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6画教案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226887332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5.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年级上册语文:6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6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6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6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6画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识字二 画1生疏“还、有”等10 个生字,会写“水、去”等4 个字。生疏“辶、”2 个偏旁。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风光,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重点难点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生疏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生疏“还、有”等 10 个生字,会写“水、去”等 4 个字。生疏“辶、”2 个偏旁。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预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画,引入诗句1出示课件 2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

2、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设计意图:在读诗看画中生疏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 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生疏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生疏?请用铅笔标出来。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一认读生字。1. 请小朋友翻开课本第 67 页,自己读一读谜语诗,留意不生疏的字确定要读准拼音。教师准时提示学生读书姿势2. 小朋友,你们刚刚读得真认真,在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觉察哪个字

3、比较难读?先把它圈出来, 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 同位两个人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假设同位全读正确了,请你给他一个大拇指,假设读错了,请你帮他订正过来。4. 现在教师要来考考你了,看谁能把字读得既准确又嘹亮!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设计意图:认读生字,读准易错读音,去掉拼音认 读,在反复认读中生疏了生字。】课件出示 3:生字 yun yu s jn tn w 远有 色 近 听无shn hi shu li q b 声还 水来 去 不教师重点指导:在读平翘舌音时,教师可借助手势帮助学生认读“色”是平舌音,“声、水”是翘舌音,“近、远”是前鼻音,“听、声”是后鼻音。5. 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准这些词

4、语吗?谁来读第一行?指名再读生字,一人读一个。6. 男生读一行,女生读一行。7. 学生齐读生字。二识记生字。你有哪些方法识记以上生字?学生争论沟通, 归纳如下:1. 换一换:天一无 听一近 爸一色【设计意图:鼓舞学生多元识 字,运用最宠爱的方式识字。表达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2. 偏旁归类:“远、近、还”这三个字都是“辶”,这是我们这课要学习的的偏旁,我们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走之”,它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3. 找反义词:有无、来去、远近4. 结合生活组词造句:色 颜色 这幅画的颜色格外秀丽。“色”这个字的偏旁是“”,是我们今日学习的偏旁“斜刀头”。三朗读课文,读正确、

5、流利。过渡:生字我们都生疏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1. 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察指导读诗节奏,订正字音。2. 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竞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3. 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展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比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三、指导书写,呈现评价1.抽读生字卡片,看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准确!2.出示课件:4认真观看,指导书写。水去来不(1) 指导书写“水”。看来小朋友已经生疏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们。先来

6、看“水”这个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水手、口水、雨水它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写中间的竖钩,再写左右的局部那我们把“水”这个字请回“家”吧。出示课件 5出示投影同学们认真观看,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把这个字写好看呢?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其次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写成一笔。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教师边写边说:竖钩写在竖中线,两点对称分两边。生书空。记住它的笔顺,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仿写一个。头正,肩平,身直,足安;留意做到三个一:眼离本子一尺一臂、胸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出示课件 6出示图片,师提示学生写字姿势:(2) 指导书写“去”。【设计意

7、图:指导书写时必需细致。不仅应当从整体上观看生字, 还要从笔画的占格位 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都要提示。教师范写指导要贯穿整个的学生书写过程。】看到你们那么快就学会了“水”这个字,“去” 也迫不及待地来了,看看“去”这个字,说说寻常在哪儿见过?上去 来去 失去它有几笔? 一起来看看“去”的笔顺。出示课件 7动画呈现“去”的书写笔顺学生书空。出示投影,认真观看,怎样能在田字格中写好“去”这个字呢?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教师范写,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呈现学生书写,师生评价。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3) 用同样的方

8、法书写“来、不”。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来”这个字?来去、回来、来到“来”有 7 笔,师板书,生书空。出示课件 8动画呈现“来”的笔顺,学生书空。出示投影,学生认真观看,把“来”请回“家”,怎样写才好看?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提示学生写“来”时留意竖要长,要直,撇捺要伸展一些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另外“不”书写时要留意: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穿插点上起笔; 长点收尾。3. 学生先描红,再仿写。教师准时提示学生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4. 呈现学生书写,师生评价。四、玩耍稳固,当堂检测抽读词语

