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100字(精选54篇).doc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22605395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民间故事100字(精选5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民间故事100字(精选5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民间故事100字(精选5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民间故事100字(精选5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故事100字(精选54篇).doc(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民间故事100字精选54篇民间故事100字精选54篇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梦想的叙事体故事。以下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篇1传说中的远古时代,洪水滔天,洪水把庄稼都给冲毁了,还把小草小花给淹死了,还有很多东西都被冲毁或者吞没,人们在水里走路,有的小孩子都被淹死了,因为他们太矮了,活下来的孩子都会被饿死,因为食物都被冲掉了,人们在这个生活里叫苦连天。鲧实在忍不住了,他还没等天帝允许,他就把天帝的宝物息壤偷走了,他用天帝的宝物息壤去堵住洪水,天帝发现了,天帝命令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外,火神祝融准备把鲧的肚子剖

2、开,结果,里面就是鲧的儿子大禹。天帝最终让大禹用息壤把九州安定下来的。鲧为了百姓的安宁而牺牲自我的生命,我祝愿禹可以实现父亲的愿望把洪水治住,给老百姓带来安宁。民间故事 篇2猫和老鼠原先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年,玉皇大帝要在正月初九选定十二生肖,就这件事破坏了它们的友谊,使得它们反目成仇。猫听说玉皇大帝要排生肖,就对老鼠说:“我的好朋友,你能明天清晨叫醒我吗?”“当然,我们是哥们啊,必须会叫你的。”可是正月初九那天,老鼠却单独出发了。半路上,老鼠悄悄地钻到牛的耳朵里,顺利地过了河。结果,老鼠第一,牛第二;之后虎、兔、龙等动物都来了。就这样,猫和老结下了不解之仇。民间故事 篇3在遥远的森林王国了,住

3、着一只傲慢的孔雀公主。她天天叫父王买来新颖的食物,很是浪费。这可把父王急坏了。可是,傲慢的孔雀公主才不管呢,她只要自我舒适就行。有一天,父王因为打仗去世了,临死前,他对女儿说:“往后的一切就靠你自我了。”说完,父王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孔雀公主这才想到自我的日子。她想:“假如猎人用枪来攻击我,来不及逃难怎样办呢?”。孔雀公主决定改变自我,做一个勤劳英勇的公主。她赶紧请来了园艺家等来教她。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一长,孔雀公主就学会了煮饭,砍树编框。最终成了远近出名的好公主。民间故事 篇4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

4、被天上真的龙明白了,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样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拜访他!”民间故事 篇5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相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异常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一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

5、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貌和形象,经常在自我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临写字。将来人们饿肚子。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这就是文字的由来。民间故事 篇6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

6、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终究,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我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非常光滑的石头,好似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那么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似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民间故事 篇7生老病死是最自然可是的事了,可是因为“病”而早早分开这个世界的人又实在值得同情。神农觉得自我有保护好自我的子民的职责,所以他踏遍神州大地寻找治疗病患的药草,找到后他都先自我服用来确定有用与否或者有毒与否。最终最终找到了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病

7、患的药草。民间故事 篇8在盘古肉身化为大地之后,大地上出现了很多种生物。多了很多年之后,大地上出现了一位同样伟大的人物女娲。女娲发现大地虽然有了很多生灵,可是它们缺少着创造本领,于是女娲便用黄泥按照自我的摸样捏出了很多小人,因为女娲觉得创造的这些人应当和自我有点区别才是,所以把泥人的尾巴改成了两条后肢双足。之后用施放了法术将这些小人变成有生命的活人,并且这些人都具有自我独立的思想。民间故事 篇9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

8、,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时机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送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假设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我,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日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民间故事 篇10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所以处处刁难他。一次他一箭射向女

