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研究

上传人:208891****657173 文档编号:22559460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研究摘 要大学生志愿者是当前社会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具有高素质、高文化的水准。在日渐发展的社会体系中,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效,在某些方面甚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开展服务,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活动,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本文通过对社区服务、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等概念的界定和当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现状和途径分析,探求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层面面临的问题及其多方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路径的意见和建议,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

2、提供合理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为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途径Abstract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urrent social service system, they have high quality, high culture level. In the growing social system, the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in social services has

3、been partly effective, in some respects even play a vital role, they actively carry out services to others, dedication to the community of volunteer activities, and get the societys unanimous praise.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service,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s, college s

4、tudents volunteer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servic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ways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service,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in the way of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service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pro

5、pose to optimize the student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service path, to provid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way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service, and to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volunteers in community service, contribute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building.Key W

6、ords: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community service; ways目 录 TOC o 1-3 h z u摘 要 IAbstract II目 录 III引 言 1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背景及意义 1(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含义及背景 1(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1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现状及途径 2(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领域 2(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身份 3(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 3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5(一)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目标不明确 5(二)社

7、区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接纳度低 5(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不畅 6四、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途径研究 7(一)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服务渠道 7(二)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8(三)转变传统观念,接纳并包容大学生志愿者 8(四)多方合力,优化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路径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谢 辞 13引 言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力量,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支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社会年轻力量,能够给我国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新局面带来新的血液和活力。因此,探索和研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是时代使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大学生志愿者参

8、与社区服务的背景及意义(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含义及背景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按照社区居民的不同需要,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团体、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1。大学生志愿者,是指自愿参加志愿者组织,不以获得经济报酬或其它任何形式的物质回报为目的,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献给社会公益服务事业,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一定专业技术性服务的大学生2。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是指依据个人的意愿,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公共服务为主要领域,充分运用社区资源,面向特殊困难家庭和居民开展服务的一种公益性活动3。我国城市志愿服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

9、后期。2004年11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号召,要求在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文体、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1。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和体系化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中,许多高校在社区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并结合社区志愿需求,开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志愿服务项目2。在志愿服务理念日益得到大众认同的背景下,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面临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开创社会治理新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新的突破与进展。(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大学生们朝气蓬勃,充满了激情与力量,在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为社区提供了发展的

10、新鲜力量,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够减少社区组织结构和管理机构的日常活动开支,解决部分社区因为资金困难面临的一些问题,降低社区的预算经费;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所撰写的活动报告与活动总结能为社区带来的新的理念和新的视角,能够为社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启发,引导社区做出正确的发展规划;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引入专业的社区志愿服务理论知识,促使社区破除老旧的机制观念,摒弃行政化、体制化色彩,创新社区的服务管理模式,推动社区发展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大学生在社区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能够为社区居民树立良好的榜样,有助于社区志愿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增进邻里关系,促进积极合作

11、、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理念的形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区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的现象,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的形成,减少甚至是消除社会失范现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现状及途径当前,大学生志愿者以多种途径参与到社区服务的进程中,探求社区的需求,为社区内的居民解决问题。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文体、教育服务,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例如,自1998年西北工业大学实施“阳光工程”以来,截止2013年参加志愿服务的在校大学生累计达到10208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44000

12、小时 2。(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领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领域主要有:社区文化宣传、医疗卫生宣传、文体活动、助老活动、教育、扶贫等4。社区文化宣传:帮助社区宣传文化节日,开展文化活动,如当地的重要节日、法定节假日等。医疗卫生宣传:如预防艾滋病,预防高血压、预防心脏病、预防流行性感冒等,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体活动:开展文娱和体育类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居民融入社区。社区助老活动:针对社区的老年人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对身体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开展专业的理疗服务。教育类活动:针对社区居民开展一系列教育类活动,包括知识和职业技能,如为社区内的小学生开设下午“四点半

13、课堂”。扶贫类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志愿活动,帮助社区中处于困境的居民摆脱困境,缓解他们的生活困难。(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身份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身份主要有:参与者、组织者、活动者5。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与者参与社区服务,是指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志愿者组织、团体等进入社区,参加志愿服务6。大学生志愿者在具体事务之中,负责一些基础性的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实际的服务。大学生在社区负责人的领导和组织下为社区居民提供具体的服务,服务内容丰富,服务类型、服务难度、专业性系数也各有所不同。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组织者参与社区服务,通常是校内志愿组织或协会的负责人,或校外志愿者组织或协会的负