9、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课堂作业设计】1. 拼一拼,写一写。shu zhnli qbq2. 白云飘到哪里去?连字成词无还惊听蓝色见声心在3. 数笔画填空:1“水”共有 笔,第 1 笔是 ,第 3 笔笔画名称是。(2) “还”部首是,构造。(3) “色”部首是,共画。答案:1.水中 来去 不去2.无一声 还在 惊一心 听一见 蓝一色3.14 竖勾 撇(2) 辶 半包围(3) 6其次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感受诗中描绘的风光,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具预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课1. 听写词语:口水 来去 不去呈现学生书写状况,

10、师生评价。写得正确,得一颗星;既正确又标准,再得一颗星同位两个人交换过来,相互评价,得两颗星的小朋友,你们都是最棒的!2. 小朋友能把生字宝宝写得正确、标准,真不错!生字宝宝回到了诗歌里,你们还能读准确吗? 指名读诗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谁情愿把课文读给教师听一听。(指名读)3. 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山、水、花、鸟三、结合生活,答复以下问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 的情景,要求学生答复下面的问题。1. 想一想,假设从远处看山,山上的风光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2. 假设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

11、?(有哗哗的流水声)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 看不到花)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 ? 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教师来看看。四、创设情境、补充诗句1. 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终排看画中的“山” 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知同学。板书: 远看有色。2. 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知同学。板书:近听无声。3. 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 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

12、么季节了, 为什么它还开着?板书:春去还在。4. 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仿照一下寻常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小结:我们巡游时,看到的自然风光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风光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 在哪种状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画。5. 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设计意图:在比照中领悟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惊异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稳固识字。】(1) 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

13、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2) 远近 哪种状况算“远”,哪种状况算 “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 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3) 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 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4) 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5) 教师引领学生玩耍: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玩耍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 看看谁先找到朋友。五、熟读成诵,积存语言1. 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课件出示 10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

14、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 多种形式背诵古诗。(1)师生伙伴每人背一句。【设计意图: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存古 诗,激发学生兴趣,丰富积存。】(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相互背诵。(3)男女生相互竞赛背诵。(4) 教师点名挑战背诵。(5) 学生相互点名挑战背诵。六、积存拓展,稳固提高1. 教师导言:(布满激情)这首诗可真好玩呀! 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好玩的诗吗?(学生拓展背诗,产生宠爱朗读古诗的情感。)2. 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日学的谜语诗,假设猜对了,就画一幅秀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嘉奖。3. 搜

15、集更多古诗,参与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课堂作业设计】一、选字填空。远近有无1. 我家 一只得意的小花狗。2. 太阳离我们很 。3. 我家离学校很 ,只需五分钟就走到了。4. 听水 声。二、给音节加声母。( )ng ( )n ( ) ( )n ( )ng ( )i ( )ng惊春色近声还听三、按课文内容填空。1.图上画的有( ),有( )、( ),还有( )。2.远处画的是( ),近处画的是( )。3.为什么“人来鸟不惊”?由于这是一幅( )。答案:一、1. 2. 3. 4. 二、j ch s j sh h t三、1.山 水 花 鸟 2.山 水 3.画【板书设计】画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

16、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 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课堂上,以读为主,始终让“读”贯穿学习。承受不同方式朗读,学生边读诗句边认生字,让孩子既在文中识记生字,又留意了生字的应用。教师在其中少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时机交给学生,而教师在其中借机点拨对重点词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赏图、读诗、识字是轻松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仆人。2. 在学生合作沟通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合作力气的特点动身,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缺乏之处:教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消灭

17、, 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认真争论和学习的。备课资料【教材分析】画这篇课文安排了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紧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开放描述。图文对应,山、 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开放描述。这样的安排是期望学生能够循 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述的生气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引起学生对古诗及祖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兴趣。【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谜语诗:猜一猜李白诗中写的是什么动物?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假设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唐】李白谜底:萤火虫课后作业一、你能写出下来词语的反义词吗?远 有 去 二、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填一填。远看 有色,近听水 声, 春 花还在,来鸟不惊。大 这首诗写了 、 、 、 三、猜一猜。降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谜底是头戴小红帽, 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摇摆, 游泳稳又快。谜底是答案:四种景物。一、远近有无去 来大小二、山 无 去 人山 水 花 鸟三、风 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