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张哥 文档编号:22540758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图两种有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B均能与钠反应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可用银氨溶液鉴别2、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固氮”的锂-氮二次电池,将可传递Li+的醚类作电解质,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氮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脱氮时,钌

2、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2Li3N-6e-=6Li+N2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钌复合电极流向锂电极D脱氮时,Li+向钌复合电极迁移3、关于化学键的各种叙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a(OH)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在单质或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在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化学反应中肯定有化学键发生变化4、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NaOH的方法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H2SO4的方法D100时,将pH2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5、实验

3、室制备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的沸点小于100B反应前,试管甲中先加入浓硫酸,后加入适量冰酸醋和乙醇C试管乙中应盛放NaOH浓溶液D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乙中混合液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乙酸乙酯6、某溶液X中含有H+、Na+、Mg2+、Fe2+、Cl、Br、Si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100 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X中一定没有、SiO32-,可能有Na+、Fe2+B溶液X中加NaOH后,所得沉淀的成分可能有两种C溶液X中c(Cl)0.2 molL1D溶液X可能是由NH4HSO4、MgCl2按物质的量之比21混合再溶于水配制而

4、成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NaClO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2Fe2+ + ClO + 2H+Cl + 2Fe3+ + H2O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 + 3SO 42+ 3Ba2+ + 6OH2Al(OH)3+ 3BaSO4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 + 4NH3H2OAlO2+ 2H2O + 4NH4+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 + Ba2+ + OHBaCO3+ H2O8、W、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位于不同周期,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5、电子层数的3倍,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是X的原子序数的4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YZXW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高于Y,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YCW、X、Y形成化合物的酸性一定弱于W、X、Z形成的化合物的酸性DW、Z阴离子的还原性:WZ9、香草醛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可通过如下方法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分子式为C7H7O2BCHCl3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物质、(香草醛)互为同系物D香草醛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10、中美科学家在银表面首次获得了二维结构的硼烯,该科研成果发表在顶级刊Science上,并获得重重点推荐。二维结构的硼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6、1mol硼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NAB1molBF3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3NAC1molNaBH4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D硼烯有望代替石墨烯作“硼烯一钠基“电池的负极材料11、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B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C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D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并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12、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

7、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13、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 = H2O+CO2表示的反应是( )A碳酸钠与足量稀硝酸的反应B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的反应C碳酸钡与少量稀盐酸的反应D碳酸钠与足量稀醋酸的反应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纺织品上的油污可以用烧碱溶液清洗B用钢瓶储存液氯或浓硫酸CH2、D2、T2互为同位素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可产生丁达尔效应15、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

8、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SSO2BaSO4BSiO2H2SiO3Na2SiO3(aq)CMgCl26H2OMgCl2MgDN2NO2HNO316、常温下,某实验小组探究碳酸氢铵溶液中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碳酸的Ka1数量级约为10-7B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主要与HCO3反应C常温下将NH4HCO3固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DNH4HCO3作肥料时不能与草木灰混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普罗帕酮,为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膜稳定作用及竞争性受体阻滞作用。能降低心肌兴奋性,

9、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延长传导。化合物I是合成普罗帕酮的前驱体,其合成路线如图:已知:CH3COCH3+CH3CHOCH3COCH=CHCH3+H2O回答下列问题:(1)H的分子式为_;化合物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2)G生成H的反应类型是_。(3)F的结构简式为_。(4)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芳香族化合物M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M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且1molM能与2molNaOH反应,则M的结构共有_种,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上显示4组峰的M的结构简式为: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丙醇和苯甲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

10、线:_。18、罗氟司特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特效药物,其合成中间体F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D的分子式为_(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3)EF的反应类型为_,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4)上述合成路线中,有3步反应都使用NaOH溶液来提高产率,其原理是_。(5)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的结构简式:_。(6)设计以对甲基苯酚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其他试剂任选)。19、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态产物中是否含NO2,进行如下实验。已知: FeSO4+NOFe(NO)SO4,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Fe(N

11、O)2+时突显明显棕色。(1)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操作_。(2)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洗气瓶中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及原理是_;本实验只观察到洗气瓶中出现了棕色,写出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室制备的CuSO45H2O中常含Cu(NO3)2,用重量法测定CuSO45H2O的含量。(4)实验步骤为:_加水溶解加氯化钡溶液,沉淀过滤(其余步骤省略),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是_。(5)若1.040 g试样中含CuSO45H2O的准确值为1.015 g,而实验测定结果是l.

