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26445542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夯实文言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王好战 弃甲曳兵 胜食 数罟 洿池 衣帛 鸡豚 狗彘之畜 庠序之教 孝悌 不王者 饿莩 丧死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河内凶 凶多吉少 汉初匈奴凶黠 甫闻凶讯 缉拿元凶 直不百步耳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理直气壮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上载公子上座 邻国之民不加少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主人忘归客不发 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发其志士之悲哉 百发百中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或百步而后止 天之行,或日或雨 莫之或止 云霞明灭或可睹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驴不胜怒,蹄

2、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系向牛头充炭直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洿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非我也,兵也 穷兵黩武 草木皆兵 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 然而不王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寡人之于国也 察邻国之政 填然鼓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也 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 申之以孝悌之义 未之

3、有也 河东凶亦然 填然鼓之 然而不王者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无失其时 尽心焉耳矣 斯天下之民至焉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基能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河东凶亦然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涂有饿莩而之知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C领国之民不加少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寡人之于国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均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令初下,群臣讲谏,门庭若市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无失其时 时:时节 B申之以孝

4、悌之义 申:讲明C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那么 D勿夺其时 夺:夺取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诸侯自称,意谓寡德之人B河东凶亦然 河东:河流东岸C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孝顺长辈,尊敬兄长D谨庠序之教 庠序:指学校5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各项的一句是 ( ) A树之以桑B申之以孝悌之义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课外名篇阅读(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问题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知斯可以嚣嚣乎?”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5、,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2)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作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

6、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4)此文段体现了孟子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写作素材积累巧用课内论据,作文别有洞天1、文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很长,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文章中孟子所言,表达了他的仁政思想的基本观点,即统治者必须保证老百姓据有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使百姓能够“养生丧死无撼”,人人“不讥不寒”。角度点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必须“以民为本”,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需。2、孟子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 角度点拨:滥捕滥伐,破坏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ho y shng c g w b tn zh x xing t wng pio sng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庄稼收成不好 不吉利的事 凶恶,残暴 不幸,多指丧事 杀人的人更加 施加 放上 增加 夸大只不过 与“曲”相对 正确 同“值” 径直尽 承受 胜利 超过 优美的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出发 发出 发出、抒发 发射 征发、派遣仅、只 价值 径直、直接 与“曲”相对,不弯曲动词,吃 名词,食物有的人 有时 表示不定 或许几、若干 密、细密 命运 屡次兵器 战争 士兵2.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介词

8、,对于,此处可译为“治理” 介词,表比较,比 介词,在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衬音助词,无义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衬音助词,无义 代词,复指“鸡豚狗彘” 代词,指代百姓;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前面所说的事指示代词,这样 形容词词尾,表示击鼓的声音 指示代词,这样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代词,代河东 代词,它们的句末语助词,可不译 代词,这里 基能训练1C。解析: A项这样;作形容词词尾,表示击鼓的声音。B项表示转折关系;表示并列关系。C项是结

9、构助词,用于主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D项给;对于。2D。解析:“无罪”是“不归咎”之意;“养生”是“生养死葬”之意;“河内”指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3D 夺:耽误,错过、失去4B。解析: B项中的“河东”应是“黄河以东”的意思。5D。解析:A、B、C三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宾语前置。课外名篇阅读(一)(1)讲究德,喜欢义,便可以安详自若。穷困不失义,士人因此自得其乐;得意不离道,平民因此不致失望。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士人无论得志还是失意都要重德爱义的主张。【参考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

10、悠然自得无所求。”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不得志时,就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二)(1)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2)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3)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4)统治者应顺应民意,才能受到拥戴。参考译文:齐国人攻打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

11、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攻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一定是天意要我们这样做)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有天灾。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很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这样。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也有这样做的,周文王就是这样。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生活在更加水深火热之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