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2556246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教学目的:一、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分段落复述课文。二、通过熟读课文,认识孙悟空3借芭蕉扇的经由,学习孙悟空不怕难题、勇于斗争的精神,感受名著魅力。三、通过学习文本,引诱学生主动想象,主动思索,主动浏览。教学准备:熟读课文、课件教学进程:1、导入:一、前人很喜欢用3字,譬如李白就曾写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中国传统小说也常常用3字来编写故事

2、,譬如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3碗无非岗;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隋唐演义中有陈咬金3斧子定瓦岗;西游记中有3打白骨精,还有咱们今日要学习的3借芭蕉扇。二、出示、读课题:3借芭蕉扇(读课题明白:通过3感受到借芭蕉扇的不易。首要讲了孙悟空3借芭蕉扇,扇灭了大火。课题的关键词是借描红芭蕉。小结:标题是文章的1扇窗户,透过窗户,当真察看,细细揣摩,咱们常常有新的发现。)2、总体掌控:3借芭蕉扇,孙悟空每一次想了甚么设施借,效果呢?请同砚们当真地读一读课文,说一说。(1借,逼,铁扇公主给假扇;2借,骗,牛魔王骗回芭蕉扇;3借,打,铁扇公主献扇)申明:门生要与文本进行有用对话,首选得总体掌控文本,进行根本的概括

3、。3、精读:一、在三次借扇中,你对孙悟空的哪次借扇最写意?请当真地读一读,并能说说你写意的理由。二、交换:第三次:写意的理由:借到了芭蕉扇;擅长(合作)借助外部气力: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勇敢善战:恶战;不满意:武力征服,如攻打伊拉克。铁扇公主是无可奈何的献,而非毫不勉强地献。练习:(一)具体描写:众神围得水泄不通、恶战。(二)指出夸大的适当应用,有利于宣染氛围,把故事写生动。(三)通过叫与请的对比感受用词的准确性。(四)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一次:(若无生答,便请门生匡助教师答)写意的理由:机灵:第二天;钻到肚子里;3扇不满意:粗心粗糙:拿了扇子满心欢乐,却不辨真伪。练习:(一)想象孙悟空入

4、铁扇公主肚的情形。设施:平生读,余生闭目想画面,说画面。(二)复述。第二次:写意的理由:机灵:伪装牛魔王欺骗芭蕉扇,设施奇妙。不满意:粗心粗糙:拿了扇子因为性急,只知道了使扇子变大的口诀,却不问若何使它变小;识假八戒。这也是他借扇失败的首要缘故。练习:(一)通过对话诵读,领会角色差别,情况差别,语气也差别。法子:先逐句进行。给门生准备的时候:再总体。4、总结:一、通过3借,饱满了人物形象,终究扇灭了火焰山,继续西行。(齐读八、九自然段)二、你想对孙悟空说些甚么?三、你还晓得哪些西游记的故事。四、恰是因为孙悟空的机灵大胆,唐僧师徒才得以战胜九九八十一难,修得正果。(播放敢问路在何方)5、尾声:本

5、节课的收场其实不代表着咱们思惟的停滞,读到这儿爱思索的同砚确定又有了很多新的题目,课后无妨写在书上,我们下节课再来商讨。教师这儿也想到两个题目:本文真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三借吗?3于此处还有特其它含意吗?芭蕉扇真的是借来的吗?借用在标题中妥贴吗?有更好的标题吗?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2知识技能:1、学会“牌、湘、煌”等12个生字,理解“牌楼、金碧光辉、水天一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聚好的语段。3、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借助注音或字词词典理解生字新词。2、通过朗读训练,感悟语言美和景物的特点。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标识,

6、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感情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骄傲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岳阳楼的特点。教学难点: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具:图片、或相应的课件。教学过程:出示:金碧辉煌回廊环绕三层三檐水天一色碧波万顷一、导入读了这些词,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师:这就是江南第一楼的美丽景色。板书课题齐读:27、江南第一楼释题:“第一”是什么意思?师: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呢?它有何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岳阳楼,去饱览它的美丽。二、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读