12、000 g 测定的相对误差为_。20、乙酸苄酯是一种有馥郁茉莉花香气的无色液体,沸点213 ,密度为1.055 gcm3,实验室制备少量乙酸苄酯的反应如下:CH2OH(CH3CO)2OCH2OOCCH3(乙酸苄酯)CH3COOH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三颈烧瓶中加入30 g (0.28 mol)苯甲醇、30 g乙酸酐(0.29 mol)和1 g无水CH3COONa,搅拌升温至110 ,回流46 h(装置如图所示):步骤2:反应物降温后,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5%的Na2CO3溶液,直至无气泡放出为止。步骤3:将有机相用15%的食盐水洗涤至中性。分出有机相,向有机相中加入少量无水CaCl2处理得粗产品

13、。步骤4:在粗产品中加入少量硼酸,减压蒸馏(1.87 kPa),收集98100 的馏分,即得产品。(1) 步骤1中,加入无水CH3COONa的作用是_,合适的加热方式是_。(2) 步骤2中,Na2CO3溶液需慢慢加入,其原因是_。(3) 步骤3中,用15%的食盐水代替蒸馏水,除可减小乙酸苄酯的溶解度外,还因为_;加入无水CaCl2的作用是_。(4) 步骤4中,采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_。21、工业常用燃料与水蒸气反应制备H2和CO,再用H2和CO合成甲醇。(1)制取H2和CO通常采用:C(s)+H2O(g)CO(g)+H2(g)H=+131.4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该反应的反应物总

14、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b标准状况下,上述反应生成1L H2气体时吸收131.4 kJ的热量c若CO(g)+H2(g)C(s)+H2O(1)H=QkJmol-1,则Q131.4d若C(s)+CO2(g)2CO(g)H1;CO(g)+H2O(g)H2(g)+CO2(g)H2则:H1+H2=+131.4kJmol-1(2)甲烷与水蒸气反应也可以生成H2和CO,该反应为:CH4(g)+H2O(g)CO(g)+3H2(g)。已知在某温度下2L的密闭绝热容器中充入2.00mol甲烷和1.00mol水蒸气,测得的数据如表:不同时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0min2min4min6minCH42.001.761

15、.60n2H20.000.72n11.20根据表中数据计算:0min2min 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_;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00mol甲烷1.00mol 水蒸气,达到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判断该反应达到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_(填字母)。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c(CH4)与c(CO)相等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3正(CH4)=逆(H2)(3)合成甲醇工厂的酸性废水中含有甲醇(CH3OH),常用向废液中加入硫酸钴,再用微生物电池电解,电解时Co2+被氧化成Co3+,Co3+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

16、2,达到除去甲醇的目的。工作原理如图( c为隔膜,甲醇不能通过,其它离子和水可以自由通过):a电极的名称为_。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_。微生物电池是绿色酸性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前者含8个H原子,后者含10个H原子,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前者含-OH,后者含-COOH,则均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B正确; C.前后含苯环、-CHO,后者含碳碳双键,则均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前者含-CHO (能发生银镜反应),后者不含,则可用银氨溶液鉴别,故D正确;故答案选A。【点睛】有机物能够与

17、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结构特点:含有不饱和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含有醛基、羰基,含有苯环;能够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含有-OH、-COOH等;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含有醛基。2、B【解析】据总反应可知:放电时锂失电子作负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6Li-6e-6Li+,Li+移向正极,氮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6Li+N2+6e-2Li3N,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据此解答。【详解】A. 固氮时,锂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脱氮时,钌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为正极反应的逆反应:2Li3N-6e-=6Li+N2,故B正确;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锂电极流

18、向钌复合电极,故C错误;D.脱氮时,Li+向锂电极迁移,故D错误;答案:B【点睛】明确原电池负极:升失氧;正极:降得还,充电:负极逆反应为阴极反应,正极逆反应为阳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金属锂的活泼性。3、B【解析】A项、Ca(OH)2为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B项、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含有化学键,故B正确;C项、Ca(OH)2为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故D正确;故选B。4、A【解析】A. 水是弱电解质,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A、D、E三点均在25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上,

