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材料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22560277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习杨善洲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习杨善洲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习杨善洲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学习杨善洲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杨善洲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习杨善洲活动材料总结 08 水保支部 一、杨善洲同志生平介绍杨善洲,男,1927 年 1 月出生,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陡 坡行政村大柳水自然村人。1934 年至 1949 年,在家务农; 1950 年,参加乡农会和武装队,任小队长;1951 年,在施 甸区摆马乡政府工作;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土改小组长,同 年10月调保山县董官乡、打渔乡搞,复查”工作,任副队 长,195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 年 1 月至 7 月,在 施甸区委搞,复查”工作,任队长;1953年8月至1955年, 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副书记; 1955 年至 1957年,在施 甸区委工作,任区委书记; 1957

2、 年至 1958 年,在中央第七 期党校学习; 1958 年至 1963 年,在保山县委工作,任县委 副书记; 1963 年至 1965 年在施甸县委工作,任县委书记; 1965年至1966年,在大理、保山搞,四清”工作,任党委 书记、团长; 1966 年 3 月至 1977 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 地委副书记; 1977 年至 1988 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保山 地委书记; 1988 年 6 月至 2008 年 11 月,退休后回家乡施甸 县大亮山义务造林,创建林场; 2010 年 10 月 10 日,因病逝 世,享年 84 岁。二、义务植树绿荒山,晚年做出新贡献1988 年 4月, 60

3、 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时任省委 书记的普朝柱代表是省委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 说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 了:,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50公里,海拔在1800 2619 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 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 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 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 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一人种三亩,三亩吃 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

4、增加粮食产量,村民只有进一步开 荒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 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 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 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 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 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 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这既对全县有利,也对当地群众生 产、生活有利。”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 这地方连野樱桃和记木数都不长。”然而,杨善洲创办林场 的设想和决心没有被动摇。他请地、

5、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 技人员到大亮山上作多次调查研究。他们带着帐篷,风餐露 宿,徒步 24天,队姚关、旧城、酒房等地进行了调查。经 过调研,更坚定了杨善洲改变大亮山面貌、,种树扶贫”的 决心,并将场址选在施甸县的旧城、酒房、姚关 3 个乡结合 部的大亮山。当时大亮山周围的山林陡已经承包到户了,怎么办林场 呢?杨善洲在深思熟虑之后,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 场的方案。在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支持后,县政府召 开了有关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户代表参加的会议,把绿化造林 与发展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以及林场的性质、范围、办法、 利益分配讲清楚,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然后才开始 筹备建场的有关事项。退

6、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 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大家人挑 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 14 公里的打水杆坪子,临时 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 倾盆大雨不期而至,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 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 创业。林场成立大亮山造林指挥部,杨善洲亲自担任指挥长。 成立当晚,他们在用树枝围起的简易帐篷里,围着火塘召开 了第一次造林会议,把林场职工分宣传动员、整墒、育苗三 个小组,要求抢在 5、 6 月份雨季来临前育下能种万亩以上 的树苗。到达大亮山的第二天,杨善洲把大亮山社的社长找

7、来, 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把他们到大亮山的目的意义都讲明白 了,希望得到大亮山社的支持。大亮山社的社长李宗清见到 老书记身先士卒,早感动得不得了。他连声说:,老书记你 这么大年纪的人,不住城里住山里,为的是给咱老百姓造福, 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办什么事,就老书记一句话,说什么 我们都支持!”杨善洲一方面又带着人在大亮山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 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大亮山的低,盘算种什么树、怎样种。 他在山上转了 12 天,把能造林的地方都走遍了。回来后, 他确定了当年要种 1 万亩松树林,育 20 亩苗圃,以后平均 每年种一万亩以上松树林。种树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杨善洲绞尽脑汁。 他每天和职工

