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2548273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一. 基本概念3.1. 机械 :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2. 构件与零件3.3. 运动副3.4. 运动副的分类3.5. 运动链3.6. 机构 3.二. 基本知识和技能 3.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 3.2.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别 33. 机构的结构分析 4.第二章 平 面 机 构 的 运 动 分析6.一. 基本概念:6.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6.第三章 平 面 连 杆 机 构 7.一. 基本概念 7.(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 7.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7.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8.第四章 凸 轮 机 构

2、8.一. 基本知识8.(一)名词术语 8.(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8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8.二. 基本技能9.(一)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 9.(二)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 10(三)其他 10第五章 齿 轮 机 构 10一. 基本知识 10(一)啮合原理 10(二)渐开线齿轮 直齿圆柱齿轮 11(三)其它齿轮机构,应知道: 12第六章 轮 系 14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4二.基本周转(差动)轮系的传动比 14三.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5第七章 其它机构 151. 万向联轴节: 152. 螺旋机构 163. 棘轮机构 164. 槽轮机构 166.

3、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177. 组合机构 17第九章 平 面 机 构 的 力 分 析 17一. 基本概念 17(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17(二)构件的惯性力 17(三)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矩)与总反力的作用线 17二. 基本技能 18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18一、基本概念 18(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18(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 18(三)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 1 8(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 1 8二. 基本技能 1 8(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18(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18第十一章 机器的机械效率18一、基本知识 19(一)机械的效率19(二)机械的自锁19

4、二. 基本技能 2.0第十二章机械的运转及调速20一. 基本知识2.0(一)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2.0(二)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2.0(三)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2.0二. 基本技能2.0(一)等效量的计算2.0(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2.0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 基本概念1. 机械 :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器 : 具有三个共性。机构 : 只具有机器的前两个共性。2. 构件与零件零件 制造单元构件 运动单元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或多个零件刚接而成3. 运动副 : 两构件通过表面直接接触而形成的可动联接。 运动副元素: 两构件表面直接接触的点、线、面4. 运动副的分类: 平面运动副

5、:两构件在同一平面作相对运动平面低副 两构件以面接触构成的可动联接平面高副 两构件以点或线接触构成的可动联接 平面低副:转动副 联接的两构件只能作相对转动 移动副 联接的两构件只能作相对移动 空间运动副:两构件在不同平面作相对运动5. 运动链 : 多个构件以运动副联接而成的系统分类 :空间运动链、平面运动链 闭式运动链、开式运动链6. 机构 :有机架并有确定运动的运动链分类 :平面机构、空间机构二. 基本知识和技能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在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副 按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代表符号画出 构件 用线段、小方块等简单图形画出 尺寸 按选定的比例画出2.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

6、运动确定性的判别F = 3n - 2P L- P Hn 活动构件数P L 低副数P H 高副数自由度计算时须注意 :(1)(2)(3)K个构件在同一处构成的复合铰链中有( K - 1 )个转动副局部自由度应去除(通常每个滚子有一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应去除。(注意虚约束出现的场合)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F 0 能动原动件数原动件数原动件数F F机构运动不确定机构运动确定 机构运动相互干涉为刚性构架3. 机构的结构分析(1)高副低代:用一个构件,两个低副代替一个高副须满足: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不变高副低代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曲线对曲线的高副低代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运动不变海4.$炼S酔呂直龙&焼聲貝携

7、S酔呂直龙海4.K炼專酔坐直龙探总抹*rc* 窗*-倉專弗證小卧*祎总=另隸爭算鸟彖丰齒11弗於恥呂閏nl4fa E4fs!l 齒4-wMs-e-$(2)机构的拆组及机构的级别从远离原动件的构件开始拆分杆组 机构的级别由机构中杆组的最高级别所决定(3)机构的组成原理把杆组依次与机架和原动件相联得到机构第二章 平 面 机 构 的 运 动 分 析一. 基本概念:(一)瞬心1. 瞬心的定义瞬心是两构件的瞬时等速重合点2. 机构中的瞬心数目机构中,每两个构件有一个瞬心。机构中的瞬心数 N = k(k-1)/23. 机构中各瞬心的位置(1)以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 以转动副相联:瞬心在转动中心