19、三点的Kw相同,图中五点温度BCADE,则Kw间的关系为BCADE,故A正确;B. 若从A点到D点,由于温度不变,溶液中c(H)增大,c(OH)减小,则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故B错误;C. A点到C点,温度升高,Kw增大,且A点和C点c(H)c(OH),所以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H2SO4,温度不变则Kw不变,c(H)增大则c(OH)减小,A点沿曲线向D点方向移动,故C错误;D. 100时,Kw1012,pH2的硫酸溶液中c(H)102mol/L,pH12的KOH溶液中c(OH)1mol/L,若二者等体积混合,由于n(OH)n(H),所以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综

20、上所述,答案为A。【点睛】计算pH时一定要注意前提条件温度,温度变化,离子积常数随之发生改变,则pH值也会发生改变。5、A【解析】A、由水浴加热制备并蒸出乙酸乙酯,可知乙酸乙酯的沸点小于100,故A正确;B、浓硫酸的密度大,应该先加入适量乙醇,然后慢慢地加入浓硫酸和冰酸醋,防止混合液体溅出,发生危险,故B错误;C. 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试管乙中不能盛放NaOH浓溶液,应盛放饱和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D. 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乙中混合液进行分液可得到乙酸乙酯,故D错误;选A。6、D【解析】A.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后得到中性溶液,说明原溶液为酸性,则偏铝酸根离子和

21、硅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都不能存在,后续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含溴离子。原溶液存在的阴离子只能是硫酸根离子或氯离子。所以4.66克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沉淀,产生气体为氨气,所以原溶液一定含有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若有亚铁离子,则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灼烧后得到红棕色氧化铁,故一定不含亚铁离子,故错误;B.加入氢氧化钠能产生的沉淀只能是氢氧化镁沉淀,故错误;C.氨气的体积为448mL,物质的量为0.02mol,说明铵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2mol,结合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硫酸钡沉淀为4.66克,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2mol,氧化镁质量为0.4克,镁离子物

22、质的量为0.01mol,结合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第一步消耗0.06mol氢氧化钠,所以说明原溶液还有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06-0.02-0.02=0.02mol,根据电荷守恒分析,还应存在有阴离子,只能为氯离子,所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2+0.02+0.02-0.022=0.02mol,若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则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02mol,则氯离子的浓度最小值为,故错误;D.溶液中含有0.02mol铵根离子,0.02mol硫酸根离子,0.01mol镁离子,0.02mol氢离子,氯离子物质的量最小值为0.02mol,可能是由0.02molNH4HSO4和0.01mo

23、lMgCl2按物质的量之比21混合再溶于水配制而成,或还有氯化钠,故正确。答案选D。【点睛】掌握反应过程中离子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注意前后的一致性,如当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为中性,说明原溶液为酸性,则偏铝酸根离子或硅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等都不存在。根据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分析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再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确定溶液中的氯离子的存在以及数值。7、D【解析】A.NaClO溶液呈碱性,在NaClO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会生成Fe(OH)3沉淀; B.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时,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反应生成偏铝酸根;C.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所以不会生成偏铝酸

24、根;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 溶液,nBa(OH)2:n(NaHCO3)=1:1【详解】A.NaClO溶液呈碱性,在NaClO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发生3H2O+3ClO-+6Fe2+=2Fe(OH)3+4Fe3+3Cl-,故A错误;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铝离子恰好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Al (SO4)2 + 2Ba(OH)2 = 2BaSO4 + KAlO2 + 2H2O,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2SO4 2- +2Ba2+ +4OH-=2BaSO4+AlO2- +2H2O,故B错误;C.氢氧化

25、铝不溶于弱碱,所以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3NH3H2OAl(OH)3+3NH4+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 溶液,HCO3-无剩余,离子方程式:HCO3-+Ba2+OH-=BaCO3+H2O,D正确,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注意离子反应遵循原子个数、电荷数守恒规律,题目难度不大8、C【解析】因为W、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位于不同周期,所以W位于第一周期、X位于第二周期、Y、Z位于第三周期,故W是H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26、X是第二周期元素共两个电子层,故X最外层有6个电子,X为O元素;X是O元素,原子序数是8,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是X的原子序数的4倍,即是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是32,Y、Z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故Y原子序数为15,Z的原子序数为17,Y是P元素,Z是Cl元素。【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PCl,因为P、Cl比O多一个电子层,O比H多一个电子层,故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PClOH,即YZXW ,A正确;BH2O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而PH3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H2O的沸点比PH3的沸点高;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

