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泵盖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正文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2592597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4.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油压泵盖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油压泵盖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油压泵盖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油压泵盖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压泵盖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正文(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1序言2 泵盖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零件的分析2.2泵盖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3小结3专用夹具设计3.1加工上平面镗孔夹具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3.2粗、精铣泵盖上平面夹具夹具设计3.4小结4结束语参考文献1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大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 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深入的综合性的连接,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对我个人来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 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

2、 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本人的知识,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2.1泵盖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液压油泵的泵盖。属于盖体类零件,它和其他零件一 起装配液压泵的一个腔体结构用来储存、输送分配液压油。工作中,零件内表面 要受到液压力的冲击,因此对零件的刚度有一定的要求,零件的A面要与其他零 件相配合的表面,要有一定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由于此零件是液压泵零件,起传递动力和液压油分配所以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 该零件的几组平面和有表面粗糙读和位置度要求。2液压油泵盖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零件的材料为ZL106,是

3、典型的二元共晶铝硅合金,该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但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较差。为了改善ZL106合金主砂型铸造、金 属型铸造和精密铸造等。要加工面:1)铣上下平面保证尺寸43mm,平行度误差为0.102)镗屮25.5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位误差要求3)钻7屮8.5孔5)钻3屮11孑L6)钻23度斜屮4孔7)镗屮32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位误差要求(2)主要基准面:1)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液压油泵盖表面各孔、液压油泵盖上表面2)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主要是镗二个屮32孔2.2液压油泵的泵盖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2.1确定

4、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的材料ZL106。由于年产量为4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小,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2.2.2基面的选择(1)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互为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 下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底面定位块支承和底 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以限制z、z、y、y、五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向 自由度,达到定位,目的。(2) 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已加工结束 的上、下平面作为精基准。2.2.

5、3确定工艺路线表2.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粗精铣上平面工序2钻3申11孔工序3粗精铣下平面工序4卡占7屮8.5孑L工序5钻23度斜屮4孔工序6扩屮25.5孔并平底工序7扩屮26孔与屮25.5工序8镗2屮32孔及镗屮2 5孔工序10精磨大平面工序11检验入库表2.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粗精铣上平面工序2粗精铣下平面工序3钻3申11孔工序4卡占7屮8.5孑L工序5钻23度斜屮4孔工序6扩屮25.5孔并平底工序7扩屮26孔与屮25.5工序8镗2屮32孔及镗屮2 5孔工序9时效去应力处理工序10精磨大平面工序11检验入库工艺路线的比较与分析: 第二条工艺路线不同于第一条是将增加了一道工序9,目的是为了

6、提高后面精加 工平面的的精度,通过时效处理可以去除在前粗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加工应力, 防止在成品以后出出变形,影响精度.这个对零件的质量是很有好处的.采用互为基准的原则,先加工上、下两平面,然后以下平面为精基准再加工平面上的各孔,这样便保证了,上、下两平面的平行度要求同时为加工两平面上各孔保证了垂直度要求。符合先加工面再钻孔的原则。若选第一条工艺路线,加并且毛坯的端面与轴的轴线是否垂直决定了钻出来的孔的轴线与轴的轴线是非平 行这个问题。所以发现第一条工艺路线并不可行。如果选取第二条工艺方案,先 镗上、下平面各孔,然后以这些已加工的孔为精基准,从提高效率和保证精度这两个前提下,发现第二个方案比

7、较合理。所以我决 定以第二个方案进行生产。具体的工艺过程见工艺卡片所示。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零件的材料ZL106,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由于毛坯用采用金属模铸造,毛坯尺寸 的确定如图.由于毛坯及以后各道工序或工步的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规定的加工余量其 实只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实际上加工余量有最大加工余量及最小加工余量之分。由于本设计规定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计算最大与 最小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1)加工泵盖的上下平面,根据参考文献表4-35和表4-37考虑3mm,粗加工2mm到金属模铸造的质量和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精加工1mm,2)镗

8、0 25.5孔时,由于粗糙度要求Ra =1.6卩m,因此考虑加工余量2.5mm。可一次粗加工2mm,一次精加工0.5就可达到要求。5)加工7 8.5孔时,根据参考文献表4-23考虑加工余量1.2mm。可一次钻削 加工余量1.1m m,就可达到要求。6)加工3 11孔时,根据参考文献表4-23考虑加工余量1.5mm。可一次钻削加工余量1.4m m,就可达到要求。7)镗20 32孔,粗加工2mm到金属模铸造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精加工 1mm,可达到要求。2.2.5确定切削用量工序1:粗、精下平面(1)粗铣下平面加工条件:工件材料:ZL106,铸造。机床:X52K立式铣床。查参考文献表3034刀