8、 以移动副相联:瞬心在垂直于导路的无穷远处 以纯滚动的高副相联:瞬心在高副接触点处 以一般高副相联:瞬心在高副接触点的公法线(2)不以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 用三心定理(证明)确定 常需借助於瞬心多边形。 在瞬心多边形中: 每一个点代表一个构件; 每两点间的连线代表该两构件的瞬心; 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所代表的三个瞬心在一直线上; 每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所代表的瞬心为两三角形中 另两个瞬心连线的交点2Pg42R4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不能作加速度分析)二)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1. 运动学原理(1)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用刚体平面运

9、动原理求解(2)两构件的重合点间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用点的复合运动原理求解2. 矢量加法的图解法则从原动件开始,按运动传递的路线,根据运动学原理写出规的矢量方程,按方程图解。(三) 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1. 建立坐标系。2. 画出杆矢量。3. 列出矢量方程。4. 写出位置方程由矢量方程投影而得; 由复数矢量方程分别取实部、虚部相等而得。5. 解出各构件的位置关系。6. 对位置方程求导数并解出速度关系。7. 对速度方程求导数并解出加速度关系。第三章 平 面 连 杆 机 构. 基本概念 (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1. 类型(1)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2)

10、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曲柄滑快机构,转动导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 移动导杆机构,摇块机构。(3)含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正弦机构,正切机构,双转块机构,双滑快机构等(4)偏心轮机构2. 演化方法(1)改变构件形状(2)改变构件相对尺寸(3)改变转动副尺寸(4)机构的倒置(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 由四杆机构的演化理解各种四杆机构间的在联系,从而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性质分析结论直接用于分析 其他四杆机构。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1. 整转副存在的条件 有曲柄的条件(证明) 必要条件 杆长和条件 充分条件 带整转副的构件作机架2. 急回作用1)存在的机构 一般的三类机构(2)产生的条件60(3)极位夹角0

11、的概念4)行程速比系数 K 的定义 计算式0 二 180180。+ 0180 - 03. 传力性能(1)压力角和传动角定义,标注(2)许用压力角和许用传动角(3)机构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原动曲柄与机架的两个共线位置之一4. 死点位置(1)存在的机构 往复运动构件作原动件的机构(2)机构的死点位置连杆与从动曲柄的两个共线位置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几种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一)图解法1. 按给定连杆二、三个位置的设计2. 按给定连架杆二、三组对应位置的设计3. 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的设计(二)解析法 会列出数学模型第四章 凸 轮 机 构一. 基本知识(一)名词术语1. 基圆、基圆半径;滚子、滚子半径。

12、2. 推程、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远休止角;回程、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近休止角。3. 升程h; 角升程4。4. 偏距5. 压力角6. 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工作廓线)(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1. 等速运动 在运动过程开始与终止的两个瞬时有刚性冲击2.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在运动过程开始、中间与终止的三个瞬时有柔性冲击3. 五次多项式运动 无冲击4. 简谐运动 余弦加速度运动在运动过程开始与终止的两个瞬时有柔性冲击5. 摆线运动(正弦加速度运动) 无冲击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基本方程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1. 压力角与自锁压力角 a:凸轮给从动件的正压力的方向线与从动件上力作用点

13、的速度方向间所夹的锐角.a f ,有效分力Ft j,有害分力Fnf 当 a加大到一定值时Fn造成的摩擦力Ff Ft,机构自锁。为保证机构的传力性能,设计时应使机构的max - 01推程时:直动从动件=30 38摆动从动件=40 50回程时:=7080几种凸轮机构的压力角:2.与基圆半径 r0arat,;ara J, ta 时可加大 ra ,直至a 4. 齿轮的变位修正根切不根切的最少齿数 齿轮的变位加工齿轮时成运动不变,刀具不变 仅刀具的安装位置改变。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x x = h * minmin amin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异同: 用成法加工齿轮时: 刀具的顶刃滚切出被加工齿轮的齿根圆