9、子的父亲,没射中,因为他从来不虚发,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构成了此刻滚滚的黄河。民间故事 篇11河伯冯夷授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观察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最终治理好了黄河。民间故事 篇12传说很久以前,泸西域西的玄天阁上住着厂位法术超群的老道士,世称“唐神仙”。唐神仙少时饱读经书,聪明过人,但科举场中历尽坎坷,终无进身之门径。唐神仙看透了社会的_黑暗,愤世嫉俗,选申阿庐古洞这个世外桃遁隐楼身、修行悟道

10、。仁慈的妻子常年坚持给他送饭,并苦苦哀求他回家居住。妻子炙热的感情融化不了丈夫冰冻的心,枯木再难萌发新芽。有一天,唐神仙对妻子说:“你的情我领了,但洞外的世道令人难以忍受。今日我们以这仅剩的鱼骨为卜,假设此鱼生还,我得继续在洞中修道,假设不能生还,就遵从贤妻之命出洞回家。”言毕,将鱼骨投人水中,霎时,鱼骨变成了摇头晃尾的透明鱼。当地百姓视为“神鱼”。民间故事 篇13一天夜里,狐狸捉住了一只贪玩没有回家的母鸡,把它拖进窝。狐狸想:今日已经太晚了,还是好好睡一觉,明天早上再吃它吧。狐狸把母鸡当枕头,开场睡觉了。可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狐狸自言自语地说:“可能是枕头太软了,还是把鸡的肥肉吃一些吧。”于

11、是,狐狸就把鸡的肥肉吃光了,又枕在母鸡上头睡了。民间故事 篇14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或“少女节”。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常受哥嫂虐待。织女下界和牛郎成亲,玉帝和王母娘娘勃然大怒,命天神下界抓回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王母娘娘后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一天,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据说七夕夜深人静之时,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的脉脉情话。因织女心灵手巧,之后历代少女每逢七月七日便向织女

12、“乞巧”,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传统流传。民间故事 篇15放学了,在人山人海的校门口,总能听见一阵阵地吆喝声:“卖冰糖葫芦喽”顺着声音望过去,一个只能当我姐姐的人拿着一个大木叉,木叉上叉满了令人垂咽欲滴的冰糖葫芦,生意非常好,她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都争先恐后的把一张张的钞票举在头顶,她有些忙可是来,好不容易我困难得挤到她身旁,要了两串冰糖葫芦,趁她找钱的时候,我观察了她,她扎着两个松散的小辫,穿着一件很旧的上衣,一条深兰色的劳动布裤子,本该在学校里读书的她却在这做生意民间故事 篇16祝融因为人类使用火,人们对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可是眼,心想世界万物离不开水,为什么

13、人类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我,越想越气奋。于是集四湖五海之水冲向昆仑山,把昆仑山上的圣火浇灭,顿时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愤怒,骑上火龙,与共工大战起来,水此终是往低处流,洪水从昆仑山下落下来,祝融乘机发起进攻,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共公输得不顺气,一气之下撞向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给撞断了,天也塌下来,给世界万物带来灾难,于是就引来女娲补天的故事。民间故事 篇17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所以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假如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场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立即愈合,

14、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所以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此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民间故事 篇18晋朝有一个叫孙敬的人,每一天读书到深夜,经常怕打瞌睡,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拴在房梁上,假如头昏要打瞌睡,头往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他就用这种方法防止自我打瞌睡。民间故事 篇19秦朝时,官府修长城,无数贫民被抓去服徭役。万喜良就是其中之一。几年过去了,邻人们去修长城的都回来了。万喜良却没回来。他的妻子孟姜女就沿着长城去找,边找边哭,但怎样也找不到丈夫。之后,长城都被他哭倒了。民间故事 篇20相传在很多年前,黄河在那里决了一次口。人们费了几年功夫才把决口堵

