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定子及转子级进模设计开题报告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2564271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机定子及转子级进模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机定子及转子级进模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机定子及转子级进模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电机定子及转子级进模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定子及转子级进模设计开题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电机定子及转子级进模设计 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801204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黎传 填表日期: 01 年 12 月 25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重点及难点1.1研究内容(1)冲压模模具的设计过程:对冲压零件的材料、形状和功能进行分析。(2)确定制造模具所用之材料:应该根据生产的批量及制作零件的数量来确定制造模具该先用哪一种材料。()选择确定设计的模具类型:根据对冲压零件的形状与功能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模具的类型。(4)选择定位零件:据相应的具体情况对定位零件进行合理的选择

2、,使设计制造既方便又经济。(5)压、卸料及出件零件:根据卸料力的大小和模具形状、受力变形情况、顶件力和零件形状来综合考虑。(6)选择导向零件:常用导向零件有导柱、导套、导板和导筒等,首先考虑使用导柱与导套。(7)选择固定零件:固定零件包括有上、下模座板,模柄、冲头、凹模固定板、垫块、限制器等。(8)选择标准紧固件及其他:模具通常所应用到的标准件有螺钉、销钉键和其他。应该尽量使用标准件,以使模具制造成本尽可能降低。()设计凸、凹模:凸、凹模的设计是一个重点。设计时要考虑其加工制造的方法及所应用到的设备,热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表面处理。同时要明了,就一般而言:冲孔尺寸以凸模为准;落料尺寸以凹模为准。(

3、10)确定冷冲模的主要尺寸: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以及决定模具凸、凹模的刃口相关的工作尺寸及其磨损余量和合理的凸、凹模间隙。(1)选用标准模架:根据设计、计算的冷冲模的主要尺寸,来选用冷冲模的标准模架,并尽量选择标准模具零件。(12)绘制模具的结构草图: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绘制冷冲模的完整的结构草图,绘制模具结构图是模具设计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步骤为先画俯视图(顺序为:画模架、凸模、凹模、各种标准件和非标准件),再画出主视图。(13)校核模具与冲压设备的有关参数:对所使用的冲压设备的参数进行校核:包括最公称压力、滑块行程、滑块行程次数、装模高度和电动机的功率等。(14)冷冲模结

4、构设计的审查:对根据上述有关冷冲模结构设计的各项要求设计出来的模具,应进行冷冲模结构设计的初步审查,同时,也有必要对提出的要求加以确认和修改。(15)绘制模具的装配图:装配图是模具装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应清楚地表明冷冲模的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必要的尺寸(如外形尺寸、定位圈直径、安装尺寸、活动零件的极限尺寸等)、序号、明细表、标题栏及技术要求。(16)绘制模具的零件图:由模具装配图拆绘零件图的顺序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17)复核设计图样冷冲模具设计的最后审核是模具设计的最后把关,应多关注模具的寿命、零件的加工尺寸、性能。2 研究重点及难点()零件设计的合理性分析,工艺

5、及结构分析。 (2)材料选择,考虑各种缺陷及其避免方法,模具强度及刚度分析。()冲裁零件成型工艺考虑,保证获得合格完整美观的制件。()冲压用板材的选用,冲压设备的选用及校核,冲裁力和冲裁间隙的合理选用。在整个过程中要确定好冲裁件的排样、搭边、送料步骤、条料宽度。 (5)模具零件的必要计算:包括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凸模、凹模成型尺寸的设计计算,以及根据产品生产批量的大小确定凸、凹模制造所选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过程。(6)绘制模具总装图、零件图及尺寸标注。准备情况(已查阅的参考文献或进行的调研)2.1 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1冲压模具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6、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并开始使用U、ProEineer、I-EA、Eulid-S等国际通用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7、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D/C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虽然我国的冲压模具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模具制造水平还与先进工业化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制造水平比美、日、法、意落后许多,也要比加拿大、英国、西班牙、韩国、新加坡等国落后。且在创新开发方向的投入仍显不足,冲压模具行业内综合开发能力的提升已严重滞后于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层次的冲压模具技术人才资源不足,尤其是高级模具设计人员、CC数控机床操作工等,需求缺口较大。(2)模具标准化程度不高,模具及其零件部件的商品率偏低。(3)模具制造的专业化程度和集中化

8、程度待进一步提高。()模具修理机制不健全,因拖延修理期影响生产的事时有发生。(5)模具寿命偏低,使模具费占产品成本比率过高且长期居高不下。()模具及零部件市场价偏低,模具修理费用更低,而且没有市场指导价,完全靠购销双方“议价”,地区与厂际之间价差悬殊。()模具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缓慢,特别是国内自行开发的模具新材料大多至今未能推广应用。(8)设备老化严重,超期服役的情况普遍。(9)各类模具的标准及技术指导性文件不齐全,特别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各类模具国家标准缺口大。(0)模具钢的精炼和模具锻坯的锻造技术推广应用问题,至今未能解决。(11)制作模具理念上落后、还有企业管理落后。2