14、 刀具的刀齿滚切出被加工齿轮的齿槽 刀具的齿槽容留出被加工齿轮的轮齿 刀具的侧刃滚切出被加工齿轮的齿 加工变位齿轮时:所用刀具不变 被加工齿轮的 m、 a 不变 成运动不变 被加工齿轮的齿数 z 不变 由于刀具的安装位置的改变,使被加工齿轮的某些尺寸 发生了改变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分度圆半径 r不变不变基圆半径rb不变不变分度圆齿距 p不变不变基圆齿距pb不变不变齿顶圆半径ra力口大xm减小xm齿顶高ha力口大xm减小xm齿根圆半径rf力口大xm减小xm齿根高hf减小xm力口大xm齿全高h不变不变分度圆齿厚s加大 2xm tana减小 2xm tana分度圆齿槽宽e减小 2xm tana加大

15、2xm tana齿顶圆齿厚Sa减小加大齿顶圆齿槽宽ea加大减小齿根圆齿厚Sf加大减小齿根圆齿槽宽ef减小加大三)其它齿轮机构,应知道:1. 齿轮的标准参数(1)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在法面(2)蜗杆的标准参数在轴面与其啮合的蜗轮的标准参数在端面(3)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在大端2. 正确啮合条件(1)斜齿圆柱齿轮机构:m = m = mn1 n 2a =a =a n1 n 2 0=0(内啮合)120 =-0(外啮合)12(2)蜗杆、蜗轮机构m = m = mx1 t 2a =a = ax1t 2Y =012(3)直齿圆锥齿轮机构大端 m = m = m12a =a = a12S = 8 + 8

16、123. 当量齿数(1)斜齿圆柱齿轮zz =v C0S3 0(2)直齿圆锥齿轮zZ =v COS 84. 几个特殊点(1)斜齿圆柱齿轮机构1)a = _(z + z )2 1 2m /COS 0可通过改变 B来调整 a 。 = + Y a 0(2)蜗杆的直径系数q = b!anb土,卩仁0 兀md = qm 丰 z m1 11 1a = _ (q + z )m 丰一(z + z )m2 2 2 1 2(3)圆锥齿轮的分度圆锥角COt 8 = tan 8 = i1 2 12一)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在知道各部分的名称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表 5 - 1中的计算公式。二)齿轮的传动设计1. 根据

17、齿数条件和中心距条件确定传动类型2. 根据a cos a = a cos a2(x + x )#.inv a = i 2 tan a + inv a+ z2算岀(x1+x2)3.恰当分配x1, x2x2 x2 min5-16 第六章 轮 系分配时须保证:x1 x1 min,典型题目:作业5-14,5-15,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从j到k间各从动轮的齿数积i jk从j到k间各主动轮的齿数积主、从轮转向关系的确定:1. 在图上画箭头表示。这是通用方法,适用于各种轮系。2)在齿数比前加 () 号ijk从 j 到 k 间各从动轮的齿数积+ -从j到k间各主动轮的齿数积j此法仅适用于 、“+” 号或

18、 “-”k两轮轴线平行的轮系。号由图中画箭头来确定。(3) 在齿数比前加(1)m.(1)从j到k间各从动轮的齿数积i = ( 1) m -jk从j到k间各主动轮的齿数积此法只适用于平面轮系,即所有齿轮 的轴线都平行的轮系。m 为轮系中外啮合的次数。含有圆锥齿轮等的空间轮系不能使用。二. 基本周转(差动)轮系的传动比.nHn n丄J到K间各从动轮齿数积JKnHn n J到K间各主动轮齿数积KK H这是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的基础公式,必须掌握。行星轮系的传动比设 K 为固定中心轮,则有:活动中心轮 J 对转臂 H 的绝对传动比等于 1 减去活动中心轮 J 对固定中心轮 K 的相对传动iJH=1 -

19、iH = 1 一JKn - nJ Hn - nKH注 意 事 项:(1)齿数比前必须要有“”号nH n HK 与 J 转向相同时用“+”号,转向相反时用“-”号。n H n HK 与 J 的转向关系在转化机构图中画虚线箭头确定。nH n H(在图中:K 、 J 等相对转速用虚线箭头表示 ,n n nH、 J 、 k 等绝对转速用实线箭头表示 。)(2)代入已知绝对转速时须同时代入它们的转向。先设定某个转向的转速为“+”值,则: 与所设转向相同的转速以“+”值代入, 与所设转向相反的转速以“ - ” 值代入。(3)待求绝对转速的方向由计算结果是 “+”值还是 “-”值 来确定。“+”值表示与设定

