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推进两化互动工作9.14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2572953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县区推进两化互动工作9.14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县区推进两化互动工作9.14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县区推进两化互动工作9.14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县区推进两化互动工作9.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区推进两化互动工作9.14(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XX市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XX市委 X市人民政府 (202年1月11日) 尊敬的春城副书记,各位领导,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奋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努力推动内江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的重要时刻,春城副书记一行亲临内江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内江工作的高度重视、真诚关心和极大支持,使我们深受鞭策和鼓舞。在此,我代表中共X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春城副书记一行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春城副书记以及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等部门长期以来对内江的关心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确定的“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和“加快发展、科学

2、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取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了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内江经济社会步入了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年均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0%,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3.2:43.9: 3.9调整到“十一五”末的16.3:0.8: 2。今年19月,全市实现gdp660.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9位,增长5.5%、增幅居全省第5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3.亿元,增长28.1;招商

3、引资到位市外资金3.3亿元,增长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8元,增长21.2。纵观全年,我们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坚持“两化”互动带动“三化”联动,坚持“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质效并重、多点支撑、加速快进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思想统 一、行动一致、人心思进的可喜局面。预计今年,全市实现gp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8亿元。 下面,我主要就X市推进“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工作情况作

4、一汇报。 一、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引领,优化“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整体布局 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城乡规划与产业规划等规划协调一致,实现“多规衔接”,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 (一)优化空间布局。利用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把空间、资源、设施、产业等有机衔接起来,邀请中规院制定了内江中心X县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引导人口、产业向中心XX县区、县城和重点小城镇聚集。扎实做好10平方公里中心县区规划,XX县区、X县区、XX县区等三个中等城市规划,每县区35个特色中心集镇规划,村庄集中居住点规划等各项编制工作,力争“十二五”末建成

5、“双百”特大城市。通过规划的编制,明确城镇目标定位,完善城镇产业布局、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综合交通,重视自然人文资源保护,有效促进了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品牌的塑造和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 (二)突出产业布局。坚持工业园区与城镇拓展相结合,规划布局了个工业园区,在中心XX县区布局30平方公里的城西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X县区工业园区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汽配等产业;XX县区工业园区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再生资源等产业;X县区工业园区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在X县区规划布局了30平方公里的钒钛工业园、3平方公里的严陵工业园,重点发展钢铁钒钛、煤化工

6、、新材料等产业;在XX县区规划布局了0平方公里的川渝合作隆昌工业园,重点发展汽配机械、食品饲料、纺织羽绒等产业。同时,在县区、XX县区规划打造“牛奶供应基地”和 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禽蛋生产基地”,在XX县区规划打造中国“塔罗科之乡”和成渝经济区“生猪生产大县”,在X县区规划打造川南“特色蔬菜县”,在XX县区规划打造川东南“水禽养殖基地县”。 (三)完善交通布局。依托现有的交通网络格局,着力构建通江达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大交通网络体系,推进成渝高铁、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隆黄铁路、乐自泸铁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内遂高速公路、沱江航道整治等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建设自隆高速、内威荣高速、资威快速通道

7、,着力构建中心XX县区与三县城联系紧密、互通便捷的半小时交通圈,建成外畅成都、重庆、自贡、荣昌的“半小时交通圈”,建成涵盖泸州、宜宾、遂宁、眉山、乐山、资阳等地,直达贵州、云南的“2小时交通圈”,努力建设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显著提升内江的交通发展水平。 二、坚持夯实基础、完善功能,做牢“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根基 我们按照“既建园区、又建城镇”的思路,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来增添发展新动力,通过壮大优势产业来培育发展新增长点,通过建好城市来拓展发展新空间,努力在夯实发展基础、做强产业支撑、建设中心城市上求突破。 (一)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抢抓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强以城建为重

8、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 利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全面改善加快发展的条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教育园区建设,积极筹建“西南工程大学”,着力打造全省基础教育质量高地、川南职教重地,力争到22X年形成全省乃至西部有影响力的大学城和职教城;加快推进张大千博物馆建设,启动建设一流的大剧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着力打造区域性文化中心;加快推进奥体中心、体育广场等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体育中心;加快推进综合及专科医院建设,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医院进驻内江,着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全面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大力实施“小微水惠民工程”,扎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推进病险