7、课文,找出中心句。2、指名说中心句,板书: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3、齐读中心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可以加上关联词。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浩瀚的洞庭、动人的传说。三、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岳阳楼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去看看,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品”字形,请学生画一画。1、楼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说说?(壮美)从哪些词你体会到了岳阳楼的壮美?(飞檐高高翘起)师: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庄重而精致。2、阳楼不仅外观壮美,更让世人惊叹的是它的内部结构,整座楼,没有一根钉子,一块砖。出示课件:3、指导读四、指导学生

8、自由学课文师:老师带着你们欣赏了壮美的楼阁,走进岳阳楼的大门你会看到什么,老师想请一位小导游来为我们介绍。不朽的诗文:提到岳阳楼就会想起一个人范仲淹,简介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虽然仕途坎坷,受到同僚的排挤,但他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初衷。北宋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重修岳阳楼,并请他的好友范仲淹写下千了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文章气势磅礴,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嵩高人格的文化积淀,滋养着人们的心灵。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齐读,背诵师:岳阳楼记为岳阳楼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从此岳

9、阳楼声名鹊起,名扬天下。4、历代文人骚客经过岳阳楼都会留下传世名句,唐代诗人刘禹锡登上岳阳楼面对浩瀚的洞庭湖写下了望洞庭指名读古诗,齐读浩瀚的洞庭1、登上岳阳楼可以欣赏到什么美景呢?师:站在岳阳楼,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引读:楼四周回廊环绕,凭栏远眺学生接读洞庭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指名读3、出示课件欣赏4、多美的洞庭湖我们再读读,配乐齐读。师:浩瀚的洞庭湖为岳阳楼披上了一件秀丽的外衣。动人的传说1、指名介绍动人的传说2、学习:翡翠似的小山,指君山齐读这一句3、哪几个词让你感动?4、指名读这个动人的传说。5、引导学生学习一个有关君山的传说。五、小结写作方法1、本文不但语言美,结构也美,文章是按

10、什么顺序写的?移步换景2、布置作业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六、总结欣赏了江南第一楼,你有什么感受?师:虽然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但从此你对岳阳楼不再陌生,它有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它就是江南第一楼岳阳楼。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6个生字,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象声词使表达更具体生动。2、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体会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复述课文。3、品读原著,感受经典的魅力。教学重点: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复述课文。教学难点:品读原著,感受经典的魅力。教学过程:课前激趣: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播放

11、音乐猴哥师:刚刚播放的音乐赞扬的是谁?生回答:孙悟空。提问:说说你对他的印象。生回答:师:孙悟空有很多经典的动作和语言,谁能来表演他的动作或语言。生表演孙悟空的动作和语言(设计意图:课前通过看视频,听猴哥的音乐,能让学生轻轻松松进入课堂,并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表演孙悟空的经典动作和语言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看学生对孙悟空了解多少,三是为了解孙悟空这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复述课文做铺垫。)一、课题质疑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关于孙悟空的故事三借芭蕉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学生质疑4、教师相机板书:怎样借?结果怎样?(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

12、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看到课题质疑,一是看学生通过课题读出了什么信息,有什么不懂之处,二是学生提出问题让课堂学习有了方向性,三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只有能提出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视野也会变得越来越开阔。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检查预习1、三借芭蕉扇,扇还有一个读音。指名读:铁扇公主举起芭蕉扇,朝孙悟空一扇,扇起一阵狂风,把孙悟空刮到天上去了。2、提问: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3、生回答:扇字做名词读扇shan,做动作时读扇shan。4、师:这篇课文很有趣,语言很有特色,比如课文里很多地方都用了拟声词。课

13、件出示:前面有一座大山,燃着大火。前面有一座大山,呼呼地燃着大火。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提问: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火很大,句子更生动形象。)出示另外两句带拟声词的句子,指名读。B、铁扇公主没留神,咕噜咕噜把孙悟空也喝到肚子里去了。(吞的声音)C、天空起了乌云,沙沙地下起雨来,好凉快哟(轻轻地读)5、你会用拟声词说话吗?6、学生用拟声词造句(设计意图:扇字的读音检查是让学生知道扇的两种不同的读音,在作动词时读第四声,在作名词时读第一声。而且扇字在课文里出现了很多次,检查能让学生把字音读准确。拟声词的检查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象声词使表达更具体。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把拟声词装在心里,灵动起来,