15、住。堵口修堤的老百姓不少是灾民,早已无家可归,等把黄河水堵住,有的干脆不走啦,住在堵口修堤时盖的临时草庵里。他们在那里开地耕种,成家养孩子,渐渐人多了,就成了一个村庄,取名叫贵家庄。又过了好些年,从荥阳流出来的涸水在那里流入黄河。这样一来,那里南来北往的人多了,成了个热闹的地方。民间故事 篇21民间传说灶王名叫张万仓,娶妻郭丁香。张万仓经商外出爱上少女王海棠并带回家,休了妻子。海棠好吃懒做,将家吃穷走了。后万仓遭大火,双眼熏瞎沦为乞丐。到一富人家讨饭,吃碗面后感觉像前妻丁香所做,一问果然如此,万仓惭愧,一头钻进灶膛。玉帝念其悔意,封万仓为灶王。民间故事 篇22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

16、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提议不搭船而各自想方法,就是之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领”的起。此时铁拐李抛下自我另一项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民间故事 篇23秦始皇为了造长城,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不知饿死累死了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成亲那天,闯进来一队官兵,用铁链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

17、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听说丈夫已经死了,孟姜女痛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长城被哭倒了,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首。民间故事 篇24战国时,有一个叫苏秦的人,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回家后被家人看不起,就将太公六韬、阴符等兵法书藉,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夜深人静,头昏脑涨,眼睛发涩,总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自我刺自我的大腿,使自我清醒后又读书。民间故事 篇25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民间故事 篇26七仙女紫儿,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非常仁慈。一

18、天,七仙女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快乐,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仅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非常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民间故事 篇27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着南海龙王儿子龙,岸边住着牛魔王的儿子牛和鲤鱼精的女儿鱼。鱼和牛从小青梅竹马,经常喜欢在一齐玩。

19、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到青年时期,牛和龙同时爱上了如花似玉的鱼。而鱼只爱上为人忠诚,力大无比的牛。一天,牛和鱼约会时被龙看见,龙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决一死战。这场大战战了七七四十九天,战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胜负,结果大海枯槁变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这件事最终被上帝明白了,于是上帝把龙顶在大帽山的山顶上;把鱼锁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赶下做凡间苦役,就在牛被赶下做凡间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鱼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终的生死离别。最终,人们为了纪念牛和鱼这个凄美的感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鱼嘴”。民间故事 篇28从前,有四个馋人,共同走进一家酒店坐了下来,其中一人说道:“我们今日就以姓吃菜吧

20、。”四人赞同。桌上共摆八碗菜。姓姜的先说:“姜太公钓鱼。”说完把鱼端走了。姓黄的之后说:“黄鼠狼拖鸡。”说完就把鸡端走了。姓秦的一看说:“秦始皇并吞六国。”于是把剩下的菜全部端走了。姓孙的看到桌上一碗菜也没有了,一气说:“我姓孙,孙悟空大闹天空。没有我的,你们也都别吃!”“哗啦啦”把他们的几碗菜全掀翻了,酒菜狼藉一地。四人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地叹气道:“唉!早知今日,何必出题啊!”。民间故事 篇29一个农民的妻子发高烧,他到集上去抓药。在药店门口,他问正站在马路上的一个孩子,怎样称呼店里老板。“庸医。”孩子说。农民到了药店。他说:“你好,庸医老板。”啪,农民挨了老板一个嘴巴。“我想抓一点

21、儿退烧药,庸医老板。”啪,他又挨了一个耳光。“就这些吗?”“对。”老板气冲冲地说。回到家,农民对他的妻子说:“你快起来,我把药抓回来了。”他让妻子坐在椅子上,使足劲给了他妻子一拳,打得她跌到床上去了。他的妻子被他这么一吓,出了一身汗,烧还真的退了。农民又进城去找老板。他走进店铺说道:“上次抓的药没用完,剩下的一半我又带回来了。”说完,一拳打在老板的耳朵根子上,打得他转了好几个圈。民间故事 篇30从前,有一个女人非常懒,丈夫外出经商,她在家煮饭从来不刷锅,也不刮去锅底灰。三年后,丈夫回来了,对妻子说:“渴死我了,快烧口茶吧!”懒妇舀了一碗水,锅就满了,她坐灶门口烧火去了。丈夫左等,锅不透,右等,

