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复习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22602098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根底知识复习一、考点解读:08年泰州市中考考纲中明确指出文言文阅读,材料均选自课外的浅易文言文,主要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二、考点分析:年份题型分值比率考查知识点2022课内外比拟阅读1011%文言词语,朗读停顿,翻译句子 整体阅读2022课内外比照较1011%文言词语翻译,理解领悟文章内容2022课内外比照较1112%文言词语翻译,理解领悟文章内容三、复习策略:考点聚焦?语文课程规范对课外文言文教学和评价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

2、过程,考查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中考文言文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根本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纵观近年来中考试卷,课外文言文的考查的知识主要波及下列几个方面:1内容的概括。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文章关键内容的理解。考查对文章具有整体的理解、概括的能力。2词语的解释。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3句子的翻译。翻译文中重要的句子,要求准确通顺。准确是指要合乎原文意思,不能随意增减内容;通顺是指译文前后连贯,语言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标准。有时还会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和朗读节奏的划分。4作品的感受。多为开放性试题,主要形式有:1观赏型。2比拟型。

3、3评价型。4感悟型。5联系实际型等。须依据提供的材料阐释生发、提倡创新思维。只要你有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观点作简要阐述,言之成理即可。办法指津一夯实根底课外文言短文的考查是以课内文言文阅读为根底的,它是课内文言文学习的延伸和扩展,是课内文言知识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的再现。所以,考生平时必须扎扎实实学好课内文言文,在考试时才能轻松应对。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下列几点:1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要准确解释这个词,就要将这个词放入语言环境中去理解。2对于古今异义现象,要防止以今义去解释古义,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3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辅以意译法。要抓住重点字词做

4、到字字有着落。4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要换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5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办法。6注意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明确文中写了什么内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等。把握了整体内容,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其他问题大都是围绕整体内容来设置的。二整体感知对课外文言文来说,读通全文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做好考题的前提,则怎样才能做好这一步呢?首先通读、浏览或跳读全文,大致了解文言选段的大意。但这时不要寄希望于一遍能读懂全文,片面纠缠于个别难懂的字句,而应该暂时放过它们,只要能明了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如

5、何即可。其次,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忙。借助于括号内的注释,考生理解文意就容易多了。理解文意还可以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要能一一落实问题中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相应的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在这一步完成。其三、重读课文,加深理解。经过前面两个步骤,考生对文段内容已经能够理解七到八成,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就能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差做出纠正。如果碰到比拟难的语段,还要反复通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调用各种伎俩,走完解读过程。三学以致用近几年文言文试题多考查榜样的实词的解释,遇到这

6、些实词,考生应首先回顾以前学过的文言文中有没有这个词语,如果有,它的意思放在此处能不能讲得通,示例2022年潍坊中考题中有一处要求解释“月景尤为清绝中的“绝字,这句话虽然出自课外,但课内已学过,考生应想到?口技中的“以为妙绝中的“绝字释义为“极,这个解释用在此处正适宜。如果课内没有,而且难以判断意义,就应该根据具体语境,联系高低文,运用字形分析法或对该词所在语句进行句法分析,从判断该词词性的角度来推断出它的准确意义。有些实词词义在文中根据自己对该词所掌握的用法无法正确解释,就应该考虑它的通假或活用情况。如“因卒然而就一句中的“卒字,我们已学过它的两种义项,“卒用其人?赵普中译为“终于,“月余亦

7、卒?人琴俱亡中译为“死,但用在此句中都讲不通,显然也不是名词“士兵,而且“卒字和“然字连用,那我们就要考虑它是不是和“猝通假,是“猝然的意思,把这个意思放进句中恰好讲得通,那我们就可以确定此处“卒“猝通假。有时,中考题中也波及常用虚词的用法,虚词虽然很多,但是常用的不外乎“之“其“而等,这就需要我们熟记常用虚词的根本意义和主要用法,比方说“之字,初中阶段常见的义项有“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人或事物、“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往、去、“调节音节的作用,课外文言文中遇到“之的理解,我们就可以针对以上几种用法逐一对照,找到适宜的义项。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

8、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文言文翻译的办法一般有:留。即保存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文言类考题的重头戏就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和探究性试题了,这类试题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用原文语句填空,这类题比拟简单,只要我们做到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根底上,分析判断细节,找准主要信息就可以了。二是理解识记作者抒发的感情,叙述的观点

