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2550063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掌握灸法的分类、操作技术、注意事一、灸法的概念 ,又称灸,攻法,火法。说文 解字指出:“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可见灸法是 一种用艾火持续薰灼治疗疾病的方法。施灸 的材料除了艾绒之外,还 有桑枝、灯草等非艾材料。施 灸的方法多种多样。治疗原理主要是通 过腧穴、经络传 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灸法不仅能治疗 疾 病,而且能预防疾病,如灸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培补 元气,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二、灸法的特点 1. 适应症广,疗效显著 根据内经的记载,灸法 可以治疗寒性腹

2、痛腹胀、泄泻等; 治疗气血不足、亡阳 虚脱等;治疗局部瘀血肿块等。此外, 王焘在外台秘 要中还指出,灸法特别善于祛风,治疗。 古今某 些医家认为,灸法还可以治疗热证。2操作安全,容易掌握 针刺操作不慎,容易造成医疗事故,灸法 在这方面要安全得多。 而且,灸法在操作技术方面,也 较针刺简单,容易掌握。因此,历史 上很多中医都常用 灸法治病。3.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某些出血性疾病,不能用针刺治疗,用针刺治疗往往出血不 止。 这时,可以采用灸法治疗。灸法以艾灸为主,还有灯火灸等非艾灸法。艾灸 主要分为艾炷 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四种。艾 炷灸根据隔不隔药物,分 为直

3、接灸与间接灸;直接灸又 分为灸后化脓留瘢痕的化脓灸和不化 脓、不留瘢痕的非 化脓灸;间接灸根据间隔的药物又有隔姜灸、隔 蒜灸、 隔盐灸、隔药饼灸等。艾条灸按操作方式分为悬起灸和实按 灸两大类,悬起灸又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之分;实按 灸又有 太乙针、雷火针、百发神针、三气合痹针之别。 1. 艾灸类 2. 非艾灸类 · 艾炷灸 · 灯火 灸 · 艾条灸 · 黄蜡灸 · 温针灸 · 桑枝灸 · 温灸器灸 · 药锭灸 · 药捻灸 · 电热灸 · 阳燧灸 灸感、 灸量和灸法补泻 一、灸感 灸

4、感指灸疗时患者的 自我感觉。 一般灸法和化脓灸法的灸感往往不同。 灸感与疗效亦有密切的关系。二、灸量1. 2灸量原则施灸数量,原则上要足,火足气至适度而止。灸量不足,火候不 到,就达不到治疗 目的。正如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所说:“ 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除了灸量充足而适度之外,还应根据患者的体质与年龄、施灸部位、所患病情等因素确定灸量。3 施灸疗程三、灸法补泻 1. 从灸法操作分补泻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根据灵枢·背俞篇记载,“毋吹其 火”的灸法操作为补法,R

5、20;疾吹其火”的灸法操作为泻法。2从灸法作用分补泻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从艾叶的功能,灸法的作用来看,灸法以温补为主, 多用于虚证、 寒证。但灸法也有泻的作用,可用于实证 和某些热证。如隔蒜灸有清 热解毒、消肿散结、逐瘀排 脓的作用,可用于外科痈疮肿疖、腹中积 块。医学入门说:“寒热虚实,皆可灸之。 ”因此,灸法的主治作用十分广泛,除了能治虚证、寒证之外,还可以治疗实证和某些热 证。 主治 作用 适应范围1疏风解表温散寒邪风寒表证、寒性胃痛、腹痛、呕吐、泄泻2温经止痛 活血逐痹 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肩

6、凝、肘劳3回阳固脱 升 阳举陷壮阳益气亡阳虚脱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久泻、 久漏;阳萎、早泄、遗精、遗尿、神疲、乏力、自汗4清热解毒消瘀散结外科痈疮疖肿初起、疮疡久溃不敛、阴性疮疡、瘰疠、 鼻衄5防病保健 延年益寿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培补 元气,预防疾病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体位 体位宜平正舒适,便于准确定穴,有利于艾炷安放和施灸。 二、施灸顺序 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 少后多。 三、部位宜忌 颜面五官、阴部、有大 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宜直接灸,妊娠期妇女 的腹部、腰骶 部不宜施灸。古代文献记载的禁灸穴位,选用时应从实 际出发,不必拘泥。若需施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四

7、、病情宜忌 阴虚阳亢、邪实内闭、热毒炽盛等病 症,应慎用灸法。 五、施灸注意 施灸时要注意 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衣物的烧损。灸后 若局 部出现水泡,小水泡可不作处理,任其自然吸收,注意不要 擦破; 若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 后,涂龙胆紫药水。教学参考 一、历代医家论灸法 1. 王焘论灸法 外台秘要卷十四说:“至于火艾,特有奇能。虽 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此之一法,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外台秘要卷三十九说:“故汤药攻其内,以灸 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知火艾之功,过半于汤药矣。