14、责人(少数)进入社区,与社区内的工作人员或社区负责人衔接与沟通。大学生志愿者通常作为人员调动者和组织者,负责实际服务活动中的人员分配与安排;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策划设计,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并带领志愿者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活动者参与社区服务,通常对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了解深入,同时也可以链接不同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协会及来自社会的其它支持资源。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在组织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活动者,链接资源,整合资源,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主要包括:通过大学校内志愿组织志愿团体

15、参与、大学校外志愿组织协会及志愿机构参与和个人身份参与社区服务7。其中,通过参与校内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占到78%,通过参与校外志愿组织机构参与的大学生占42%,以个人身份参与的大学生占23%8。1、通过校内志愿者组织协会参与社区服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的主要方式是校内志愿者组织。校内的各种志愿者组织和志愿团体在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内志愿组织包括:大学生所在的本校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校级学生会和院级学生会组织的志愿者服务团对,还包括一些班级和学生因为实践课程临时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校内的志愿组织和志愿团体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是通

16、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安排组织、培训,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具体的社区服务过程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9。这类志愿组织与志愿团体对大学生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需本校的大学生报名加入社团或组织即可。志愿社团和组织由本校学生组成,首先便于人员的组织和管理,容易步调一致;其次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同质性较强,便于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在实际志愿工作中能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志愿任务。志愿社团和组织的负责人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与社区内的工作人员对接,保持长久联系,完成志愿服务的组织和规划,实现志愿活动的长期性与稳定性。2、通过校外志愿者组织机构参与社区服务校外的志愿者协会组织或机构主要包括一些省、市、县区的

17、志愿者协会,民间志愿者服务团队等10,如青年志愿者协会、高校志愿者联盟、红十字会和提供专业定向服务的NGO组织和NPO组织以及一些基金会、慈善组织等。这类组织机构分为专业性较强的组织机构和一些民间团体。专业性较强的组织与机构,面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为社区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或定向服务。组织会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能力培训10。大学生志愿者加入这类机构或组织,能够学习专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从而增强其服务本领或技能。此外,这类组织和机构内部的组织与管理方式相对科学合理,组织内规章制度、组织条例完备,大学生志愿者正式注册加入,遵循组织的管理条例,享受组织内的福利性和保障性措施。社会民间团体,

18、由社区内的居民自发组织,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立足本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直接的志愿服务10。团体内的管理模式相对简单,志愿者的自发性和随机性较强,区别于专业性较强的定向服务机构。部分民间组织依托本社区的资源发展壮大,在政府的支持下,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接收政府购买服务,成长为比较正式的组织或机构。大学生志愿者加入这类民间团体或组织,能够发挥自身的潜能,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动力。大学生与本社区居民一起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能够深入探求居民的需求,提升志愿服务的针对性,为社区居民解决问题。3、以个人身份参与社区服务以个人身份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学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学生以个人的身份参与社区服务,一般是直接参加社

19、区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招募,应聘成功之后直接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这类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能力与素质,经过社区服务中心的招募与培训,自身的专业性又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在实际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的潜能。另一类学生是通过与他人结伴或是自己直接进入社区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这类学生与社区管理层不直接联系或是没有联系,学生直接进入社区,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志愿服务。这类学生一般是要通过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完成学期的实践课程,或是做一些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从而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服务。这类学生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开展的社区服务也比较灵活多样,能够进入社区,发现问题,直接提供志愿服务

20、,帮助解决社区居民一些及时性的问题。以个人身份参与社区服务的大学生们需要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其服务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摒弃盲目性、自发性,另外需要社区居民给予他们更多的接纳和帮助,否则可能会影响个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参与过程的活动体验度。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成就感不高,高校的支持力度不够,社区的接纳度不够,社团组织的发展模式过时,缺乏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一)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目标不明确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参与社区服务的目标不明确。通过

