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材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22617265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材(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陈天祥老师 选编目 录第一课:写作文并不难1第二课:学会记事4第三课:学会写人7第四课:学会状物10第五课:学会写景13第一课:写作文其实并不难“作文、作文,难死小人!”“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学生的口头禅。其实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作文与说话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说话。人们平常说话时,何曾有为难、发愁或劳累的感觉呀?作文呢,其实就是说话,只是不用口而用笔罢了。对此,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也可以说,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因为:平日说什么,就可以写什

2、么;想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第一讲:说什么就写什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百花筒,像七彩阳光。校内、校外,同学们聚集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说话,都说一些什么内容呢?无非是向别人讲述自己每天或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自己用口说的这些内容,改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作文,就是文章。换句话说,同学们作的哪一篇文章,能离得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呢?例如:例文1、自画像我姓王,名鑫。“王”就不用说了,是爸爸传下来的姓。“鑫”呢,从字体上看是三个“金”字落在一起,也许是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了当“大款”。我现在已经度过了12个春

3、秋了。我长得不算好看,大脸盘,一双不大的眼睛,高鼻梁。我的优点很多,但最大的优点就是争强好胜。记得那是在上学期,我参加了中心校举办的作文选拔赛。那时,我满有把握,心里想:肯定能被选上。可是,事实却与我想的相反,我落选了。当消息传来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在我的头上炸响。我放学回家,实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妈妈见我哭得如此伤心,问明了原因,说:“这说明你作文水平不高。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嘛!这次失败了,我们还有下一次的机会。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我听了哭着说:“失去了这次机会,恐怕小学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说着,我又哭了起来我的缺点也不少。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搞小动作、说话。就因为这

4、个,老师时不时地盯着我所在的这一片。有时候,我上课说话,老师还把我叫起来。因为有这个毛病,我感到很烦恼。我有意克制自己上课不说话,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老想说。同学们,你们对我有些了解了吧!对我有什么看法,请快告诉我。这篇短文就是小作者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向新任课教师介绍自己时说的话。课下,她把自己说的内容用文字详细记录下来了。瞧,这不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吗?同学们不妨也试一试,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的“像”画下来。【思考与练笔】(1)为什么说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文章?(2)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说的话记录下来。【阅读与积累】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

5、名称的词语。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1、带有鸟名

6、的: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带有花名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带有山名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4、带有江河名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车流至此回。5、带有地名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7、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与各种不同身分的人打交道。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称呼,怎样称呼才符合别人的身分,才有礼貌,才合乎常情呢?因此,平时我们也要注意留心这方面的词语。请读一读下面的称呼:在父母身边,你是爸妈的(儿子);在祖父祖母那里,你是祖父祖母的(孙子);在叔叔面前,你是叔叔的(侄子);在舅舅家里,你是舅舅的(外甥)。在列车上,你是(乘客);在商店里,你是(顾客);在旅馆里,你是(旅客);在公园里,你是(游客)。在汽车上卖票的叫(售票员);在招待所服务的叫(服务员);在机关里履行公务的叫(公务员);在商店里卖货的叫(售货员);在火车厢里值

8、班的叫(列车员);在运动场上比赛的叫(运动员);在农场饲养牲口的叫(饲养员)。7、对日常接触的各种物体,使用的各类用品,也要能准确地说、写出其名称。如我们时时刻刻在使用的桌子就名目繁多。从形状上讲,有圆桌、方桌、条桌、三屉桌、五屉桌、椭圆桌、八仙桌。从用途上讲,名称就更多了。如:老师讲课用的叫讲桌。学生上课用的叫课桌。家里学习用的叫书桌。机关办公用的叫办公桌。娱乐用的叫麻将桌。开会时用的叫会议桌。食堂、饭馆用的叫餐桌。8、想一想,练一练:(1)按要求写出动植物的名称。10种树的名称:10种花的名称:10种蔬菜的名称:10种水果的名称:10种鸟的名称:10种兽的名称:10种鱼的名称:10种昆虫的

9、名称:(2)你知道多少不同牌号的汽车?不同型号的飞机?不同型号的轮船?把它们的名称写出来。_ _ _(3)你家里有哪些电器设备?把它们的名称写下来:_ _(4)分别写出下列物体或用品各种部件的名称,不会的去请教爸爸妈妈或师傅。你的衬衣的部件名称:你的长裤的部件名称:你的书包的部件名称:你的文具盒的部件名称:你的床的部件名称:你冬天盖的被子的部件名称:你穿的鞋的部件名称:你喜欢的一个玩具的部件名称:第二讲:把想说的话用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同学们,一条鱼分几部分呢?对,分头,中,尾三部分。 那么,一个桃子又分几部分呢?对,分皮、肉、核,也是三部分。还有,上中下,左中右,大中小,上中下,前中后,过去现

10、在未来.也都是三部分。 由此可见,世上万物几乎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那么,我们写的作文,也不例外,也应由头,中,尾三部分组成。 同学们知道了万物都由头,中,尾三部分组成,那其中哪一部分比较长、比较重、比较大呢?对了,中间部分。 由此,我们得出作文头,中,尾三部分的形象比喻: 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只需要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就行了,不要太长。 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中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几段来写。这就像人体的身子,又可分为手臂、上身、腿几部分一样。 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也是只需要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就行了,不要太长。 例文2 我的爸爸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