20、转向方向相同。“ - ”值表示与设定转向方向相反。三.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一)分出其中的基本轮系1. 分出 2K-H 型的基本周转轮系找行星轮。找支持该行星轮的 H 杆。 找同时与该行星轮相啮合、且与 H 杆同轴线的两个 中心轮。2. 剩余的定轴齿轮分成 1 到 2 个定轴轮系(二)写出每个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式(三)联立求解典型例题:例6-7,例6-8,例6-9第七章 其它机构 应知道的基本知识各种机构所能实现的运动转换1. 万向联轴节:把原动轴的转动转换成从动轴的转动(1)单万向联轴节:原动轴作匀速转动,从动轴作周期变速转动。当主动轴与从动轴间的夹角为B时;O COS 卩 O13O 0 (棘爪

21、与棘轮材料的摩擦角)。另:图7-17, 7-18的分析(2) 调节棘轮转角的方法原动摇杆的摆角设计成可调在棘轮上加遮板特点和应用4. 槽轮机构通常,把原动拨盘的连续转动转换成从动槽轮的间歇转动外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运动系数T = td = Kz 2 t2zjd动停比z - 22z (_2)(z - 2)K0 T 1 或0 k 3(2)z 与 K 须匹配图 7-26 的运动分析5. 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把原动齿轮的连续转动转换成从动齿条的间歇往复移动6. 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把原动件的连续转动转换成从动件的间歇转动。7. 组合机构 当机械所要实现的运动较为复杂,单一基本机构不能满足要

22、求时,可将基本机构有机组合成为“组合 机构”,以实现所需的复杂运动。机构的组合方式:(1)串联式(2)并联式(3)复合式(4)反馈式(5)叠联式第九章 平 面 机 构 的 力 分 析一. 基本概念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1. 驱动力 驱使机械运动的力 特征:该力的方向与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或成锐角,其所作的功为正值,称为驱动功或输入功(Wd)o2. 阻抗力 阻碍机械运动的力 特征:该力的方向与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或成钝角,其所作的功为负值,统称为阻抗功。(1):生产阻力其所作的功称为有益功(Wr)(2):有害阻力其所作的功称为损耗功(Wf)二) 构件的惯性力当构件作加速运动时构件将给施力物体以

23、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三)2.P = - ma is M = J a iS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矩)与总反力的作用线1. 移动副中的摩擦摩擦力 F = f Ni j i j 总反力 R 与相对速度 ij其方向与v 的方向夹jiv 的方向相反ji(90 + 申)角V转动副中的摩擦(1)轴颈中得摩擦摩擦力矩总反力M = F r = f Q r = Q p = Rfiji jVV ij其方向与相对角速度o的方向相反jiR 切与摩擦圆,其对轴心的矩的方向ij与相对角速度pVO 的方向相反。ji2)止推轴承中的摩擦(轴踵摩擦M=f Qr轴向载荷f 摩擦系数r 当量摩擦半径二. 基本技能(一)考虑摩擦时的运动

24、副总反力的确定(二)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三)考虑摩擦时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简单机构的静力分析 平面机构的平衡一、基本概念(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 由平面共点力系的平衡条件推得 校正面质径积的 矢量和为零(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由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推得在选定得两个校正面径积的 矢量和都为零(m r ) +Y(m r)二 0b bi i(m r )+E(m r) = 0b bi i(三)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1. 许用偏心距e,单位一卩m用于衡量平衡精度e越小,转子要求的平衡精度越高。2. 许用不平衡质径积 mr:常用工程单位 一g - cm 用于平衡操作3. 换算关系:m e

25、 / 10000 = m - r(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机架上的总惯性力的平衡1. 完全平衡法用质量代换法确定各构件上应加的质量和位置,使机 构的总质心位于机架上的某固定点。2. 近似平衡法(不完全平衡法、局部平衡法)二. 基本技能(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1. 根据转子的静平衡条件建立矢量方程2. 用图解法或解析法求解方程(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1. 选定两个平衡基面2. 把各已知不平衡量分别向两选定的平衡基面分解3. 分别建立两平衡基面的矢量平衡方程4. 求解方程第十一章 机器的机械效率一、基本知识(一)机械的效率1. 机械的平均效率WWq =严=1 -f功形式:WW功率形式:-

