园林植物、建筑、山水的构成各种空间景色变化,既是路,也是景。 组织交通:遍布全园的道路网、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的最佳观赏位置。 引导游览: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 划分空间:划分园林空间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 1.2 园路的分类 1、主要道路:是园林的主干道,由园林入口通往全园各景区,连接各主要广场、建筑、景点和管理区,是园林内部大量游人必经的路线。有时有少量的管理用车通行

5、。 路宽57m,在接近主要入口广场的一段,若从空间整体效果考虑可适当加宽。纵坡应小于8%,横坡小于3%。 2、次要道路:是辅助主要道路进入景区的分散道路既满足景区的游览又是连接其它景区、景点的主要道路不能达到的景观空间,可谓主干道的分支。路面宽度为2.5m3.5m,要通行小型服务性车辆。 3、游息小路:供游人散步和休息,是分散到林中、山上、水边的小路。小路有自然曲折变化,一般宽度为0.9m1.2m,个别山道为0.6m0.8m。 次干道主干道休闲小路 1.3.1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地形要求,景点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布置,适当的曲折迂回增加游览的时间以及对景物多视角的观察。1.3.2满足实用功

6、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路既有交通作用,又有游览作用。考虑到人走捷径的习惯,设计必须以人行走为先。1.3.3主次分明的原则: 园路系统必须主次分明、方向明确,园路的主次可以通过不同的宽度和不同的路面铺装方式来区分,同时园内主要景点应与主干道相联系;另外注意其方向性,避免引起人们辨别困难甚至造成迷路。1.3.4园路交叉: (1)避免多路交叉,导向不明。 (2)尽量靠近正交。 (3)要有景色和特点。 (4)道路正交时,应在端头处 适当做个小广场,其有利 于交通,可避免游人过于 拥挤。 1.3 布局设计 2.地形系统2.1 地形的分类2.2 地形的功能2.3 地形利用的原则2.4 地形的表现方式

7、 地形是园林空间构成的基础,与园林性质、形式、功能、景观效果有直接联系,涉及到园林的道路系统、建筑与构筑物、植物配置等要素的布局。所以,地形处理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 地形起伏变化不明显,坡度3%,表现为广阔的视觉效果,适用于建造主体建筑。维康府邸纽约中央公园2.1 地形的分类2.1.1平坦地 2.1.2凸地形 2.1.3凹地形 2.1.4山脊 2.1.5谷地 地形比周围搞,呈凸起伏,视线开阔,空间具有延伸性,既可以作为观赏点亦可作为被观赏点。 当高处的景物达到一定体量时,还能产生一种控制感 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承德避暑山庄南山积雪亭 2.1 地形的分类2.1.1平坦地 2.1.2凸地形 2.1

8、.3凹地形 2.1.4山脊 2.1.5谷地 3.1.3凹地形:空间特征表现为封闭性和内倾性,空间呈积聚性,能够聚集视线,避免外界干扰,可以作为很好的休息和观演场所。 3.1.4山脊:与凸地形相似,其形状更紧凑、更集中。可以说是凸地形的“深化”变体。它具有导向性和动势感并且可以充当分隔物2.1 地形的分类2.1.1平坦地 2.1.2凸地形 2.1.3凹地形 2.1.4山脊 2.1.5谷地 具有方向性,其属于敏感的生态和水文地域,常伴有小溪、河流以及相应的泛滥区。2.1 地形的分类2.1.1平坦地 2.1.2凸地形 2.1.3凹地形 2.1.4山脊 2.1.5谷地 2.2地 形 的 功 能2.2.