11、最崇拜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个才不出众、貌不惊人、四十开外的普通工人。他长方脸,扫帚眉,大眼睛,经常穿一身半旧的中山服,一双总不离脚的打着补丁的鞋。爸爸是一个俭朴的人。他常说:“现在咱生活好了,但仍需要俭朴,没听歌中还唱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嘛!”爸爸的一个背心,不知穿了多少年,缝了又缝。为此,我劝爸爸:“您买个新背心,又花不了多少钱。买一个算什么!”可爸爸却说:“这个背心还能穿,凑合着就甭买了!”唉,真是的。听,弟弟也和爸爸开玩笑呢:“爸爸总和这背心形影不离,好像这背心跟您感情有多深似的。”爸爸听了,只是扑哧一笑。爸爸俭朴可不是这一件事,多着呢!吃饭的时候,总能看见爸爸吃剩菜、剩饭。瞧,别人都吃

12、着香喷喷的米饭,不住地往碗里夹着炒鸡蛋、花生米、炒芹菜爸爸却啃着昨天的剩馒头。我又开了腔:“您是何苦呢,放着新做的饭不吃,吃剩饭。”爸爸笑着说:“没关系,馒头就咸菜,挺好吃的。再说,这剩饭没人吃,扔了怪可惜的。”接着,又啃起干馒头来。爸爸在吃穿方面俭朴,在工作上更是注重节省。前几天,厂里要爸爸写材料。爸爸就从早到晚琢磨起来。用的纸恨不得每个角落都写上字,更甭说背面了。我又对爸爸说:“您怎么这么傻,纸又不是咱家的,公家的还不随便用!”爸爸说:“公家的就是国家的,国家的就更不能浪费!”啊,爸爸的形象是那么深刻地在我的心灵里打下烙印,它督促我永远做一个俭朴的人。在众多值得尊敬、爱戴的成员中,作者定向

13、观察的是自己的爸爸。在确定了重点观察对象的基础上,作者又少不了进行一番细致的跟踪观察。正因如此,小作者才发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作文材料,以致从衣、食、用三个方面表现了爸爸俭朴节省的好品质。综上所述,作文应分头、中、尾三部分。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这就是作文的最完美形式。我们学习作文就是用这样的形式把我们平日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因此,可以说作文并不难,我们并不用害怕写作文。 【思考练习】1知道了万物几乎都是由部分组成。作文也不例外,也应由_、_、_、部分组成,其中_部分比较长。 记住了作文头、中、尾三部分的形象比喻: 开头 中间 结尾 知道了作文的最完美形式是

14、: 4、把第一讲中的自我介绍以本讲中学习的完美形式写成一篇作文【阅读与积累】描写愉快心情的:笑容满面 喜上眉梢 神采飞扬 喜笑颜开 喜出望外 放声歌唱 纵情欢笑眉开眼笑 欣喜若狂 兴高采烈 笑容可掬 欢欣鼓舞 容光焕发 欢呼跳跃满脸笑容 神采奕奕 谈笑风生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眉飞色舞 心旷神怡人颜欢笑 红光满面 和颜悦色 捧腹大笑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描写人物外貌的:英俊潇洒 红光满面 睡眼蒙眬 身材魁梧 满脸笑容 泪眼通红 个子高高 皮肤黝黑 双眉紧锁身材矮小 黑里透红 眼睛深陷 肩膀宽宽 面容慈祥 炯炯有神 眉清目秀 皱纹舒展 浓眉大眼樱桃小口 无精打采 身体瘦弱 白嫩肌肤 面容憔悴 愣

15、头愣脑 神采奕奕 满脸放光 须发苍苍亭亭玉立 鹤发童颜 面如土色描写工作学习态度的:全心全意 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如饥似渴 专心专意 夜以继日 勤勤恳恳聚精会神 再接再厉 仔细琢磨 孜孜不倦 始终如一 深思熟虑 始终不渝 精益求精 有始有终持之以恒 不遗余力 水滴石穿 坚韧不拔 兢兢业业 精雕细刻 勤勤恳恳 愚公移山 埋头苦干一丝不苟 不甘示弱 日夜奋战第二课:学会记事第一讲 怎样将一件简单的事写具体。文章有很多类,有记叙文,有说明文,议论文,还有其它的,数不胜数。而我们在小学,主要是写记叙文,记叙文又主要分成记事记叙文,写人记叙文,状物记叙文,写活动记叙文等。在这样多种类

16、的文体中,记事记叙文是最基础的文体,一般来说,我们写作训练,都是从记事记叙文开始的。那么记事记叙文又怎样写呢?那就看我们是怎样做事的。我们怎样做事,就怎样写事。那么我们是怎样做事的呢?我们是用伯儒行为做事的,所以,我们就用伯儒行为句来写事。1、基本概念:伯儒行为就是人做事的种种行为的总称。伯儒行为共有六种:动作、看见、说话、听见、感觉、想。把伯儒行为表达出来的句子,叫伯儒行为句。伯儒行为句亦有六种:动作句、看见句、说话句、听见句、感觉句、想句。2、下面举例说明各种伯儒行为和各种伯儒行为句的基本形式。一)动作行为动作句:我们是用身体做动作的。把动作表达出来的句子,叫动作句。动作句的基本形式是:先