14、培养他们对拟声词的敏感度和会自如地使用。)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师:扇的读音清楚了,拟声词的作用明白了,现在就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快速地浏览课文并完成桌上的学习单。要求用最简洁的语言填写。自主学习一:三借芭蕉扇怎样借结果一借(35)段彬彬有礼借被扇飞二借(615)段变作小虫逼借假扇三借(1621)段巧施妙计骗得真扇师相机附板书:礼 被扇跑逼 借假扇骗 得真扇师小结:你们看,这就是文章的层次,瞧,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你们真是了不起。(设计意图:设计学习单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既让学生感到新颖,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既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又让学生学会了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课文

15、主要内容,这样培养了学生快速扑捉信息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四、品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师:了不起的你们平常阅读写人的文章时,会用什么方法来体会人物形象?生回答:1、通过抓关键词。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体会人物形象。3、抓事情的经过。师:你们谈到的都是一些很好的阅读方法,今天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体会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自主学习二:孙悟空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请默读课文,划记重点语句,做好批注。学生交流学生汇报,相机指导朗读,板书体现人物性格的关键词出示文段:(1)A、一借芭蕉扇“师父,我借芭蕉扇去,你们在这儿等着。”孙悟空翻了一个跟头,来到了翠云山。他向铁扇公主行

16、了个礼,说:“我们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请你把芭蕉扇借我老孙一用。”铁扇公主哪里肯借,故意说:“你等着,你等着”铁扇公主举起芭蕉扇,朝孙悟空一扇,扇起一阵狂风,把孙悟空刮到天上去了。B、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C、教师小结:动作是“行了个礼”,语言中用上了“请”字。说明“一借”时,他很有礼貌。(2)A、二借芭蕉扇“铁扇公主,快把你的芭蕉扇借给我老孙!”铁扇公主还当孙悟空在大门外叫唤呢,说:“不借,不借,就是不借!”孙悟空这就不客气,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翻起跟头来,疼得铁扇公主在地上直打滚。“哎哟,哎哟,饶命呀!我把扇子借给你,你快出来吧!”B、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C、教师小结:孙悟空在铁扇

17、公主的肚子里直打滚,侧面反应了孙悟空的聪明,让铁扇公主吃点苦头,才借到了扇子。说明孙悟空是个机智灵活、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人。(3)A、三借芭蕉扇这个假牛魔王说:“听说孙悟空来借芭蕉扇,我心里可着急了。你把扇子借给他了吗?”铁扇公主说:“我给他一把假芭蕉扇,这会儿呀,那猴子也许让火给烧死了。”假牛魔王说:“真的芭蕉扇呢?拿来给我瞧瞧。”B、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教师小结:孙悟空办法巧妙、有勇有谋。5、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通过抓关键词句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孙悟空。孙悟空借芭蕉扇一借就借了三次,真是一波三折,可见借扇过程困难重重,可孙悟空不怕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再说那铁扇

18、公主骄横跋扈,故意刁难,孙悟空敢于和她斗智斗争,最终靠他的足智多谋成功借回芭蕉扇。(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这堂课的重点,略读课文是让学生把以往学到的略读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来自主学习,所以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说说平时阅读写人的文章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体会人物形象,接着让学生用上这样的方法体会本堂课中分析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这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交流和汇报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体会表达出来,让他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有了成就感。)五、复述课文1、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有趣吗?这故事是三借芭蕉扇,你最喜欢哪一次“借”?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现这一次“借”来复述。2、提出要求:分角色

19、表演或讲故事3、小组内练习分角色合作表演和讲故事。4、小组上台汇报(设计意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或讲故事,是对前一个环节的升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对人物形象更深刻地理解。也是学生的个性化朗读的体现和学生能力的体现,这一环节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六、拓展延伸1、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很精彩?这么精彩的片段,原著中是怎么写的。2、出示原著片段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道:“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3、学

