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观察300字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2622076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观察3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观察3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观察3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观察300字(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观察300字 摘 要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5月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神经炎专病门诊以电针浅刺法治疗面瘫后遗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行电针浅刺治疗;对照组50例,行中频脉冲治疗;两组皆以20次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组完成10次治疗并完成前后对照者43例,对照组28例。采用Sunnybrook面瘫评定系统(SFGS)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8.13%(25/43),优于对照组的39.29%(11/28,P3个月,“面神经功能分级”测定按House-brackma

2、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2。治疗组完成10次治疗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46.7112.26)岁,病程(184.2690.26)d;对照组28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53.1414.77)岁,病程(154.57112.32)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电针浅刺法治疗,将患侧面部分为4个治疗区,每个区取2个进针点,即眶上区(攒竹、丝竹空)、眶下区(睛明下0.5寸、瞳子?s)、口轮匝肌区(地仓上0.5寸、地仓下0.5寸)、面神经干区(翳风、牵正)。所有位点均采用毫针平刺,进针0.51.5 cm,不提插捻转。每组

3、2根毫针针柄接电极,频率1 Hz,每周治疗2次,每次30 min,电流强度以患者感觉面部跳动,但无疼痛感为度,20次(10周)为1个治疗周期,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估。对照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中频脉冲治疗,电极贴片置于峡车与翳风两穴,频率2 000 Hz,每次30 min,每周2次,20次(10周)为1个治疗周期,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估。1.3 疗效评估采用Sunnybrook面瘫评定系统(SFGS)3进行评分。SFGS包括3个部分:安静状态下眼睛、鼻唇沟、嘴巴等在面孔部位的对称性,满分4分;随意肌运动(前额皱纹、闭眼、开口微笑、喊叫和撅嘴)的对称性,满分25分;在完成上述动

4、作时不随意肌的协同运动。临床疗效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4结合SFGS评分判断:痊愈为所有症状消失,SFGS评分减少90%以上;显效为症状基本消失,SFGS评分减少60%90%;有效为症状部分消失,SFGS评分减少30%60%;无效为症状无明显变化,SFGS评分减少30%5。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2检验,P0.05),但治疗后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治疗组静态下对称性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表1)。两组疗效比较,表2。3 讨论有文献报道电针浅刺法治疗急性期和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疗效6,本研究采用该法治疗面瘫后

5、遗症也有一定疗效,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改善患者面部静态对称性方面。本文不足之处是观察病例数较少,对照组病例脱失较多,主要是由于治疗周期较长,患者感觉疗效不明显所致,因此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参考文献1 杨期东. 神经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352 贝政平. 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786.3 Coulson SE, Croxson GR, Adams RD, et al.Reliability of the“Sydney”,“Sunnybrook”, and “House Brackmann”facial grading

6、 systems to assess voluntary movement and synkinesis after facial nerve paralysis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5, 132(4): 543-549.4 陶天遵. 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M.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 98.5 陈美兰. 电针、红外线加推拿联合治疗面瘫后遗症52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33): 62-63.6 桑久华, 孙丽艳. 电针浅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型面瘫疗效性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3, 32(9): 715-7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