8、221;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灸风者,宜从少以至多也;灸寒者,宜从多以至少也”;“寒湿者,宜从多以至少也”;“其手足外皆是阳脉也,不得过于二壮;腹中者,水谷之所盛,风寒之所结,灸之务 欲多也”;“背之重厚,灸之宜多”; “衰老者少灸,盛壮肥实者多灸”。2.窦材论灸法扁鹊心书说:“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保命之法, 灼艾第一, 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世有百余种大病,不 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

9、221;扁鹊心书说:“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 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补接真气,即此法也, 若去风邪四肢小 疾,不过三五七壮而已”。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之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食窦穴)、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 矣。”3. 闻人耆年论灸法 备急灸法说:“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为第一”,“ 施之无疑,用之有效,返死回生,妙夺造化。”4. 高武论灸法针灸聚英·卷三·艾炷大小曰:̶

10、0;千金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曰,小儿七日以上, 周年以还,炷如雀粪。明堂下经云:凡灸欲炷根广三分, 若不三 分,即火气不能达,病未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 惟头与四肢欲小耳。 ……艾炷若大,复灸多, 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 背脚灸多, 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细节,令 人短寿。王节斋曰:面上艾炷须小,手足上则可粗。”5. 杨继洲论灸法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说:“疾在肠胃,非药铒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焫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 医 家之不可缺一者也。

11、”针灸大成·灸疮要发说:“资生经云:下经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甲乙经云: 灸疮不 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今人 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 于煻灰中煨热,拍破,热熨疮上 十余遍,其疮三日遂发。又以生麻油 渍之而发;亦有用 龟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亦有恐气血衰不发, 服四 物汤,滋养气血,不可一概论也。有复灸一二壮遂发;有食 热炙 之物,如烧鱼、煎豆腐、羊肉之类而发,在人以意 相助。”针灸大成·灸后调摄说:“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

12、 定 气,凡百事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 冒寒。 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惟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 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 痰涎,阻滞病气矣。鲜鱼鸡羊,虽 能发火,止可施于初 灸,十数日之内,不可加于半月之后。” 二、灸法 的应用举隅 1. 高血压萧某,女性,49 岁。患高血压病十余年,曾一度有卒中先兆,四 肢麻木,步履 不便,颈项强痛,言语蹇涩,血压206/146mmHg,经灸足 三里、绝骨各七壮,使发出灸疮后,言语逐渐清晰,行动亦 恢复正常。 (中医灸疗集要453 页) 2. 支气管 炎 应用艾炷隔姜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363 例次,显效 率

13、为50%以上,总 有效率为 85%,选用穴位为大椎、定 喘、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等,灸治时间在夏季“三伏天”,每穴灸3壮,每周灸3次,共灸12次。 (中医灸疗集要459 页)3. 支气管哮喘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238例,其中虚寒者150例,有效70.8% , 好转 1 2.5%;实热者88 例,全部有效。治法:虚寒型取大椎、膏盲、天突、 膻中、哮喘(在第七颈椎旁开一寸 处),偏肺虚者加肺俞去哮喘;偏 肾虚者加肾俞。实热 型灸取天突、中脘、大椎、肺俞;针尺泽、内关、 列缺、 风门、气海。操作:艾炷直接灸79壮,如病程较长可灸 10壮。 灸后,贴以小膏药,每日换1次,任

14、其化脓自愈。 (中医灸疗集要 465 页) 4. 泄泻应用神阙穴隔盐灸治疗水泻748例,每次灸510壮,每日灸12 次,痊愈 680 例,占 90.9% ;好转 40 例,占 5.3% ;无效28例,占3.8%,般灸治23日多可治愈。(中医灸疗集要481 页)5. 痢疾应用艾炷隔盐灸神阙穴,治疗急性菌痢36例,临床治愈 33 例,好 转2 例, 无效1例,痊愈病例治疗次数平均为 7.8 次。中医灸疗集 要485页) 6. 癃闭隔盐灸治疗产生尿潴留 17例。方法:先将炒熟食盐填入脐孔,上 置葱饼(葱白捣 成泥状,压成约0.3 厘米厚),然后将艾炷压在葱饼 上, 点燃施灸。待有热气入腹难忍即有便意

