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铺就中国石油产业的内涵之路2012.4.15-5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22549671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教育铺就中国石油产业的内涵之路2012.4.15-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教育铺就中国石油产业的内涵之路2012.4.15-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教育铺就中国石油产业的内涵之路2012.4.15-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以教育铺就中国石油产业的内涵之路2012.4.15-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教育铺就中国石油产业的内涵之路2012.4.15-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以教育铺就中国石油产业的内涵之路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召开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并进行石油教育编委会的改选撰稿/李继鹏2012年4月15日,锦城云翠,春深如海。中国石油教育人聚首成都青城,参加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二次常务常务理事会暨石油教育六届一次编委会年会。全国石油类高等院校、三大石油公司企业培训系统、相关人事部门负责人等,总计82位代表与会。会议主要有三大议题,一是审议金华副理事长的2011年学会工作报告并部署2012年工作,二是进行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的会刊石油教育杂志的换届改选,三是听取中国石油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总课题组的工作汇报。会程为2天。为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为会议顺利召开提供了大

2、力的支持。会上,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的理事长曾玉康做了齐心协力,解放思想,把学会工作推向新的水平的重要讲话。曾玉康理事长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国石油教育目前目前所面临发展形势和任务,他说,中国石油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期,但是产业的模式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石油工业讲,人才的接续,人才结构的改善,企业人才技能的培养将左右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中国石油要依托国家人才工程和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大力实施人才素质工程,通过企业、院校的共同努力,把我国石油人才队伍和技能操作队伍的能力与素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建立中国石油的技能高地和人才高地,实现企业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成长。这个任务的艰巨性和崇高性,所有从

3、事石油教育的同志们应该深刻地感受到。他说,企业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是压力更是动力,人才的缺口就是教育的空间,教育的能力就是企业的成长力,中国石油教育一定要抓住契机把自身变成中国石油安全和能源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起光荣的使命和责任。他在讲话中也强调了石油教育作为中国石油教育的窗口和中石油的一个窗口,要传递好信息,搭建好平台,引领好文化。坚持以促进中国石油的人才教育与发展为本,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建立新的运作模式,打造优质的品牌特色。这是中国石油的一面镜子,是必须必要必为之事,石油教育的发展需要这个刊物,这个刊物更要满足石油人才培养具有迫切性的文化需要、学术需要、精神需要。另外,曾玉康理事长还特

4、别强调了石油教育学会正在组织的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石油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个项目由作为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的大庆职业学院牵头,面向整个中石油教育,着力于摸清情况,把脉未来,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企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曾总说,课题的启动带动、凝聚了石油教育领域各方面的研究力量,体现了教育对企业发展的服务性和人才培育的支撑性,要站在为集团公司服务的角度,以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借鉴标准,努力找到和解决技能人才发展中的关键与难点,要以国际视野和建设现代国际化能源公司的职业教育理念,推进改革与创新,为企业的职业技能人才这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根塑

5、基。金华副理事长在学会的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12年的工作,他说,学会从换届以后,本着坚持一个宗旨(促进石油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继续两个业务范围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团结多方力量(各大石油公司、相关石油专业的院校、国内外石油教育资源),搭建“四个平台”(石油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平台、石油职业教育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平台,石油继续教育与石油人才队伍的联系平台、各石油企业间培训工作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的办会理念,主动适应和调整,内抓质量,外树形象,以服务为宗旨,推动工作模式的转型;以合作为基础,搭建互动双赢的桥梁;以课题为载体,积极实现动力有效传递,不断推进企业的人才与知识创新,在企业的模式转型与产业发展

6、的新布局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金华副事长说要求,学会要积极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和模式,探索教育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是大形势,大平台。石油教育学会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为工与学搭建好平台,为校与企互动筑好道路。一要促进高等教育与企业的协同创新。石油类的高校要抓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契机,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发挥石油高等教育特有的资源优势,创新培养模式,努力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二是促进职业教育的企业服务。学会方面要积极倡导以合作胸怀、开放的理念支持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实际,促进教育与企业,教育与产业,人才与需要的“目标一致,责任共

