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宗法制及分封制的关系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22572954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周宗法制及分封制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周宗法制及分封制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周宗法制及分封制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西周宗法制及分封制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周宗法制及分封制的关系(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必修一专题一)【考点整合】1.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 各地,广建封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的实质及其利弊: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周王室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 及异姓贵族建立起来的武装驻防,以维持周王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分封制在一定 程度上化解了家族部及家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周 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扩大了疆域。更重要的是,由于打破了殷商时代 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 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由于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

2、是一个用宗 法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 离心力,因此,王室军事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2. 宗法制:是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 土地的分配与继承上的矛盾而通过血缘关系确立的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 的分配与继承制。主要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宗法制与 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大宗与小宗之 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 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

3、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统治集 团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影响: 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 民族凝聚力。消极一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 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3. 两者的关系: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 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 治阶级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

4、具。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部纷争, 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误区警示】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而非中央官制,与后面学的郡县制、行省制同属 于地方制度。结合教材上“周公辅佐成王图”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君主是周 武王和周成王,而具体实施分封的人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答题指导】例 1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 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 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部再分封诸国也以

5、周天子为大宗B. 鲁国国君是鲁国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部诸国的大宗D. 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参考答案:C解析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 表现出来的,分封制也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伯禽是周公的长子, 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所以D项错。另外,判断大宗和小宗的依据是“大宗能率 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同时,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在某 诸侯国部,诸侯国的始祖是大宗。由此判断可知,A、B项错误,C项说确。答题方法与技巧 考查历史概念是高考的

6、基本要求。在备考中,要注意相关 概念的涵和概念之间的比较,例如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比较、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 较、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中西阁制的比较 等。比较中要注意,比较相同点从大处着手,比较不同点从小处着眼。【真题训练】例2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意 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而周朝又继承了商代的制度而稍有变 革。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不同点是( )A. 实行王位世袭制B. 实行分封制度C. 压迫奴隶和平民D. 实行井田制度参考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行王位世袭制和压迫奴隶和

7、平民是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共同点,所以排除A、C两项;井田制是经 济制度,排除D项。例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 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围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 诸 侯国一诸侯嫡长子、嫡长卿大夫封地一卿大夫嫡长子、嫡长A. B. C. D. 参考答案:C解析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宗法制的概念及特点,搞清大宗与小宗间 的关系。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周王室围,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为 嫡子,其中只有嫡长子(嫡长)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所以项错误,项正确;在 诸侯国,也是只有嫡长子(嫡

8、长)才能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所以、两项正确。分封制1概念分解(1)发展过程:夏商:逐渐形成(例:商代地方封侯、伯) 西周:从发展完备到破坏(从其容和作用把握“完备”,从周王室的衰微理解“破 坏”) 春秋战国:逐渐解体(例:楚王问鼎、兼并战争)分封制破坏的原因要注意强 调生产力发展这个根本因素,认识到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推动历史 发展的重要作用。(2)原因(目的):巩固奴隶制统治:(1)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2)稳宀定。(3)容: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A 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现代贵族B 诸侯应尽的义务:政治:听命,朝觐述职;经济:纳贡;军事:守土,随

9、征。 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3)特点:周天子是国家的最高元首;分封对象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土地和人民”“义务”是联系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 分级立宗,层层分封。5影响:(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2)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3)使周朝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概念延伸(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但其发展历程并不同步,分封制在西周后期开始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完全失去分封大权,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也逐渐瓦解(分封制的延续参考概念延伸第5点)但宗法制并未随之结束,宗法制在中国长期延续下来,直至今日,宗

10、 法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2) 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 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井田制是 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 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3) 分封制、井田制与奴隶制国家的盛衰: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 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 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规 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 治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井田

11、制相互影响,二者的存在成为西周奴隶制国家兴盛 的支柱。西周末年以后,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局面的出现表明分封制的瓦解。在 丧失政治保证和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井田制在春秋后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 取代,奴隶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最终瓦解,新的封建经济基础随之产生。井田制 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崩溃。(4) 分封制的缺陷是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过于膨胀,所以始皇吸取了前代教训, 废分封,行郡县,由皇帝直接任免地方官吏(郡守与县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的有效控制。(5) 随着郡县制度的发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但分封制(诸侯王独立行政 的制度)并没有马上消失,反反复复,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彻底消亡。到汉之 际,对