17、写做动作的人,再写动作。即:动作句=人+动作例1:老师拿起笔。解释:先写做动作的人(老师),再写动作(拿起笔)。例2:她站在站台上。解释:先写做动作的人(她),再写动作状态(站在站台上)。例3:它仰着头。解释:人可以做动作,物也可以做动作。物不光指动物,也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我们要指出的是,动作有两类:动态的动作和静态的动作。动态的动作是指身子或身子的某一部分在运动中。例如:A:他弯下腰。 B:小明眨眨眼, C:我按了一下鼠标的左键。静态的动作是指人的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分处于某种状态中。此处状态这个词的意思,一般等同于姿态或姿势。例如:A:我看着显示器的屏幕。 B:小明坐在转椅上。

18、 C:钢笔躺在桌子上。各位有兴趣,可以在回复中写几个动作句试试看。我建议你写你正在做的动作。如果你要教小孩子写句子,你就做一个动作,让他写出相应的动作句来。越小的孩子,就需要越多的练习。二)看见行为看见句。看见行为是用眼睛这个器官做出的。把眼睛看见了什么写出来的句子,叫看见句。看见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写看见的人,再写看见的是什么。即:看见句=人+看见+物或行为看见这个词,也可以用看到来代替。看见行为有两种,一种是看见物,一种是看见动作行为。例1:他看见在老师手上有支钢笔。解释:先写人(他),再写看见或看到,再写物(笔)。注意,在一般情况下,应先指出物的位置(老师手上),再写物的名称(在物的名称之

19、前,可以写出物的数量一支)。例2;小龙看见天上有很多云。例3:我看到示屏闪着光。例4:我看见桌上有一杯茶。例5:我看到老师走来走去。解释:先写人(我),再写看到或看见,再写动作行为句(老师走来走去)。例6:我看到屏幕里的人物瞪着我。例7:我看见天暗了下来。例8:小明看见门关着。各位:他看着面前的墙壁是不是看见句?他看见前面有一堵墙是不是看见句?注意,看见句,是指眼睛看见了什么。三)说话行为说话句。说话行为是用嘴这个器官做出的。把说话行为表达出来的句子叫说话句。说话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写说话的人,再写冒号,再写话的内容。而话的内容,要用双引号引起来。即 说话句=人+说+:+“话”例1:他说:“天气

20、太热了。”解释:先写人(他),再写说, 说字后面要用冒号:,再写话的内容(天气太热了。),话的内容要用双引号括起来。另外,我们要指出的是,这个说也可以是问答 唱哭道大叫喝道自言自语嘟哝等。例2:我大吼道:“滚!”例3:小明唱道:“一条大河”例4:他呻吟着:“哎哟哟”说话句的形式,对三年级以下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多练习了。各位,你们何不在回复中,写几句呢,就写两句你们想对我说的话吧。来一段连话吧。老师看见小明扭头和另一个同学说话(看见),就抓起一支笔(动作),向小明扔过去(动作),笔打在小明身上(看见)。小明吓了一跳(动作),忙坐好(动作)。老师指指他(动作),说:“上课要注意听

21、!”(说话)说明:1:连话不是作文,只能算是文中的一段吧。2:就抓起一支笔,不是动作句的基本形式,而是变化式。这句话的基本形式是老师就抓起一支笔,在连话中,老师这个词省掉了。四)听见行为听见句。听见行为是用耳朵这个器官做出的。把听见行为写出来的句子叫听见句。听见句的基本形式:先写人,再写听见或听到,再写听见了什么。既:听见句=人+听见+话或声音。听见行为也有两种,一种是听见话,一种是听见声音。例1:他听到小明说:“天气太热了。”解释:先写人(他),再写听到或听见,再写听见的话(天气太热了)。注意,话的内容,仍然要用双引号括起来。例2:我听见妈妈在门外喊:“吃饭啦!”例3:我听见妈妈在嘟哝:“这

22、孩子,怎么老挂在网上不下来呢,这样下去不得病才怪呢!”例4:我听见爸爸问:“他现在就没有病吗?”现在可听见有人讲话了?写下来吧。例5:他听到“怦怦”的枪声。解释:先写人(他),再写听到或听见,然后写声音(怦怦)。声音要用双引号括起来。关于声音加不加双引号,或者是加双引号还是单引号,现在比较混乱。在我们这里,统一规定加双引号。例6:小明听见一阵“劈哩啪啦”的声音。例7:他听到“吱”的拉拉链的声音。解释:拉拉链的声音长而不间断,所以用例8:他听到“汪汪汪”的狗叫声。现在可听到什么声音了,写出来吧。打字的声音就可以写嘛。五)感觉行为感觉句。感觉行为用什么器官做出的,这个比较复杂。比如味道是用舌蕾品出

