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22571751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初探 摘要。甘孜藏区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大力打造,目前旅游经济已成为甘孜藏区的经济支柱之一。然而,在不错的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主要体现在部分景区违法违规污染、破坏生态现象突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落后;部分地区法治基础较为薄弱,影响游客旅游意愿;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等方面。 关键词:甘孜藏区;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 一、甘孜藏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甘孜州旅游资源丰富,201年旅游综合收入104亿元,占甘孜州地区生产总值的近一半。021年甘孜的全域旅游开启新格局。全州旅游从城镇到乡村、从景点到景区全面发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整体推进,串起了一个个景区景点、连起了一座座

2、城镇村寨。规划布局旅游综合服务体个,启动开发优质景区0个,强力提升景区景点5个,全面打造4条景观大道、6条精品线路,5a景区实现零突破,4a景区增至5个,3a景区新增3个。全年共接待游客16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亿元,分别增长81、73%,甘孜州成为全国热度最高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之一。可以说,旅游业是甘孜州的经济支柱产业,因此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对甘孜州经济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但需要明白的是,打造舒适的旅游环境不仅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法治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目前,甘孜州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又

3、如商业开发步骤过快,当地民众意识培养尚未到位,致使游客旅游观感不佳;再如盲目迎合商业规模性开发,导致景点改造建设反而丧失特色,从而丧失藏区独特吸引力。 二、甘孜藏区旅游经济发展之阻碍因素分析 (一)部分景区违法违规污染、破坏生态现象突出。甘孜藏区部分景区未能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例如,根据四川省环境保护督查甘孜州督查意见的反馈,甘孜州18个县(市)和亚丁、海螺沟景区管理局中,仅康定市、稻城县、甘孜县、泸定县、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磨西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仅康定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绝大部分乡镇生活污水基本

4、采用化粪池处理后直排。又如,州内垃圾填埋场环保竣工验收工作严重滞后,全州18个垃圾填埋场只有9个通过环保验收。 景区内违规采矿、探矿现象时有发生。根据省督查组的实地抽查,甘孜州境内国际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存在探矿采矿活动,涉及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探矿权有50宗、采矿权至少2宗。例如,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俄初山丁存在采矿场,该采石场在无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开展采石作业,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3.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违法违建现象突出。例如,海螺沟景区内有12处违法建设的旅游设施,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处违法建设的旅游设施,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处温泉资源开发点,均未

5、办理环评手续,违反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二)经济发展限制,旅游配套建设落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甘孜州诸多旅游景点的继承配套设施建设严重落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综合环境治理离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拟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到2021年年底,实现甘孜州县城及50以上乡镇、村达到“四化”标准,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60以上,村容、镇容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综治工作机制基本健全。然而,由于投入资金限制,诸多地方离上述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有着著名景

6、点伍须海的九龙县根据省、州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及时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六乱”现象有效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县环卫硬件设施较差,特别是乡镇的环卫设施更差,环卫队伍不健全,县级财政在资金方面投入困难。而由于甘孜藏区地形的影响,大规模城市的形成受到限制,许多特色旅游景点位于乡镇,如被称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的稻城亚丁景区,其地理位置便是坐落在镇上。因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感官和体验。 2.交通发展不能满足旅游需求。例如,九龙县

7、是川西旅游环线和“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的重点县,境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富集,民族文化独特,开发潜力巨大,在全州旅游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用。而已于0年7月就完成勘测设计的九(龙)康(定)公路起于九龙县汤古乡,经瓦灰山,止于康定县榆林宫,全长176千米,到康定缩短里程80千米左右,估算总投资为31680万元,在九龙县境内有27千米路程。该路的建成,将使九龙景区的伍须海、瓦灰山、小卡子云海、湾坝三重天、斜卡青蛙王国等高品位旅游资源作为贡嘎山环线景点得以开发,并可辐射康定旅游事业的发展。九康公路建设是开发贡嘎山旅游资源的需要。但目前,九龙至康定只有唯一一条通道即省道s1