15、。小便自解后。可隔 日再灸 12 壮,以巩固疗效。结果:灸 1壮自解小便者10例, 24 壮者6例,7 壮者1例。中医灸疗集要524 页)7. 阳痿采用多壮艾灸关元穴治疗阳痿12 例,取得一定疗效。每次在关元 穴施以非化脓 灸 100200壮,治愈 7例,显效3 例,好转2 例。中医 灸疗集要528 页)8. 血小板减少症采用艾炷隔姜灸八髎、腰阳关穴,治疗血小板减少25例,显效8例,好转12 例,无效5例( 中医灸疗集要530页)。9. 脱肛采用艾条灸治疗小儿脱肛 42 例。方法:选百会穴,令小儿正坐, 医者左手分开患儿头发暴露穴位,右 手持艾条在穴位上行温和灸 5 分 钟,后改用雀啄灸,连

16、续施灸 15分钟,每日或隔日 1次。结果:痊愈 30例, 好转8 例,无效4例。 中医灸疗集要576页)10. 荨麻疹 采用艾炷隔姜灸治疗本病 33例。取穴:合谷、 阳池、行间、解溪, 均双侧。按艾炷隔姜灸法操作。每 穴每次各灸3壮,艾炷如半个米粒大,每日灸12次,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停灸。慢性者应多灸25次, 以巩 固疗效。结果:急性者 13 例均愈;慢性者 20例,痊愈13 例,好转3例,治疗中断者4例。急性者经治疗25 次痊愈,慢性者 821 次大多数可愈。(中医灸疗集要597页)11. 痛经采用艾条灸治疗痛经42 例。取穴:关元、曲骨、三阴交或痛区。 方法:在月经来潮 前一、二日或月经来潮

17、时施灸,施灸以患者感到舒 适为 度。每日 12 次,每次每穴灸 1530分钟。结果:临床治 愈例,显效 8例,好转2 例。平均灸治次数 4.1 次。对虚寒性痛经效果颇佳。(中医灸疗集要606 页)12.鼻衄张某某,男, 34 岁。因打喷嚏后致鼻腔间接出血不止,当时自行 压迫止血无效,即送往医院急诊,五 官科检查未见异常。遂鼻腔填塞, 压迫止血,但无效。 又注射肾上腺素、维生素K,也未见好转。经采用 艾卷 温和灸法,灸风府30 分钟后,出血逐渐好转, 1 次即愈,观 察1 个月未复发。(中医灸疗集要650页) 复习自测一、 A 型选择题(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 其题号填入题干后的括

18、号中;每题1 分,共16分。)1. 艾叶的采集,最好在每年的什么时候.1.A、 23月间B、35月间C、56月间D、 68月间E、79月间 2.以下哪一种药物为非火热类灸材2A、灯心草B、桑枝C、桃枝D、硫磺E、甘遂 3.以下哪一种药物为火热类灸材.3.A、 毛茛B、斑螯C、硫磺D、 白芥子E、旱莲草 4.以下哪一种方法属于针刺与艾灸结合的方法4A、太乙针灸B、 雷火针灸C、百发神针灸D、温针灸E、 三气合痹针灸5 以下哪一种方法属于瘢痕灸.5.A、隔姜灸B、非化脓灸C、雀啄灸D、 雷火针灸E、化脓灸6 非化脓灸适用于6A、虚寒轻证B、虚寒重证C、 肺痨、腹中积块等症D、急性吐泻、腹痛等症E、

19、 阳萎、早泄等症7 以下哪一种灸法属于实按灸.7.A、温和灸B、非化脓灸C、隔姜灸D、 太乙针灸E、温针灸8 以下哪一种方法属于悬起灸.8.A、雷火针灸B、无瘢痕灸C、隔蒜灸D、温针灸E、雀啄灸9灸后必须贴敷药膏的灸法是.9.A、B、非化脓灸C、太乙针灸E、铺灸10.民间用来治疗虚化脓灸D、隔姜灸劳、顽痹等病症的灸法是.10.A、隔胡椒饼灸B、隔姜灸C、非化脓灸D、铺灸E、温针灸11擅长治疗阳萎、早泄等病症的灸法是.11.A、化脓灸B、非化脓灸C、隔姜灸D、温和灸E、隔附子饼灸12擅长治疗肺痨、腹中积块等病症的灸法是.12.A、隔蒜灸B、隔胡椒饼灸C、隔豆豉饼灸D、非化脓灸E、温和灸13具有温

20、阳祛寒、拔毒止痛、去腐生肌作用的灸法是.13.A、灯火灸B、黄蜡C、桑枝灸D、硫朱灸E、隔蒜灸14善治小儿惊风、痄腮等疾病的灸法是.14.A、灯火灸B、桑枝灸C、隔蒜灸D、雀啄灸E、太乙灯灸15善治感冒、呕吐、泄泻等病症的灸法是.15.A、隔蒜灸B、隔姜灸C、隔盐灸D、隔附子灸E、温和灸16灸后出现的大水泡刺破放放液后,应涂以.16.A、 75%乙醇B、 95%乙醇C、碘酒D、龙胆紫E、玉红膏B 型选择题(从五个备选答案中,各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最佳答案的题号分别填入各自题干后的括号中;每题 1 分,共 20 分。)A、化脓灸B、E、桑枝灸 1属于艾条灸的灸法是.17.2 属于艾炷灸的灸法是.