23、来的,气味是用鼻子嗅出来的,粗糙光滑是用手触摸出来的,天气的冷热,是用皮肤感受出来的,光泽,则是看出来的。把感觉行为写出来的句子,叫感觉句。感觉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写人,再写感觉(亦可是感到或觉得),再写印象。既: 感觉句=人+感觉+印象例1:他觉得很冷。解释:感觉句的基本形式,先写人,再写感觉、感到或觉得,再写印象。例2:小明感觉很害怕。例3:老师觉得一阵风吹来。例4:我觉得他很坏。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能不能写出三个来?六)想行为人想句。想行为自然是用脑子这个器官做出来的。把想行为写出来的句子叫人想句。为什么不叫想句呢。因为思想这种行为,是人类独有的。当然现在有人说别的什么也可以想了,现在还未

24、有定论。人想句的基本形式:先写人,再写冒号,再写想的内容。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写出想行为,是比较因难的,因为想行为太抽象了。为了帮助小朋友写出想行为,所以我们对想的内容做了规定。具体规定请大家看例1的解释。而且我们还要求,在记一件事时,一定要有一个人想句在里面。例1:他想:太渴了,我要喝水。解释:先写人(他),再写想,再写冒号,再写出想的内容(太渴了,我要喝水。)注意,想的内容一般分两句,第一句写做事的原因,第二句写做事的决定。对于想的内容的规定,是为学生初学写作方便而设定的。因此对于初学者,我们要求他们一定要写想句的基本形式。待练的较熟了,再学习想的扩展式。例2:我想:太远了,我要

25、坐车去。例3:小明想:那个人太凶,我不要和他玩。各位是成年人,或者最小的也读初中了吧,就不需要遵守关于想的内容的规定,脑子里想什么就写什么吧。现在你在想什么呢?4:伯儒行为和伯儒行为句的意义:伯儒行为对于我们理解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伯儒行为句对于我们表现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理解沈氏法的关键,是沈氏法的最基本的概念。沈氏法就是以伯儒行为和伯儒行为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位可能觉得,我讲的太细了,太琐碎了。我也承认有这个问题,但如果你所面对的是小学生,那就非这样做不可的。来段连话吧:简述:我看见显示屏上的提示,就写了几句话,传到屏上去了。我看显示屏上写着:“现在你在想什么呢?”(看见),想:

26、想知道我想什么,好,我告诉你吧。(想)于是,我把双手放在键盘上(动作),“辟里啪啦”一阵响(听见),只见显示屏上出现了一行字“罗嗦!拿我们当小孩吗?”(看见)我把手从键盘上收回来(动作),右手抓住鼠标(动作),啪的一声(听见),一击左键(动作),看见我写得有点粗糙,还可以写得更细一点,不过刚开始练习,这样也就差不多了。定这一段的目的,是说明我们做事,是用六种行为来做的。另外,连话不是作文。各位是不是也练一段连话呢?简述:小明玩电脑时,渴了,就喝了一口水。各位试试吧。就写在回复上,传到网上。让大家看看,和大家探讨一下。以回复的方式写上喝水的连话。小明在玩电脑,突然觉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喝水。

27、于是他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觉得不渴了,放下杯子,接着玩电脑。和你想得一样吗?如何表达的具体?当我们记一件事时,我们只要把做事的每个行为按照正确的顺序写下来,则事就写具体了。以下举例说明之:例1:事的概述:小明在看电视,发现要下雨了,于是他把窗子关上了。请同学们以自己为小明,把这件事做几遍,仔细体会在做这件事时,做了哪些行为。然后把这些行为按正确的顺序写出来。如下: 小明在看电视,他听到“呼呼呼”的声音,扭头一看,看见窗子开着,窗外天光昏暗,树枝摇晃,想:要下雨了,我要关上窗子。于是他站起来,走到窗边,关上窗子。然后他走回沙发,坐下,接着看电视。讨论:这一段连话,写了关窗这件事。关窗之事是通过

28、做一个一个行为完成的,所以这段连话是由一个一个行为句组成的。在这段连话中,不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有六个动作句,一个听见句,三个看见句,一个想句,共有十一个行为句。也就是说,我们做这件事,做了十一个行为,就完成了此事,而我们记这件事,只要把这十一个行为的行为句按正确的顺序写下来,事就写具体了。为什么不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我们在以后会讲到的。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连话中的很多行为句并不是按基本形式写出来的,大多省略了一些字词。如第二句,基本形式应该是小明听见“啊啊呀呀”的嘈杂声,而在连话中,省略去了小明。这种省略了一些句子成分的句子形式,我们把它叫做行为句的变化式。通过省来变化句子形式的方法叫省略