9、. 发展趋势目前一方面是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国际上将模具制造逐渐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和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的国际采购趋势十分明显,因此展望未来,包括国际国内模具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前景美好,良好的市场环境预示着中国模具工业将会有一个继续得到高速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是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模具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只要各方面政策得当(包括发展环境、财政和税收政策、人员培训等)“十一五期间,及其到202年我国模具工业不但会在量和质的方面有一个很大提高,而且会在行业结构、产品水平、开发创新能力、企业体制以及技术进步方面都会取得较大进步。当今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

10、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1)全面推广C/A/CAE技术模具。C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2)高速铣削加工。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充分运用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如快速原型制造(RPM)及相关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4)电火花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正取代传统加工技术。(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估计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已达到40%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一般为0%左右。(6)优质材料及先进

11、表面处理技术,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现在已显得十分必要。()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上述这些重大科技都需应用当代先进CA/CAE/CAM/CAPP计算机仿真技术,逆向工程,快速原型设计、概念设计、可靠性技术、高精度电镜分析、

12、频谱分析等原理和技术来加以实现。(9)快速经济制模技术标准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这一领域的高新快速制造模具技术进展很快,国内有多家已自行开发出达到国际水平的相关设备。模具标准件应用更加广泛,品种有所扩展。模具材料方面,由于对模具寿命的重视,优质模具钢的应用有较大进展。正由于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模具水平得以提高。2.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31 研究意义(1)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增强设计开发能力。(2)查阅冲压模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概括总结,培养较强的文献检索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在较复杂冲压件模具设计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并具有编制设计计算书的基

13、本技能。()有些冲压件需要弯曲、拉伸、成形、冲裁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合理安排各工序,正确进行工序的组合与排序;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工序设计结构合理的多工位级进模模具,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高;操作时手不需进入危险区,操作安全;而且易于实现冲压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使模具强度较高,寿命较长;模具结构合理,加工制造容易。()本次毕业设计就是要完成一多工序冲压件的整套成型模具设计,通过设计,可以让自己系统掌握冲压工艺和冲压模设计知识,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模具设计工程师的培养打下基础23.2 研究创新点(1)排样创新。一般的排样边上有工艺搭边;经多种方案对比,改进后排样图采用无搭边,材料的总

14、利用率提高.%。()凹模采用镶拼结构, 把复杂的内形转变为较容易的外形加工, 即使中间某个拼块坏了,更换起来也很方便。2.3 文献资料1 屈华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005年版3 邓文英,郭晓鹏金属工艺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00年版4施平.机械工程专业英语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00版5 程云建r/ENGIER从入门到精通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6 朱张校.工程材料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年版7 薛啟翔.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分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08 欧阳波仪.多工位

15、级进模设计与制造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第1版9 涂光祺.冲模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陈炎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与制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10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1 周大隽.冲模结构设计与要领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王新华,袁联富.冲模结构图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彭建,秦晓刚.冷冲模制造与修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4夏琴杏.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广州:华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 廖念钊,古莹菴,莫雨松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010年第五版16 李湘宁.董亚男.基于虚拟原型技术的

16、模具技术探讨.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7., 178-1791 . ddig, Dan VaenBosche. Deeloping and Manfturing AtomoveStapndies.Sampig Journal,Mr/Apr,1,430;8 aylan Alan,Blal iny an Y. C. Yen.anufuin f dies and mlds Ann. C, 5(2001) No. P4051 K K Alaneme.Filure alsis f uld des of an industial pnhing mahne.ginerng Failuenalysis, 00,

17、7(16).3 实施方案、进度实施计划及预期提交的毕业设计资料.1实施方案 3.主要方法(1)设计前的准备:丰富模具的基础知识,熟悉冲压件结构及设计过程,熟悉多工位连续冲压成形原理及整个流程。()零件的三维造型:先利用CAD软件画出二维图纸,再利用roe进行三维分析。(3)模具设计:1)对所设计的模具产品进行工艺分析。 )确定模具结构(冲压模)。 )排样图的设计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4)冲裁压力和压力中心计算。 5)凸凹模设计。 6)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其他零件的设计。 )压力机的选择。 9)绘图。()设计说明书:阐述冲压零件图的绘制过程及整个模具的设计过程。3.1.2、在设计工程中遇到

18、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由于自己的实践经验的不足,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零件的排样设计等等。对于困难我会竭尽所能一一把它克服。解决的主要途径:(1)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自学;(2)组内组织讨论解决问题;(3)请教课题指导老师及同学;()参观模具厂,了解冲压全过程。2预期提交的毕业设计资料()制品的3D造型设计。()一副模具装配图。(3)一副模具7套以上非标准零件图。()编写模具中成型零件(凹、凸模)的加工工艺卡,并完成其自动仿真加工程序。()一本设计说明书(所有3图插入说明书中恰当位置)。()科技论文翻译。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年 月 日开题小组意见 开题小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院系审核意见院系主管领导签字:年 月 日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