27、逐渐减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PH3,B正确;C没有强调P与Cl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的比较,而H3PO4的酸性比HClO的酸性强,C错误;DP3-的还原性比Cl-的还原性强,D正确;答案选C。9、D【解析】A物质()的分子式为C7H8O2,故A错误;BC-H、C-Cl的键长不同,CHCl3分子是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C物质、结构不相似,含有醛基,二者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香草醛中含有苯环、羟基和醛基,则可发生取代、加成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10、A【解析】A. 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1mol硼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NA,故A错误;B. BF3

28、的结构为,1molBF3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3NA,故B正确;C. NaBH4与水生成氢气,氢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1molNaBH4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故C正确;D. 硼烯具有导电性,有望代替石墨烯作“硼烯一钠基“电池的负极材料,故D正确;选A。11、D【解析】A.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室温下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降温至0,不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A错误;B. 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如BaSO4),在水中溶解度小于某些可溶性弱电解质(如醋酸),B错误;C. 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变,所以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不变,

29、C错误;D. 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虽然溶液变为不饱和,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温度仍保持在40并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正确。故选D。12、C【解析】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详解】A、滴加KI溶液时,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I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B、

30、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其还原性,故B正确;C、发生2CuSO4+4KI2K2SO4+2CuI+I2、SO2+2H2O+I2=H2SO4+2HI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是氧化剂,SO2被氧化,所以物质氧化性I2SO2,所以氧化性Cu2+I2SO2,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

31、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素材陌生,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利用,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为易错点。13、A【解析】A碳酸钠与足量稀硝酸的反应,碳酸钠为可溶性的盐,硝酸为强酸,二者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硝酸钠,其离子方程式可以用CO32+2H+H2O+CO2表示,A项正确;B碳酸氢根为弱酸的酸式盐,应写成HCO3离子形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B项错误;C碳酸钡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需要保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C项错误;DCH3COOH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

32、成化学式,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可以拆的物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不可以拆的物质:弱酸、弱碱、沉淀、单质、氧化物等。熟练掌握哪些物质该拆,哪些物质不该拆,是同学们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关键。14、B【解析】A.纺织品中的油污通常为矿物油,成分主要是烃类,烧碱与烃不反应;另烧碱也会腐蚀纺织品,选项A错误;B.常温下,铁与液氯不反应,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均可储存在钢瓶中,选项B正确;C.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之间的互称,选项C错误;D.淀粉溶液属于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而葡萄糖溶

33、液不属于胶体,选项D错误。答案选B。15、A【解析】A硫单质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溶液显酸性,硝酸根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结合钡离子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硫酸钡沉淀,转化关系可以一步实现,A正确;B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不能一步生成硅酸,B错误;C氯化镁晶体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水解得到氢氧化镁,不能生成氯化镁固体,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失去结晶水得到氯化镁固体,C错误;D氮气与氧气放电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能一步生成二氧化氮气体,D错误;答案选A。16、B【解析】A由图可知,pH=6.37时c(H2CO3)=c(HCO3-)、c(H+)=10-6.37mol/L,碳酸的一

34、级电离常数Ka1=10-6.37,则碳酸的Ka1数量级约为10-7,故A正确;B向稀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CO3-+NH4+2OH-NH3H2O+CO32-+H2O,说明NaOH与NH4+、HCO3均反应,故B错误;C由图可知,pH=9.25时c(NH3H2O)=c(NH4+)、c(OH-)=109.25-14mol/L=10-4.75mol/L,NH3H2O的离常数Ka1=10-4.75,而碳酸的Ka1=10-6.37,则NH3H2O的电离能力比H2CO3强,HCO3-的水解程度比NH4+强,即NH4HCO3的水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D草本灰的水溶液显碱

35、性,与NH4HCO3混用会生成NH3,降低肥效,则NH4HCO3作肥料时不能与草木灰混用,故D正确;故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18H18O3 (酚)羟基、羰基 取代反应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10 【解析】由A的分子式为C2H6O,且能在Cu作催化剂时被O2氧化,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B被银氨溶液氧化,酸化后得到C为CH3COOH,由题目中已知信息可得,E与生成F为,F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由G与C3H5ClO反应生成H可知,反应产物还有H2O分子,