9、具:硬质合金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材料:YT15 , D二100 mm,齿数Z = 8 , 此为粗齿铣刀。因其单边余量:Z=2mm所以铣削深度a: a=2mm每齿进给量af :根据参考文献表2.4-75,取af = 0.12mm/Z铣削速度V :参照 参考文献表3034,取V二1-33m/s。1000Vn 二机床主轴转速n :兀d式(2.1)式中V铣削速度;d刀具直径。由式2.1机床主轴转速n :1000V 1000 x 1.33 x 60 c , n =沁 254r / mm兀 d 3.14 x 100按照参考文献表3.1-74n二300r /min兀 dn 3.14 x 100 x 3

10、00. _/v =沁 1.57 m / s实际铣削速度v :10001000x60、卄込日 V V = a Zn = 0.12 x 8 x 300/ 60 4.8mm / s进给量f: f f工作台每分进给量fm : fm = Vf = 48mm / s = 288mm / min作:根据参考文献表2.4-81,ae= 40mm(2)精铣下平面加工条件:工件材料:HT200,铸造。机床:X52K立式铣床。参考文献表3031刀具:高速钢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YT15,D =100mm,齿数12,此为 细齿铣刀。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Z=1mm铣削深度ap : ap =1mm每齿进给量af :

11、根据参考文献表3031,取af= 0.08mm/Z铣削速度V :参照参考文献表3031,取V = 0-32m/s机床主轴转速n,由式(2.1)有:1000Vn -兀d1000 x 0.32 x 60 厂 / .沁 61r / mm3.14 x 100按照参考文献表3.1-31n二75r/minn dn3.14 x100x 75 M . /v = 0.4m / s实际铣削速度v :10001000x60进给量Vf,由式(1.3)有: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fm: 粗铣的切削工时V = a Zn = 0.15 x12 x 75/ 60 =f = V = 2.25mm / s = 135mm /min m

12、f2.25mm / s被切削层长度1 :由毛坯尺寸可知1 = 111mm,刀具切入长度11:I】=0.5( D2-a 2) + (13)=0.5(100-1002 402) + (13) = 7mm刀具切出长度2:取12 = 2mm走刀次数为1t机动时间tj1 : j11 +1 +1111 + 7 + 2288u 1.13min根据参考文献表2.5-45可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tf 1 =1.04精铣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1 :由毛坯尺寸可知1 = 111mm刀具切入长度1:精铣时屮D=100mm刀具切出长度:取2二2mm走刀次数为11111 +100 + 21u 1.09min根据参考文献表2

13、.5-45可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tf广1.04 铣下平面的总工时为:t= + 2 + tf 1+ tf2=1.13+1.04+1.04 +1.09=2.58min工序2:加工上平面,各切削用量与加工上平面相近,因此省略不算,参照工序1 执行。工序3:粗镗32H12的孔机床:卧式镗床T 618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YT5切削深度a : a=2.0mm,孔径d0二27mm。进给量f :根据参考文献表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200mm,切削深度为件=2.5mm。因此确定进给量f二2mm r。切削速度V :参照参考文献表2.4-9取V二2.4m/s二144m/min机床主轴转速n :u 80

14、4.56r /min1000V 1000 X144n =兀 d 3.14 x 27.5按照参考文献表3.1-41取n二1000r/minn dn 3.14 x 32 x1000v =沁 2.98m / s实际切削速度v :10001000x60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fm: fm = fn = 0.2X1000 = 200mm/min被切削层长度1 : 1 = 7 mma2.51 = p + (2 3) =+ 2 u 6.33mm刀具切入长度11: 1 tgkrtg 30刀具切出长度12 : 12 = 35mm取12 = 4mm行程次数i :t机动时间tj1 : j117 + 6.33 + 4200

15、u 0.227 min查参考文献,表2.5-37工步辅助时间为:2.61min 精镗下端孔32H12 机床:卧式镗床T 618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YT5切削深度ap : ap = 0.5mm进给量f :根据参考文献表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200mm,切削深度为aF =05mm。因此确定进给量f = 15mm/r切削速度V :参照参考文献表2.4-9,取V = 318m/s =190-8m/min机床主轴转速n :1000V 1000 X 190.8/ n =沁 1029r /mm兀 d03.14x61,取n 二 1000r /min兀 dn3.14 x 32 x1000v =沁