9、1 实 用 功 能2.2 .2 美 学 功 能 地形本身或平坦或起伏变化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原来景观构建形式的多样性,使其风格趋向于多元化。 2.2.1实 用 功 能 1、骨架作用 2、利用地形排水 3、利用地形分隔空间 4、利用地形引导空间 苏州园林日本京都童吟庵 坡度小于1%,地形过于平坦,不利于排水。介于1%-5%之间,是适合设计为活动空间的地形,排水良好。介于5%-10%之间,具有一定的起伏感,排水较好,但设计场地范围不大。大于10%时,排水条件有利,但只能在局部小范围内。 2.2.1实 用 功 能 1、骨架作用 2、利用地形排水 3、利用地形分隔空间 4、利用地形引导空间 3.利用地形分

10、隔空间:利用空间特点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同时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4.利用地形引导空间:能够将不良的景观或者噪音、寒风等干扰因素遮蔽掉,也能引导人的视线或是行为到景观比较好的空间环境中,丰富空间层次。 2.2.1实 用 功 能 1、骨架作用 2、利用地形排水 3、利用地形分隔空间 4、利用地形引导空间 岛屿把西湖分成几个水面利用地形引导空间 能够对景物起到很好的渲染、衬托作用,还能增加景观的层次。 2.2.2美 学 功 能 1.背景作用 2.造景作用 地形自身能够形成独特的风景。传统中,作为园林骨架作为其他园林要素的依托。现代中,通过对地形的人工化处理,使其成为独特的具有震撼力的景观。 3.2

11、.2美 学 功 能 1.背景作用 2.造景作用 以“利用、保护为主,改造、修整为辅”。应当尊重场地本身的地形特征,不能不以经济性为原则,盲目追求“叠山理水”的景观效果。同时,结合不同功能分区对地形的要求的不同,适当进行改造。 2.3 地 形 利 用 的 原 则 最基本的图示表示方法,是以某个参照水平面为依据,用一系列等距离假象的水平面切割地后所获得的交线的水平投影图。 2.4 地形的表现方式 2.4.1等 高 线 法 2.4.2坡 级 法 2.4.3高 程 标 注 法 比较直观的方法,常用语基地现状分析及坡度分析。用坡度等级表示地形的徒缓和分布的方法。 2.4地 形 的 表 现 方 式 2.4

12、.1等 高 线 法 2.4.2坡 级 法 2.4.3高 程 标 注 法 地形图中,某些特殊地形用十字或圆点标记,并在标记旁注上该点的高程,这些点常用于等高线之间,标注建筑物转角、墙体和坡面的顶面及底面的高程、地形最高点及最低点高程等。 2.4地 形 的 表 现 方 式 2.4.1等 高 线 法 2.4.2坡 级 法 2.4.3高 程 标 注 法 山水骨架:构成全园整体结构的主要元素,非常重要。重点考虑如何利用地形围合空间,自然流畅,同时连贯成为一体,又有节奏变化。高程的处理:大尺度:景观轴线,视线轴线的预留。小尺度:台阶,广场的小空间营造。没有硬伤。 3.景观结构1.轴线,节点布置:2.主次,

13、节奏等级,详细程度,空间活动的丰富度,空间尺度的营造。3.商店、厕所、茶室、咖啡座等的布置:位置的选择符合基本的功能要求,同时能够为景观加分。 4.种植系统 在园林风景整体构图的序列演变中,园林植物是形态与色彩的主要表现角色,几乎遍及所有的景区、景点。因此,园林植物的总体布局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整体构图效果。植物选择:常绿树落叶树的配置比例乔灌草的配置比例植物布置:树群的布置范围,设计形式。点景树、林荫树、广场树的布置方式。灌木层、草本地被层的布置。 利用种植弥补 功能性设计的不足。 植物种植设计要点:一、要有主调、基调与配调 首先依据园林所处的地理条件、园林性质、规模等条件和要求,确定主调、基调