29、法。省略法是一种常见的变化句子形式的方法。关上窗子这个动作句,是比较粗糙的,对于动作的表达有些不清楚,不够准确。但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样做也就可以了。如果是高年级的同学,这个动作应该写得更细一些才好:他伸出手,抓住窗子把手,一拉,窗子“怦”的一下关上了。例2:事的概述:小龙在家看电视,觉得渴了,就喝了一口水。请同学们以自己为小龙,把这件事做几遍,仔细体会在做这件事时,做了哪些行为。然后把这些行为按正确的顺序写出来。如下: 小龙在看电视,觉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喝水。他看见茶几上有半杯水,就欠起上身,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觉得不渴了。他放下水杯,倚到沙发背上,接着看电视。讨论:要注意:除了

30、前后两句,其它的句子,都应该是行为句。不是行为句,则不具体。一件事,写得具体不具体,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验证。写出连话后,就照着上面一个行为一个行为去做,看看能不能把事做下来,做下来,说明写得具体。做不下来,就出了问题了。很明显,以上的两段连话都有些罗嗦,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四讲中解决。描写天象气象的:晴空万里 一轮圆月 倾盆大雨 红日高照 明月当空 暴风骤雨 阳光明媚 碧空如洗 和风细雨万里长空 月光皎洁 电闪雷鸣 霞光万道 满天繁星 乌云密布 红霞满天 繁星灿烂 秋雨绵绵晚霞残照 月光如水 雪花纷飞 万里无云 白云缭绕 北风呼呼 阳光充足 秋高气爽 寒风凛冽骄阳似火 一弯新月 千里冰封 旭日

31、东升 满天星斗 万里雪飘 风和日丽 繁星点点 寒风呼啸描写欢乐场面的:人潮如海 彩旗招展 轰轰烈烈 人群济济 鞭炮齐鸣 热闹非凡 人颜欢笑 歌声四起 灯火辉煌人山人海 心花怒放 红灯高挂 人声鼎沸 此起彼伏 轻歌曼舞 人欢马叫 鲜花似海 锣鼓喧天掌声雷动 万象更新 光彩夺目 欢声笑语 载歌载舞 五彩缤纷 喜气洋洋 响彻云霄 欢腾跳跃引吭高歌 欢聚一堂 五光十色 欢天喜地 翩翩起舞 春色满园 第二讲:怎样将一件事写完整?内容:学习将一件简单的事写完整。小学的写作教学主要讲记叙文。记叙文有六要素。在作文中,只要把事的六要素交待清楚,事就写完整了。而在记叙文中,记事记叙文是最基本的文体,所以,我们从

32、学习记事记叙文开始。一:基本原理。一):几个概念:初态,尾态,记叙文的六要素,事情的过程,原生态文。1:一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这六项,叫做记事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就是说,在写一件事时,一定把这件事是在什么时间做的、在什么地点做的、是谁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是怎样做的、这件事情做成什么样子这六项内容写清楚,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说事写完整了,文章也就不是合格的记事记叙文了。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一件事写完整时,写出来的,就是一篇记事记叙文了。2:就做事而言,所谓的初态,就是人物在做事之前所做的行为或事。所谓的尾态就是人物在做完事后去做的行为或事。所以,初态或尾态,可能是某

33、件事,也可能是某个行为。在同一件事中,初态和尾态,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不一样。我们在写作时,初态和尾态,可以写出来,也可以省去不写。但作为初学者,还是写出为好。3:所谓的事的过程,包括了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所以,要注意事的过程和事的经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4: 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记事记叙文,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记事记叙文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为了教学的方便,规定了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其规定是:第一句,写时间。第二句,写初态,在初态里,把人物和地点交待清楚。第三句,写时间具体化。然后就开始写事的过程,过程就包括了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最后写事的尾态。时间具体化,以关窗为例,指看着看着看了

34、一会儿正看着突然等。之所以要写时间具体化,是因为第一句的时间还不够精确细致。就记事记叙文来说,我们把不同于文章的基本形式的文章形式称为文章形式的变化式。简称文章的变化式。就一类文体而言,基本形式只有一种,而变化式有无数种。基本形式并不一定比变化式优越。但作为初学者,写文章还是写基本形式为好。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比较有条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专注于内容,从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5:所谓的原生态文,就是把做事时所做的所有的行为,不管有没有用,只要做了,就全写出来,这样写成的作文,就是原生态文。当然,就原生态文也有不同层次的。一件事的原生态文,有的写得相当粗,可能用一百来字就写完了,有的则写得相

35、当细腻,四五百字都嫌少。但无论粗细,我们都认为做到的具体,只是具体的程度不同罢了。原生态文并不意味着把做事的所有行为都写上了,而只意味着把我们意识到的所有行为都写上去。事实上,无论我们写得多么详尽,总会有一些行为因为我们没有想到而没有写上去,这是无意的省。当然,这些无意识漏掉的行为是不明显的。原生态文不允许漏掉明显的行为。我们在写原生态文时,只能尽可能地减少遗漏而不是杜绝遗漏,因为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做到无一遗漏。6:初学者写事,要从原生态文写起。有些同学可能觉得,我是高年级的学生了,不是写作的初学者,所以不必写原生态文。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妥的,因为你们从前从来没有学过沈氏法,所以你们对