16、 3.09m / s实际切削速度v,:10001000x62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fm:f = fn = 0.15 x1000 = 150mm / minm被切削层长度1: 1 =7 mm1 =k + (23) = 05 + 2 2.87mm 刀具切入长度11: 1 tgkrtg 30刀具切出长度12 : 12 = 35mm取12 = 4mm行程次数i :7 + 2.87 + 4t机动时间tj1 : j11 + 1 + 1u 0.279min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tj = 0.227 + 0.279 = 0.506min查参考文献,表2.5-37工步辅助时间为:1.86min 工序5:粗镗25.5H

17、12的孔 机床:卧式镗床T 618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YT5切削深度ap : ap = 2.0mm,毛坯孔径d0 =沁呦。进给量f :根据参考文献表 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200mm,切削深度为 aF =2.0mm。因此确定进给量f = 2mm / r。切削速度V :参照参考文献表2.4-9取V =1-92m/ s =115m/min机床主轴转速n :1000V1000 X115 十宀 / n =沁 546.63r / mm兀 d 3.14 x 20.5按照参考文献表3.1-41取n二600r /min兀 dn 3.14x67x600. _/v =沁 1.75m / s实际切削

18、速度v :10001000x71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fm: fm = fn = 0.2X 600 = 120mm/min被切削层长度1 : 1 = 17 mma2.01 = p + (2 3) =+ 2 沁 5.45mm刀具切入长度11: 1 tgkrtg 30刀具切出长度12 : 12 = 35mm取12 = 4mm行程次数i :t机动时间tj1 : j1117 + 5.45 + 41u 0.196min查参考文献,表2.5-37工步辅助时间为:2.61min 精镗下端孔到25.5H12 机床:卧式镗床T 618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YT5切削深度ap : ap = 0.5mm进给量f

19、 :根据参考文献表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200mm,切削深度为aF =05mm。因此确定进给量f = 0.15mm / r切削速度V :参照参考文献表2.4-9,取V二286m/s二171.72%/min机床主轴转速n :1000V 1000 X171.72n =沁 770.2r /mm兀 d034X71,取n = 800r /min兀 dn 3.14x 24x800心 /v =沁 3.09m / s实际切削速度v , :10001000X72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fm: fm = fn = 0.15X800 = 120%/ min被切削层长度1 : 1 = 17 mma0.51 = p +

20、 (2 3) =+ 2 沁 2.87mm刀具切入长度11: 1 tgkrtg 30刀具切出长度12 : 12 = 35mm取12 = 4mm行程次数i :t机动时间1 : j11 + 1 + 117 + 2.87 + 41u 0.224min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tj = 0.196 + 0.224 = 0.42min查参考文献,表2.5-37工步辅助时间为:1.56min 工序6:加工3 11孔孔的直径为11mm。加工机床为Z535立式钻床,加工工序为钻孔至11, 选用11的麻花钻头。进给量f :根据参考文献表2.4-39,取f = 0.25mm/r切削速度V :参照参考文献表2.4-41,取

21、V = 043m/s由式(2.1)机床主轴转速n :1000Vn -兀d01000 X 0.43 X 603.14 x 7 1174r /min取 n = 900r /min实际切削速度V: 0.33m / sV,=迎=34 X11X 910001000 X 60被切削层长度1 :心17mmD71 = ctgk + (1 2)二ctg120 + 2 4.1mm 刀具切入长度11:12 r2刀具切出长度12 : 12 = 0走刀次数为1t = 1 +11 +12 = 20 + 4.5 0.045min机动时间打:jfn1.5 x 360根据参考文献表2.5-41可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tf =1.7

22、7工序7:阶梯孔孔的直径为8.5mm,表面粗糙度Ra = 3.2卩m。加工机床为Z535立式钻床,加 工工序为锪钻,加工刀具为:锪钻孔15mm小直径锪钻。1)确定切削用量确定进给量f根据参考文献表28-10可查出心=0.25 0.31mm/r,由于孔1 /d = 8/13 = 0.6 k = 1.0 f = (0.25 0.31)x 1.0 = 0.25 - 0.31mm lr深度比 0, 1f,故表查Z535立式钻床说明书,取f = 0.23mm / r。根据参考文献表28-8,钻头强度所允许是进给量f1:15mm/r。由于机床进给 机构允许的轴向力Fmax二15690N (由机床说明书查出