22、水也不开,他渴急了,上厨房去看看,懒妇坐在灶门口忙得满头大汗。丈夫揭开锅盖一看气昏了,提起锅来使劲一掼。可是锅在地上并没有碎,而是骨碌碌地直转,滚出好几口锅来,大的小的满地都是。懒妇立即从灶门口爬起来拉着丈夫说:“熄熄火!熄熄火!你出去三年,我们的一口锅下了多少口锅啊!”弄得丈夫哭笑不得。民间故事 篇31周汝昌接到哥哥的信,马上去了燕京大学图书馆,查找了书柜里的卡片,卡片显示馆中藏有此书。周汝昌非常惊讶,他不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此书竟一索即得。会不会弄错了?正半信半疑间,馆员已把他填好的书单放到了篮子里,传至楼上书库。很快,篮子传了下来,懋斋诗钞像个熟睡的婴儿,正静静地躺在篮子里。周汝昌

23、大喜,小心翼翼地拿起诗集,轻轻翻开书上附着的借书卡一片空白。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从未有人借阅过。胡适遍寻不着的宝贝,他竟得来全不费工夫,这让他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的前辈们啊,25年里你们都在干什么呢,怎么这部诗集的发现权会落在我这个穷学生身上呢?”民间故事 篇32懋斋诗钞是清善本,字迹工整,周汝昌粗略翻了翻,很快就从中找到了六首明文咏及曹雪芹的诗,而四松堂集中只有三首。周汝昌将这一重大发现撰写成文: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随即在报上发表。文章刚发表,周汝昌就接到了一封读者来信,肯定他发现懋斋诗钞是一“大奉献”。这位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适。胡适的来信让周汝昌感到“欣幸无已”,激发

24、了其继续深化研究红楼梦的兴趣,并由此成为“_研究红楼梦第一人”。民间故事 篇33相传在西夏的时候,有个名叫黑水城的都城,居住着一位君主,英武绝伦,能征善战,号称黑将军。他是黑水城的最后一位君主,不甘心偏安一隅,出兵争霸。后战败,逃回黑水城。敌军包围黑水城,久攻不克,见城外额济纳河流经城中,便用沙袋堵塞上流水,断绝城中用水。黑水城的守军于城中掘井,但挖至很深处仍滴水未见。黑将军决定率军出城作战。战前,黑将军将所存白金八十余车连同其他珍宝倾入井中,又亲手杀死妻小,以免落入敌手。随后,他率军出战,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身亡。敌军攻入城中,搜遍全城未见宝藏。此后,黑将军留下宝藏的故事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寻宝,

25、但宝藏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民间故事 篇34传说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就让他百步之里射箭,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非常气恼,他从来都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非常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如今滚滚的黄河。民间故事 篇35北宋年间,宰相王安石与中书舍人刘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刘攽,字贡父,喜欢开玩笑,有时话说得过火了,

26、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两个人在一起闲谈。王安石好似突然发现刘攽的名字可以拆用,就说:“刘攽分文不值。”话里带有一点瞧不起的意思。刘攽原来就不大赞同王安石实行新法的主张,这时,也借机嘲讽他,说:“你的名字,我也可以拆开组合的。”于是,说了四句:失“女”便成“宕”,无“宀”真是“妬”,下交乱真“如”,上交误当“”。这四句,暗指王安石跟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Zh,指古代宫殿的门、屏之间,是群臣朝见帝王的地方。虽然是玩笑,但王安石心里却产生了一种忌恨。民间故事 篇36林逋晚年隐居在杭州西湖小孤山。在山上种了三百六十五棵梅树。平日除草,施肥,辛勤劳作。待到梅子熟时,就有成群小贩前来买他的梅子。他卖梅子不是