36、于沈氏法的理论并不了解,如果不认真是学习沈氏法前面的基础知识,训练相应的基本能力,那就不能理解后面的较高深的知识,如果你没有训练出相应的能力,那么,后面的理论,你就是看得懂也做不出。沈氏法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前后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循序渐进,沈氏法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所以要循序渐进。故学习沈氏法,就是成人也应该从头认真学起。很多高中生,让他们写一事或一物,他们写不具体。像这样的人,多练习一些原生态文是大有好处的。我以为百分之九十的高中生及大学生都需要补上这一课。如果原生态文写不好,那么,后面的学习就会很困难。二:例证说明。例子:关窗关于关窗的这件事,我们在第一讲中有关于它的一段连话。从把事写

37、清楚的角度来看,这一段连话虽然写得具体,但没有完整的表现这件事。在连话中,没有说明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现在,我把这件事完整而具体地写出来。如下: 关窗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看电视。看着看着,他听到“呼呼呼”的声音,扭头一看,看见窗子开着,窗外天光昏暗,树枝摇晃,想:要下雨了,我要关上窗子。于是他站起来,走到窗边,关上窗子。然后他走回座位,坐下,接着看电视。讨论:这是一篇记事记叙文,采用了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在本文中,事的时间(一天下午)、地点(家里)、人物(小明)、原因(要下雨了)、经过(站起来,走到窗前,关上窗子。)、结果(窗关上了)都写明白了,所以此事写完整了。它当然是具体的。这样的作文,

38、自然是很呆板的、罗嗦的,读起来没有味道。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讲座中,会讲明解决之道。稍安勿躁。原生态文有如布,我们要先有布,然后再去做衣服。没有布,哪来的漂亮衣服呢?各位有兴趣,可以将喝水以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写出来,做到完整、具体。前面有一段老师打人的连话,也可以写成记事记叙文。 描写劳动热情的: 斗志昂扬 汗流浃背 日夜奋战 争先恐后 大汗淋漓 巧夺天工 摩拳擦掌 披星戴月 千军万马你追我赶 急起直追 人声鼎沸 力争上游 龙争虎斗 热气腾腾 各显神通 高歌猛进 浩浩荡荡埋头苦干 突飞猛进 热火朝天 马不停蹄 快马加鞭 此起彼伏 一马当先 大刀阔斧 移山造海大显身手 气吞山河 万马奔腾 描写

39、愉快心情的:笑容满面 喜上眉梢 神采飞扬 喜笑颜开 喜出望外 放声歌唱 眉开眼笑 欣喜若狂 兴高采烈笑容可掬 欢欣鼓舞 容光焕发 满脸笑容 神采奕奕 谈笑风生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眉飞色舞人颜欢笑 红光满面 和颜悦色 捧腹大笑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纵情欢笑 欢呼跳跃 心旷神怡第三讲:原生态记事记叙文写作步骤如何?内容:学会写记事记叙文的一般步骤。一:一般来说,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我们要要求他们按照如下步骤去做。一):当我们要写一件事时,第一步要先确定事的六要素和初态尾态。这一步骤称为做准备。以下举例说明之。 二):在确定的六要素和初尾态之后,我们还要对事的具体过程(原因,经过,结果)了解透彻

40、。也就是说,要在脑子里有事的过程的录相,这个录相越详细,我们根椐它写出的作文就越详细,这个录相越清晰,我们根椐它写出的作文的意思就越清晰,如果这个录相是粗糙的,或是模模糊糊的,我们就不能指望写出准确具体形象的作文。所以,我们在写作文之前,要做到脑子里有一个清晰而详细的关于事的录相,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对事的过程进行推步。所谓的推步,就是把做事的一个一个伯儒行为找出来,并排出正确的顺序以理顺这些伯儒行为之间的关系。推步的其目的是在脑中建立一套事的录相。我们不是因为眼前有事物就能写出文章来,而是因为我们脑子中有事物的录相,我们才能写出文章来。三):当脑子里有了事的录相资料后,在我们写作时,就像

41、放电影一样把脑子的录相资料重放出来,这样,我们一边观察脑子里正在放的行为,一边写出相对应的行为句来。所以,我们写记事记叙文,要分三步走:做准备,推步,写作文。其中,推步就是录相过程,解决的是内容问题。写作文,就是文字表达过程,我们形象称之为放录相写作文,解决的是形式问题。而做准备,是我们对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观照。通过做准备,我们对事有个大致的了解,有个概念。二:以下我们举例说明之:例子:喝水简述:小王口渴了,就喝水。学生要根据简述,对事的大概进行设计,确定六要素和初尾态。一:做准备。初态:看电视。时间:星期天上午。人物:小王。地点:家里。原因:渴。经过:结果:不渴了。尾态:看电视。二:推步。让

42、学生根据简述,反复地把此事做几遍,体会自己做了哪些行为,排列顺序如何,以便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清晰的录相。三:写作文。 喝水星期天上午,小王在家里看电视。看着看着,他觉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喝水。他看见茶几上有半杯水,就欠起上身,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觉得不渴了。他放下水杯,倚到沙发背上,接着看电视。讨论:这篇记事记叙文是具体而完整的。学生可能不明白欠起上身的意思,所以在写本作文之前,老师在练习句子时,要表演这一动作,并教学生如何表达这一动作。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每一次课的前几分钟,专门练习写一些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句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比较顺利了。很明显,这样写出的作文,很有点罗嗦。这个

