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的特征和形成史讨论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604397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的特征和形成史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的特征和形成史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的特征和形成史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的特征和形成史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的特征和形成史讨论(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的特征和形成史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y of the Cambrian in Dayaoshan-Damingshan area,Guangxi刘湘华2015/02/01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GUANGXI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RESOURCE EXPLORATION CO.,LTD XX勘查区 风化程度为中-高等,CIA指数(chemical index alteration)平均值72.34,斜长石向伊利石、绢云母等粘土矿物转化(杜晓东等,2013) 绢云母化石英细砂岩绢云母黄铁矿化石英细砂

2、岩绿泥石化泥岩 它是怎么形成的? 桂东桂东南桂北桂西晚寒武世黄洞口组边溪组凤山阶崮山阶中寒武世小内冲组张夏阶徐庄阶晚寒武世清溪组未出露培地组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5 2 1.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位于桂东-桂东南)是一套碎屑岩,岀露厚度20746642米,具复理式、类复理式建造,递变韵律、冲刷印模、包卷层理、砂球构造等十分发育。 城垌矿区存在的鲍马序列(Bouma Sequence)80cm 槽 盆 相深水陆棚相桂东-桂东南区桂 北 区桂 西 区台 地 相 2.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古生物以游泳或漂浮的三叶虫、海绵和薄壳腕足类为主。 古生物类型与复理石沉

3、积特征说明该区寒武系是在活动环境下深水沉积的产物,因此属槽盆相。 槽 盆 相深水陆棚相桂东-桂东南区桂 北 区桂 西 区台 地 相 3.认为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属珠江沉积区一部分,“珠江沉积区是一个不断沉降的地槽,它的东边是一个不断活动隆起的陆地华夏活动隆起带,它为地槽沉积物提供了物源;“南海地台”(黄汲清、任纪舜)也可能提供了物源。 大瑶山-大明山地区被海水所淹覆,为陆缘海。 早寒武纪沉积复理石或类复理石砂页岩。沉积速度快、海水十分浑浊,不适合底栖生物、浮游植物生存,因而生物稀少。该区继续为一套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开始出现鲍马粒序层理和冲刷印模,存在海底浊流作用。寒武纪末,形成大瑶山大明山隆起,

4、海域范围缩小,导致该区奥陶系缺失 广西早奥陶世古构造图 2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由东南往西北碎屑物质由粗变细,由浑水沉积变清水沉积的特点,表明物源来自东南方向。推测东南方可能存在一个隆起的剥蚀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在老一辈地质人的辛勤工作下,为我们了解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提供了大量信息,但受时代的局限性,文中关于该区(前)寒武纪大地构造推论存在较大争议。 近30年来(19852015),特别是板块构造学、大陆动力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较好的约束。 大瑶山-大明山地区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带的西南段,它的形成与该区(华南)前寒武纪大地构造有密切关系,后者这也是

5、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来自物源区经历了风化、剥蚀作用的岩石。如果将大量的碎屑锆石进行测年,可以推测物源区原岩特征、主要构造热事件、地块亲缘性等信息。 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龄频率直方图(邹和平等,2014)与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全球古陆核形成阶段对应,指示物源区已形成。Columb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的时间内,暗示物源区可能为Columbia超大陆的一部分。与G renville期造山事件对应,揭示物源区曾是G renville期造山带的一部分。与Rodinia超级地幔柱和超大陆裂解相对应,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发生裂解,产生大规模火山岩。对应G on

6、dwana大陆的拼合。 大明山-大瑶山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华夏地块具有太古宙地壳基底或接受过古老陆块的物源供给。 根据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系特征和古流水特征,认为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主要来源自华夏地块。 对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系的形成的研究,我认为不能局限于扬子地块或华夏地块,其最本质的问题是“大陆的演化(裂解、闭合)及驱动机制”大陆构造及动力学,这也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发展方向。 板下构造及全地幔运动的动力学模式 陆核和陆壳的形成板块机制 陆核的形成撞击机制 该地区地质工作危险源以苍梧县XX勘查区为例 1、粉尘过敏:建议穿戴严实。2、蚊虫叮咬:蚊虫太多,严重影响野外记录和观察;建议随身携带蚊香。3、蜂:地蜂、树枝上的蜂窝。 4、蛇。建议:不单独行动,“打草惊蛇”,注意观察, 携带蛇药,购买防蛇长筒靴。 5、野猪、野猪夹子、陷阱;民工带路,注意观察,穿厚实的鞋子。6、其他野生动物。 7、交通安全。 8、塌方、泥石流;建议:野外遇暴雨及时撤回驻地,野外营地注意选址等。 9、食物中毒;建议:在野外不吃自己未吃过的东西;河沟里的生水少喝。 祝各位领导、同事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