36、故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据此分析。【详解】由A的分子式为C2H6O,且能在Cu作催化剂时被O2氧化,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B被银氨溶液氧化,酸化后得到C为CH3COOH,由题目中已知信息可得,E与生成F为,F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由G与C3H5ClO反应生成H可知,反应产物还有H2O分子,故该反应为取代反应;(1)由流程图中H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8H18O3,由E的结构简式可知,E所含有的官能团有:(酚)羟基、羰基;(2)由分析可知,G生成H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3)由分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4)由分析可知,B的结构

37、简式为CH3CHO ,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5)芳香族化合物M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M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且1molM能与2molNaOH反应,则M中苯环上的取代基可能是2个酚羟基和1个乙烯基,由苯环上的邻、间、对位结构的不同,一共有6中同分异构体;M还有可能是甲酸苯酚酯,苯环上另有一个甲基的结构,这样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M还有可能是乙酸苯酚酯,有1种同分异构体;所以符合条件的M一共有10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上显示4组峰的M的结构简式为;(6)以2-丙醇和苯甲醛为原料(无

38、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为:。【点睛】本题根据流程图中所给A物质的分子式及其反应条件推导出A的结构简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比较G和H的结构简式区别,然后根据有机化学中反应基本类型的特点进行判断。18、邻苯二酚 C11H11O2F2Br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醚键、羧基 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8 BrCHC(CH3)2 【解析】A中苯环上有两个处于邻位的酚羟基,习惯上叫做邻苯二酚,在NaOH溶液作用下,A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在NaOH溶液作用下酚羟基发生取代生成D(),D经过取代、酯化两个反应后得到E(),最后E中的酯基经碱性条件下水解

39、再酸化生成合成罗氟司特的中间体F()。根据以上分析解答此题。【详解】(1) 中苯环上有两个处于邻位的酚羟基,叫做邻苯二酚;D为,分子式为C11H11O2F2Br;答案为:邻苯二酚;C11H11O2F2Br。(2)由图示可知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根据原子守恒写出反应方程式:。答案为:。(3)E到F的反应中只有酯基发生水解,生成羧酸盐后再进行酸化,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F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羧基。答案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醚键、羧基。(4)上述合成路线中,AB、CD、EF这三个反应中都使用了NaOH溶液,有机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比较慢,副反应多,很多还是可逆反应,在上面三个反

40、应中NaOH溶液都可以与反应后的生成物发生反应,使生成物的浓度减小,促使平衡向正向移动,提高了反应的产率,最后还可再经酸化除去官能团里的钠离子。答案为: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5)的分子式为C4H7Br,不饱和度为1,写成链状可以考虑为丁烷里面增加一条双键,正丁烷里加一条双键有两种写法:CH2=CHCH2CH3、CH3CH=CHCH3,异丁烷里加一条双键只有一种写法:CH2=C(CH3)2。在CH2=CHCH2CH3、CH3CH=CHCH3 、CH2=C(CH3)2里面分别有4、2、2种等效氢,所以CH2=CHCH2CH3、CH3CH=CHCH3 、CH2=C(CH3)2的一溴代物

41、即的链状同分异构体(不包括立体异构)有4+2+2=8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也就是结构式中有两种氢的为:BrCHC(CH3)2。答案为:8;BrCHC(CH3)2。 (6)根据题中信息,以为原料合成有两个方向的反应,一个是酚羟基上的取代,另一个是甲基邻位的取代,酯化,仿照题中CD的条件可实现酚羟基的取代,得到,再与Br2发生取代生成,然后仿照题中DE的条件可实现甲基邻位溴原子的取代,酯化得到。故以对甲基苯酚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为:。答案为:。19、关闭活塞a和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滴入圆底烧瓶一会儿后不再滴入,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

42、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 3Cu+8HNO3=3Cu(NO3)2 +2NO+4H2O 检验有无NO2产生,若有NO2,则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将Fe2+氧化为Fe3+,Fe3+与SCN反应溶液呈血红色,若无二氧化氮则无血红色 2NO +O2 +2NaOH=NaNO2 +NaNO3 +H2O 称取样品 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1.5%(-1.48%) 【解析】(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常用方法有:微热法、液差法、滴液法和抽气(吹气)法。本题选用滴液法的操作为:关闭活塞a和分液漏斗活

43、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滴入圆底烧瓶一会儿后不再滴入,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实验开始时先将Y型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碳酸钙和稀硝酸生成CO2,将整个装置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常温下,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3Cu+8HNO3=3Cu(NO3)2+2NO+4H2O。(3)本实验生成的气体中,若有NO2,NO2溶于水生成硝