12、是否施行分封制度还存在争论。废止了分封制,西汉很快又恢复了对同姓 和异姓封王封侯的制度,形成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局面。到南北朝时期终于基本结 束了分封制。此后多个朝代虽仍残留了封王封侯的名义,但已不是那种分邦封土真正意义上的 分封制了。可以说自此以后,中国历史才进入单一行政区划的时代。3试题例解:【选择题】【例1】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即“周六师”, 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西周时周正与诸侯的关系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C春秋时诸侯争霸D周代分封制崩溃答案:A。【例 2】西周

13、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A王位和权力 B土地和义务C贡赋和工具D.I具和奴隶答案:B。解析:诸侯有权力使用周王分封的土地和支配土地上的人民,就要履 行向周王交纳贡赋、派兵作战的义务。故选B。【例 3】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 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周王对各诸侯 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BC. D.答案:D。【非选择题】【例 1】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 六师移之。一孟子告子(1

14、)这段文字所述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2)文中的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什么关系?(3)谈谈你对这种制度的认识。答案:(1)周初的分封制。(2)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诸侯服 从天子。(3)分封制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之一,其目的主要在于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并逐步构建起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有些诸侯国成为开疆拓土的重要力量,形成 对周王室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西周的分封制 使诸侯享有很大的权力,随着诸侯与周王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分封制的崩溃是 必然的。【例 2】材料

15、一 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相度禄父(纣之子武庚的字)治殷。乃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 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封弟叔鲜 于管,弟叔度于蔡,馀各以次受封。史记卷四周本纪 材料二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 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三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 卫、毛、聃、郜、雍、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武之 穆也

16、;凡、邢、茅、胙、祭,周公之撤也。”左传喜公二十四年 请回答:材料一中分封所及哪些人? 先圣之后;前代之后;功臣谋士;周的宗室。从材料二、三中看分封主要有哪些人,其目的是什么?主要是周的宗室,目的是维护周的统治。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朱小荣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 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表”,宗法制是“里”。分封制是宗 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和纽带。1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和纽带。宗法制的核心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王的嫡长子、嫡长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 利,称为“大宗”。其他不能继承王位的次子、庶子的后裔也是王族,分封为诸

17、 侯,他们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这些诸侯也是按嫡长继承的原则世代相传, 非嫡长子则由诸侯分封为卿大夫。诸侯对于这些卿大夫来说,又是大宗,依次 类推。大夫以下又有士,士是贵族阶级的最底层,不再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 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这样,按照 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在这样的情形下,在全国围形成了以天子为根基的宗法系统。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的社会政治制 度,是分封制的基础,是调整统治阶级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因 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

18、段,更保证了分 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建立 诸侯国,其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 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分封,受封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也可以在自 己领地里进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和征派赋税,同时受封诸侯必须 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3分封制和宗法制合二为一,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和纽带,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 重要手段。分封制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19、,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政,加强了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系。因此,宗法制是与 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和政权合二为一, 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表”,宗法制是“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亲 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有效地起到了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这就是周 朝有别于后世的一个重要特征。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严格 意义上的宗法制度难以维持,至战国最终瓦解。尽管宗法制已经崩溃,但宗法观 念仍影响后世。分封制体现了怎样的关系?在学习西周的分封制时,有一道关于分封制体现了什么关系的题目,即: 下列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

20、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奴隶主阶级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各种复习资料所给的答案主要集中在答案B、C, 老师们的分歧也主要表现在这两个答案B、C上,究竟是哪一个答案更准确呢? 我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分封制的容来分析和突破,然后找出错误的原因所 在,以求得正确的答案。大学出版、传玺同志主编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关于“分 封制”有一段这样的表述: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 诸侯,建藩卫”,简称“分封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 有三种: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荀子儒 效篇曰:“周初立七十

21、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 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是君主,初封 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亦实行分封制。国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大部分 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 剥削庶民。封国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这样 的层层分封,形成为一座政治宝塔,压在广大劳动人民头上。自天子至士,为各 级贵族,庶要是农业劳动者。通过对分封制容的阐述,我们可以明确地作出解答,该题的 正确答案应该是B,即分封制体现了奴隶主阶级部的等级关系,而不是 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因为西周建立

22、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 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 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国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大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 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部分老师和学生选择 C 这个答案是受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古 代史(必修)的影响。该书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有这样一段话:“分封制是西周分 封诸侯的制度。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 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 随从作战。”解答此题留给我们的启示有:第一,老师在给学生传授有关历史概念时必须做 到完整而准确,很有必要查阅相关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第二,学生在学习 有关历史概念,自己也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不要只局限于教材的表述,力求理解 教材容,做到融会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