27、按斤论两而是根据每树梅子多少毛判判,估价公正。所以商贩们都喜欢买他的梅子,他还准备三百六十五个竹筒,把每棵树卖下的钱分另装入竹筒里编上号。不管有客人、无客人或是客人多、客人少。一天用一竹筒梅子的钱过生活,绝不多用一文。他还养了两只白鹤。客人来了,先生就打个忽哨,白鹤立即飞来,立在先生跟前。他把钱和纸条装在一只袋里,挂到白鹤颈上,让白鹤飞往市里买鱼肉酒菜。那些商贩见白鹤飞来,知道先生来了客人,就按纸条所开货物收钱付货,交白鹤带回。民间故事 篇37马空蹄儿王莽的军队追赶刘秀,刘秀的兵将被冲散后,他只身来到获鹿地界一座陵山脚下,上山无路,前后没村,近处有一个老农套着马耕地。眼看追兵快追上来了,刘秀跟

28、耕地人说:“王莽的兵追来了,救救我吧!”耕地人问:“你是谁?”刘秀说:“我是刘秀。”耕地人四下瞅瞅,没一处隐身的地方。刘秀说:“我躺在犁沟里,你耕过去,用土把我埋住。”耕地人一想,只有这样,就打着牲口深深地耕了一犁,让刘秀躺在犁沟里。他又耕了一遭,把刘秀埋住了。耕地人怕王莽的军队过来踩着刘秀,就把犁住在那里,马蹄却有一只踏在刘秀身上。刘秀说:“马空蹄儿。”马赶紧将那只蹄子提了起来,从此后,马一站着休息便提起一只蹄子。民间故事 篇38古时候,有个孩子叫王冕。因为家里穷,他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来读。一个夏天的黄昏,王冕在湖边放牛。突然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夕阳照得满

29、湖生辉。湖里的荷花更鲜艳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纸、笔和颜料,每天把牛赶到湖边吃草后,就专心地画起来。开场怎么也画不好,可是他不灰心。他仔细观察荷叶和荷花的形状,观察清晨黄昏、雨前雨后荷花的变化。他天天跟荷花在一起,把荷花当成了好朋友。这样练习画了很长时间,那纸上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民间故事 篇39传说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就让他百步之内可以射箭,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

30、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很气恼,他从来都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如今滚滚的黄河。民间故事 篇40大禹治理黄河禹之前鲧被舜派去治水,他采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败了,禹改变了鲧的做法,采用了“疏”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九过家门而不入的他,终于成功。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后人也尊称禹

31、为“大禹”。河伯冯夷授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观察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民间故事 篇41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突然觉得心疼,明白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回到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突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

32、、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民间故事 篇42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单独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齐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疑心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明白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突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一样,每一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民间故事 篇43_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一生

33、珍惜时间,勤于创作,忘我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名气大了,常有客人有事无事来找他,对于那些无事来闲聊的客人,老舍总是不动声地地回绝他们,对他们说“不”,总结起来就是“四请”法,事先准备好了茶、烟和一些画报,一般客人来了,他彬彬有礼地对客人说:“请坐!”然后倒一杯茶递到客人面前说:“请喝茶!”接着又递给一根香烟说:“请抽烟!”最后拿出画报说:“请看画报!”。“四请”之后,老舍就坐在书案前开场创作,客人呢沉浸在画报之中,看了一会儿画报,见主人忙着呢,起身告辞。老舍也就到达了目的:既不怠客,又委婉地说明自己的态度。民间故事 篇44英国著名文学家萧伯纳,人长得消瘦。有一回,他和一个神甫