9、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向家坝灌区、XX县区城引水等工程。全面推进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22X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全面完工, 9.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二)着力建设中心城市。坚持“以交通圈拓展城市圈,以城市圈拓展商贸圈”的工作思路,围绕增强城市发展魅力,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拓展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市营销,努力建设“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山水园林城市、形成“一中心三片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在中心XX县区,我们围绕打造城市骨架网、沿江景观带、中心商务区三大重点,全力推进特大城市建设。今年,我们加快 了麻柳坝大桥、羊子岩大桥和东兴大道南延线、西林XX县区北

10、环线等“两桥七路”建设。目前,大千路北延线、西林大道北延线等骨干道路顺利推进;东桐路北段土地整理、新入城线段、甜都大道北延线,以及圣水寺至大洲广场防洪堤、亲水步道和甜城湖两岸绿化等项目工程基本完成,城市骨架不断延伸,城镇规模快速扩大,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一个宜居宜业的大城市正在形成。按照内江现在的发展速度,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将达到52以上。 (三)着力推进产城互动。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打好“镇企互动”、“园城互动”组合拳。镇企互动上,按照“建设名企名镇、打造百亿园区”的总体思路,学习借鉴泸州二郎镇、云南腾冲和顺镇、上海周庄、丽江四方街、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建设经验,

11、着力培育一批0-1000亿元的名牌企业,建设一批100-50亿元的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新型工业化样板镇、转变发展方式优秀镇、“两化”互动标杆镇、城乡统筹示范镇。园城互动上,牢固树立“建成一个工业园区,诞生一座产业新城”的理念,以新城的标准打造园区,以园区的理念建设新城,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对产业新城的带动作用,合理规划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建设,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和现代城市的综合体。XX县区建设上,实施再造一个“产业内江”战略,通过积极推进沱江 县区、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马工业集中区和椑木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提升区域人口及产业集聚能力,促进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

12、调发展,力争通过至年的努力,在X县区面积拓展和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内江”,使之与重庆“两江XX县区”和四川“天府X县区”遥相呼应,成为内江现代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土地利用开发建设的试验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三、坚持壮大产业、强化支撑,增强“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内生动能 我们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培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互动发展和联动发展的内生动能。 (一)以工业经济为引擎,支撑发展。始终把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首要任务,培育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推进传统工业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

13、入、开放合作的新型工业化转变,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做实工业园区,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增强集聚效应、实现集约发展。目前,全市七大工业园区承载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力争“十二五”末达到60平方公里。1-9月,新入驻单项投资0X万元以上企业38个,其中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企业2 个,入园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38.%;力争“十二五”末建成50亿园区2个、0亿园区3个、100亿园区2个。做强产业基地,突出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等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核心地位,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被列入国家首批、西部

14、唯一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获得授牌,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加速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六大产业基地为支撑的内江现代工业体系。1-9月,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09.88亿元、增加值3245亿元、销售收入1079.5亿元、利润总额59.5亿元,分别增长42.4、235%、4.0和58.3%。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户、国家级专利试点企业1户,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和小麦综

15、合试验站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20余项,实现产值0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9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9.6亿元、同比增长3,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融合发展。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和力度抓现代服务业”,围绕现代物流发展,培育引进了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再生资源物流中心、西部汽车城、家居家纺城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总投资0亿元、占地40亩的渤商西部物流园区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西部大宗工业商品的物流定价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资金整合中心。围绕工业园区定位和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各类

16、综合性和专业性市场,配套发展医疗、保健、金融、商业地产、零售产业,使产业园区由单纯的生产区向功能齐备的发展区转型,推动“三化”联动和“两化”互动发展。围绕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大力开展车展、房展、名特优食品展等展销活动,进一步繁荣了城乡市场。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4.94亿元,增长17%。 (三)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推动发展。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工作思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月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2亿元,增长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完成农业结构调整8万多亩,新增特色专业村23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乡镇7个。5个现代农业园区和4个现代渔业园区分别新增面积3万亩和

17、01亩,0个现代畜牧业园区建成圈舍面积21万平方米。产业化经营势头良好,新增省级龙头企业户,福元公司成为第五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月,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产值12亿元。加快新农 村示范片建设。着力推进个省级、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完成新民居建设.32万户,建设新村(聚居点)3个、新农村综合体4个、“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27个。 四、坚持开放合作、借势发展,催生“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强大后劲 我们坚持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在开放合作中聚集资源、借力发展,既主动融入成渝、又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构建大开放、大合作、大承接、大发展的新格局。 (一)营造开放合作氛围。依托“甜城

