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 呼唤生命教育自主广场 粤教版必修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2566350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 3 呼唤生命教育自主广场 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3 呼唤生命教育自主广场 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3 呼唤生命教育自主广场 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3 呼唤生命教育自主广场 粤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3 呼唤生命教育自主广场 粤教版必修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实践(jin)虐待(n)遗憾(hn)销蚀(sh)B.皈依(fn)枯竭(ji)谋求(mu)借鉴(jin)C.践踏(t)睿智(ru)阐述(chn)禅让(shn)D.缜密(zhn)泛滥(ln)欺侮(w)挫折(cu)解析:A项,“销蚀”的“蚀”应读“sh”;B项,“皈依”的“皈”应读“u”;D项,“挫折”的“挫”应读“cu”。答案:C2.(浙江高考,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孤独,荡涤(d)人的矫饰和浮躁;孤独,诠释人的淳朴和淡泊;孤独,凝聚人的内涵和睿智;孤独,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B.利害攸关而实话实说,连遇

2、强手而毫不怯懦,检点省(shng)察而翻然知耻,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这就是勇敢。C.傅雷先生耻于蝇利蜗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日臻(zhn)完美,终以卷帙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D.古文观止是由康熙年间两位名不见经传的选家所编,他们披沙捡金,遴选了二百多篇琅琅(lng)上口、百读不厌的佳作。解析:B项,“省察”的“省”应读“xng”;C项,“奋而辞职”的“奋”应为“愤”;D项,“披沙捡金”的“捡”应为“拣”;“琅琅上口”,一般多写作“朗朗上口”,“琅”应读“lng”。答案:A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有关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解决

3、的一种方式。B.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虐待生命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C.日本于1989年修订的新“教学大纲”,针对青少年自杀、欺侮、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日益严重的现象,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D.与其他教育一样,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解析:C句引号应该改为书名号。答案:C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2004年8月6日,外经贸部、海关总署_规定,限制进口废旧家电及其零部件。(2)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自由的_。(3)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_十分可疑。 A.颁布权力形迹B.颁布权利形迹C.公布权

4、利行迹D.公布权力行迹解析:(1)颁布:内容常是法令等。公布:内容常是方案、名单、账目等。(2)权利:公民依法享有的,跟义务相对。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3)形迹:举止和神色。行迹:行动的踪迹。答案:B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些都使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作为感。 B.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洼处,彼此相去虽没有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C.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率上升,有关学者一目了然地指出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5、。解析:A项,“无所作为”,没有什么成就。应改为“无所适从”。C项,“一目了然”,指一眼就能看清楚。应改为“一针见血”。D项,“蓬荜生辉”,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荣耀。B项,“别开生面”,意思是创造新形式、新场面。符合句意。答案:B我综合 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如果说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那么生命意识凸显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21世纪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的生命意识凸显。就宏观而言,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的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枯竭、恐怖主义泛滥、军备竞赛

6、、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销蚀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就微观而言,一方面,孩子、中青年人甚至老人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们有幸福感。另一方面,人们在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这些都使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适从感。 6.“生命意识凸显”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解析:要诠释这个短语的具体含义,就要联系下文,抓住几个标志语:“就宏观而言”“就微观而言”“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就可以得出答案。参考答案:指恶劣的生存环境、紧张的工作压力和失败的心理创伤,使人感到生存受到威胁,因而产生了强烈的关注生命的意识。7.用

7、竖线给第二段划分层次。(划出第一层和第二层即可。)解析:这一段句与句的结构关系是解说关系。开头是观点句,后面是解说句。解说句又是总分关系,是分说,说明21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特点。最后一句是总说。答案:|8.现阶段导致人们“生命意识凸显”的现实背景,除了作者讲的这几件以外,你觉得还有其他因素吗?解析:比如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快,物质文明丰富了,可是一些人的精神文明却没有跟上来。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一些人急躁、脆弱,寻求刺激和精神麻痹,结果吸毒、犯罪等轻侮生命的行为便增多了,这使有识之士产生了担忧。可根据自己理解,拓展思路来写。答案: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生命的暗示欧阳斌清凉的秋

8、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是因为它深知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

9、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

10、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了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

11、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决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

12、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9.从文中看,作者围绕“生命的暗示”提出了哪些看法?解析:要整体阅读,把握每一段的含义,然后把相同意思的段落进行合并,就可以得出几条“纲要”,然后再组织语言写出即可。参考答案:秋虫昼夜而鸣暗示生命要显示其存在和价值;生命交织着痛苦与欢乐,应当有正确的苦乐观;生命的存在既有渺小的时候,也有伟大的时候,应当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他人;生命是宝贵的,应当珍惜,但在必要时应不惜牺牲生命以维护它的神圣,应有正确的生死观;不要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要尽快充分

13、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完成生命价值的有效转化。10.(1)第段画线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解析:第段照应文题,又与最后一段呼应,起着引领下文的作用。 参考答案:引领下文。(2)请用简洁的语言把第段画线的句子的含意准确地写出来。(不超过18字。)解析:画线句中“天平”的作用是用来称量的,量的不是实物,而是生命的价值。这个“天平”也不是真的“天平”,而是“历史”。理解到这里就可以写出答案了。参考答案:历史是检验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准。(意思相近即可。 11.第段中说:“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将你所了解的能验证这一论断的人

14、物及其事迹用简短的话写在下面。(注意:正反两方面各列举一个事例。)解析:此题具有开放性,只要列举的正反两个事例符合要求,表达合理即可。答案:略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从“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开篇,以“生命的暗示”为话题,用抒情的笔调揭示了生命中充满了辩证的哲理,激励人们要努力去探索生命的意义。B.“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生命在强暴、苦难、灾难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是一种伟大的结晶。C.第段围绕“珍惜生命”这一中心,告诉人们:任何时候,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充满希望,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

15、增值。D.第段中最后一句话“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有效转化”呼应了本段中的“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这句话,进一步阐明了生命的价值。E.最后一段,作者用设问句提出生命究竟有多少暗示的问题,肯定生命中含有许许多多的暗示,指出必须由哲人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由哲人给予正确的回答。解析:B项,“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是说生命有时伟大,有时渺小。C项,“任何时候”不对,在需要我们牺牲时,我们宁愿失去生命来维持生命的神圣。E项,“指出必须由哲人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由哲人给予正确的回答”这句话错误,普通人也可以捕捉生命的暗示信息。答案:AD二、语言运用 13.下面

16、是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下的一段文字,请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文章开头画线处添加一句能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_。要装进一杯清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要多一分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分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分独有的体验。解析:首先一定要审清题目的要求“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然后再根据后面的陈述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谈得失的问题,要得必先失,有失必有得,生命就是一种平衡的过程。再根据题目“生活的艺术”来回答即可。参考答案: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