20、生自由练读,指名读。4、提问: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借?(第三借)。5、我们看课文里的第三借,出示课文里的第三借这个假牛魔王说:“听说孙悟空来借芭蕉扇,我心里可着急了。你把扇子借给他了吗?”铁扇公主说:“我给他一把假芭蕉扇,这会儿呀,那猴子也许让火烧死了。”假牛魔王说:“真的芭蕉扇呢?拿来给我瞧瞧。”在这儿呢”铁扇公主说着,从嘴里吐出小扇子。6、男生读原著,女生读课文。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原著还是课文呢?我们的课文是白话文,原著是文言文。其实文言文写的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东西,是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当你好好品读原著时你会发现很多妙不可言之处。(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并不局限于语文教材,更重

21、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带给他们的乐趣,并由此爱上语文,爱上母语。于是我在这里安排了原著和课文的对比读,让他们不仅仅读课文,还可以去品读原著,去爱上原著,去感受经典带来的.魅力。)七、课堂结语师:西游记是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生回答: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在经典名著中,我们总能读到曲折动人的故事,总能看到各具特点的人物,总能让我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共喜杨俊说:考查明代社会,不可不看西游记,外国人研究中国更不可不读西游记。可老师觉得,考查中国历史不可不看四大名著,外国人研究中国更不可不读四大名著。让我们细细品味这古典醇香,感受那无穷的人格魅力吧!(设计意图:推荐四大名著,把阅读推向更广

22、阔的天地。)板书设计:26、三借芭蕉扇一借 礼 被扇跑 足智多谋孙悟空 二借 逼 借假扇 敢于斗争三借 骗 得真扇 不怕困难副板书:怎样借?结果?抓关键词,抓人物描写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4复习要求:1、复习、掌握本单元的字、词以及课文内容。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内容复习: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第八单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八单元有哪些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2、我们回忆一下,这两篇课文分别讲了哪两件事?(1)每逢佳节倍思亲讲的是(王维在重阳节那天更加思念亲人,便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谁能背诵

23、一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指名背诵,齐背后出示全诗。(3)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出示: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是指( )A王维的兄弟B王维C王维的一个好朋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A对朋友的一种思念之情B对亲人、对家乡的一种思念之情C对故乡的一种热爱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 )今天是中秋节,叔叔在北京出差,他打电话回来说非常想我们,叔叔此时的心情可以用诗句“( )”来形容。(师生逐一交流)(5)拓展延伸,感受古诗文无穷魅力:“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你还能说出谁有关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句吗?参考答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

24、思李白“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王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宋之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张久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师补充: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出示两首诗,齐读: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泊船瓜州北宋 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思乡名作,课下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再搜集一些这一类的诗句来吟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5、。3、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1)什么是“陋习”?课文中的陋习指的是( )(2)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孙中山小时候看到自己的姐姐被逼着缠足,很生气也很心疼姐姐。直到他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废除了缠足的陋习。)(3)比较句子(课后练习题)第一组: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却毫无办法,无力反抗。)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5复习目标:熟练掌握第七单元的字词,能找准反义词,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从文中得到的启发。复习过程:一、

26、 复习认读的字1、 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表(一)中第七单元的生字,注意容易读错的读音。2、 交流重点的读音:注意翘舌音:持( ) 耻( )逝( )平舌音:素( ) 前鼻音:愤( ) 朴( )3、 交流多音字,并组词量( )( ) 盛( )( ) 称( )( ) 撒( )( )二、 复习要求写字词1、 读读词语表,记忆字形,注意难写的字2、 提出容易写错的字:注意:“矛盾” “谦虚” “鞋” “懂”重点区分:抢 坦 般 阶 恼 朴 陶抡 担 船 价 脑 仆 淘3、相信词语的意思,找找反义词进攻 傲慢 丑陋 懦弱 愚蠢 大方 冷漠 认真三、 复习课文(一) 复习矛和盾的集合1、 说说矛和盾分别有哪些优点和缺点?2、 利用矛和盾的优点发明了什么?3、 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4、 例举课外的例子说明最后一句话(二) 复习科里亚的木匣1、 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找出动作的词,从中觉得科利亚怎么样?2、 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1找出两次挖有什么不同?2从文中你又觉得科利亚有什么特点?3、 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告诉我们什么?(三) 复习陶罐和铁罐1朗读复习1-9小节2找出描写铁罐与陶罐神态的词3从中觉得它们有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2、陶罐与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