21、大学生志愿者对于社区服务的内容调查数据得知,有28.61%的志愿者表示很了解所参与的社区活动的具体内容,58.7%表示一般了解,9.15%表示听过但并不了解,3.43%表完全不了解11。数据表明,在实际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对于社区活动的具体内容的认知度比较低12。近半数的学生对社区活动的具体内容只有一般的了解,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社区服务。说明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服务时目标不明确,对参与志愿者活动缺乏基本的思想准备,其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主观意识还需进一步的强化。只有在具有明确服务目的的情况下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才能培养他们的服务社区责任和意识,通过志愿服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获得服

22、务社区的成就感的同时提升个人实践能力。(二)社区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接纳度低社区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接纳包括社区居民对大学生的支持和社区工作人员对大学生的接纳,是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居民中,28%表示很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62%表示一般支持,9%表示不支持11。 数据表明,大部分社区居民能够接纳大学生志愿者并对他们的实际活动表示一般支持;部分居民表示很支持;部分居民明确表示不支持,认为大学生不能解决社区的实际问题,志愿活动只是做样子,趋于表面形式。社区的不支持会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与参与过程中的满意度。社区的工作人员是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社区

23、服务的过程中的关键性成员,但是在现实的合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科学合理地探求社区的具体需要,将大学生志愿者和服务社区的活动很好的衔接起来,也没有与志愿者团队建立服务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潜力。在具体的服务活动中,部分工作人员还是难以脱离行政化、体制化色彩,未能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以服务者、学习者的姿态参与社区服务,导致与志愿者的合作只是注重表面形式,也并没有对志愿者抱有信心,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与帮助,致使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降低。(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不畅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如何选择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活动前

24、期的培训和准备工作;活动中期的具体参与及后期的评估总结。当前阻碍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参与社区服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联络方式相对落后通过校内组织协会参与的大学生们,是通过共同的学生社团或是志愿组织内部联络。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架构、职能系统和分工形式。确定了具体的志愿活动之后,部分社团或组织会对志愿者进行人员分配,技能培训,对志愿活动进行提前熟悉和安排,确保志愿者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大学生志愿者之间没有相对正式的联络方式,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团或组织之间的沟通方式相对落后,只是单向沟通,由组织通知大学生志愿者在确定的时间参与,没

25、将志愿活动与志愿活动的人员进行合理匹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的诉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志愿者流失13。校内志愿者组织与志愿协会的管理模式有待于提升。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组织活动形式化导致实际工作达不到效果,对于志愿人员的协调、管理和培训工作缺乏专业性;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功利化明显,部分社团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只是为了扩大社团影响力,获得证书之类的奖励,并不能为社区带来实质性的服务。这一方面需要校内社团与志愿者协会多与校外的专业志愿者协会、NGO组织合作,学习先进的组织管理技能,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对校内学生社团、志愿者协会的监管,引导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2、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层次较低大型的

26、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一般需要社区工作人员与大学生团队负责人共同组织策划,具体到十分详尽的服务计划,保证社区的问题能够解决,志愿者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社区的需求与并没有与大学生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对接,导致社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使得大学生资源遭到了浪费。大学生志愿组织及社区服务中心还是缺乏对信息化媒体的引入与推进,没能及时通过信息化的平台14,发布招募信息,提前规划志愿服务的人员安排及活动内容策划,导致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过程受到影响。信息化平台未能及时更新招募动态,志愿活动的进行过程追踪,也未能将整个大学区的志愿招募活动整合起来,供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具体的参与领域与参与的

27、社区。3、 学校教育对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往往无法将社区需求与志愿者的专业性结合起来,开展的社区服务缺乏深度,未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优势15。高校在其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一般也不关注志愿者服务问题,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也不做深层次的探析。由于缺少对大学生的专业化训练,教学内容与社区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区内居民对于服务的多层次需求,服务的内容更难凸显其专业性,这种对社区的需求与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服务脱节的情况会使志愿服务社区的行动趋于形式化,不利于活动的专业化和深入化。高校应与社区增强互动,深入沟通分

28、析,使得服务与需求结合起来,促进社区志愿活动的专业化发展。四、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途径研究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来,为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通过对志愿者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途径优化的策略。以不同途径参与社区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都需要寻找支持资源,在进入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的各个环节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不断优化参与路径。(一)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服务渠道在社区建立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将社区民众的需求与志愿服务很好地结合,确保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和有效性10。社区是多方合作机制中的志愿服务基地与服务平台。社区应增强与高校、与社团组织沟