23、),根据参考文献表28-9, 允许的进给量f 1-8mm / r。由于所选进给量f远小于f及f,故所选f可用。确定切削速度v、轴向力F、转矩T及切削功率Pm根据表28-15,由插入法得:v = 17m / min F 二 4732N表,表T 二 51.69N - MP 二 1.25kW表, m表由于实际加工条件与上表所给条件不完全相同,故应对所的结论进行修正。由参考文献表28-3,kMv二0.88,kiv二0.75,故v = 17m / minx 0.88 x 0.75 = 11.22(m / min)表1000v1000x 11.22mm/min “c , n = 表 = 298r / mi

24、n兀d兀x13mm0查Z535机床说明书,取n =195r /min。实际切削速度为兀d n 兀 x8.5mmx 195r /minv =4 = 7.35m / min1000 1000由参考文献表28-5,kMF = kMT = 1.0,故F = 4732N x 1.0 = 4732( N)T = 51.69 N m x 1.0 = 51.69 N m校验机床功率切削功率Pm为P = P (n/n)km m 表MM=1. 2k5W x (1 95 / 2 PEEm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即d0 -13mm, f = .23mm / r , n = 195r / min , v = 7.35m

25、/ min相应地F 二 4732NT 二 51.69N m P = 082kW, m工序8:精磨底平面选用磨床M7130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2.4170选取数据切削速度V = 0.527 m/s切削深度ap= 0.10 mm进给量 f = 0.008 mm/r工序9:检验2.3小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对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可以了解了加工工艺对生产、工艺水平有着 极其重要的影响。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 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3专用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在加工

26、零件时,需要 设计专用夹具。根据任务要求中的设计内容,需要设计加工铣上平面夹具,泵盖上 顶面镗孔夹具。采用X62W铣床,硬质合金端铣刀YG8对铣上平面进行加工。3.2粗、精铣泵盖上平面夹具设计本夹具主要用来粗、精铣泵盖上平面。由于加工本道工序的工序简图可知。 粗、精铣泵盖上平面时,粗糙度要求Ra = 6.3卩m,泵盖上平面与下平面有平行度要 求,并与工艺孔轴线分别垂直度的要求,本道工序是对泵盖上平面进行粗精加工。 因此在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应保 证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3.2.1定位基准的选择由零件图可知工艺孔的轴线所在平面有垂直度的要求,从定位和夹紧

27、的角度 来看,本工序中,定位基准是下平面,设计基准也是要求保证上、下两平面的平 行度要求,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不需要重新计算上下平面的平行度,便可 保证平行度的要求。在本工序只需保证下平面放平就行,保证下平面与两定位板 正确贴合就行了。3.2.2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本夹具是在铣床上使用的,用于定位螺钉的不但起到定位用,还用于夹紧, 为了保证工件在加工工程中不产生振动,必须对“17”六角螺母和”11”螺母螺钉施 加一定的夹紧力。由计算公式Fj=FsL/(d0tg(a + 屮)/2+rtg屮 2)式(3.2)气一沿螺旋轴线作用的夹紧力Fs 作用在六角螺母L作用力的力臂(mm)d0 螺纹中径(mm

28、)a 螺纹升角()屮1一螺纹副的当量摩擦()屮2螺杆(或螺母)端部与工件(或压块)的摩擦角()r螺杆(或螺母)端部与工件(或压块)的当量摩擦半径()根据参考文献其回归方程为F=kTj t s其中Fj 螺栓夹紧力(N);kt力矩系数(cm)Ts 作用在螺母上的力矩(N.cm);F. =5X2000=10000Nj对刀装置由对刀块来实现,用来确定刀具与夹具的相对位置。由于本道工序是完成泵盖上平面的粗、精铣加工,所以选用直角对刀块。根据GB224380直角对到刀块的结构和尺寸如图3.9所示。37图3.9直角对刀块塞尺选用平塞尺,其结构如图3.10所示。二X4,四周倒圆H、匸1/匸丄标记rrVJ17:

29、r图3.10平塞尺塞尺尺寸如表3.6所示。表3.6平塞尺结构尺寸公称尺寸H允差dC3-0.0060.253.2. 5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铣床上加工泵盖上平面,工件以与此相平行的下平面为及 其侧面和水平面底为定位基准,采用转动A型压板夹紧工件。当加工完一边,可 松开螺钉、螺母、支承钉如夹具装配图所示。3.3钻3 11孔夹具设计3.3.1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加工11孔工序时,泵盖上、下两平面及工艺孔已经加工到要求尺寸。因 此选用上平面及与其垂直的任意孔上表面加作为定位基准。符合典型的一面两销 定位原理,一共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符合六点定位法则。工件以一面两销 定位时,夹具上的定