26、P=1-Pdddd2. 机械的瞬时效率(1)在同样的阻力或阻力矩下机械所需的理想驱动力Fh =0机械所需的实际驱动力F机械所需的理想驱动力矩 Md 0-机械所需的实际驱动力矩Md2)在同样的驱动力或驱动力矩下机械所能克服的实际生产阻力 Qh 机械所能克服的理想生产阻力Q0机械所能克服的实际生产阻力矩 Mr机械所能克服的理想生产阻力矩M3. 机组的效率 r0(1)串联机组的效率Wh Wk h h2 F3 hd串联的总效率必小于任一局部效率; 串联的机器越多,则总效率越低。2)并联机组的效率W h w +h W +h W + +耳 Wh 匚112233k kW W + W + W + - + Wd

27、123k总效率不仅与各机器的效率有关,而且与输入功率的分配有关;总效率的值在各机器的最大效率值与最小效率值之间 h 8须加以调节,使6 8飞轮的调速原理用飞轮的蓄能器的作用来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三)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对无自调功能的机器应安装调速器调节二. 基本技能(一)等效量的计算1. 等效力矩或等效力按等功关系写出计算式2. 等效转动惯量或等效质量按等能关系写出计算式3. 连杆机构中的速比就是以任意比例尺所画的速度多边 形中对应有向线段的长度比。 轮系中的速比就是传动比。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作周期变速稳定运转的机器,在稳定运转的一个周期, 驱动功等于阻抗功。几个基本关系式:m=

28、(1 + 凹)max m 2W =(1 -也)min m 2力是机构位置函数时飞轮转动惯量 J F 的近似计算已知:等效构件的(Md-Mr) - 曲线,等效构件的平均角速度 com许用不均匀系数求:J F解: 1.根据(Md - M) - 曲线计算出两条曲线所围的每一小面积所代表的盈亏功。2. 用能量指示图指示出最大盈亏功W。W900W 90W 3J =QF5 rn 25 兀m4. 有时需要计算为常数的未知Md或Mr根据在周期变速稳定运转的一个周期中,驱动功等于 阻抗功进行计算。图 12-10,例题12-3基础知识点1. 什么叫机械?什么叫机器?什么叫机构?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

29、的总称机器是一种用来变换和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的机构的组合。讲运动链的某一构件固定机架,当它一个或少数几个原动件独立运动时,其余从动件随之做确定的运动, 这种运动链便成为机构。零件f构件f机构f机器(后两个简称机械丿2. 什么叫构件?机械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3. 运动副:这种由两个构建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 高副:凡两构件通过单一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低副: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统称为低副。4. 空间自由运动有 6 歌自由度,平面运动的构件有 3 个自由度。5.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6. 自由度的计算7. 为了使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则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应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30、数目,这就是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的条件。当机构不满足这一条件时,如果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则将导致机构中最薄弱的 环节损坏。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则原动件的数目必须等于该机构的自由度数目。8. 自由度计算:F=3n - (2p1+pn丿n: 活动构件数目pl:低副pn:高副9. 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那些事项?1. 要正确计算运动副的数目 2.要除去局部自由度 3.要除去虚约束10. 由理论力学可知,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即为此两构件的速度瞬心, 简称瞬心。11. 因为机构中每两个构件间就有一个瞬心,故由 N 个构件(含机架)组成的机构的瞬心总数

31、 K=N(N-1)/212. 三心定理即 3 个彼此做平面平行运动飞构件的 3 个瞬心必位于同一直线上。对于不通过运动服直接相连 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可可借助三心定理来确定。13. 该传动比等于该两构件的绝对瞬心与相对瞬心距离的反比。14. 平面机构力分析的方法:1 静力分析:在不计惯性力的情况下,对机械进行的分析称为机构的静力分析。 使用于惯性力不大的低速机械。2 动态静力分析:将惯性力视为一般外力加于产生该惯性力的构件上,就 可以将该结构视为处于静力平衡状态,仍采用静力学方法对其进行受力分析。15. 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是什么? 3n=2P1+Pn基本杆组都是静定杆组。16. Wd=WF+Wf