43、问题,在下一讲中解决。各位有兴趣,可以照着以上的例子,写出倒水穿外衣这三篇作文。倒水简述:小明渴了,就到饮水机那儿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穿外衣简述:小明冷了,就拿衣架上的一件外套穿上。下一次,我把这两篇作文的答案发布出来。再见。倒水的写作过程:一:做准备:初态:玩时间:星期六下午地点:家里人物:我原因:渴经过:(因为经过包含很多行为,故在此不写)结果:倒了一杯水。尾态:喝水。二:推步:多做几遍,看自己做了哪些行为,再写出来。如果教小孩子,那么大人做几遍,帮他分析都做了哪些行为,让他一个一个行为印在脑子里。三:写作文: 倒水星期六下午,我在家里玩。玩着玩着,我觉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倒杯水喝。于是

44、我跑到饮水机前,拿起一只塑料杯,放到冷水水龙头下,按下开关,水“哗哗”地流进杯子里。过了一会儿,我看到杯里的水快满了,就松开开关,水停了,我拿起水杯,喝了起来。你写对了吗?穿外衣的写作过程:一:做准备:初态:看电视时间:一天下午地点:家里人物:小明原因:冷经过:结果:温暖尾态:看电视二:推步:多做几遍,看自己做了哪些行为,再写出来。如果教小孩子,那么大人做几遍,帮他分析都做了哪些行为,让他一个一个行为印在脑子里。三:写作文: 穿外衣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看电视。看了一会儿,他觉得有点冷,想:这么冷,我要穿件衣服,他扭头向衣架看去,有几件衣服挂在衣架上,他的外套也在其中。于是他站起来,走过去,取下

45、外套,穿在身上,拉上拉链,觉得很温暖。他走回沙发坐下,接着看电视。你写对了吗?在生活中有许多小事可以写。大家找找看。想一想,练一练:(1)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可爱的,你能写出20个描绘祖国大好山河的词语吗?_(2)按下列要求分项各写10个词语。写人物外貌的:_写人物神态的:_写人物品质的:_写欢乐场面的:_写激烈竞赛的:_写景物样子的:_写景物颜色的:_写景物动态的:_(3)下面景物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写?请分别写在横线上。太阳:_星星:_云彩:_大雾:_细雨:_白雪:_北风:_(4)按要求写词语,看谁写得多?歌颂改革开放的词语:讲市场繁荣的词语:描写农村风光的词语:讲商店生意兴隆的词语:(5)

46、你能写出下列动物的叫声吗?小狗(汪汪) 青蛙( )小猫( )蝉儿( )小羊( )蟋蟀( )小鸡( )公鸡( )小鸭( )乌鸦( )第四讲 如何扩展篇幅加偶然行为内容:学习扩张篇幅的方法加偶然行为。一:基本方法:在写作中,篇幅是不重要的,但是因为学校的作文常常要求有一定的篇幅,所以在这里,我们讲一下扩展篇幅的方法。扩展篇幅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的有加偶然行为,加转折,加结尾这几种。当然也还有别的方法。二:必然行为和偶然行为。人是通过做行为来做事的,但有些行为是做事非有不可的,少了这些行为,事就无法做下去,这样的行为,叫必然行为;有些行为在做事中,可以有,也可以无,没有,事也可以做下去,这样的行为,

47、叫偶然行为。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文章需要增加的篇幅不多,加偶然行为就可以了。增加的偶然行为,要和要记的事有关,不能乱加一些与事无关的行为。我们在写作文之前,先写个提纲。所谓的提纲,就是一句话,我们用一个字或二三个字来代表。这样,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事理顺,既在整体上有个把握,又明确了细节在写作文之前,花几分钟写个提纲是大有好处的,如果你的思路不对,在提纲中就可以看得出,可以及时改正。否则,文章写了一大半,才发现有问题,改也来不及了。三:举例说明:例子:起床简述:早上,小明起床了。1:只有必然行为的起床。提纲1:睡*醒想睁掀下床拿穿走。注意:*这个符号表示时间具体化,在此,表示忽然。 起床(1)

48、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忽然,他醒了,睁开眼,想:时间到了,我要起床了。他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67字)2:加了大量偶然行为的起床。提纲2:睡*叮醒睁扭看想伸按不响坐懒腰哈欠掀下床穿鞋走拿穿叠走。 起床(2)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正睡着,闹钟“叮铃铃”地响起来,他醒了,睁开眼,扭头一看,已经七点了,想:时间到了,我要起床了。他伸出手,一拍闹钟,闹钟哑了,他坐起来,伸个懒腰,打了一串哈欠,掀开被子,下了床,穿上拖鞋,走到衣架边,拿起衣服,穿上,又走回床边,叠好被子,便走出卧室。(141字)讨论:通过加偶然行为,使文章的篇幅扩展了,内容也丰富了。写眼睛“看”的