18、湖”景观打造,成功举办202X首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22X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等大型节庆活动。特别是抢抓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启动的契机,积极举办“推进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座谈会”,会议盛况空前、影响深远,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成渝经济区个城市领导参加大会,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的信心和决心,“大千故里、幸福内江”、“成渝之心、开放内江”的城市形象声名远播。 (二)拓宽开放合作领域。充分发挥内江在成渝经济区“中心”的优势,加强与成渝经济区各城市的合作交流,主动对接成渝、配套成渝、错位发展。主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将合作领域

19、拓宽到香港、 台湾、新加坡等境内外地区,以及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友好城市的合作交流,先后与柳州、乌海、济源、台州、X县区等结为友好城市,与大连开发区、青岛开发区、成都高XX县区等结为友好园区,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关系。今年以来,我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在台湾、香港、北京等地举行大型招商活动近0次,特别在西博会期间,内江以“成渝之心、开放内江”的崭新形象亮相,签约项目44个,协议投资总额达505.亿元。 (三)提高全面开放水平。坚持“走出去”,广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亲情招商、商会招商,鼓励大企业配套招商,引导川威集团在香港上

20、市,引进巨腾国际投资36亿美元建设电子信息配套基地,引进中再生投资32亿元建设中国西部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引进深圳美高迪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西部创芯科技园,引进北京银泰、新加坡丰隆集团、广东黄河实业集团投资数十亿元建设城市综合体。02X年以来,全市累计引进市外项目925个,到位市外资金32亿元,年均增长60以上,为“三化”联动和“两化”互动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坚持机制创新、保障到位,激发“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活力 我们坚持把推进“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摆在 工作的突出位臵,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督查力度,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21、 (一)创新协调机制。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市级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实施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做到每个产业、每个项目都有一名领导负责、一个部门牵头、一套班子推进,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支持“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要素保障。着力破解用地瓶颈,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超前储备可用土地,基本能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着力破解资金难题,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整合国有资产组建内江投控集团,资产总规模已达14亿元、实现融资27.0亿元;着力破解能源瓶颈,加快推进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X县区页岩煤气开发、中石

22、化内江基地等项目,有力保障了能源需求。 (三)优化服务环境。坚持“行政更优、门槛更低、审批更少、服务更好”的原则,切实优化政务环境,实施简政放权,市级原有573项行政审批精简至18项、提速86,下放市级28个部门的151项行政审批权力到县区。实施川渝合作隆昌试验示范区建设,出台2条“干货政策”,为“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成立了承 接产业转移办,组建了1个驻外招商机构,针对招商引资问题专门出台了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9条优惠政策,针对项目落地问题建立了“快速决策”、“快速落地”等机制,基本实现了“行政审批项目在园区办结”。 (四)建设人才高地。围绕打造成渝经济区人才高地

23、,启动实施“1+”人才聚集工程,形成了人才优先向试验园区、重点产业聚集的引导机制。坚持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明确“年销售收入上1亿元的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按副县级配备、上20亿元的按正县级配备”的政策,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虽然我市在推进“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202X年,内江人均p为1022元,分别比全省、全国低360元、11740元;内江非农就业比重为%,虽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但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内江城镇化率为394%,比全省低0.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

24、。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到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多方面的影响,内江“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为此,建议省上在重大项目布局、重大政策倾斜、重大资金支持上给予内江更多的关爱,在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厅市科技会商等方面给予内江更大的支持。 尊敬的春城副书记、各位领导: 202X年应该是内江大有作为、大干快上的一年。内江加快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加快实施,以及内江被纳入“十二五”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规划,被省上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设的特大城市、列入全省四条万亿产业带、列入“成渝通道发展轴”及

25、“环渝腹地区块”等,有利于我们把握利好形势,实现跨越发展;从内江实际来看,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今年换届工作完成后,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快速崛起的氛围更加浓厚,明年项目的支撑更加有力,钒钛综合利用项目、6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巨腾国际、内遂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竣工、产生效益,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开工、促进发展。尽管明年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内江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动力大于阻力。 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等省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建设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加快建

26、设成渝经济区新高地”的发展部署,瞄准“建设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开放合作先行区、现代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实验区、特色文化展示区、和谐社会模范区”的目标任务,把握“加速向好、优化升级、跨越发展”的工作基调,扭住“开 放、两化、投资、民生”四大着力点,以昂扬之势、跨越之态,推动内江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为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勇创佳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内容总结(1)扎实做好170平方公里中心XX县区规划,XX县区、县区、XX县区等三个中等城市规划,每县区35个特色中心集镇规划,村庄集中居住点规划等各项编制工作,力争“十二五”末建成“双百”特大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