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演讲稿锦集六篇.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22618675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语演讲稿锦集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语演讲稿锦集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语演讲稿锦集六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论语演讲稿锦集六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演讲稿锦集六篇.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语演讲稿锦集六篇论语演讲稿锦集六篇论语演讲稿 篇1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在我读过的书中,我觉得论语是我读过最有含义,最有蕴含的一本书。这本书教给我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无价的,因为,它我了很多人生道理。比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复习学过的知识,并且,还要懂得新的知识,这样才可以成为别人的教师,这一那么让我明白了,不要把新 知识学会就可以了,还要加强稳固学习过的知识。比方,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这一那么让 我明白了要以学习兴趣爱好才可以真正学习到知识。比方,子在川上曰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明白了时间的珍贵。孔子在河边感慨到:”一去不复返的光阴,就像这河水一。“日夜不停。什么都可以 用金钱买到,但唯独时间不可以,因为它是无价的,可以称的上是”无价之宝“。还有一那么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逢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这一那么中我知道了,在三个人当中,其中一位必定是我的老 师。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所以,要学习他好的一面,同时,也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更加完善自己的优点这本书里的每一败都很有价值的,我会把每一那么都牢牢的记在心里。论语演讲稿 篇2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编撰而成。包含着政

3、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是经典中的经典。”子曰: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这是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那么,它的意思是: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 就孝顺父母;分开自己房子,便亲爱兄长;寡言少语,说那么老实可信,博爱群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理论后,有剩余力量,再去学习文献。孔子认为,弟子 首先要懂得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假如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那么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 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对于知识,那么放在第二位。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

4、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古人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懂得孝的做 人之道。古时候,有一那么关于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 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久满足父母的这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 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了疲劳,邻居都夸子路是一个英勇孝顺的好孩子。可见,孝道在炎黄子孙心中的地位了。孝,是孔子提倡的美德,父母生我,育我,作为子女,怎么不做到孝呢?小时候,父母有好吃的东西,总会让给我们吃;我们

5、长大了,能承当一些家务活吗;父 母交代的事我们做到了吗?在父母生病的时候,是否去关心他们了吗?这些看上去的小事,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是给我感受最深的语句。不仅如此论语也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阅读论语我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做人的仁德,以及品味哲学的思想情操。论语演讲稿 篇3 我庆幸是校园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西川中学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西川中学是幸福的,因为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我知道学习任何经典,祖先的经历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辉的照射下,进步

6、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说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顶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近年来,深邃、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群众的重视。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天天背诵着弟子规,大街小巷里开了很多的国学诵读班,电视里的科教频道也是

7、充满了各种国学讲座。为何国学如此之重要?国学以他简练的语言,传奇的故事,时时让人感觉到中国文化的远流长和文人的思想火花。国学又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术数,等等,内容比较完备,文学大师的生花妙笔,史学家的考据论证,传奇的神话故事,古老的笑话典籍,让人大开眼界。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国学离我们很遥远,很空洞,那是因为我们还不理解国学到底为何物?国学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论语道德经易经这些 国学是祖先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我们如何做真人,我们分清美

8、丑,明辨是非。“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超然之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昂然之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泰然之志;“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的豁然之明;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浩然之气。 这些都在为我们照亮前方的人生道路。国学应该如何学?孔子早就有完善的答案。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说:“志于道,依于仁,据于德,游于艺。”论语演讲稿 篇4 大家好:以前是不喜欢读论语之类的”古董“经典书籍的,觉得生涩难懂,也不符合时代潮流。而这个寒假,却对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爱不释手,不仅是因为他把论语很好的诠释出来,也因此让我改变

9、之前错误的想法,对中华名著产生了浓重兴趣。看杨先生的.这部书,翻开来马上就能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假如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如今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较的。翻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光阴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阐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孝道方面,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假设是他对他父亲的教导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假如可以按照父母的意愿、教导

11、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学方面,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那么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那么。前一那么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教师的人;后一那么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

12、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我们不要把论语放在一个神的位置顶礼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脚下踩上两脚,这本书是中华民族承继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们不能轻易把它忘掉,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着论语的血,而之所以是中国人,论语是我们的根。论语演讲稿 篇5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仁人

13、,孔子对它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爱,自己要有奋斗目的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爱人之心,帮助 别人到达他们的理想。孔子对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学生轻易够不着这样的头衔。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学生中的得意门生,但是孔子对于他们的评价却是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说他们虽然都是治国懂礼之才,可以驾驭一方之土,但是均够不上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本领而是德行,一个人不管本领有多大,才能有 多强,假如不可以推己及

14、人,仁而爱人,都不能称之为”仁“。仁人要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气魄,以自己的德行来收纳聚集人才。论语演讲稿 篇6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于丹写的论语心得是一本非常好的,值得一看的书,因为她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让我在忙繁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近间隔 的接触了一次圣人。在如今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 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 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

15、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 理智对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如今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 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假如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成认现实的缺乏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去弥补这种缺乏,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 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翻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 他自己内心价值取。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