34、交谈。这个神甫肥得象猪一样,萧伯纳看他那肥头大耳的模样,心中早就生厌。而这个神甫,见萧伯纳这副瘦骨伶仃的长相,就有点瞧不起他。谈话间,神甫用他那副猪眼睛骨碌碌地上下打量一番后,以轻蔑的口吻,挖苦萧伯纳说:“萧伯纳先生,你看你这副可怜相,真叫人以为英国人都在挨饿呢!”萧伯纳一听,火冒三丈,心想,我正想挖苦你几句,你倒找上门来了,于是不慌不忙地说:“但是,你看你这样,简直是一团肉,一头肥猪,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英国苦难的根,就在你们这种人的身上啊!”这样一针见血的反驳,弄得神甫非常难堪,自讨没趣,使他们这次谈话不欢而散。民间故事 篇45波斯国王邀请克巴尔到该国访问时,问道:“依您看来,还有哪位国王

35、像我一样照顾人民利益和主持公正吗?”克巴尔说:“您像望日的月亮,谁也不可能和您相比。”波斯王又问:“阿克巴国王和我比拟如何呢?”克巴尔说:“他倒像初二三的月亮。”波斯王听后乐不可支,送给克巴尔许多财物和布匹。克巴尔的话很快就传到阿克巴国王耳里,反对他的人竭力煽动国王处分他。克巴尔回国后,国王带着怒气问起此事,他谦恭地说:“陛下,新月一天天长大,象征着您的事业会不断开展;而望日之月将逐日缩小,象征波斯国王会日益耗损直至消失在黑暗之中,我实际上在称颂谁,您一定会理解的。”民间故事 篇461921年10月,卓别林来到巴黎,受到了巴黎人民空前的欢送。法国政府鉴于他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宏大奉献,决定给他授勋

36、。授勋前,一位美国记者向卓别林透露说:法国政府在捉弄你,那勋章是他们授予学校老师的,你领这个不够荣耀,你应该领那有红色缓带的荣誉军团勋章。卓别林笑着答道:“不,先生,您错了。老师是全人类都尊敬的人,我能得到学校老师的荣耀,这将是我一生中的最大快乐。”卓别林快乐地承受了法国政府颁给他的老师勋章。给他授勋的证书上写着:“查尔斯卓别林,戏剧家、民众教育学士。”这块勋章,也是卓别林一生中第一次承受的勋章。民间故事 篇47有个年轻的秀才给一家人做家庭老师。一面解决生活问题,一面准备考试。这家里条件倒是不错,主人也很热情,学生也很好学。只是有一样不满意:主人很吝啬。顿顿都给吃白菜,吃得他有点腻了。有一天,

37、秀才去后面园子里漫步,看见这家菜地里什么菜都有,尤其种了一片茄子,长得特别好。回来就在墙上写了两句诗:园中茄子积如山,何不先生做一餐。主人见了诗,第二天就给做了茄子,秀才吃得很舒适。谁知连着一个月,又顿顿是吃茄子,秀才真是受不了,在这两句诗之后又续写了两句:从此一茄茄到底,招茄容易退茄难。民间故事 篇48明代有一个很著名的文人叫徐广义,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从小就天真活泼,很聪明,也很好学。他小时候,经常和唐万阳侍御玩耍,有一天,徐广义因为连续几天读书,很困,就趴在灯下睡着了。唐万阳连忙叫醒了他,他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在他似醒非醒的情况下,唐万阳出了一个联句:眼皮坠地,难观孔子之书徐广义在朦

38、朦胧胧中听到有人吟句,睡眼还没有睁开,就边打呵欠边对: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唐万阳没想到徐文义能在睡梦中这样快,这样机敏地答联,而且答得这么好,以“周公”对“孔子”,相当工稳适度。民间故事 篇49有个人去朋友家串门,闻见朋友家厨房里散发出一阵阵肉香。他使劲闻闻,吧嗒吧嗒嘴说:“这是炖肉吧!真香。”朋友是个小气鬼,他心想我可不能告诉他炖肉,他会赖在这吃饭的。于是他笑呵呵地说:“哦!炖了一些没肉的骨头。”这人也没看朋友的脸色,继续闻着说:“嗬!我最爱啃骨头了,今天我就在你家蹭饭了,你不会不欢送吧?”朋友一脸的难色说:“这这些骨头是给家里的狗炖的,你看真不巧下回吧”正说着朋友的儿子从厨房出来,手里拿