7、担,文化共建,功能互补”,探索职业教育资源作为人才与文化、创新与品质基础的企业成长模式。三是促进企业人才可持续发展。企业是人才成长的舞台和空间。石油教育中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具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价值,在新的形势下,紧紧围绕我国石油石化企业,针对勘探开发一体化、数字油田等,满足、石油产业技术开发的人才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满足社会对低碳人才,绿色环保人才、新能源产业人才的需求,将人才的新技术、技能、新观念的培育,通过持续的继续教育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大市场,更是一种大服务,一种大教育,中国石油教育要引导和促进这个重心转移,为企业成长铺路,为教育培训事业立标。 对石油教育的改版与编委的重组问题,他说,这包

8、含着集团公司以刊物的殷切期待。要发挥好这一学会会刊的沟通作用、窗口作用,学术价值、人文价值,“不断以高质量创造精品,不断以新模式打造品牌,不断以新内涵丰富文化,不断以新标尺建立市场”。要切实加大刊物建设的力度,培育刊物资源的厚度,发掘刊物影响的广度,把其真正变成中国石油人才、教育、文化、技能、思想这些软实力最大、最壮丽的精神家园。会上,金华副理事长表达了对目前学会目前组织的课题中国石油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的深切关注和关心,他一再强调,这个课题无论从立意到关于课题的开题研究,都有很强的针对性、突破性和适用性,对集团未来面临的人才问题做一个非常具有系统性的研究与探索很有必要。他说,中国石

9、油正在形成新的产业布局和战略调整,这是世界产业模式、能源经济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和生态的工业体系建立,对资源企业不仅是观念模式,也是产业模式的调整要求,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要跟上这个步伐。 为了强化这个课题的推进,理事会还专门组织开召开了针对为课题推进的专题工作汇报会,一些石油高等学校基于对工学结合及技能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关注,也参加了课题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中国职业教育正在迅猛发展,中国石油技能操作人才队伍成长迫切,作为职业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石油石化类的职业院校曾经有过很好的基础,但是,近些年明显在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定位不准,布局不合理有很大关系。现在集团公司在向国际化能

10、源公司转型的过程中,人才建设、人才结构、人才质量问题已经成为问题,这些问题要解决好,必须要用好已经有职业教育资源,并要使这些资源重新进行优化、提升,在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当然,对高职院校来说,为中石油企业服务,也是为自己服务,在服务中才能更快更好促进自己的发展。课题立项是石油职业教育走进企业,联系企业,甚至是影响企业的一个机会和平台。曾玉康理事长在研讨中做了总结讲话,他代表石油教育学会诚挚而深切地表达了对课题参与单位的支持和关心,也以一位老石油人的视角谈了对课题的看法,他说,我们的企业是国家的,企业的教育,既是为企业自己,更是为国家为社会发展的提供一种服务,教育是文化的、人才

11、的、思想的、社会理念的载体,是支持和支撑企业永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智力基础,企业发展的内涵丰富,层级越高,对教育及人才的需求越迫切,我重视今天的教育,实际是重视企业明天和社会的未来。所以,课题的研究一是要有相应的高度。研究出发点是如何满足企业对人才和教育的需求,同时,对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要从更高的视角上加以重视,如,高职院校是不是按现在的模式管理,是不是有更好的制度上的创新,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应当如何,等等。再如,解决基层技能操作队伍的素质问题,战略上、方法上的,近期、长期的目标应当如何。对市场化用工,季节性、临时性用工,如何从服务经济转型,加强企业的统筹;如何探索建立和创新机制,探索充满活力的

12、、又具有稳定素质基础的用工模式上,为人才强企、技能强企、文化强企找到一条好的路径。二是在研究中要讲求立意的深度。课题研究不能停留在面子上,要以石油职业教育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加强研究的视野与纵深,探索企业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发展的内在规律;要以企业文化成长力与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延伸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研究效度与内涵。研究不仅要涉及知识化和全球化战略下的石油企业发展的模式,同时也要想到石油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如何成为企业发展的更高层次上的依托。如何紧紧依靠企业,服务企业,建立一种企业与教育双赢的模式。当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需要的无数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中国石油也应该说最大量需要的也还是优质的技术与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能站在中国石油未来发展的高度着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引领这些问题解决,说明了我们的企业在成长,企业的文化在成长,中国企业发展所能维系的基石人才教育事业,通过每一位教育者的努力,也在展示了健康而又蓬勃的生命力!2012年4月17日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