29、通的主动性,为大学生志愿者搭建平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志愿者在更替的过程中,服务项目不会受到影响。在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要切实依据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就有关社区志愿服务的细节问题做好协商工作。要体现三个结合,即与专业相结合,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与项目相结合,在运行模式上进行创新16。要充分挖掘高校内丰富的志愿服务资源,结合社区需求,打造特色服务品牌、项目化服务体系,服务社区,实现高校资源与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渠道更为畅通15。(二)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大学生志愿者的能力与素质关系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水平,大

30、学生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以及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影响大学生参与。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应从自身的能力水平、参与的积极性及社区服务的针对性三方面来提升自己。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认真学习志愿理论和方法,内化志愿服务理念,并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并做一些具体的志愿活动加强锻炼,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要充分发挥自身投身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摆正自己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心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和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最后,大学生志愿者应提升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定位能力,摒弃盲目思想,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学习现状、课程时间安排及当地社区服务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

31、服务。(三)转变传统观念,接纳并包容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参与积极性。目前很多社区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接纳度和包容度远远不够,缺乏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持与帮助。社区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接纳并包容大学生志愿者,支持并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16。社区居民,应正视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的帮助和改变,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也应增强对社区的主人翁意识,学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的志愿精神,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更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对大学生抱有接纳和包容的态度,尽可能地帮助和支持他们。社区工作人员,应转变传统观念,主动与高校、社团组织沟通,发掘高校的志愿者资

32、源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社区内部的管理应该破除行政化、体制化色彩,学习创新的管理模式,破除老旧观念,接纳大学生,共同探索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工作人员应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改变固有的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姿态,学习作为服务者、学习者,接纳大学生的参与,学习大学生的创新理念,耐心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四)多方合力,优化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路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路径优化,需要社区、高校、社会组织和政府多方合力,加强组织沟通与互动,探求多方要求与目标,找准平衡点,多方合力,共同致力于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17。社区作为社区服务的依托点,应成为整合各种社区资源的联络者和组织者,引导多方合力,优化

33、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路径18。主动加强与高校、社会组织、团体、志愿机构的联络,做好资源整合;政府主动提供财政性支持和政策性保障;大学生志愿者应以高校为圆心,寻找多方支持资源;社区与社会组织应充分探求社区居民的需求,结合多方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计划;各方合力,优化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路径。结论大学生志愿者以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区,为社区发展贡献了力量。分析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现状及途径,得出影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因素有:大学生自身对参与社区服务的目标不明确;社区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接纳度低;又因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联络方式相对落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层次较低、学校教

34、育对志愿服务关注不够等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不畅。因此需要多方力量支持,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提供合理有效途径。如社区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促进志愿服务的长效性;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社区转变传统观念,接纳大学生志愿者;高校、社会公共组织、社区、政府等多方合力,构筑支持资源,优化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路径。通过探求各方需求与目标,提供解决策略,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参与到社区服务中,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对策思考J.姚靖.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2.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周燕.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

35、13(07)3.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几点思考J.董慧,梁凯.文教资料.2011(02)4.大学城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思路探析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陆玭. 现代教育科学. 2013(05)5.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多方合作机制研究J.祝文文,付帅.教育现代化.2016(06)6.当代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状况调查. J.陈欣雨.南京特教学院院报.2014(02)7.浅谈高校志愿类社团的可持续发展J.邵明辉.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8.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的路径选择J.徐远博.学理论.2017(01)9.浅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J.巩丽,张佳.浙江青年专修学院

36、学报. 2011(02)10.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现状与路径探析以肇庆市Q社区为例J.陈前.黑河学刊. 2016(07)11.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长效机制探索以桂林市为例J.刘鹏程.科技视界.2015(02)12制约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的因素分析J.王嗣胤.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913.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社会化发展现状分析.J宋伯峰,黄世伟,王昊.社会与观察.2017(02)14.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调查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J.刘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2)15.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研究J.李荔慧.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6(12)16.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及实现.J.于红霞.延边大学.2012(07)17.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工作研究.J.邵桂红,郁政宏.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06)18.青少年社区服务机构治理机制再探索基于北京社区青年汇的实践J.漆光鸿,徐选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01)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