49、动作的词就有几十个:如:看瞧望见观盯瞪 瞄顾瞥看见观看察看细看观察探望仰望眺望张望观望斜视凝视巡视怒视窥视俯视鸟瞰瞻仰打量测览表示“想”的心理活动的词:如:想念沉思心想考虑 怀念 寻思 幻想 思索惦念心思联想惦记 思念 冥思 妄想回想写“手”的动作的词:如:拉拿抱扶推摸打擦 揍拧捧端捉扒抓捶抬拎扔捡丢掂挑举 按捏拍画写掏抢弹想一想,练一练:(1)按要求写动词,各写10个。写“头”的动作的词:如抬头_写“手”的动作的词:_写“脚”的动作的词:_(2)你能写出10个写“嘴”的动作的词吗?如:吃_(3)表示“想”的心理活动的词语,你能写出15个吗?如:思念_第五讲:如何突出重点?内容:简单的详略省原

50、生态文是无重点的,因此比较罗嗦。这一讲,我们来初步解决罗嗦的问题。一:写作原理:做一件事,是有许多行为的。当我们写一件事,有些行为可以写,有些行为则没有必要写。写不写,要看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凡有利于达到写作目的行为,就写上去,这是详写,凡无助于达到写作目的行为,就可以略写或省掉不写。一般来说,写记事记叙文,或是只是为了把事写清楚,或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情感,或是为了表达中心思想。现在,我们只谈第一种。二:详略省的基本原则:1:初态和尾态一般略写,有时省。2;事的主要部分的行为要详写,次要部分的行为要略写或省。3:主要人物的行为要详写,次要人物的行为要略写或省。以上的原则,是指以把事表达清楚为目的记

51、事文。这类文章,感情的表达或中心思想的表达不是文章的目的。我们把只讲清楚事为目的的写作称为记事。如果文章要求表达感情或中心思想,那就叫记事情。记事的文章,自然有些呆板;而记事情的文章,就生动了、深刻了。三:相关概念解释:详写:把事的行为写出来的写作方法。略写:就是一句话把一件事写完了。如喝水一事,详写要写十来句,而略写就是:他喝了水。省:就是干脆什么都不写,提都不提了。在记事记叙文中,一般有三种句子,第一种是伯儒行为句,是详写;第二种,是略写句或写事句,也就是略写;第三种是专门句,比如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的句子。介绍时间的专门句如写了一会儿看着看着正跑着突然下第一节课时一天上午昨天晚上这是十一

52、月的一天今天是十二号刚走到天门超市正门的时候等。介绍人物的专门句如他叫王小明。他十二岁。等介绍地点的专门句如:这里是园岭七十八栋202号。那是地王大厦等。当然,这种分类法只在记事系统中才有效。所谓的记事系统如记事记叙文、写人记叙文、记事为主的记活动记叙文、故事、戏剧、小说等。以下举例说明之:例1:以关门为例,学习如何略写,学习怎样省去行为。A:关门之原生态写法: 关门今天上午,老师在教室里批作业。批着批着,听见一阵“忽啊吾呀”的嘈杂声,觉得很烦,回头看,门开着,想:太吵了,我要关门。他放下笔,站起来,走到门前,轻轻地关上门。觉得安静了,便回到座位坐下来,拿起笔,接着改作业。B:关门之略写:老师

53、关了门。C:有详略的写法: 关门今天上午,老师在教室里批作业。批着批着,他听见一阵“忽啊吾呀”的嘈杂声,觉得很烦,他发现门开着,想:太吵了,我要关门。他站起来,走到门前,关上门,觉得安静了。他便接着改作业。讨论:和原生态A文对比,我们会发现C文省去了:他回过头, 他放下笔,便回到座位坐下来,拿起笔这五个行为。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便回到座位坐下来,拿起笔,接着改作业。这几句略写成去接着改作业。这样写出的作文,不再是原生态文了。但它仍然是具体而完整的的写作特点,同时又有了新的写作特点,即它还具有有详有略或有主有次或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我们要指出的是,现阶段的详略省处理是相当粗糙的。随着学生写

54、作水平的提高,写出的文章就越来越简洁而不失具体了。例2:拿笔蕊和换笔蕊 拿笔蕊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写字。写着写着,写不出字来,他拧开笔筒,抽出笔蕊一看,原来是没有水了,他想:笔蕊用完了,我要拿支新的换上。于是他放下手中一切,站起来,走到放笔蕊的柜子前,拉开抽屉,看见放笔蕊的盒子,打开盖子,取出一支新笔蕊,盖上盒盖,关上抽屉,便去换笔蕊了。讨论:本文的重点在拿。本文的尾态是换笔蕊。 换笔蕊简述:小明写字时,发现笔蕊没水了,就换了一支新笔蕊。一:做准备。二:推步。提纲:写*不拧抽没水想放站走拉看开取盖关走坐拿插拧划有水把旧笔蕊扔进垃圾桶中(此句是略写)写。(换笔蕊的原生文,请大家看最后的附录)三:分析。本文的重点是换,所以取新笔蕊的部分可以略写,也就是把放站走拉看开取盖关走坐拿略写成拿来一支新笔蕊。另外把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