8、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他把原来摆放在 家里的几十盆雪松、白梅、银杏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 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 杨善洲就发动全场职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1990 年林场修公路,为了省钱,杨善洲找来仪器,找了 几个小工,自己测量自己干,硬是修通了一条长 14 公里的 山路,每公里路花费不到 1 万元。林场没有资金扩大种植面积,无法发放林场工人工资, 他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共 为林场争取到 300 多万元资金支持。1999 年 11 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 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拄这拐杖执意爬 上了

9、大亮山。开始办林场那几年困难很大,但是杨善洲艰苦 奋斗,尽量少花钱多办事。没有钱盖房子就花 7000 多元钱 盖油毛毡房 40多格,一住就是8年,有三个职工住了 9年 半才出去。没有钱购买农具,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办公桌、 板凳、床铺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晚上照明没有电,每人买一 盏马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杨善洲同志到大亮山林场要发展 壮大,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 进行多种经营。建场之初,杨善洲主要以种植华山松为主, 在党的十四大后,他感到仅仅种植华山松不能在近期内产生 效益,林场要以林养林,要提高经济效益。于是,他们从广 东、福建等地引种龙眼树苗,开辟了龙眼水果基地。施甸

10、县 的立体气候十分突出,高海拔地区常年云遮雾罩,是种植茶 叶的好地方。酒房乡供销社茶厂生产的袋装黑山银峰茶, 1994 年曾荣获省农业厅优质产品称号,供不应求。他们从中 得到启示,也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还专门投资建了一个粗 茶叶加工厂;另一方面,杨善洲号召林场职工开拓新的生产 经营领域,他和林场职工的努力下,大亮山林场没有几年时 间,就红火起来了,家业扩大、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为了搞好多种经营,他们办起了茶叶基地,又建起茶叶 精制厂,茶树也长得有半人高了,但正在这时,发生了一场 鼠患,一只只肥大的老鼠几夜之间就把三分之二的茶树啃死 了,人们辛勤多年的茶园毁于一夜。面对这挫折,有的人畏 缩了

11、,但杨善洲却没有被困难压垮。他鼓励大家,茶园毁了 可以重新种植,人的精神垮了,事业就真正完了。他要职工 振奋精神,重新与大自然搏斗。初建林场的 3 年,他们好不 容易种活了将近 3 万亩华山松,有近 400 亩松树被一种叫紫 荆泽兰的毒草侵扰死了,杨善洲又鼓励职工不要泄气,振奋 精神重新再干。在他的鼓舞下,林场职工始终没有在困难面 前低头。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 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补贴 70 元伙食费, 后来调到了 100 元。不仅不要钱,杨善洲还经常要给林场贴 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里基地,招了一些监时工,磁上 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

12、退休金拿出来用于 发工资。23 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 5.6 万亩,森林覆盖 率达 90%左右,修建林区公路 26 公里,架设高压线路 15 公 里,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 6 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 为 8 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 4 个行政村 1 万多人 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 100 公斤提高到 450 公斤,监近周边 4 个贫困村 100 多户贫困户开始脱贫致 富。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是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 饮水难题。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 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 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

13、、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 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 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2009 年 9 月至2010 年 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 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 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2009年4月,杨善洲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 3亿元的 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 60年如一日,始终坚 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 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曾说:,我1952年入党,其 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

14、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 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 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 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 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 生方向和奋斗目标。”他还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 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 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 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 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 的出发点和归宿。”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 39 岁担任地委副书记, 50 岁担任地

15、委书记,他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 40 多年间,牢 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空草鞋,当地群 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有一次,杨善洲下乡,到 乡政府打听乡领导在不在。乡秘书看他的模样,以为是农民, 便打发说领导不在,杨善洲不急不恼,自己进村转悠了解情 况,最后才叫来乡干部,安排具体工作。在当地委书记期间, 他走遍了全市的村社。龙陵县木城乡地处中缅边境,不通公 路,他绕道潞西,花四天时间到达木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 他在报场镇种了半亩粳稻实验田,用,三岔九垄”式插秧, 亩产量提高三四百斤,广泛推广后,现在当地群众还采用“三 岔九垄”式插秧。他还实施了,坡地改梯田”、,条田”改 造