9、。此类题需要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表达,详略的安顿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挖苦,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波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三是探索与创新类的题目。近几年不少地区的考题中考到“读了上文,你有什么启示或看法或类似题目,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做到思路开阔,积极探究,善于分析,防止人云亦云,被动接受现成的观点;还要善于联系实际,紧跟时代,防止孤立地看问题,把时代的思想观念融入到我们的阅读和理解之中

10、。但是要注意做到恰当准确,防止牵强附会、脱离原文的所谓创新观点是缺乏取的。典型习题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曰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氐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次甚而退。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馔(zhun):准备食物。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lun):切成小块的肉。啖:吃。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因谒公_(2)觉饥甚而不敢去_(3)旁

11、置菜羹而已_(4)公取自食之_2.以下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方命坐(才)B.然氏子颇骄纵(很、非常)C.惟啖胡饼中间少许(只)D.其人愧甚而退(但是)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_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答复。_答案:1.(1)拜见、拜访 (2)离开 (3)放、摆 (4)吃 2.D 3.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4.节俭,不铺张i良费透视:此例为课外浅易文言散文阅读,选文见宋代曾敏行的?独醒杂志。无独有偶,ZOO7年山东滨州市的中考文言文阅读,也选用的是这一材料。阅读课外文言文,首先要借助注释从总体上

12、读窿文本,像本文,记叙的是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的一那么小故事,生活气息浓郁。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在今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l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完成文言实词题,一有赖于我们的课内积累,二有赖于对高低文意的正确理解。最要紧的,是要结合高低文推断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应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像此题中的“去,古义跟今义正好相反,是“离开的意思。第2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为了降低难度,所以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理解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关键还是要树立“高低文意识,因为同样一个虚词,在不同的环境中,它的用法往往不同。像“方,我们在?狼中学的“方欲行的“方,是“正“刚的意思;而此题中,那么

13、是“才的意思,结合高低文,这里是说“又过了很久,才让他坐下。同样,连词“而可以表示多种关系,“其人愧甚而退中的“而应表示修饰关系。第3题是翻译题。完成文言文翻译题,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种情况。一要结合语境释词。文言词语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我们在翻译古文语句时,要善于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词语,以求整个句子的翻译能够比拟通顺。二要转换古今句式。文言文中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等用法与被动句、省略句、等句式,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处理好古今句式之间的转换,使译句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标准。三要注意词类活用。文言文翻译题的“评分规范特别注意句中的关键词,必须把句中的关键词翻译准确,全句意思分明明

14、白,才可得全分。此题中的句子,没有特殊句式,也没有词类活用,难度不是很大。第4题是人物评价题。要对文中人物作出有理有据的评价,就得从整体上读懂文意,准确把握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感情倾向。四、配套习题一、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发:启封。恙:灾害,忧患。说:通悦,快乐。本:基本的,重要的。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2.不然 ( )3.苟无岁( )二、文中使用了

15、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表明.。_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 _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意义是_,形容_。二、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注释:淳于髡(k 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

16、费一点力气。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天下之疾犬也( ) 2.各死其处(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 4.谢将休士也( ) ( )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二、翻译: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_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_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_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那么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三、孔子见罗雀者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那么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

17、“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那么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导读: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表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注释 :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独:表示转折,相当于“却。戆(zhung):愚.败:祸乱,祸患。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大雀从黄口( ) 2.孔子顾谓弟子曰( )3.利食而忘患( ) 4.善惊以远害( )二、翻译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_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那么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_三、

18、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亲_而远_有相似之义。答案:一、赵威后问齐使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译文: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 百姓怎么样 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快乐,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答复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 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 怎么能舍弃基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二、排比: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三

19、、民本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四、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基本的,主要的局部,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二、齐欲伐魏导读: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防止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译文: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忧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

20、,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胆怯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一、l.快 2.分别 3.怕,担忧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三、孔子见罗雀者译文: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夫子问捕鸟人:“唯独大鸟捕不到,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患,贪吃就忘记了灾患,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害。一、1.跟随 2.回头 3.贪图 4.远离二、1.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2.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害。三、君子 小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