30、位元件是:一面两销。其中一面为泵盖的下表面,两销为短 圆柱销.3.3.2定位元件的设计本工序选用的定位基准为一面两销定位,所以相应的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应是 一面两销。因此进行定位元件的设计主要是对短圆柱销进行设计根据参考文献 11,可查得短圆柱销的结构和尺寸。3.3.3定位误差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加工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在这些因素中,有一项因素 于机床夹具有关。使用夹具时,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与夹具在机床上的对定及工 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密切相关。为了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序中各项加工 误差之总和等于或小于该工序所规定的工序公差。本夹具选用的定位元件为一面两销定位。其定位误差主要为:销与孔的配

31、合0.05mm,钻模与销的误差0.02mm,钻套与衬套0.029mm 由公式 e=(H/2+h+b)/Hmax=(0.052+0.022+0.0292)1/2max=0.06mme=0.06X 30/32=0.05625可见这种定位方案是可行的。3.3.4钻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由于本道工序主要完成孔的钻加工。由参考文献9 得:钻削力F 二 26Df 0.8HB0.6钻削力矩T = 10 Di.9 f 0.8 HB0.6式中:D = 11mm HB = HB - -(HB - HB )= 25 5- -(255-1 8 7= 232m a x 3 max min3f = 0.15mm - r-1F

32、 = 2 6x 8 0. o1 52o=21N20 1. 7T = 1 0 x 8.9 x 0. 1o5 8 23o2= 13 0 m 3本套夹具采用活动垫板夹紧,活动垫板主要靠上下旋动垫板上的螺母来实现 夹紧。根据参考文献11可知该机构属于单个螺旋夹紧。由式(3. 1)根据参考文献11表1-2-20到表1-2-23可查得=3033Nm35 x 104W =0 5.513 x tg(2 29 + 9 50)3.3.5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钻0 11孔钻套结构参数如表3.9所示。表3.9dHDD1D2hh1mm1ra公称尺寸允差112012+0.018+0.0072218104771650根据

33、参考文献11表2-1-58可得衬套选用固定衬套其结构如图3.15所示。图3.15固定衬套其结构参数如表3.10所示。表 3.10dHDCC1公称尺寸允差公称尺寸允差11+0.034+0.0162018+0.023+0.0120.523.3.6夹紧装置的设计夹紧装置采用活动的垫板来夹紧工件,采用的活动垫板的好处就是加工完成 后,可以将压板松开,然后向下退后一定距离把工件取出。主要用的螺旋夹紧原 理。3.3.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本套夹具用于加工0 11孑L。定位采用常见的一面两销定位方案。泵盖上平面 (一面)及其内孔来实现完全定位。主要考虑工件便于取出夹紧装置采用活动垫 板夹紧。工件加工完成

34、后,移动压板向后退一定距离,工件就可以很方便的取出。 工件装夹时,先将工件放到带大端面的长圆柱销和固定定位销处,然后将移动垫 板上移,压紧工件,将螺栓拧紧就可以进行加工了。加工完成以后将移动压板退 出一定距离,就可以把工件直接取出。如夹具装配图上图所示。3.4小结对专用夹具的设计,可以了解机床夹具在切削加工中的作用:可靠地保证工 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给以性能。 本夹具设计可以反应夹具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定位精度、夹紧方式、夹具结 构的刚度和强度、结构工艺性等问题。结束语: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主要 按照课本的步

35、骤,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在网上搜索一些相关的资料和相关产品信 息。在设计的时候不停的计算、比较、修改,再比较、再修改,我也付出了一定 的心血和汗水,在期间也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挫折,幸好有XXX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才能够在设计中少走了一些弯路,顺利的完成了设计。参考文献1刘德荣,组合夹具结构简图的初步探讨,组合夹具,1982. (1)2孙已德,机床夹具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 20-23。3贵州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教研室,机床夹具结构图册M,贵阳: 贵州任命出版社,1983 : 42-50。4刘友才,机床夹具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5孟少龙,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6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 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7李洪,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8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9上海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4。10周永强,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有需要图纸的朋友请联系QQ : 2830800341.我这里有一 个压缩包,如果你认可我的工作,请你与我联系。我会 免费送给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