21、18.A、化脓灸B、灯火灸C、隔蒜灸D、温和灸E、百发神针3属于悬起灸的灸法是.19.4属于间接灸的灸法是.20.5属于实按灸的灸法是.21.A、太乙针灸B、雷火针灸C、回旋灸D、雀啄灸E、温和灸6 点燃艾条后在穴位皮肤上方固定施灸的灸法是.22.7点燃艾条后在穴位皮肤上方上下移动施灸的灸法是.23.8点燃艾条后在穴位皮肤上方左右移动施灸的灸法是.24.A、隔附子饼灸B、化脓灸C、隔蒜灸D、隔姜灸E、隔盐灸9 多用于治疗感冒、呕吐、泄泻等病症的灸法是.25.10多用于治疗急性腹痛、吐泻、肢厥、虚脱等病症的灸法是.26.1 1 多用于治疗肺痨、腹中积块、未溃疮疖等病症的灸法是. 27 .A、非化

22、脓灸B、化脓灸C、温针灸D、隔姜灸E、温和灸12.灸后不留疤痕的直接灸法是.28.13必须将艾炷燃尽的灸法是.29.14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炎等病的灸法是.30.A、化脓灸B、温和灸C、太乙针D、温针E、桑枝灸15.属于实按灸的灸法是.31.16属于针刺与灸法相结合的灸法是.32.17属于非艾类的灸法是.33.A、非化脓灸B、隔附子饼灸C、回旋灸D、太乙针灸E、温针灸18 属于直接灸的灸法是.34.19 属于间接灸的灸法是.35.20属于悬起灸的灸法是.36.三、X型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题给分;每题 2 分A、化脓灸D、药锭灸A、温和灸D、百发神针适应症是.

23、39.C、疮疡久不收口E、内脏下垂干后的括号中,共 10 分。)1B、隔蒜灸E、回旋灸B、温针灸E、雷火针A、阳萎D、即不化脓少选、多选、错选不悬起灸包括.37.C、雀啄灸2实按灸包括.38.C、太乙针3隔附子饼灸的B、早泄4 灸法的主治作用有.40.A、疏风解表 温散寒邪B、温通经络活血逐痹C、回阳固脱 升阳举陷D、防病保健 延年益寿E、消瘀散结拔毒泄热5 慎用灸法的病证为.41.A、外感表证B、阴虚阳亢C、里虚寒证D、邪实内闭E、热毒炽盛四、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1药艾条主要包括普通药艾条,.2常用的间接灸有隔姜灸,.44.,.45.隔药饼灸。3常用的隔药饼灸有隔附子饼灸,

24、.46.4关于灸法的作用与适应证,内经有“脏.48.生满 病,其治宜灸焫”,“.49.则灸之”之说。5孙思邈说:“胸背腹灸之尤宜.50其腰脊欲须.51.。”6关于灸法补泻,内经有“以火补者,.52.其火”;“以火泻者,.53.其火”的论述。7关于灸量,艾条灸,温灸器灸一般以.54.计算,太 乙针、雷火针则以熨灸的.55.计算。五、改错题(在题中划线部分找出错误之处,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干后; 书写格式如下:若要将“针刺”改成“艾 灸”

25、;,则写成:针刺→艾灸,要将“艾灸”改为“针刺”,则写成:艾灸→ 针刺。1初病,体质强壮者,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改错:.56.2灵枢·官能篇曰:“阴阳皆实,火自当之”,“结络凝 滞,火所治之”。改错3温和灸的操作是:将艾卷一端点燃,对准应灸腧穴,约距皮肤 1 厘米进行旋转灸治。4 隔姜灸多用于治疗外感热证和虚热性5元气欲脱,沉寒厥冷,宜大炷少壮;风寒湿痹,上实下虚,宜小炷多壮。2化脓灸………3非化脓灸… 。4隔物灸 …………………5艾炷 ………………6温针灸 …………………& #8230;……7实按灸…8药捻1灸法的主治作用有哪些?2试述悬起灸的操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