16、,还种了茶叶、包谷等实验田,效果很好,被群众称为,粮 书记”。1980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 到保山考察,因提前抵达,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桥公社通知 他,到了公社才发现,他正在田里头和农民一起劳动。听到 工作人员的喊声,他才回过神来,赶紧拔腿往回跑。耀邦同 志听说后,感叹说像杨善洲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 见。杨善洲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 谷,他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 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 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一次,听说保山县大官市大队 成立了一个茶叶专业组,没有生产基金,到处借钱,马上给 送

17、去了 800元。有些人感到吃惊:,杨善洲这样埋头苦干和 无私奉献图个啥?”他说:,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像鲁迅说的 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输出的是血!”1964 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 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 年,组织部门有文件规 定他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写报告 上去时,被他要求撤销了。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 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 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1975 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 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居住,妻子张玉珍专程跑去找杨善 洲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掏出

18、身上仅有的 30元钱交 给妻子,说:,你先拿这30元钱回去,买几个瓦盆接一下 漏,暂时艰苦一下。”张玉珍接过30元钱,含着泪水回到 了老家。 1995年,杨善洲退休回到大亮山种树。出于对 杨善洲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方便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 5 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的附近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一间房子,妻 子张玉珍找杨善洲凑钱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拿出了 9600 元。,你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钱?”老伴问。杨善洲摆了摆 手:,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 ”张玉 珍只好又一次含着泪水回去,把刚盖起来还没住的房子卖 了。1986年,姚关乡的一位副乡长在杨善洲家看到老书记的 老伴和女儿们正在吃包谷饭

19、,得知老书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 只好用包谷掺在饭里时,这位副乡长流泪了,当即让乡民政 给老书记家里拉去了两袋救济粮。杨善洲知道后,批评了他: 好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呢,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 的家庭。”他叫家里人将送来的粮食退了回去。1988 年,当时驻板桥汉庄的地委工作组接到板桥镇宗家 山村杨春兰老人的申诉。老人去卖猪,半路上被人截住,一 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猪,并扯着老人来到了地委工作组要 求主持公道。工作组负责处理此事的人听信了对方的话,责 令杨春兰老人立即将猪还给对方,并罚款 80 元。老人含冤 叫屈告到了工作组。杨善洲得知此事后,马上责成工作组与 地委信访办公室的干部进行调查核实,他

20、说:我们处理的 任何小事都可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 候,都不能马虎行事,不能伤了群众的心。”后经调查核实, 原来杨春兰所卖的猪是别人偷了转卖给他的,他自己毫不知 情,工作组还了他一个清白。四、艰苦奋斗严要求,淡泊名利讲奉献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但他从不从林 场领取报酬。林场场长自洪学曾跟杨善洲谈过很多次,自学 洪说:老书记, 多的钱咱们林场拿不出来,一月补助你 500 元林场还是有的”,但杨善洲一句话就把自洪学顶了回去: 我上山来是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保山地区经济 协作办公室得知杨善洲的情况后对他说:老书记,你来做 我们的顾问吧,一个月我们给你1000块

21、钱”。杨善洲谢绝 了,他说:我现在是林场的顾问,没有时间给你们做顾问”。他的老伴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他为此交了 370元的 汽油钱。他说:办林场后,领导考虑到我老了,出外办事 不方便,就专门为我配了车。但车子是办公用的,不是接送 家属子女的。虽然不在岗位了,但原则还是要坚持。还有我 当领导有小车用,那些买不起车,买不起摩托车的人怎么办 呢?想想这些,我觉得当个领导已经够特殊的了,还想 多占点其他的便宜,就太不应该了。”杨善洲无论下乡还是出差,都是自掏腰包,从来不拿林 场的半分半厘,也不占公家的便宜。 23年来从未在林场报过 一张发票和单子,也没有报过一分钱出差费。林场职工感慨 地说:,人们都