14、与配调的植物品种,明确在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中,这些植物品种所能担负的构景效果。二、植物的群体美与个体美的表现 园林植物在景观表现中有群体美与个体美两种主要形式。群体美具有壮观、明快、开朗的大效果。是远景不可少的;个体美具有形体多姿、色彩秀美的气质,是近距离观赏不可少的。要合理安排远景与近景,使游人的视线有收有放。因此,在总体布局中,要考虑开敞空间应有群体美的植物景观,也不排除个体美的观赏;在闭锁空间中,则应以个体美的欣赏为主。 三、园林植物与其它要素的布局(一)园林植物与园路的关系 园林形式不同,决定道路有不同的布局,植物布局也不同。在规则式园林中,植物依据道路呈规则式布局;在自然式园林中,路

15、旁的树木可以规则式地布局,也可以自然散点式栽植,便于和周围树群、树丛等自然环境相协调。(二)园林植物与建筑的关系 1、通过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在色彩、形态、质感与动静的对比,达到突出主景的目的。 2、通过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相互的遮挡达到景观的阴露,增加空间景深与层次的效果。 3、通过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可以达到园林建筑室内外的空间渗透、过渡和空间的虚实对比,因为园林建筑具有观赏与使用两重性。(三)园林植物与山水景观的关系 虽然山水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也必须有园林植物、建筑和道路的装点陪衬。园林植物的覆盖,不仅可以减少山体的水土流失,还可以使山体呈现层林叠翠的山地植物景观。 Part 3

16、 素材积累 古代有一句话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相信,这在我们做快题也是适用的,这里强调的,是抄图的重要性,也就是素材的积累。 当然,抄图也不能盲目的抄,还是需要思考,也还是有一定的方法的。 抄图抄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抄它的结构构成,二就是抄节点。 前者主要还是在说平构的问题,主要是抄它节点的布局,路网的组织形式,不同质感场地组合而成的空间感。看的多了,才知道什么 是好的。 后者,关于抄节点,下面又作了一些细分: 1、抄入口广场,主次入口的形式都可以抄。 2、抄中心节点,看各种元素怎样组合运用。 3、抄亲水节点,了解水的处理手法,包括与水池、大水面相邻的节点,只要有水的处理,可以都归于

17、此类。 4、抄关于地形处理的节点。 5、抄次要的小节点,这些小节点可能只有一种元素,非常简单,但是设计时却正是由它们来丰富图面。 6、抄辅助设施的设计,亭廊组合的形式,停车场的摆放,建筑的扩充(就包建筑前广场的设计)等等。 7、群树和草坪的处理手法,地形的处理手法。这些都可以借鉴。 审题的重要性 考试开始必须认真仔细审题,考题的文字和图像都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是阅卷老师评判分数的重要依据。审题的要点(1)搞清楚场地的基本概况,从整体去考虑设计。(2)找到出题老师的考察点和出题倾向,尽可能的在快题中体现,至少不违背。(3)记住图量要求,不缺图少图。Part 4 审题 1、文字性说明a.场地类型

18、,面积,特殊要求(停车场、茶室一定要看仔细)b.设计建议(如有现代风格、欧式风格、古典风格等)2、图纸性说明a.周边交通:建筑出入口,道路等级,十字路口b.自然环境:水体、等高线、古树3、隐含条件a.场地的功能需求,也就是是否需要大面积集散广场、还是需要多的活动空间、或者需要展示空间、是否需要贯穿交通等等。b.场地内节点的个数,分布方式(根据场地的面积、高差来决定)审题的要点 以上条件决定了:1.设计的文化主题、景观结构(节点,轴线),功能分区2.交通组织(主入口,路网分级)3.地形处理(堆山)4.场地的功能及设置(从人的使用出发)5.植物种植设计、水岸线的处理、建筑的改造和保留设计的框架基本出来了,然后就是进一步的深入细化 结论:得出初步分析泡泡图 分析图的特征是随意、不精确。因此在符号的使用方面并不存在对或错的问题。在设计开始阶段,大部分的图都是非常抽象的,而且并不表示出精确的形状。质感和外貌。通常它只表现出概略的机能、活动、空间及相互关系。例如:使用区域可用简单的泡泡或小方块来表示;活动路径则可用箭头。在此阶段,不必尝试去表达精确的外形及具质感的边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