39、走一块肉边走边吃,看见父亲后嚷嚷道:“爸!你炖的肉太好吃了。”这人看见后指着朋友的儿子哈哈大笑说:“哈原来是给这只狗炖的呀?”民间故事 篇50楚国有一个勇夫名叫次非。有一次他外出办事,意外地得到了一把宝剑。次非很快乐地抱着宝剑乘船回家。船行到河心,突然从河中飞出两条蛟龙来,张牙舞爪要吃人,船上大乱。次非问船夫:“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里的人还能保全性命吗?”船夫说:“蛟龙出河,无人能救。”次非立即拔出宝剑说:“以前那些丢了性命的人,所以会死在江中,就是因为他们在危急时,虽有了武器,也不敢和蛟龙拚个你死我活,结果呢,性命还是不能保全。如今已是性命不保的时候了,男儿应当死里求生。”次非毫不畏惧地持剑纵

40、身下江杀死了作恶的蛟龙。民间故事 篇51“雨花茶”因产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而得名。“雨花茶”在我国茶名中实为罕见,但“雨花茶”的消费历史却非常悠久。约在公元四世纪的东晋时代,南京百姓就有饮早茶的风俗。陆羽在茶经中记述了“广陵耆老传”的故事。说的是晋元帝时,有一个老妇人,每天早晨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百姓都争先恐后地买她的“雨花茶”汤来喝,奇怪的是,这老妇人自一清早叫卖到晚上。老妇人把卖茶所得的钱全局部给孤苦贫穷的人,贫穷的人都很感谢她。这个消息被当时官吏知道,派人把老妇人抓了起来,关进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妇人不见了。如今雨花台辟有一千多亩,葱郁碧绿的茶园。民间故事 篇52这周,我从妈妈买的书

41、里挑了“人文第一课最美的民间故事”里的犹太民间故事来看,这套书是美国的光脚丫图书公司出版的。犹太民间故事中分为很多小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的吸引人,很多故事我听得时候一点都猜不到结果,而结果又让我大吃一惊,同时,也我很多道理。特别是,这本书中的故事都和宗教有关,虽然我不懂宗教,但是可以看懂,而且也觉得很有意思。这本书的插图特别漂亮,我和妈妈仔细的把每个故事的插图都看了一遍,还说要用在小报上那。民间故事 篇5310月18日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小莲的书。这是一个中国民间故事,画得很有中国味儿。从前,有一个穷苦的渔夫,有一天他帮助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给了他几粒种子,后来种子长成了莲花,莲花里跳出来一个小

42、女孩,她的名字叫小莲。小莲有一个神奇的莲蓬,能变出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从此,渔夫过上了好日子。可是这件事传到了太守的女儿那里,太守就派人去抓小莲,但是渔夫回绝告诉他们小莲在哪儿,他们就抓走了渔夫。小莲为了救渔夫,给太守变出了金银珠宝,可是太守的女儿还不满足,她去抢莲蓬,结果变成了金的雕像。莲蓬失去了魔力,小莲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太贪心和霸道。民间故事 篇54康熙年间,一位书生赶考路过凌云县,在泗水河边休息饮水,看到渔夫手提一只漂亮的红鲤鱼,书生不忍鲤鱼成为腹中之食,遂将鲤鱼买下至水洞中放生。夜间书生留宿水寺,鲤鱼化作美女报恩,并赠书生一支绘有鲤跃龙门的毛笔。果然书生一举高中,但因书生未知鲤鱼心意,在京城与高官之女成亲。红鲤鱼看到携妻归来的书生,伤心的躲入文庙泮池中,潜心修炼。而从此后凌云当地也开场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考生前往凌云泗城文庙拜孔祈学,假设是只要有缘在泮池里看到锦鲤,便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第 30 页 共 3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