22、说叫花子还有三担,而我们的老书记连一担 也没有。”开始有人认为:这老家伙就是想退休以后捞一把, 几万亩森林成材后,他一年可以分红几万元。杨善洲说:,在 林场捞油水的机会还是有的,办林场这么多年,引进资金 300 多万元,按当时规定,引进资金可以提成 5%10%,能得30 万,买幢房子不成问题。但我没有要。来造林是了却我的一 桩心事,是我应尽的义务,我分文不取。我既不是林场场长, 也不是支书,就是义务植树人。“办了保证树苗茁壮成长,他像照顾孩子一样照看着种下 去的树苗。有一次发生山火,大家好不容易把他从火场劝回。 到凌晨 3时,大家回到住地后,他还坐在值班室里。大亮山林场挂牌后,杨善洲不是场长,

23、却没少操心。平 时,他和林场职工一样,起早贪黑,上山挖塘种树,吃的是 一个锅子里的饭,住的是一样的油毛毡窝棚。有的同志看不 过去,说他年纪大了,给一点特殊照顾,给他开个小灶,他 坚决不肯,执意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御寒,大亮 山四季烧火塘,晚上,大家就围在杨善洲住的火塘过商量工 作。杨善洲乐在其中地说,白天造林、晚上烤火,也是一 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嘛!”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是一张床、一张学生用的 书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火盆上架着锅针,锅针上是 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旁边是用来煮药的两个小罗锅,四 个小碗摆放在桌上,火塘边的墙疙嗒摆放着雨伞、蓑衣、马 灯、手锤、砍刀、板锄、镐、钉

24、耙、油纸帽,床头挂着水准 仪、黄布帽、草帽、手套、袖套、围腰,床脚下一双黄胶鞋 一双翻皮皮鞋、一双拖鞋,墙壁上两张用旧的洗脸毛巾。 2009 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 23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 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 笔账:大亮山林场占地 7.2万亩,其中 5.8万亩华山松中有 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 1亩地种 200 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 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留下 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 的是精神财富。五、领导关怀树楷模,群众爱戴学善洲杨善洲退休

25、 23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情系大 山、开荒种树、一心为民、无么奉献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 受到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的敬仰。201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指出,杨善洲同志 60年坚守共产党 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 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 秀共产党员,要把杨善洲同志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 宣传。杨善洲同志病重期间,李源潮委托云南省委组织部领 导到医院慰问。杨善洲逝世后,李源潮又委托云南省委组织 部在追悼会上敬献花圈。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

26、局长贾治邦近日指出,要把杨善 洲同志作为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重大典型予以学习宣传,作为 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增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对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也多次做 出重要批示。10 月份再次指出,杨善洲同志 60 年如一日,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 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 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 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 楷模。白恩培要求,有关部门要精心安排,结合创先争优深 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9 月 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

27、 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委托省委党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 到保山市人民医院看望杨善洲。辛桂梓向杨善洲转达了李源 潮的慰问,并当面读了李源潮的批示,转交了中央组织部给 杨善洲的慰问金。辛桂梓还转达了省委书记白恩培对杨善洲 的亲切问候。辛桂梓说,杨善洲同志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学 习的楷模,李源潮同志的慰问和批示既是对杨善洲同志的肯 定,也是对全省党员干部的激励和鞭策。各级党委及其组织 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白 恩培同志的要求,结合创先争优,深入开展学习杨善洲同志 的活动。他强调,要学习杨善洲同志恪守信念、清正谦洁、 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始终坚守共产党员人的精 神家园,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 放在个人利益前面,自觉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始终 发扬奉献精神,公而忘私,淡泊名利地位,努力做桥头堡建 设合格的领导者和推动者。近来,国家林业局、云南省委、保山市委等领导机关相 继发出了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经保山市委、 市政府批准,施甸县将大亮山林场正式更名为,善洲林场”, 并决定在善洲林场修建杨善洲纪念碑和雕像。全国林业系 统、全省各族群众掀起了缅怀杨善洲,学习杨善洲的热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