32、 (输入功=输出功+损耗功丿机械效率n =WF/Wd=1-Wf/Wdn =理想驱动力/实际驱动力=实际生产阻力/理想生产阻力18. 串联机组的效率:n=nn2n3nk (等于各级效率的连乘积丿并联机组的效率:(pin 1+p2n 2+p3n 3) / (p1+p2 pk丿19. 对于有些机构,由于摩擦的存在,致使无论驱动力如何增大均不能使静止的机构产生运动,这种现象称 为自锁。自锁的条件:在移动副中,如果作用于滑块上的驱动力在其摩擦角之(Bw)在转动副中,作用在轴颈 上的驱动力为弹力F,且作用于摩擦圆围之即aWp。21. 通过对串联机组及并联机组的效率的计算,对设计机械传动系统有何重要启示:串

33、联机器越多,机组的 效率越低,提高串联机组的效率:减少串联机器的数目和提高nmin。22. 机械平衡的目的:设法将构件的不平衡惯性力加以平衡,以消除或减小其不良影响。25. 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起动阶段、稳定运转阶段、停车阶段26. 在什么情况下机械才会作周期性速度波动?速度波动有何危害?如何调节作用在机械上的机械驱动力 矩?将导致运动副中动压力增加,引起机械振动 用飞轮调节27. 飞轮为什么可以调速?能否利用飞轮来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为什么?28. 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29. 四杆机构中有周转副的条件是 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W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 构成该转

34、动副的两杆之一为四杆中的最短杆30. 四杆机构中有曲柄的条件: 各杆的长度应满足杆长条件 其最短杆为连架或机架当最短杆为连架时,则为曲柄摇杆机构当最短杆为机架时,则为双曲柄机构当最短杆为连杆时,则为双摇杆机构31. 行动速比系数:K=偏置的曲柄滑块有急回特性32. 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余压力角d: 从动件受力的方向与受力点的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传动角 :压力角的余角33.死点位置f往复运动机械构件作主动件时d=90, y=OfFt=0F 无论多大都不能使机构运动34. 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35. 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圆柱凸轮。

35、按推杆的形状分 :尖顶推杆、滚子推杆、平底推杆。按从动件 的运动形式:摆动从动件、移动从动件。按从动件形式: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36 什么叫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推杆在运动开始和终止的瞬间,因速度有突变,所以这是推杆在理论上将出现无穷大的加速度和惯性力, 因而会使凸轮机构受到极大的冲击,称为刚性冲击,afg = 惯性力f8 = 极大的冲击力,三点的加速 度有突变,不过这一突变为有限值,因而引起的冲击较小,称为柔性冲击。37. 用于平行轴间的传动的齿轮机构直齿轮 用于相交轴间的传动的齿轮机构锥齿轮 用于交错轴间的传动的齿轮机构斜齿轮38.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相互啮合传动的一对齿轮

36、,在任一位置的传动比,都与其连心线 O1O2 被其啮合齿 廓在接触点外的公法线所分为的两线段长成反比。39. 渐开线的特性发生线上的BK线段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AB,即BK=AB: 渐开线上的任意一点的法线恒切与基圆 渐开线愈接近基圆部分的曲率半径愈小,在基圆上其曲率半径为零,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与基圆的大小。基本以无渐开线。40. 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直齿轮: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应分别相等,m1 = m2 = m ,d1=d2=d斜齿轮: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应分别相等,还有他们的螺旋角必须满足:外啮合B1=-B2,啮合B1 = B2.锥齿轮:当量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与锥齿轮断面的模数和压力角相等。蜗轮蜗杆:Mx1=Mt2=M Dx1 = Dt2 = D当蜗杆和涡轮的轴线交错角为90时,还需保证蜗杆的导程角等于涡轮的螺旋角,即使y 1 = B2,并且螺旋 线的方向相等。41. 根切现象:用成法切制齿轮时,有时刀具会过多的切入齿轮的底部,因而将齿轮的渐开线切除一部分的 现象。42. 何为重合度?重合度的大小与齿数Z,模数M,压力角D齿顶高系数 ha,顶隙系数 C及中心局之间的 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