8、线,受地理条件限制,晴通雨阻,加之九龙县景区基础设施滞后,出境通道单一,致使该地旅游产业发展缓慢,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部分地区法治基础仍较为薄弱,影响游客旅游意愿。甘孜藏区因特色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使得其旅游资源也带着神秘的面纱,令游客心生向往。但也由于藏独事件的影响,少数媒体的片面报道等因素,甘孜藏区美好的神秘色彩被蒙了一抹黑色。部分地区法治基础仍较为薄弱,影响游客旅游意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部分地区黑恶势力猖獗。近年来,甘孜州地区开展打击黑恶势力的行动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值得肯定。但康定折西地区的情况较特殊,该地区近些年来,恶势力气焰

9、器张,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治安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且已渐形成破坏社会安全的一大毒瘤。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无视国家法律、参与民间纠纷,干扰司法行政、主导所谓的“传统民间官司”,倚强凌弱,动辄勒索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把一些农户敲诈得家破人亡。例如,康定县甲根坝、朋布西、沙德等地区都发生过这种情况,有案可查,“牛场娃要来黑吃”已成为有些农区的流行语,犹如土匪要来打家劫舍一般让群众提心吊胆。二是某些黑恶势力以放水钱为诱饵,让一些农村青年上当受骗,让其父母家庭变卖家产抵债,顷刻间一贫如洗。这种触目惊心的事件同样发生过,其影响极其恶劣。三是恶势力窥视民间文物,伺机下手盗窃。沙德乡上东村一农户家珍贵文

10、物被盗,便是一起有预谋的典型案件,发案已近三年尚未能破案。 2.民众法治观念薄弱。本项目组成员针对本校非法学专业民族地区学生的法治观念调查结果显示,从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大学生群体来看,只有6%的被调查者对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非常熟悉,4%的人了解一些,2的人了解很少或根本不了解。从守法现状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总体较好,但也有部分被调查者守法观念淡薄的问题较为突出,如面对他人挑衅,有13%的被调查者选择回击并打到对方不能还手为止。总而言之,该调查显示了民族地区大学生总体用法能力不强,维权意识也有待提高。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国家法律和司法制度信任感不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大学生群体尚且存

11、在此类问题,许多景区的当地群众法治观念则可能更不容乐观。笔者2021年在稻城亚丁对当地游客的调查中发现,游客普遍反映如下严重影响旅游体验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导游不顾契约肆意涨价问题,部分牵马载客的导游中途在半山腰提出涨价要求,否则就中途抛客。其次是当地物价,尤其是酒店价格畸高。群众法治观念淡薄不仅严重影响旅客旅游体验,也使得当地政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面临很大阻力。 (四)草原等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截至221年,甘孜境内可利用草原面积为50177万亩,退化草原面积26.16万亩,退化比例高达81.6。绝大部分可利用草原出现沙化、荒漠化现象,草地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不同程度的退化。

12、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草场过度放牧。2021221年连续两年的草原生产力报告显示,天然草原的干草数量分别减少了2.9%、.74。全州个县(市),除稻城、康定外,其余地区均存在超载现象。尤其是石渠、色达、德格、白玉县的纯牧区,超载率达20%以上。二是草原鼠害严重。甘孜州近四年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资料显示,鼠虫危害草原面积约280万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约为221万亩。地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南麓“江河源区”的石渠县,属长江、黄河源头生态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面环抱(县城仅距“三江源”碑124千米)。境内雅砻江和金沙江两大主干流贯穿全境,系四川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江河源”

13、区,以及国家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被誉为“江河的摇篮”,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为长江和黄河源头重要的天然屏障。但石渠草地沙化、鼠害化、板结化现象依然严重,荒漠化趋势呈上升的势头,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仍然十分严重。从1986年到2021年的5年间,草地总面积合计减少了134平方千米,重度鼠害草地总面积净增长234.5平方千米;湿地面积净减少420.0平方千米;草地水土流失面积达1346.41平方千米,生态环境恶劣状况令人堪忧(以上数据来源于当地人大立法建议报告)。“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造成雪灾、鼠灾、旱灾、雹灾、雷击、虫灾、泥石流淤积、河床抬升、洪水泛滥,泥石流、水患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对石渠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也严重威胁到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2武雪萍.民族地区大学生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调查研究四川民族学院为例j.法制与社会,202():230-1. 第 7 页 共 7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