44、酸,会将Fe2+氧化成Fe3+,B瓶溶液会出现血色,若无NO2,则无血色;常用碱液吸收NO尾气,反应方程式为:2NO +O2 +2NaOH=NaNO2 +NaNO3 +H2O。答案为:检验有无NO2产生,若有NO2,则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将Fe2+氧化为Fe3+,Fe3+与SCN反应溶液呈血红色,若无二氧化氮则无血红色;2NO +O2 +2NaOH=NaNO2 +NaNO3 +H2O。(4)测量固体的含量,要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经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等操作。检验沉淀是否沉淀完全,是检验其清液中是否还有未沉淀的SO42-,可通过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说明

45、没有沉淀完全。故答案为:称取样品;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5)相对误差=,故答案为:-1.5%(-1.48%)。20、催化剂 油浴(或沙浴) 以免大量CO2泡沫冲出 乙酸苄酯与水的密度几乎相同不容易分层 除去有机相中的水 防止常压蒸馏时,乙酸苄酯未达沸点前就已发生分解 【解析】CH2OH(CH3CO)2OCH2OOCCH3(乙酸苄酯)CH3COOH,是液体混合加热,可油浴(或沙浴)均匀加热,使用无水CH3COONa作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率,用15%的Na2CO3溶液来提高产率,用15%的食盐水分离CH2OOCCH3和其它能溶于水的混合物,有机相用无水CaCl2干燥,最

46、后蒸馏提纯得到产品。【详解】(1) 根据CH2OH(CH3CO)2OCH2OOCCH3(乙酸苄酯)CH3COOH的原理和条件,步骤1中,加入无水CH3COONa的作用是催化剂,为保证能均匀受热,合适的加热方式是油浴(或沙浴)。(2)Na2CO3作用是降低生成物CH3COOH的浓度,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步骤2中,Na2CO3溶液需慢慢加入,其原因是以免大量CO2泡沫冲出。(3) 由题干中信息可知:乙酸苄酯密度为1.055 gcm3,步骤3中,用15%的食盐水代替蒸馏水,除可减小乙酸苄酯的溶解度外,还因为乙酸苄酯与水的密度几乎相同不容易分层;加入无水CaCl2的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的水。(4) 步骤

47、4中,采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防止常压蒸馏时,乙酸苄酯未达沸点前就已发生分解。【点睛】本题以乙酸苄酯的制备实验考查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等基本操作,难点(1)无水乙酸钠的作用,(3)用15%的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目的,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21、ad 0.18molL1min1 20% 变小 ad 阳极 6Co3+CH3OH+H2O=6Co2+CO2+6H+ O2+4e-+4H+=2H2O 【解析】(1)a、反应是吸热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大于反应物能量总和,故a正确;b、上述反应生成1mol H2时吸收131.4 kJ的热量,故b错误;c、根据“C(s)+H2O(g)CO(g)+H2(g)H=+

48、131.4kJmol-1”,CO(g)+H2(g)C(s)+H2O(g)H=131.4kJmol-1,H2O(g)H2O(l)放出热量,则CO(g)+H2(g)C(s)+H2O(1)H=QkJmol-1,Q131.4,故c错误;d、若C(s) + CO2(g) 2CO(g) H1;CO(g) + H2O(g) H2(g) + CO2(g) H2,根据盖斯定律,则:H1 + H2 =+131.4 kJmol-1,故d正确;答案选ad。(2)0min2min 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molL1min1;4min时,参加反应的甲烷为2mol1.6mol=0.4mol,生成氢气为0.4mol3

49、=1.2mol,与6min时相等,说明4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此时甲烷的转化率为100%=20%;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00mol甲烷和1.00mol 水蒸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变小;aCO的含量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b容器中c(CH4)与c(CO)相等,不一定平衡;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不是平衡状态的标志;d3正(CH4)=逆(H2),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本质标志;答案选ad。(3)电极a,Co2+被氧化成Co3+,发生氧化反应,为电解池的阳极;甲醇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Co3+被还原生成Co2+,溶液呈酸性,则生成物中含有氢离子,所以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6Co3+CH3OH+H2O=CO2+6Co2+6H+;微生物电池是绿色酸性燃料电池,氧气在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